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溫暖的陽光照在大地上,大街之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絡繹不絕。
李陽走在大街上,看著街道上熱鬧的人群,也是微笑不止。
而李陽身旁,羅小虎,白玉鳳,白虎,酒鬼,周倉,裴元紹,曾大牛,時刻不離李陽十步之遙。
穿過幾條巷口,李陽來到一個偏僻的小宅,小宅四周,一百警衛營將士,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將一個小宅嚴密控製起來。
這些警衛營將士,全都是李陽的老部下,見到李陽之後,沒有多餘的話語,隻是對著李陽紛紛行了一個軍禮,便繼續站崗放哨。
李陽看著守衛如此森嚴心道:“這個賈文和,用得著搞這麽嚴重嗎?”
想到這兩對幾個護衛道:“你們暫且在此等候,有事我再傳你們。”
“喏”
小宅並不大,一進兩院,沒有什麽小橋流水,花園,隻是普普通通十來間房子。
李陽在一個警衛營士兵的帶領下,直接向著何太後所居住的房間而去。
到了何太後居住的屋門前,李陽也沒有敲門,打發走了帶路的士兵,李陽就直接推門而入。
猛然間進來一個人,何太後和唐姬,也是被嚇了一跳,紛紛向著門口望去。
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是,她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麵孔。
微微一愣神,等兩人迴過神之後,看著李陽,一時間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李陽走到跟前,看著低著頭,滿臉紅暈的唐姬,用手指托起下巴道:“有沒有想我?”
唐姬點了點頭,“嗯”了一聲,便再次低頭不再言語。
當李陽望向何太後時,隻見何太後,一臉的幽怨之色。
李陽湊到跟前,左手摟著唐姬的楊柳細腰,右手摟著何太後。
何太後扭扭身軀掙紮道:“你要幹什麽?大白天的,我們婆媳兩個,和你在一個屋裏,成何體統。”
李陽微微一笑道:“又不是第一次,一個太後,一個妃子,兩個絕世佳人,其實這個感覺,也不錯。”
說完,便抱起兩人,向著床鋪走去。
何太後歎息一聲道:“就沒見過你這種人,屋裏還有好幾房嬌滴滴的小娘子,居然跑出來打野食,而且找的還是婆婆和媳婦。”
李陽那管何太後的話,說話間,就像魔爪,伸向了婆媳兩人豐滿的兩座大山。
“啊”
“輕點”
……
半月後,李陽傳下去的幾道命令,也已經紛紛傳達到各郡縣。
如今,等的就是皇宮修建完畢,讓漢少帝登基,並州的事宜,如火如荼的進展,而此刻的趙雲,帶著二廠人的警衛營,在冀州忙碌了很多天,卻終究是搜尋無果。
之所以趙雲會搜尋無果,還得從頭說起。
就在冀州刺史韓馥,麵臨袁紹大軍壓境的時候,將各級文武招到一起。
韓馥對著眾人道:“我本來就是袁家故史,經過我再三考慮,我才能不如袁紹,有沒有袁紹的雄心壯誌,所以我決定,將冀州讓與袁紹,為我自己尋得一個棲身之所,各位是否覺得嫉妒?”
