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姑娘說‘丁家小姐’,周正立時知道誰找他了,道:領我去。
小姑娘悄悄瞥了眼四周,帶著周正走向不遠處一個角落。
丁家小姐站在角落裏,神情看似平靜,眼神裏卻很是躊躇,猶豫。
周正來到近前,打量一眼,道:嫂子。
他與這位未過門的嫂子之前是見過一次,還算認得。
丁小姐沒有尋常女子的羞澀,看著周正,勉強的笑著道:我找你,你不會見怪吧?
丁家與周家的關係現在有些僵,丁家老爺堅持悔婚,丁小姐的處境十分尷尬。
周正微笑,道:沒什麽見怪的,嫂子找我有事?
丁小姐看著周正,又小心的瞥了眼四周,走進一步,低聲道:我聽我娘說,你與橫平是不是認識一位景湖先生?
周正一怔,道:嫂子丁伯母怎麽會知道?嫂子為什麽問這個?
丁小姐又看了眼四周,低聲道:我聽我娘說,我爹十分敬重景湖先生,若是,若是他出麵,我爹可能會改變主意。
周正明白丁小姐來的目的了,認真的想了想,道:好,我來想辦法。
丁小姐臉上露出一點笑容,說完似乎徹底鬆口氣,有些心虛的解釋道:我與橫平都不小了,我爹,做的也不對。
說到底,還是你倆有情有義,舍不得放手。
周正心裏暗笑一聲,麵色如常的道:嗯,我想個穩妥的辦法。
丁小姐認真打量了周正一眼,剛想再說什麽,她的婢女快步走過來,道:小姐,夫人出來了。
丁小姐連忙與周正道:我先走了,這件事你不要與你大哥說。
說完,就快步走了,顯然她是偷跑出來的。
周正看著她的背影,點點頭,這個嫂子不錯。
周正迴到周記,思索著這件事,韓铖的麵子可不是那麽好給的,得想個穩妥的辦法。
不等周正想明白,又有不速之客登門。
胡清鄭坐在周正對麵,兩隻小眼睛不停的眨。
周正給他倒了杯茶,道:張國紀的事已經結束了,你怎麽還一臉為難之色?
張國紀在上個月就被免爵,遣歸鄉裏,這件事算是塵埃落定,胡清鄭應該不用繼續裝病了。
胡清鄭歎了口氣,一臉無奈,道:上麵讓你迴去。
讓我迴去?發生了什麽事情?周正有些疑惑。他對都察院來說是個麻煩人物,沒事不會要他迴去的。
胡清鄭又歎了口氣,道:沒什麽事,好像是新台長上任,要革新吏治。
新台長,也就是新任的都察院左都禦史,曹思誠。
周正有些明白,又問道:都察院最近有什麽事情嗎?
胡清鄭這個浙江道的主官做的是很心累,沒有以前那麽悠哉悠哉,混吃等死,聽著周正的話,勉為其難的想了想,道:建虜入侵寧錦,朝廷有些慌亂,聽說兵部堂官王之臣最近被彈劾的厲害,都察院的禦史整天都在寫彈劾他的奏本。
周正眉頭皺起,道:彈劾王之臣,為什麽?
王之臣是兵部尚書,剛剛上任才幾天?而且遼東如此大戰的情況下,居然有人公開彈劾他,而且聽起來,聲勢還不小。
胡清鄭搖頭,道:不知道,不過據說王之臣要辭官了。
王之臣要辭官?周正神色微驚,兵部尚書王之臣要辭官?
他可是兵部尚書!怎麽能在這個時候辭官!
周正還記得,王之臣在兵部與他講的‘不黨,不懼,不辭,不躲,不讓’的五不,這就辭官了?
胡清鄭抬頭看著他,一臉無辜的道:他要是不辭,隻怕會更亂,更麻煩。
周正頓時若有所悟,不管為什麽那些人突然彈劾王之臣,王之臣在這個時候要是堅持不走,隻怕會越演越烈,延生到影響遼東戰局。
王之臣的五不,在這個時候完全沒有可行性。
拋開這些,周正思索著他身邊的一些事情,周記已經在正軌,九江閣有了雛形,不需要他時刻盯著。
不過,周正還不想再次卷到黨爭裏,看著胡清鄭道:我的病假還沒有到期,等到期了再說。
胡清鄭沒有強迫周正的意思,大概就是個通知,揉了揉臉,又道:我打算辭官了。
周正看著他,道:你要辭官?
