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招展,袖帶飄揚,馬蹄聲滾滾,十八路諸侯,二三十萬人馬,如今齊齊的聚在汜水關城外。√∟頂點小說,


    中軍大帳中,十八路諸侯齊聚一堂,說是為李陽接風洗塵,其實隻不過是為了商討盟主之事。


    酒席中,袁紹端起盛酒,走到了李陽跟前,對著李陽道:“李刺史文武全才,我認為就由李刺史是來擔任盟主,大家意下如何?”


    眾人中有讚成的也有反對的,李陽也混不在意,端起桌上的濁酒,對著袁紹道:“本初兄,我李陽才疏學淺,一沒名望二沒家世,怎麽能夠擔任得了盟主,以我之見,本初兄出生四世三公,家學淵源,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要家世有家世,要名望有名望,依我之見,本初兄擔任總盟主最適合不過。”


    其實在來之前,各路人馬已經商量的差不多,如今袁紹提起,不過是想讓李陽認可他罷了。


    聽到了李陽的話後,袁紹滿臉堆笑,一番酒席下來,眾人也將盟主之位定了下來。


    在眾人將盟主之位定下來後,酒宴散時都紛紛商議好,明日一早,登台拜印歃血為盟。


    酒席散後,李陽也迴到了自己的中軍大帳。


    郭嘉,陳宮,太史慈,陳到等見李陽迴來紛紛圍了上來。


    李陽也將袁紹擔任總盟主的事情給眾人說了一遍,而且還告訴眾人明日登壇拜印,歃血為盟。


    聽到這兒陳宮抱拳道:“主公,以你的實力,擔任這個盟主也是綽綽有餘,為何主公不爭取讓與他人。”


    李陽搖搖頭道:“公台兄,別看這個盟主暫時風光,也就風光這一會兒罷了,等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結束,他將會是風口浪尖上之人,做事要低調,該出風頭的時候出風頭,不該出風頭的時候咱就悶頭撈好處,若這個盟主好的話,以曹操的性格。曹操也不可能拱手讓給袁紹。”


    陳宮聽完後點了點頭,對著李陽一抱拳道:“受教了,但我還有一事不明,還望主公不吝賜教。”


    李陽一聽有些疑惑的問道:“公台兄有話請講,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陳宮一聽,微微一笑道:“從我跟主公開始,我發現主公身旁兩人都是女子,但我發現,主公不想讓他們和其他人多接觸,不知他們是何人?主公又為何對他們的行動有所限製?”


    李陽看了看在場的所有人,微微一笑道:“告訴你也無妨,我之所以限製他們的行動,一,我不想將自己推入風口浪尖之上。二,也是為了他們好。”


    頓了頓,李陽繼續道:“他們不是別人,是我從弘農救出來的何太後”


    陳宮聽完後,對著李陽問道:“這麽說少帝活著,主公救他們莫不是想挾天子令諸侯?”


    李陽搖搖頭道:“也不怕告訴你,之前我和何太後是盟友,她每年支持給我糧草,之所以挖空心思地救他們出來,隻是不想他們死在董卓手中罷了。”


    看了看陳宮,李陽繼續道:“本來我也想放他們走,但如今若是放他們出去,各路諸侯會放過他們嗎?”


    陳公台聽完李陽的話,對著李陽一抱拳繼續問道:“那我能聽聽主公以後的打算嗎?”


    李陽連想都沒想迴答道:“我可以讓他們平平安安度過一生,漢少帝,我可以保他做皇帝,但是有一點,他們不能阻擋我的理想!”


    陳公台聽完有些疑惑,不隻是陳公台,包括在場所有的人都是疑惑不解。


    陳公台問道:“敢問主公,怎麽樣才算不阻擋你的理想?”


    李陽微微一笑道:“之前我就對你說過了,我的理想很簡單,就是讓天下人,有飯吃,有衣穿有地種,病了有錢看郎中,但有一點,誰若敢阻擋我這麽做,縱然是天王老子,我也要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本來李陽在說這話的時候,就已經想到,陳公台在聽到自己的話後會離自己而去。


    但出乎李陽意料之外的是,在場所有的人,紛紛跪地,對著李陽抱拳道:“我等願追隨主公實現理想,誰若敢擋道,人擋殺人,佛擋**。”


    李陽看到眾人的舉動,也是微微一愣,很快便迴過神來,扶起眾人道:“大家都快起來,我不喜歡總下跪,以後大家都不用如此拘謹。”


    陳公台站起身來,微微搖頭道:“之前,我總認為尋得一位明主,建功立業匡扶漢室,但今日聽主公一席話,才覺得以前自己追求的目標比起主公來,隻是微不足道。”


    李陽笑著點點頭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絕非一人之天下,縱然你尋得一位明主,匡扶漢室,若是不為百姓著想,不善待百姓,再牢固的江山,也會倒塌。”


    李陽歎息一聲道:“須知,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漢基業,若是皇帝善待百姓,又何來的四處反叛,至使四百餘年的大漢基業搖搖欲墜。”


    陳公台聽完後,對著李陽一抱拳深深一揖道:“今日聽主公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想起以前的所作所為,實在汗顏哪!”


    李陽微微一笑道:“好了!大家都別這樣了,我們以後共同努力就是。”


    “鞍前馬後,以主公馬首是瞻,我等死而無怨。”


    這時李陽看了看郭嘉道:“軍師,子龍怎麽沒有來?我不是讓子龍也來嗎?”


