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輕輕吹過,李陽騎在戰馬之上,陪著貂蟬,走了許久。
一人一騎,一輛馬車,漫長的古道,慢慢悠悠,好似螞蟻爬行一般行走許久,除了李陽吟誦了一首詩外,兩人就這樣靜靜的沉默著。
最終,李陽才開口道:“送君千裏,終須別,他日你我還有相見之時,何必如此依依不舍?越是如此,也會留下更多的難忘,不如你我就此別過。”
這時,車窗被輕輕的敲響,馬車也停了下來。
李陽看著停下來的馬車,對著馬車裏的貂蟬道:“若能等我,四年之後,絕不食言,若貂蟬姑娘的主意,我也不做任何阻攔,就此別過。”
說完雙腳一磕馬腹,戰馬像脫弦的箭矢一樣,飛馳而去,隻留下一道道塵土,在官道之上飛揚。
而這時,貂蟬也將腦袋從車窗中伸了出來,看著絕塵而去的李陽,貂蟬兩行清淚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看著,官道上的塵土和李陽漸漸消失的背影,貂蟬心道:“李大哥,四年之約,奴家不會忘記,隻要李大哥不拋棄奴家,奴家死不變心。”
李陽一路疾馳而來,走至一座小木橋前,一輛馬車攔住去路。
李陽見馬車攔住去路,對著馬車一抱拳道:“車上有人嗎?若是不過橋,可否將馬車挪一下讓在下先行?”
隻見車簾挑起,從馬車中走出一個翩翩公子,嘴唇上長著八字的胡須。
李陽看著眼前之人心道:“怎麽這人這麽臉熟?貌似我認識的公子裏也沒有這樣一個人,可他為何要攔住我的去路?”
想到這,李陽在戰馬上對著車上的人一抱拳道:“這位兄台,可否將馬車挪一下,讓在下過橋?”
車上的人,用不倫不類的嗓門道:“本宮……本公子,憑什麽給你讓路?”
李陽一聽心道:“這他娘,怎麽跟個娘們兒似的,但要是娘們兒,聲音怎麽又有些沙啞的感覺?”
想到這兒李陽臉色一沉道:“小爺今天心情不好,最好別來惹我,真要惹火了我,不介意丟你下河去洗洗澡。”
而車上的人,卻是坐在車轅前,翹著二郎腿道:“哎喲喂,莫不是對那小娘子動情了吧?”
李陽一聽,收起腿,斜坐於馬鞍橋上,雙手抱攏,嘴裏吟道:
日落西山一顆星,羅漢伸手摸觀音。
神仙尚有風流史,哪有凡人不動情?
吟誦完,李陽繼續道:“再說小爺動不動情關你屁事,是誰褲襠沒夾緊,把你給露出來,現在滾蛋還來得及,若是在挑逗小爺的耐心,小心小爺把你骨頭給拆了。”
車轅上之人,聽完李陽的話,拍手道:“素聞李候爺才華橫溢,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此一去,山高水長,相隔數千裏,你就不怕你那嬌滴滴的貂蟬小娘子,被在下拐跑?”
李陽一聽道:“命裏有的終須有,命裏無的莫強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是我的,誰也搶不走,能搶走的,他也不是我的,不過你一味挑戰我的耐心,莫不是當我好欺負,還是以為小爺不敢動你?”
可這時,車上之人下了馬車,嘴裏說道:“不玩了,不玩了,你這人一點都沒意思。”
說完後,將粘在自己嘴上的八字胡扯了下來。
李陽細細看去,差點從馬上掉下來,結結巴巴道:“你,你,怎麽是你?”
之所以李陽如此驚訝,因為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和皇後,女扮男裝。
何皇後走到李陽跟前道:“怎麽就不能是本宮,貂蟬可以為你送別本宮就不可以嗎?”