韓馥說完之後,使得在場之人,紛紛心灰意冷,棄官而去者,就達二三十人。
而場上唯獨耿武和關純二人,極力反對韓馥,但再怎麽勸說,也都是徒勞無功,無奈之下,兩人便獨自領軍,埋伏於城外,準備伏擊袁紹。
可悲的是,兩人等了數日,等到袁紹之時,剛準備去斬殺袁紹,卻被袁紹麾下的文醜誅殺。
被嚇破膽的韓馥,直接將冀州讓給了袁紹。
而袁紹進了冀州之後,任命許攸,逢紀掌管冀州事宜,徹徹底底的將韓馥架空,可憐的冀州刺史韓馥,雖說此刻心中懊惱之極,但也是為時晚矣。
膽小懦弱的韓馥,整日過得提心吊膽,猶如芒刺在背,總擔心袁紹會殺他,無奈之下,獨自一人拋棄妻兒老小,連夜逃往陳留,去投靠陳留太守張邈而去。
而袁紹占領了冀州之後,唯獨有兩個人卻不見,四處尋找,卻是如同銷聲匿跡一般。
這兩個人就是祖授,審配。
當趙雲來到冀州的時候,一打聽,才知道冀州已經變了天。
日落黃昏,趙雲一身白袍,坐在一片小樹林旁。
此刻的趙雲,一身白袍,腰懸寶劍,龍膽亮銀槍立於身旁,玉麒麟綁在身旁的一棵小樹上,趙雲靜靜的注視著遠方。
沒過多久,二十個警衛營將士,紛紛來到趙雲的身旁,對著趙雲抱拳道:“趙將軍,我們明處暗處都已經打探,這兩人不知去了哪裏?就連錦衣衛的兄弟,也是未曾注意到。”
趙雲一聽,眉頭緊鎖,此刻卻是犯了難。
沉思半天,趙雲才開口道:“主公給我的命令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就算把冀州翻個底朝天,也要找到此二人。”
“喏”
公孫瓚磐河大營,一個探馬匆匆來報:“稟報將軍,冀州刺史韓馥,率眾投降袁紹,如今整個冀州,都被袁紹接管,冀州刺史韓馥,拋家棄子夜逃,如今也不知所蹤。”
公孫瓚一聽拍案而起,麵露兇光,臉色不善地罵道:“好你個袁紹袁本初,約好我們雙方,攻打冀州,你他娘可好,悄悄地接管了冀州。”
轉而,公孫瓚繼續罵道:“還有這個冀州刺史韓馥,純粹就是一個小人,說好了要投降我,如今卻是將冀州讓給了袁紹,真是氣煞我也。”
這時,從文武官員中站出一人,此人不是別人,乃是公孫瓚的兄弟,公孫越是也。
公孫越,對著公孫瓚道:“不如我們派遣一位使者,前去問問袁紹袁本初,既然他已經接管了冀州,之前韓馥又答應投降於我們,不如我們就讓袁紹將冀州讓出一半,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公孫瓚聽完,點了點頭,問公孫越道:“不知我們該派何人去做使者?”
公孫越笑了笑道:“末將願往。”
公孫瓚聽完搖搖頭道:“你是我的親兄弟,我怎可讓你去冒險。”
公孫越伸手打斷公孫瓚的話,對著公孫瓚道:“俗話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眾人商量不妥,也不會有什麽危險,將軍無需擔憂。”
公孫瓚點了點頭,對著公孫越道:“兄弟此去,能成事則成,不能成事,切記不可魯莽行事,萬望注意安全。”
公孫越,雙目含淚,對著公孫瓚一抱拳道:“兄長隻管放心。”
卻說公孫越,來到袁紹大營之後,對著士兵道:“勞煩前去通報,你家主公,幽州刺史,公孫瓚麾下,使者公孫越求見你家主公。”
士兵一聽是幽州來的使者,一刻也不敢怠慢,匆匆進了中軍大帳,前去向袁紹稟報。
此刻的袁紹,正在和麾下將領商議軍機要事,隻聽士兵,進來匆匆稟報:“稟報主公,大營外有一個自稱是公孫瓚使者公孫越求見。”
袁紹眉頭一皺道:“公孫瓚,他派人來幹什麽?”
許攸出列道:“定是主公與公孫瓚,之前商議好,說好兩頭夾擊冀州,可如今韓馥投靠了主公,他定是來打秋風的。”
袁紹有些擔憂的問道:“若真是如此,那該當如何?”
許攸微微一笑道:“主公無需擔憂,無論他提出什麽樣的要求,你隻管告訴他,就說讓他的兄長公孫瓚,來冀州商談,到時候將公孫瓚誆騙到冀州,到時候將公孫瓚斬殺,我們在將他的幽州也一並占領。”
聽完後,袁紹微微一笑,對著士卒道:“請他進來!”
沒過多久,公孫越才被帶到了中軍大帳之中。
雙方互相見完禮之後,袁紹開口問道:“此番前來,不知公孫將軍所為何事?”
公孫越對著袁紹一抱拳道:“此次前來,我帶我家主公,問袁將軍一聲,袁將軍為何背信棄義?說好了雙方圍攻,但袁將軍為何悄無聲息的,占領了冀州。”
“這個……”
袁紹聽完了公孫越的話,也是微微有些為難。
這時,公孫越繼續道:“事己至此,不如袁將軍將冀州分一半與我們,我們就此罷休,不知袁將軍意下如何?”
