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提的?”


    本來從容淡定的周正,神色立變。


    九關,是沿著長城而設立的九邊重鎮,從西北的甘肅鎮,到陝西的榆林鎮,再到最東邊的薊州鎮,山海關,綿延萬裏,一直是大明軍備最好,最重的九處。


    盡管九邊重鎮處處破綻,早就破敗不堪,但重要性依舊不容小覷。


    不說應對長城以北的威脅,關內的亂民也需要應對,裁撤九關中的八關,那就是等於放棄長城,裁撤軍隊,簡直是自廢武功!


    胡清鄭知道周正關心這些事,道:“好像是工部尚書周應秋。”


    “周應秋?”


    周正皺眉,沉著臉,沒有說話。


    放棄八個重鎮,不知道是多愚蠢的事,居然是曾經的吏部尚書,現在的工部尚書周應秋提出來的。


    胡清鄭看著周正的臉色,道:“我走了。”


    周正沒有說話,猶自沉吟不絕。


    明朝朝廷盡幹些自廢武功的事,偏偏理由還貌似十分充足。他能想到周應秋提議裁撤其他八關的理由,無非是沒有外敵,空費錢糧,不如裁撤,用於鞏固威脅最大的遼東之類。


    這種理由在這個時候,幾乎沒有人會反對,更何況,周應秋還是閹黨大佬,曾經的吏部天官,誰會跳出來反對,又誰能反對得了?


    周正在班房裏坐了一陣,如常的下班。


    先是去了九江閣,周記看了一眼,而後周正迴府。


    一家人,現在多了周丁氏,四個人圍坐在飯桌上,沒有那麽多規矩,隨意的吃飯,聊天。


    周方不時的給周丁氏夾菜,還問合不合口味,讓廚房改之類的話。


    周清荔黝黑的臉上微笑,沒有說話。


    周正則是心裏膩歪,向周清荔說了周應秋提議猜測九鎮中八鎮的事。


    周清荔神色頓時一凝,看著周正道:“屬實?”


    周正嗯了聲,道:“應該錯不了。”


    周清荔放下筷子,神色有些不好看,沒多久又恢複過來,道:“現在遼東大勝,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遼東,周應秋這個時候提這個,多半能成。”


    九邊重鎮每年耗費朝廷不知道多少錢糧,但除了山海關,其他幾鎮近年確實少有戰事,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


    周應秋一上書,再有人跟風,十有八九會成真!


    周方聽著,怒聲道:“自毀長城!”


    周方這句話,還真是貼切無比。


    周正看著周清荔與周方的神色,稍一頓,道:“我打算上書反駁。”


    周清荔抬頭看著周正,還沒說話,周方就沉聲道:“反駁,我支持你!要不是我現在沒有官身,我一定也要上書,他們這麽幹,遲早會將大明給弄亡國!”


    周清荔冷色的瞪了一眼周方,而後看向周正,道:“你想好了?”


    周正點頭,道:“裁撤八鎮不止是自廢武功,貽害無窮,我擔心這隻是一個開始,以後還不知道會裁撤什麽,必須要阻止。”


    周正想起了後世極其有名的一個戲言,‘裁撤驛站導致大明亡國’。盡管隻是一句戲言,但李自成是驛卒被裁撤後無生計起兵造反,直至打入京城,滅亡明朝卻是事實。


    周清荔看著周正,十分認真的道:“一定要小心!”


    他之所以這麽認真,是因為魏忠賢的‘聲望’已經達到了一種頂峰,搶了遼東大勝的功勞,大肆封官許願,這個時候誰觸他眉頭,誰就要倒大黴!


    周正雖然慣常劍走偏鋒,那也是瞧準才走的,平靜的道:“我打算彈劾周應秋,並指明他是閹黨。”


    周方神色微驚,睜大雙眼看著周正。


    反駁與彈劾是兩迴事,如果再指名道姓的說周應秋是閹黨,那就是間接的在打魏忠賢的臉。


    周清荔倒是心裏一動,道:“你想與閹黨切割?”


    周正與魏希莊走的近,周家人是知道,並且京城裏知道的人很多,在不少人眼中,周正就是閹黨。


    周正沒有隱瞞,道:“嗯,魏希莊人不錯。”


    周清荔臉色黝黑,看不出什麽表情,沉默許久,道:“你要拿捏分寸,周應秋雖說是我們本家,但那是上兩代的事情,若是惹惱他,不會顧及這點情分。”


    周清荔與周應秋這一脈,上追三代是一家,祖父那輩是親如兄弟,但後麵周應秋一脈移居到了江南,周清荔在京城定居近二十年,早已經不聯係,外人甚至都不知道他們兩人是本家。


    周正嗯了一聲,道:“我知道。”


    周清荔便沒有多說,雖然覺得周正在冒險,但這份為國之心還是難能可貴。


    周方忽然一拍桌子,道:“好,我也上書!”