李陽也從戰馬上跳下來,對著何皇後道:“你們不一樣,貂蟬是我已經定親的未婚妻,可你是當朝皇後一國之母,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天下人的典範,你這樣做不怕引起他人的議論嗎?”
何皇後一攤手道:“沒事兒,本宮是秘密出宮,不會有人知道。”
李陽也是一陣無語道:“我的姑奶奶,你就放過我行不行?你不怕,我可怕,求求你,趕緊迴宮吧!這要讓別人看見成何體統?”
何皇後微微一笑道:“你放心,本宮不會纏著你,本宮就陪你走走,此一去還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就不能稍微再陪本宮聊會兒?”
李陽歎息道:“不是我不想,是我不敢,第一,上百萬石的糧草,如今就在不遠處,那麽多的物資,我還需要安排。”
頓了頓,李陽歎息道:“第二,此處人多眼雜來來往往的行人過多,萬一被誰看見?我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噗嗤”
何皇後掩嘴一笑道:“你真有意思,黃河本來就全是泥巴,你跳進黃河當然洗不清了。”
李陽也是一陣無語道:“我暈,我隻是打個比喻,比喻好不好?”
笑過之後何皇後道:“行了,本宮知道了,能不能答應本宮一件事,隻要你答應了本宮立刻走人。”
李陽一聽無奈道:“什麽事你說吧!”
何皇後道:“既然以為貂蟬作了一首詩,本宮讓你也為本宮作一首。”
李陽搖搖頭道:“我的姑奶奶,你當詩詞是樹葉,一抓一大把。”
何皇後臉色一沉,對著李陽道:“本宮不管,若今日你作不出一首讓本宮高興的詩,本宮現在就喊非禮。”
李陽一聽心裏罵道:“尼瑪這小娘們,怎麽跟潑皮無賴一樣,算了,還是在盜版一首詩,把這像萬能膠一樣的何皇後,趕緊打發算了,免得她又會使出什麽花招。”
想到這兒,李陽吟道:
相見難時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勘。
何皇後聽到李陽的情詩,一時間也沉迷在詩句的意境之中,久久不能自拔,一顆小心髒你是激動不已。
當何皇後從詩句的意境之中走出來時,李陽早已上了戰馬疾馳而去。
看著李陽離開的背影,何皇後一跺腳道:“討厭,人家還沒說完呢!你就跑了,下迴見到你,休想逃出本宮的手掌心。”
當李陽和護糧的隊伍匯合之時,龐德等人已經焦急地等候。
看到李陽到來,紛紛上前抱拳道:“主公,耽擱這麽久?若不是知道你跟四夫人在一起,我們都要尋你去了。”
李陽一聽心道:“這尼瑪,都成四夫人了,萬一以後王允要是把貂蟬送給董卓,我的麵子往哪擱?早知如此,要麽不答應這門親事,要麽把貂蟬小娘子直接拐跑算求。”
不過感慨歸感慨,李陽還是對著眾人微微一笑道:“好了大家都出發吧!我們也需盡早的趕到雁門,為軻比能的鮮卑鐵騎寇邊,做好準備。”
“喏”
上百萬石的糧草,隊伍行走時何其壯觀,一輛輛的糧車,在官道之上,猶如一條長龍一般。
兩千警衛營的騎兵,護在兩側,一個個的車夫,趕著運送糧草的牛車,浩浩蕩蕩的行走在官道之上。
細細望去,兩千警衛營戰馬,馬掛鑾鈴之聲“當啷當啷當啷”大老遠就能聽到。
而李陽坐於最中間的馬車中,陪著李嫂聊天,兩個宮女也唯唯諾諾的坐於兩側。
馬車外,李鐵柱扛著一杆大旗,隻見旌旗隨風招展,紅麵的綢子,繡著黃邊,上書:雁門太守,朔方太守,雲中太守,鎮北將軍,平賊將軍,雁門侯,中間鬥大一個李字,發出“啪啪啪”的響聲。
一路所過,各地的官員,看到李陽的旗號,也是紛紛避讓不去招惹。
山賊土匪,混混強盜,看到如此之多的糧車,也是心動不已,當看到李洋打出的旗號,頓時猶如霜打的茄子,蔫了下來。
那是因為,旗子上的主人,名聲太過響亮,等閑之輩根本不敢招惹。
就這樣一路下來,李陽也未曾遇到多少的麻煩,畢竟糧食再好,也沒自己的命重要。
雲中郡
正在太守府中處理公務的趙雲,也收到了探馬報來的消息。
一個探馬對著趙雲一抱拳道:“稟趙將軍,據幽州傳來消息,鮮卑軻比能麾下三十餘萬鮮卑鐵騎,已經蠢蠢欲動,似乎有可能犯幽州並州兩郡的可能。”
趙雲一聽眉頭一皺,起身將一個竹簡卷起道:“消息確切?”