袁紹微微一笑道:“你且先迴去,告訴你家兄長公孫瓚,讓他親自前來,我與他親自商談,到底該分給你們幾座城池。”
公孫越一聽,覺得袁紹說的在理,於是對著袁紹一抱拳道:“既如此那我先迴去,讓我家兄長來前來,希望袁將軍到時候不要出爾反爾。”
袁紹聽聞公孫越的話,微微有些不喜道:·“你這是不相信我?”
公孫越微微一笑道:“袁將軍也不是第一次失信於人,對於袁將軍的為人,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袁紹聽完之後臉色陰沉,向著文醜看了看,直接一揮手道:“既如此恕不遠送。”
公孫越一聽,一甩袍袖道:“告辭,希望袁將軍到時不要食言。”
說完直接向著大營之外走去。
見公孫越離開,大帳之中的文醜,也是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中軍大帳。
公孫越離開了袁紹的中軍大帳,走出數理之遙,和一眾隨從,行至一片小樹林時,突然間喊聲震天,箭矢亂飛。
“殺啊……”
“咻咻咻”
漫天的箭矢,直接將公孫越的隨從射死一大片。
隻見這時從樹林中衝出一人一騎,手持一柄大刀,胯下一匹黃驃馬,身穿一身大葉青銅甲,頭戴青銅虎頭盔,身披黑色披風,直接向著公孫越衝殺過來。
其實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袁紹麾下大將文醜。
在中軍大帳之中,文醜見公孫越出言頂撞袁紹,便起了殺機,提前帶著人快馬加鞭,在公孫越迴去的路上,化妝了一下,設下了埋伏。
文醜一邊衝一邊喊道:“我乃董卓麾下,董承是也,公孫越你就受死吧!”
見來人不善,公孫越連忙抽出腰間的刀,想要抵擋。
可是來人,出手速度極快,沒等公孫越作出抵擋,一顆大好的頭顱就飛上了天空之中。
文醜轉身,用手中的長刀一指幾個活著的隨從,對著幾個隨從道;“迴去告訴公孫瓚,要想報仇,到長安來找我。”
幾個隨從,聽完文醜的話,撒腿就跑。
其實文醜說的這些全都是廢話,他明知道公孫瓚不敢去長安,找董卓等麻煩,所以才會如此說,這樣也是為了給袁紹洗脫罪名。
李陽走在大街上,看著街道上熱鬧的人群,也是微笑不止。
而李陽身旁,羅小虎,白玉鳳,白虎,酒鬼,周倉,裴元紹,曾大牛,時刻不離李陽十步之遙。
穿過幾條巷口,李陽來到一個偏僻的小宅,小宅四周,一百警衛營將士,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將一個小宅嚴密控製起來。
這些警衛營將士,全都是李陽的老部下,見到李陽之後,沒有多餘的話語,隻是對著李陽紛紛行了一個軍禮,便繼續站崗放哨。
李陽看著守衛如此森嚴心道:“這個賈文和,用得著搞這麽嚴重嗎?”
想到這兩對幾個護衛道:“你們暫且在此等候,有事我再傳你們。”
“喏”
小宅並不大,一進兩院,沒有什麽小橋流水,花園,隻是普普通通十來間房子。
李陽在一個警衛營士兵的帶領下,直接向著何太後所居住的房間而去。
到了何太後居住的屋門前,李陽也沒有敲門,打發走了帶路的士兵,李陽就直接推門而入。
猛然間進來一個人,何太後和唐姬,也是被嚇了一跳,紛紛向著門口望去。
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是,她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麵孔。
微微一愣神,等兩人迴過神之後,看著李陽,一時間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李陽走到跟前,看著低著頭,滿臉紅暈的唐姬,用手指托起下巴道:“有沒有想我?”