    郭嘉笑道:“主公,並州剛剛平定,許多公務要處理,子龍將軍也在安排交接手中的事務,我們接到討賊檄文的時候,子龍將軍也快忙完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子龍將軍就會趕來,與我們會合。”


    李陽點點頭道:“嗯,我知道了,你們也都累了一天了都好好下去休息吧!明日還要登壇拜印歃血為盟,叫兄弟們休息好了明天打起精神來,別丟了我們並州將士的臉。”


    “喏”


    眾人離去後,李陽獨自溜達到了何太後和唐姬居住的帳篷。


    兩人見李陽進來紛紛起身,走到了李陽跟前。


    李陽對著兩人道:“怎麽樣?住的還習慣吧!”


    何太後苦笑道:“比起在弘農王府的日子,倒是自在了許多。”


    李陽一聽,微微一笑道:“聽你的口氣,好像是怪我限製了你們的自由。”


    何太後搖頭苦笑道:“我們哪裏敢怪你,既然我們是你準備金屋藏嬌的,不待在屋中還能去哪兒?”


    李陽一聽笑道:“嗬嗬!這麽說你還是怪我了?說說,讓我聽聽到底我哪裏做的讓你不滿意了?”


    何太後聽到這裏,淚水順著臉頰流了下來,對著李陽道:“我兒子的性格我知道,他生性懦弱,不會對你構成什麽威脅,可你卻偏不讓他與我相見!還有,你既然想金屋藏嬌,我和唐姬二人,可是婆婆媳婦,你隨便藏一個人就可以,可你卻非將兩個都……這成何體統。”


    李陽聽到這微微一笑道:“我當什麽事兒呢?這樣吧!在平定董卓之前,你們聽從我的安排,等董卓平定後,你們隨時可以相見,但有一點不可觸碰我的底線,唐姬要是想迴去,可以迴到少帝身旁。”


    聽到這兒,何太後點了點頭道:“你放心,我在皇宮這麽多年,什麽事兒該做什麽事不該做,我很清楚,隻是你現在讓唐姬迴到辨兒身邊,是不是有點過分了?在弘農王府那一夜,我們兩個都已經被你那個……”


    李陽聽到這兒有點不好意思道:“我這不是麵對兩個尤物,一時沒控製住嗎?你又何必耿耿於懷?再說了,你之前不是總挑逗我嗎?我讓你如願以償了,你應該高興才是,何苦斤斤計較!”


    說完後,李陽走到床榻邊,躺在了床榻之上,對著何太後和唐姬二人道:“今天我都快累死了,幫我捶捶腿唄!”


    聽完李陽的話,兩人對視一眼,唯唯諾諾的走到了跟前,坐到床邊幫李陽捶起了腿。


    李陽躺在床上,微眯著雙眼,雙手放在後腦勺後做枕頭,嘴裏喃喃道:“其實,太後嬪妃伺候起來和平常人也沒什麽兩樣嘛。”


    “啊”


    殺豬般一聲慘叫過後,李陽坐起身來,差點疼的眼淚都流出來。


    隻見此時何太後和唐姬二人,兩隻芊芊玉手,分別卡在李陽的兩條大腿之上。


    這時羅小虎周倉等人衝進大帳之中,進來一看,紛紛二活不說退了出去。


    李陽看著兩人道:“小手長得都不大,怎麽比刀砍的還疼,這是你們逼我的,可別怪我心狠手辣。”


    說完後,左右兩隻手,落在兩人的腰間,一把就丟上了床,來了一個餓虎撲食。


    而站在帳外的羅小虎問周倉道:“周黑子,你不是說主公最怕女人嗎?這你怎麽解釋啊!”


    周倉一聽道: “這我哪兒知道,也許是主公轉了性子,要不行,你進去問問!”


    羅小虎一聽,踹了周倉一腳道:“去你的,你怎麽不進去問?”


    次日,天剛放亮,十八路諸侯就來到結盟的高台前。


    李陽放眼望去,隻見高台高三丈,分天地人三層,五杆大旗插在周圍,分紅,黃,藍,白,黑,分別代表著金木水火土,插立於東西南北中。


    再看高台兩側,兩排魁梧有力的鐵甲之士,手持黃鉞站立兩排。


    袁紹身穿鐵葉魚鱗甲,腰懸佩劍,身後披著一件紅色披風,抬頭挺胸,高闊步,威風凜凜地走上了高台,甲葉在晃動下“唰拉拉”直響!


    十八路諸侯,紛紛上了高台,焚香祭拜之後,袁紹拿出盟約宣讀道:“漢室不幸,董賊專權,欺君罔上,殺害少養何太後,嬪妃,上欺天子,下壓群臣,禍亂宮闈,殘害黎民百姓,今有我等十八路諸侯,祭祀蒼天,歃血為盟,同心協力,討伐董賊,匡扶漢室,皇天後土鑒之。”


    說完後都紛紛跪在了地上磕頭祭拜,祭拜完後都站起身來歃血為盟。


    什麽是歃血為盟?歃血為盟就是古代訂立盟約的一種形式,就是將血抹在臉上,表示決心己下,永不悔改。


    歃血為盟完畢,袁紹走下高台升起了中軍大帳。


    中軍大帳中,中軍官,棋牌官,傳令官,叉手而立,捆綁手,刀斧手,列立兩旁。


    袁紹看了看各路諸侯,開口道:“袁紹不才,承蒙諸公推為總盟主,我必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國有國法,軍有軍紀,各自務必遵守,不得違反。”


    各路諸侯一聽,紛紛抱拳齊聲道:“我等緊遵盟主號令,絕不違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三國收猛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林並收藏迴到三國收猛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