探馬道:“有去鮮卑辦事的錦衣衛,將消息傳到幽州錦衣衛處,再由幽州傳來。”
趙雲微微沉思一會兒心道:“主公花費巨大財力,組建起來的情報部門,看來作用還是蠻大的,就連鮮卑也已經有了錦衣衛的人。”
想到這兒,趙雲對外喊道:“來人”
十幾個親兵聽到趙雲的喊聲,紛紛進了大堂,對著趙雲抱拳道:“將軍”
趙雲對著十幾個親兵道:“速將消息傳至雁門朔方兩郡,告訴賈詡先生和荀攸先生,鮮卑軻比能已經蠢蠢欲動,有犯邊的意圖,叫他們做好防禦準備。”
“喏”
十幾個親兵,聽到趙雲的話,應了一聲,便出了太守府,向著雁門朔方兩郡而去。
看著出了太守府的親兵,趙雲望向天空心道:“主公啊主公,你可要快些迴來啊!如今,安置黑山軍,開荒,興水利,給流民建造房屋,大量練兵,個作坊,開銷甚大,如今三郡的稅收,用在這些上麵,已經捉襟見肘,而軻比能已經蠢蠢欲動,如今離秋收還早,若再無糧草財帛支援,時間久了恐怕會出亂子啊!”
幽州,刺史府中
公孫瓚也收到了探馬傳來的消息,鮮卑人已經開始召集人馬。
公孫瓚將探來的消息,告訴了手下的將領。
眾人聽到消息之後,都是擔心不已,而唯獨一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雖說表麵上風輕雲淡,但內心之中,卻是興奮不已。
此人便是,劉備,劉玄德。
劉備聽完公孫瓚的話心道:“鮮卑三十餘萬大軍寇邊,哈哈!我劉備自黃巾之亂後,一直顛沛流離,如今看來機會來了,我一定在此次鮮卑人寇邊中,將自己壯大。”
雁門郡,朔方郡,在接到趙雲的消息之後。
身在雁門的荀攸和郭嘉,也紛紛將各級將領叫到太守府商議,並且安排下去各縣的防禦措施。
朔方郡的賈詡和田豐,在收到消息之後,也作出了充分的安排。
而眾人雖說做了安排,卻也是擔心不已,如今,田地裏的莊稼,馬上就要到了豐收之時,眾人怕的是,萬一莊稼未收之前,鮮卑人寇邊,損失那就大了。
此時已是農曆五月中旬,李陽浩大的糧隊,行動緩慢之極,連續趕了一個多月的路程,才進入了並州五原郡。
一人一騎,一輛馬車,漫長的古道,慢慢悠悠,好似螞蟻爬行一般行走許久,除了李陽吟誦了一首詩外,兩人就這樣靜靜的沉默著。
最終,李陽才開口道:“送君千裏,終須別,他日你我還有相見之時,何必如此依依不舍?越是如此,也會留下更多的難忘,不如你我就此別過。”
這時,車窗被輕輕的敲響,馬車也停了下來。
李陽看著停下來的馬車,對著馬車裏的貂蟬道:“若能等我,四年之後,絕不食言,若貂蟬姑娘的主意,我也不做任何阻攔,就此別過。”
說完雙腳一磕馬腹,戰馬像脫弦的箭矢一樣,飛馳而去,隻留下一道道塵土,在官道之上飛揚。
而這時,貂蟬也將腦袋從車窗中伸了出來,看著絕塵而去的李陽,貂蟬兩行清淚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看著,官道上的塵土和李陽漸漸消失的背影,貂蟬心道:“李大哥,四年之約,奴家不會忘記,隻要李大哥不拋棄奴家,奴家死不變心。”
李陽一路疾馳而來,走至一座小木橋前,一輛馬車攔住去路。
李陽見馬車攔住去路,對著馬車一抱拳道:“車上有人嗎?若是不過橋,可否將馬車挪一下讓在下先行?”
