寬闊的埃米爾大道上,一排排遊行隊伍整齊劃一的往水晶宮方向行去。納綏爾丁·圖西擠在帝國學堂所代表的方陣內,邊走邊看大道兩旁擁擠的人流。


    經過進一步的擴寬,現在埃米爾大道已有雙向行駛八車道的規模。尤其是通往水晶宮的路段,乃是和水晶宮一起新修的。現在路麵平坦齊整得很!


    灑過淨水後,路麵更是幹淨得一塵不染。


    納綏爾丁·圖西走在上麵,生怕鞋子弄髒了路麵。


    此時道路兩旁的百姓看到帝國學堂的學子們統一的衣著,不禁猜測道:“這是哪所學校的學生,竟有幸在國主麵前露臉。”。


    “是啊!我們家娃兒讀的學堂就放了大假,正在家瞎折騰呢!”,


    “嘖嘖嘖···這學堂的娃兒都生得標誌健壯,不像尋常學校的學生啊!”,有百姓議論道。


    帝國學堂乃李承績命禮部親自組建的學堂。現在雖沒了培養官員的教學資格,但仍是受教育司親自掌管。學校的校長,也是教育司級別不低的官員。


    甚至禮部大狄萬和國主李承績,都是帝國學堂的名譽校長。


    在培養學生時,也就不僅是知識,還有氣度。


    當然,吃食上也絕不會差了。


    在這個普通人經常餓死的時代,帝國學堂的學生已經做到了營養均衡。並且學堂內還有武科!不求每個學生都是武學奇才,隻求強身健體,有一個健壯的身體條件。


    所以放眼望去,帝國學堂的學生們臉上都洋溢著少年常見的朝氣和自信。並且個頭都不矮,長得也壯碩。


    組成方陣走在埃米爾大道上,就像一群昂首挺胸的士兵。


    納綏爾丁·圖西感受到百姓們熱切的目光,心中也不禁以帝國學堂學子的身份為榮。


    與此同時,水晶宮。


    作為今天建國大典的舉辦地,這裏匯集了唿羅珊各界的目光。一到三樓,也都經過精心的布置,可以容納下成千上萬的貴賓。


    而在水晶宮外的廣場上,近五米高的閱兵台已經搭建完畢。上麵係好了白綢,可以為賓客遮擋刺眼的陽光。


    但今天天公作美,馬魯城昨兒夜裏下了一場小雨。今兒雖停了,不過雲層還沒散去。再加上天氣已開始轉涼了,馬魯城的天氣已不算炎熱了。


    將近正午,太陽依然被雲層遮擋。


    這在馬魯,還是少有的事兒。


    坊間已經傳聞,這是真主感念唿羅珊國主拔亂反正,將千千萬萬誤入迷途的信徒帶迴了正道。從而聆聽聖言,得到真主的教誨。


    長老院所代表的各大清真寺伊瑪目,也都是這樣宣揚的。


    就連城外剛建不久的慈恩寺,也俱是這樣宣揚。


    這是馬魯城第一座有皇家背景的佛寺,據說建寺的全部錢財,都由國主娶迴的前遼公主捐贈。而且佛寺的主持是長老院唯一一位佛教高僧--義淨法師。


    目前隨著迴鶴和夏國境內富戶遷居到馬魯城,佛教信徒的數量已經大為改觀。再加上大遼的佛教信徒也不少,像那些契丹皇族和宗親,也都遷居到馬魯。


    所以建造佛寺,也是滿足這些佛教信徒的要求。


    隻是馬魯到底是以迴教信徒為主的城池,從前唿羅珊國也是以迴教為尊。這使得國內的律法,處處以維護迴教利益為主。這佛寺,也就不準建在馬魯內城的中心地帶。


    現在因唿羅珊國已經更改國號,且國內佛教信徒有了大量增長。朝堂上,佛教信徒也有一定的分量。再以迴教為尊,而處處打壓非迴教信徒,就會有國家分·裂的隱憂。


    因此李承績已命刑部為主,聯合其他部門和司級機構,就國法重訂展開討論。像宗教法這一塊,是否更改,如何更改,就需要與宣教司和長老院商議。


    這次慈恩寺的開建,就沒少鬧出波折。


    起初是長老院諸位迴教長老聯合抵製,請求停止寺廟的開建。然後又是各大清真寺,開始聯名請求維護馬魯城迴教聖地的聖譽。後來更是出現信徒打砸慈恩寺,工人罷工,停止修建慈恩寺的情況。


    這事兒發生時,李承績還在夏國。


    所以當初是六部主官聯合主政。


    一番商議後,決定嚴懲鬧事者。將長老院的兩位直接參與長老,全部除名。剩下的幾位牽扯不深的長老,則都做出降級的警告。


    當時帕什瓦·吉雅跟著李承績行軍,倒是有幸避開了此事。現在已成了長老院的大長老,有了最大的話語權。


    他性子綿和,為人也比較識趣。和義淨法師就佛理之事,也經常討論一二。兩人的關係,還算不錯。在夏國境內,也見過其他高僧。雖然所屬宗教不同,但並不妨礙他和別的宗教學者交好。


    現在新成立的大元帝國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單一宗教的唿羅珊國了。對於其他信徒,也不能再一味的打壓。


    所以懷柔的帕什瓦·吉雅,便符合李承績的心意。


    也正是這個緣故,才加入唿羅珊不久的帕什瓦·吉雅,才坐上長老院大長老這個極有殊榮的寶座。


    今日的建國大典,慈恩寺那邊也是派了僧人出席的。他們還排了一個方陣,就等著接受李承績的檢閱呢。


    當下高台上,賓客們已經坐滿。周圍的大道則全部封鎖。入場的百姓被安排到一塊塊提前劃定好的觀禮場地。周邊都拉了橫幅,有身著甲胄的將士看著,防著有不識趣的百姓胡亂衝撞。


    但百姓們的嘴巴是堵不住的,各個觀禮場地都人聲鼎沸。匯成一起,就像菜市場一樣。嘰嘰喳喳的,根本聽不清身旁的人在說什麽。


    隻是看台是不同的!


    因距離地麵較高,底下人說什麽也吵不到他們。埃爾斯國的使者就坐在格魯吉亞使者馬米科尼揚身旁,笑著說道:“唿羅珊的百姓可真多啊!我們國都與之相比,真是遠不能及啊!”。


    他說的也是實情!


    埃爾斯國是從基輔羅斯公國分lie出來的一個小國。距離克普恰克聯盟不遠!從前總有欽察部落欺負他們,現在都被唿羅珊人打跑了。


    這既讓埃爾斯國上下歡騰,又心生恐懼。


    因為唿羅珊國如此強勢,會不會順帶滅了他們埃爾斯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起中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做的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做的事並收藏雄起中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