    周清荔,周正,甚至周丁氏都被他嚇了一跳。


    周方看著三人,道:“我怎麽說也是進士,有資格上書。”


    這話倒是對,但也得有人看啊。


    周清荔沒有多說這個,道:“遼東的那些將帥七月中到京,你們先別急,看看他們的態度。”


    遼東這些人現在都閃閃發光,他們的話,朝廷都得重視幾分,若是袁崇煥等人反對,那周應秋的提議未必能成行。


    周方,周正兩兄弟點點頭,而後對視一眼,兩人眼神告訴彼此,對此完全不抱希望。


    周丁氏在一旁一直沒有說話,安靜的聽著。


    又過幾天,快到七月,周正一直等的消息終於來了。


    寧遠傳迴捷報,詳細敘說了寧錦一戰的經過,並附有立功將士的名單。


    這些周正不關心,後麵還有就是,建虜撤兵未到沈陽,忽然派兵奇襲東江鎮,毛文龍則故布疑陣,實則早早收兵,龜縮在皮島,讓建虜撲了個空。


    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是落了地,在都察院班房,周正笑著與姚童順道:“嗯,你在通政使司的朋友不錯,下班後去周記領十兩銀子,請他吃頓好的。”


    姚童順神色一驚一喜,連忙道:“大人,十兩太多,三兩就夠了。”


    周正微笑不語的擺了擺手。


    姚童順臉上也有矜持笑意,抬著手道:“小人告退。”


    那十兩銀子,既有飯錢,也有那位朋友的,當然也有他的。


    周正放下了心,便專注於他的事務,手裏拿著的是湖州府今年夏糧的入庫文書。


    今年文書上的數字是一萬四,也就是一萬四千石,去年,是兩萬石,少了六千石。


    周正不用想也知道裏麵的貓膩,隻是,他也沒轍,即便是他下去巡查,肯定也查不出所以然來,這種數據是層層造假,想查都沒辦法。


    周正暗自搖頭,放到了一邊。


    幾天之後,周正下班,被魏希莊拉到他的茶樓。


    魏希莊坐在周正對麵,喝了幾次茶,抬頭看著周正,目光閃閃躲躲。


    魏希莊從遼東迴來,還是第一次見周正。


    “發生什麽事情了?”周正看著他的表情,奇怪的問道。


    魏希莊放下茶杯,目光閃爍不斷,猶猶豫豫的道:“九千歲,打算封我為東定伯。”


    周正看著魏希莊的神色,知道他意動了,道:“你應下了?”


    “我沒拒絕。”魏希莊有些不敢看周正。


    上一次拒絕,他已經用了極大的力氣,現在魏忠賢再次提及,他真的沒辦法拒絕了。


    這是爵位啊,誰人不想?普通人為了一個功名十幾年寒窗,都還未必得到!


    周正知道這個爵位對魏希莊的吸引力,但這是在找死!


    周正神色凝重,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語氣,雙眼冷漠的盯著魏希莊,道:“九千歲,這個名頭古來沒有。他現在的權勢,冠蓋古今,若不是有英國公在,他篡位都可能隻是一句話的事,你覺得,皇上能容他幾時?”


    魏希莊張嘴要說,周正打斷他,道:“我知道他是內監,他對皇上忠心耿耿,他不會謀逆,但這個不在於他會不會,而是在於他能不能!”


    周正的聲音透著冰冷的寒意,道:“到了他這種程度,要麽更進一步,要麽就是死路一條!這是血跡斑斑的曆史教訓,沒人能改變!你如果接受了這個爵位,那就要跟著一起陪葬,你仔細想清楚!”


    周正還是第一次以這種表情,這個語氣與魏希莊說話。


    魏希莊看著周正,表情有些呆滯,不知道如何反應。


    周正說的這些,他不懂,或者他不想懂,這個爵位,誘惑力太大,加上魏忠賢的壓力,魏希莊抗拒不了。


    周正知道魏希莊為難,可這由不得魏希莊,周正必須讓他放棄這個念頭!


    看著魏希莊猶豫不決的表情,周正十分決絕的道:“年底!如果年底魏忠賢還是沒事,我就不阻攔你!”


    魏希莊將周正當朋友,也知道周正是為他好,聽著他的話,遲疑著道:“年底?”


    周正道:“嗯,這一次閹黨真正的獨霸了朝堂,從宮內到宮外,從京城到邊疆,都被閹黨控製了,也就差了一個英國公。”


    英國公張維賢,掌管京城的所有軍隊,如果有人要謀反,須他點頭才可能成功。


    周正是根據現實在推測,本身是一種硬掰,實則上是他知道,魏忠賢撐不過九月!


    魏希莊不懂這些,聽著周正最後的那句話‘年底’,還是猶猶豫豫,好半晌,他無奈的歎了口氣,道:“好吧。”


    周正知道魏希莊滿心不甘,心裏還是不放心,道:“出去吧,找個理由,躲一躲。”


    魏希莊看著周正,神情依舊一陣不自然。


    周正心裏歎口氣,知道確實為難魏希莊了,道:“那就裝病吧。”


    魏希莊神情無奈,似哭似笑。


    他還沒有告訴周正他在千歲府的壓力,上一次拒絕魏忠賢就惹起不快,這次要是再拒絕不知道會有什麽後果。


    周正沒有再多說,心裏已經決定派人盯著魏希莊,以免他做出糊塗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官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官笙並收藏明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