隻見車簾挑起,從馬車中走出一個翩翩公子,嘴唇上長著八字的胡須。
李陽看著眼前之人心道:“怎麽這人這麽臉熟?貌似我認識的公子裏也沒有這樣一個人,可他為何要攔住我的去路?”
想到這,李陽在戰馬上對著車上的人一抱拳道:“這位兄台,可否將馬車挪一下,讓在下過橋?”
車上的人,用不倫不類的嗓門道:“本宮……本公子,憑什麽給你讓路?”
李陽一聽心道:“這他娘,怎麽跟個娘們兒似的,但要是娘們兒,聲音怎麽又有些沙啞的感覺?”
想到這兒李陽臉色一沉道:“小爺今天心情不好,最好別來惹我,真要惹火了我,不介意丟你下河去洗洗澡。”
而車上的人,卻是坐在車轅前,翹著二郎腿道:“哎喲喂,莫不是對那小娘子動情了吧?”
李陽一聽,收起腿,斜坐於馬鞍橋上,雙手抱攏,嘴裏吟道:
日落西山一顆星,羅漢伸手摸觀音。
神仙尚有風流史,哪有凡人不動情?
吟誦完,李陽繼續道:“再說小爺動不動情關你屁事,是誰褲襠沒夾緊,把你給露出來,現在滾蛋還來得及,若是在挑逗小爺的耐心,小心小爺把你骨頭給拆了。”
車轅上之人,聽完李陽的話,拍手道:“素聞李候爺才華橫溢,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此一去,山高水長,相隔數千裏,你就不怕你那嬌滴滴的貂蟬小娘子,被在下拐跑?”
李陽一聽道:“命裏有的終須有,命裏無的莫強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是我的,誰也搶不走,能搶走的,他也不是我的,不過你一味挑戰我的耐心,莫不是當我好欺負,還是以為小爺不敢動你?”
可這時,車上之人下了馬車,嘴裏說道:“不玩了,不玩了,你這人一點都沒意思。”
說完後,將粘在自己嘴上的八字胡扯了下來。
李陽細細看去,差點從馬上掉下來,結結巴巴道:“你,你,怎麽是你?”
之所以李陽如此驚訝,因為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和皇後,女扮男裝。
何皇後走到李陽跟前道:“怎麽就不能是本宮,貂蟬可以為你送別本宮就不可以嗎?”
李陽也從戰馬上跳下來,對著何皇後道:“你們不一樣,貂蟬是我已經定親的未婚妻,可你是當朝皇後一國之母,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天下人的典範,你這樣做不怕引起他人的議論嗎?”
何皇後一攤手道:“沒事兒,本宮是秘密出宮,不會有人知道。”
李陽也是一陣無語道:“我的姑奶奶,你就放過我行不行?你不怕,我可怕,求求你,趕緊迴宮吧!這要讓別人看見成何體統?”
何皇後微微一笑道:“你放心,本宮不會纏著你,本宮就陪你走走,此一去還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就不能稍微再陪本宮聊會兒?”