唐姬點了點頭,“嗯”了一聲,便再次低頭不再言語。
當李陽望向何太後時,隻見何太後,一臉的幽怨之色。
李陽湊到跟前,左手摟著唐姬的楊柳細腰,右手摟著何太後。
何太後扭扭身軀掙紮道:“你要幹什麽?大白天的,我們婆媳兩個,和你在一個屋裏,成何體統。”
李陽微微一笑道:“又不是第一次,一個太後,一個妃子,兩個絕世佳人,其實這個感覺,也不錯。”
說完,便抱起兩人,向著床鋪走去。
何太後歎息一聲道:“就沒見過你這種人,屋裏還有好幾房嬌滴滴的小娘子,居然跑出來打野食,而且找的還是婆婆和媳婦。”
李陽那管何太後的話,說話間,就像魔爪,伸向了婆媳兩人豐滿的兩座大山。
“啊”
“輕點”
……
半月後,李陽傳下去的幾道命令,也已經紛紛傳達到各郡縣。
如今,等的就是皇宮修建完畢,讓漢少帝登基,並州的事宜,如火如荼的進展,而此刻的趙雲,帶著二廠人的警衛營,在冀州忙碌了很多天,卻終究是搜尋無果。
之所以趙雲會搜尋無果,還得從頭說起。
就在冀州刺史韓馥,麵臨袁紹大軍壓境的時候,將各級文武招到一起。
韓馥對著眾人道:“我本來就是袁家故史,經過我再三考慮,我才能不如袁紹,有沒有袁紹的雄心壯誌,所以我決定,將冀州讓與袁紹,為我自己尋得一個棲身之所,各位是否覺得嫉妒?”
韓馥說完之後,使得在場之人,紛紛心灰意冷,棄官而去者,就達二三十人。
而場上唯獨耿武和關純二人,極力反對韓馥,但再怎麽勸說,也都是徒勞無功,無奈之下,兩人便獨自領軍,埋伏於城外,準備伏擊袁紹。
可悲的是,兩人等了數日,等到袁紹之時,剛準備去斬殺袁紹,卻被袁紹麾下的文醜誅殺。
被嚇破膽的韓馥,直接將冀州讓給了袁紹。
而袁紹進了冀州之後,任命許攸,逢紀掌管冀州事宜,徹徹底底的將韓馥架空,可憐的冀州刺史韓馥,雖說此刻心中懊惱之極,但也是為時晚矣。
膽小懦弱的韓馥,整日過得提心吊膽,猶如芒刺在背,總擔心袁紹會殺他,無奈之下,獨自一人拋棄妻兒老小,連夜逃往陳留,去投靠陳留太守張邈而去。
而袁紹占領了冀州之後,唯獨有兩個人卻不見,四處尋找,卻是如同銷聲匿跡一般。
這兩個人就是祖授,審配。
當趙雲來到冀州的時候,一打聽,才知道冀州已經變了天。
日落黃昏,趙雲一身白袍,坐在一片小樹林旁。
此刻的趙雲,一身白袍,腰懸寶劍,龍膽亮銀槍立於身旁,玉麒麟綁在身旁的一棵小樹上,趙雲靜靜的注視著遠方。
沒過多久,二十個警衛營將士,紛紛來到趙雲的身旁,對著趙雲抱拳道:“趙將軍,我們明處暗處都已經打探,這兩人不知去了哪裏?就連錦衣衛的兄弟,也是未曾注意到。”
趙雲一聽,眉頭緊鎖,此刻卻是犯了難。
沉思半天,趙雲才開口道:“主公給我的命令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就算把冀州翻個底朝天,也要找到此二人。”
“喏”
公孫瓚磐河大營,一個探馬匆匆來報:“稟報將軍,冀州刺史韓馥,率眾投降袁紹,如今整個冀州,都被袁紹接管,冀州刺史韓馥,拋家棄子夜逃,如今也不知所蹤。”
公孫瓚一聽拍案而起,麵露兇光,臉色不善地罵道:“好你個袁紹袁本初,約好我們雙方,攻打冀州,你他娘可好,悄悄地接管了冀州。”
轉而,公孫瓚繼續罵道:“還有這個冀州刺史韓馥,純粹就是一個小人,說好了要投降我,如今卻是將冀州讓給了袁紹,真是氣煞我也。”
這時,從文武官員中站出一人,此人不是別人,乃是公孫瓚的兄弟,公孫越是也。
公孫越,對著公孫瓚道:“不如我們派遣一位使者,前去問問袁紹袁本初,既然他已經接管了冀州,之前韓馥又答應投降於我們,不如我們就讓袁紹將冀州讓出一半,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公孫瓚聽完,點了點頭,問公孫越道:“不知我們該派何人去做使者?”