胡清鄭雖然不是個官迷,但要他辭官,也應該千難萬難吧。
胡清鄭不知道第幾次歎氣了,甚至直接趴到了桌上,道:不辭也沒辦法,朝廷是一個吃人的地方。
周正不知道胡清鄭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想必還是那些破事,點點頭,道:那就辭吧。
胡清鄭抬頭看了周正一眼,滿是幽怨。
周正被他看的頭皮發麻,連忙將他趕走了。
遼東戰事緊迫,京城內也沒閑著。
周正依舊遠離,自顧的忙著他的事情。
周正沒事就往韓铖的府邸跑,討教學問,討論各類的書。
韓铖沒有避而不見,與周正聊天,對一些書籍的內容有了些許不一樣的看法,想法,令韓铖十分新奇。
過了好些天,韓铖合上周正帶來的《蜀漢誌》,笑著道:書者自有立意,但旁觀者不同,就像你說的,一,練字,過的倒是逍遙自在。
京城裏緊張氣氛越來越濃,建虜圍困錦州,寧遠已經十多天,二城岌岌可危,京城越發不安。
山海關早已緊閉門戶,嚴陣以待。
京城裏的兵馬來迴調動,彌漫著肅殺之氣。
京城沒有以往那麽熱鬧了,每一個人臉上似乎都寫滿了擔心。
傍晚,周正在迴府之前,被魏希莊攔住,拉在一個小酒樓喝酒。
周正看著他有些煩躁不安的表情,道:怎麽了?
魏希莊自然不會是擔心遼東之事才這個臉色。
他喝了口酒,道:我剛從千歲府出來,聽說,九千歲準備派一些人去山海關,有我。
周正眉頭一挑,魏忠賢這個時候派人去山海關做什麽?
為什麽?周正緊追問道。
魏希莊看了他一眼,道:運送器械,糧草。
周正若有若悟,湊近一點,道:以防萬一?
如果寧錦失守,那山海關就是大明最後一道防線,無論如何也要守住的,這是魏忠賢的意思,怕也是天啟,朝廷的意思了。
魏希莊一怔,沒想到周正能猜到,點點頭,道:我們護送霍維華一起去。
霍維華,兵部左侍郎。卻不是兵部尚書王之臣。
這裏麵的齷齪事周正不想深究,問道:你煩惱什麽?
如果是護送霍維華去主持山海關大局,那魏希莊隻是一個陪同人員,憂慮什麽?
魏希莊猶豫了一會兒,道:聽說,可能要殺一些人。
周正看著魏希莊,明白了。
魏希莊到底還是那個驟然而起的小農民,不習慣,不喜歡朝廷裏的爾虞我詐,對殺人這種事有本能的畏懼,並且,或許裏麵有他親近的人。
周正想了想,道:寧錦應該沒有問題,不會真到困守山海關的那一步,放心去吧。
魏希莊一怔,有些驚喜的道:真的?
周正道:袁巡撫準備了那麽久,還提前得到消息,上次能守住,這次沒有理由守不住。
魏希莊看著周正,似乎得到了鼓舞,放下手裏的酒杯,長吐一口氣,道: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對了,再給我準備五萬兩銀子,我要帶去山海關。
周正現在不缺銀子,道:好,我讓成經濟給你準備。對了,你現在培養的暗衛有多少了?
魏希莊道:沒多少,十幾個吧,都歸孟賀州管。
周正點點頭,道:在沈陽那邊的聯係不上,等戰事結束了,得想辦法聯係上。
魏希莊嗯了聲,道:我到山海關後想想辦法,還有其他的嗎?
周正原本是想聯係一些西夷人,但條件還不足夠,思索一番,道:沒有了,最近你小心一點,出格出頭的事不要做,藏一下。
魏希莊有些不明所以,但周正也沒解釋。
小姑娘悄悄瞥了眼四周,帶著周正走向不遠處一個角落。
丁家小姐站在角落裏,神情看似平靜,眼神裏卻很是躊躇,猶豫。
周正來到近前,打量一眼,道:嫂子。
他與這位未過門的嫂子之前是見過一次,還算認得。
丁小姐沒有尋常女子的羞澀,看著周正,勉強的笑著道:我找你,你不會見怪吧?
丁家與周家的關係現在有些僵,丁家老爺堅持悔婚,丁小姐的處境十分尷尬。
周正微笑,道:沒什麽見怪的,嫂子找我有事?
丁小姐看著周正,又小心的瞥了眼四周,走進一步,低聲道:我聽我娘說,你與橫平是不是認識一位景湖先生?
周正一怔,道:嫂子丁伯母怎麽會知道?嫂子為什麽問這個?
丁小姐又看了眼四周,低聲道:我聽我娘說,我爹十分敬重景湖先生,若是,若是他出麵,我爹可能會改變主意。
周正明白丁小姐來的目的了,認真的想了想,道:好,我來想辦法。
丁小姐臉上露出一點笑容,說完似乎徹底鬆口氣,有些心虛的解釋道:我與橫平都不小了,我爹,做的也不對。
說到底,還是你倆有情有義,舍不得放手。
周正心裏暗笑一聲,麵色如常的道:嗯,我想個穩妥的辦法。
丁小姐認真打量了周正一眼,剛想再說什麽,她的婢女快步走過來,道:小姐,夫人出來了。
丁小姐連忙與周正道:我先走了,這件事你不要與你大哥說。
說完,就快步走了,顯然她是偷跑出來的。
周正看著她的背影,點點頭,這個嫂子不錯。
周正迴到周記,思索著這件事,韓铖的麵子可不是那麽好給的,得想個穩妥的辦法。
不等周正想明白,又有不速之客登門。
胡清鄭坐在周正對麵,兩隻小眼睛不停的眨。
周正給他倒了杯茶,道:張國紀的事已經結束了,你怎麽還一臉為難之色?
張國紀在上個月就被免爵,遣歸鄉裏,這件事算是塵埃落定,胡清鄭應該不用繼續裝病了。
胡清鄭歎了口氣,一臉無奈,道:上麵讓你迴去。
讓我迴去?發生了什麽事情?周正有些疑惑。他對都察院來說是個麻煩人物,沒事不會要他迴去的。
胡清鄭又歎了口氣,道:沒什麽事,好像是新台長上任,要革新吏治。
新台長,也就是新任的都察院左都禦史,曹思誠。
周正有些明白,又問道:都察院最近有什麽事情嗎?
胡清鄭這個浙江道的主官做的是很心累,沒有以前那麽悠哉悠哉,混吃等死,聽著周正的話,勉為其難的想了想,道:建虜入侵寧錦,朝廷有些慌亂,聽說兵部堂官王之臣最近被彈劾的厲害,都察院的禦史整天都在寫彈劾他的奏本。
周正眉頭皺起,道:彈劾王之臣,為什麽?
王之臣是兵部尚書,剛剛上任才幾天?而且遼東如此大戰的情況下,居然有人公開彈劾他,而且聽起來,聲勢還不小。
胡清鄭搖頭,道:不知道,不過據說王之臣要辭官了。
王之臣要辭官?周正神色微驚,兵部尚書王之臣要辭官?
他可是兵部尚書!怎麽能在這個時候辭官!
周正還記得,王之臣在兵部與他講的‘不黨,不懼,不辭,不躲,不讓’的五不,這就辭官了?
胡清鄭抬頭看著他,一臉無辜的道:他要是不辭,隻怕會更亂,更麻煩。
周正頓時若有所悟,不管為什麽那些人突然彈劾王之臣,王之臣在這個時候要是堅持不走,隻怕會越演越烈,延生到影響遼東戰局。
王之臣的五不,在這個時候完全沒有可行性。
拋開這些,周正思索著他身邊的一些事情,周記已經在正軌,九江閣有了雛形,不需要他時刻盯著。
不過,周正還不想再次卷到黨爭裏,看著胡清鄭道:我的病假還沒有到期,等到期了再說。
胡清鄭沒有強迫周正的意思,大概就是個通知,揉了揉臉,又道:我打算辭官了。
周正看著他,道:你要辭官?