公孫越笑了笑道:“末將願往。”
公孫瓚聽完搖搖頭道:“你是我的親兄弟,我怎可讓你去冒險。”
公孫越伸手打斷公孫瓚的話,對著公孫瓚道:“俗話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眾人商量不妥,也不會有什麽危險,將軍無需擔憂。”
公孫瓚點了點頭,對著公孫越道:“兄弟此去,能成事則成,不能成事,切記不可魯莽行事,萬望注意安全。”
公孫越,雙目含淚,對著公孫瓚一抱拳道:“兄長隻管放心。”
卻說公孫越,來到袁紹大營之後,對著士兵道:“勞煩前去通報,你家主公,幽州刺史,公孫瓚麾下,使者公孫越求見你家主公。”
士兵一聽是幽州來的使者,一刻也不敢怠慢,匆匆進了中軍大帳,前去向袁紹稟報。
此刻的袁紹,正在和麾下將領商議軍機要事,隻聽士兵,進來匆匆稟報:“稟報主公,大營外有一個自稱是公孫瓚使者公孫越求見。”
袁紹眉頭一皺道:“公孫瓚,他派人來幹什麽?”
許攸出列道:“定是主公與公孫瓚,之前商議好,說好兩頭夾擊冀州,可如今韓馥投靠了主公,他定是來打秋風的。”
袁紹有些擔憂的問道:“若真是如此,那該當如何?”
許攸微微一笑道:“主公無需擔憂,無論他提出什麽樣的要求,你隻管告訴他,就說讓他的兄長公孫瓚,來冀州商談,到時候將公孫瓚誆騙到冀州,到時候將公孫瓚斬殺,我們在將他的幽州也一並占領。”
聽完後,袁紹微微一笑,對著士卒道:“請他進來!”
沒過多久,公孫越才被帶到了中軍大帳之中。
雙方互相見完禮之後,袁紹開口問道:“此番前來,不知公孫將軍所為何事?”
公孫越對著袁紹一抱拳道:“此次前來,我帶我家主公,問袁將軍一聲,袁將軍為何背信棄義?說好了雙方圍攻,但袁將軍為何悄無聲息的,占領了冀州。”
“這個……”
袁紹聽完了公孫越的話,也是微微有些為難。
這時,公孫越繼續道:“事己至此,不如袁將軍將冀州分一半與我們,我們就此罷休,不知袁將軍意下如何?”
袁紹微微一笑道:“你且先迴去,告訴你家兄長公孫瓚,讓他親自前來,我與他親自商談,到底該分給你們幾座城池。”
公孫越一聽,覺得袁紹說的在理,於是對著袁紹一抱拳道:“既如此那我先迴去,讓我家兄長來前來,希望袁將軍到時候不要出爾反爾。”
袁紹聽聞公孫越的話,微微有些不喜道:·“你這是不相信我?”
公孫越微微一笑道:“袁將軍也不是第一次失信於人,對於袁將軍的為人,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袁紹聽完之後臉色陰沉,向著文醜看了看,直接一揮手道:“既如此恕不遠送。”
公孫越一聽,一甩袍袖道:“告辭,希望袁將軍到時不要食言。”
說完直接向著大營之外走去。
見公孫越離開,大帳之中的文醜,也是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中軍大帳。
公孫越離開了袁紹的中軍大帳,走出數理之遙,和一眾隨從,行至一片小樹林時,突然間喊聲震天,箭矢亂飛。
“殺啊……”
“咻咻咻”
漫天的箭矢,直接將公孫越的隨從射死一大片。
隻見這時從樹林中衝出一人一騎,手持一柄大刀,胯下一匹黃驃馬,身穿一身大葉青銅甲,頭戴青銅虎頭盔,身披黑色披風,直接向著公孫越衝殺過來。
其實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袁紹麾下大將文醜。
在中軍大帳之中,文醜見公孫越出言頂撞袁紹,便起了殺機,提前帶著人快馬加鞭,在公孫越迴去的路上,化妝了一下,設下了埋伏。
文醜一邊衝一邊喊道:“我乃董卓麾下,董承是也,公孫越你就受死吧!”
見來人不善,公孫越連忙抽出腰間的刀,想要抵擋。
可是來人,出手速度極快,沒等公孫越作出抵擋,一顆大好的頭顱就飛上了天空之中。
文醜轉身,用手中的長刀一指幾個活著的隨從,對著幾個隨從道;“迴去告訴公孫瓚,要想報仇,到長安來找我。”
幾個隨從,聽完文醜的話,撒腿就跑。
其實文醜說的這些全都是廢話,他明知道公孫瓚不敢去長安,找董卓等麻煩,所以才會如此說,這樣也是為了給袁紹洗脫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