胡清鄭雖然不是個官迷,但要他辭官,也應該千難萬難吧。
胡清鄭不知道第幾次歎氣了,甚至直接趴到了桌上,道:不辭也沒辦法,朝廷是一個吃人的地方。
周正不知道胡清鄭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想必還是那些破事,點點頭,道:那就辭吧。
胡清鄭抬頭看了周正一眼,滿是幽怨。
周正被他看的頭皮發麻,連忙將他趕走了。
遼東戰事緊迫,京城內也沒閑著。
周正依舊遠離,自顧的忙著他的事情。
周正沒事就往韓铖的府邸跑,討教學問,討論各類的書。
韓铖沒有避而不見,與周正聊天,對一些書籍的內容有了些許不一樣的看法,想法,令韓铖十分新奇。
過了好些天,韓铖合上周正帶來的《蜀漢誌》,笑著道:書者自有立意,但旁觀者不同,就像你說的,一,練字,過的倒是逍遙自在。
京城裏緊張氣氛越來越濃,建虜圍困錦州,寧遠已經十多天,二城岌岌可危,京城越發不安。
山海關早已緊閉門戶,嚴陣以待。
京城裏的兵馬來迴調動,彌漫著肅殺之氣。
京城沒有以往那麽熱鬧了,每一個人臉上似乎都寫滿了擔心。
傍晚,周正在迴府之前,被魏希莊攔住,拉在一個小酒樓喝酒。
周正看著他有些煩躁不安的表情,道:怎麽了?
魏希莊自然不會是擔心遼東之事才這個臉色。
他喝了口酒,道:我剛從千歲府出來,聽說,九千歲準備派一些人去山海關,有我。
周正眉頭一挑,魏忠賢這個時候派人去山海關做什麽?
為什麽?周正緊追問道。
魏希莊看了他一眼,道:運送器械,糧草。
周正若有若悟,湊近一點,道:以防萬一?
如果寧錦失守,那山海關就是大明最後一道防線,無論如何也要守住的,這是魏忠賢的意思,怕也是天啟,朝廷的意思了。
魏希莊一怔,沒想到周正能猜到,點點頭,道:我們護送霍維華一起去。
霍維華,兵部左侍郎。卻不是兵部尚書王之臣。
這裏麵的齷齪事周正不想深究,問道:你煩惱什麽?
如果是護送霍維華去主持山海關大局,那魏希莊隻是一個陪同人員,憂慮什麽?
魏希莊猶豫了一會兒,道:聽說,可能要殺一些人。
周正看著魏希莊,明白了。
魏希莊到底還是那個驟然而起的小農民,不習慣,不喜歡朝廷裏的爾虞我詐,對殺人這種事有本能的畏懼,並且,或許裏麵有他親近的人。
周正想了想,道:寧錦應該沒有問題,不會真到困守山海關的那一步,放心去吧。
魏希莊一怔,有些驚喜的道:真的?
周正道:袁巡撫準備了那麽久,還提前得到消息,上次能守住,這次沒有理由守不住。
魏希莊看著周正,似乎得到了鼓舞,放下手裏的酒杯,長吐一口氣,道: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對了,再給我準備五萬兩銀子,我要帶去山海關。
周正現在不缺銀子,道:好,我讓成經濟給你準備。對了,你現在培養的暗衛有多少了?
魏希莊道:沒多少,十幾個吧,都歸孟賀州管。
周正點點頭,道:在沈陽那邊的聯係不上,等戰事結束了,得想辦法聯係上。
魏希莊嗯了聲,道:我到山海關後想想辦法,還有其他的嗎?
周正原本是想聯係一些西夷人,但條件還不足夠,思索一番,道:沒有了,最近你小心一點,出格出頭的事不要做,藏一下。
魏希莊有些不明所以,但周正也沒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