李陽歎息道:“不是我不想,是我不敢,第一,上百萬石的糧草,如今就在不遠處,那麽多的物資,我還需要安排。”
頓了頓,李陽歎息道:“第二,此處人多眼雜來來往往的行人過多,萬一被誰看見?我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噗嗤”
何皇後掩嘴一笑道:“你真有意思,黃河本來就全是泥巴,你跳進黃河當然洗不清了。”
李陽也是一陣無語道:“我暈,我隻是打個比喻,比喻好不好?”
笑過之後何皇後道:“行了,本宮知道了,能不能答應本宮一件事,隻要你答應了本宮立刻走人。”
李陽一聽無奈道:“什麽事你說吧!”
何皇後道:“既然以為貂蟬作了一首詩,本宮讓你也為本宮作一首。”
李陽搖搖頭道:“我的姑奶奶,你當詩詞是樹葉,一抓一大把。”
何皇後臉色一沉,對著李陽道:“本宮不管,若今日你作不出一首讓本宮高興的詩,本宮現在就喊非禮。”
李陽一聽心裏罵道:“尼瑪這小娘們,怎麽跟潑皮無賴一樣,算了,還是在盜版一首詩,把這像萬能膠一樣的何皇後,趕緊打發算了,免得她又會使出什麽花招。”
想到這兒,李陽吟道:
相見難時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勘。
何皇後聽到李陽的情詩,一時間也沉迷在詩句的意境之中,久久不能自拔,一顆小心髒你是激動不已。
當何皇後從詩句的意境之中走出來時,李陽早已上了戰馬疾馳而去。
看著李陽離開的背影,何皇後一跺腳道:“討厭,人家還沒說完呢!你就跑了,下迴見到你,休想逃出本宮的手掌心。”
當李陽和護糧的隊伍匯合之時,龐德等人已經焦急地等候。
看到李陽到來,紛紛上前抱拳道:“主公,耽擱這麽久?若不是知道你跟四夫人在一起,我們都要尋你去了。”
李陽一聽心道:“這尼瑪,都成四夫人了,萬一以後王允要是把貂蟬送給董卓,我的麵子往哪擱?早知如此,要麽不答應這門親事,要麽把貂蟬小娘子直接拐跑算求。”
不過感慨歸感慨,李陽還是對著眾人微微一笑道:“好了大家都出發吧!我們也需盡早的趕到雁門,為軻比能的鮮卑鐵騎寇邊,做好準備。”
“喏”
上百萬石的糧草,隊伍行走時何其壯觀,一輛輛的糧車,在官道之上,猶如一條長龍一般。
兩千警衛營的騎兵,護在兩側,一個個的車夫,趕著運送糧草的牛車,浩浩蕩蕩的行走在官道之上。
細細望去,兩千警衛營戰馬,馬掛鑾鈴之聲“當啷當啷當啷”大老遠就能聽到。
而李陽坐於最中間的馬車中,陪著李嫂聊天,兩個宮女也唯唯諾諾的坐於兩側。
馬車外,李鐵柱扛著一杆大旗,隻見旌旗隨風招展,紅麵的綢子,繡著黃邊,上書:雁門太守,朔方太守,雲中太守,鎮北將軍,平賊將軍,雁門侯,中間鬥大一個李字,發出“啪啪啪”的響聲。
一路所過,各地的官員,看到李陽的旗號,也是紛紛避讓不去招惹。
山賊土匪,混混強盜,看到如此之多的糧車,也是心動不已,當看到李洋打出的旗號,頓時猶如霜打的茄子,蔫了下來。
那是因為,旗子上的主人,名聲太過響亮,等閑之輩根本不敢招惹。
就這樣一路下來,李陽也未曾遇到多少的麻煩,畢竟糧食再好,也沒自己的命重要。
雲中郡
正在太守府中處理公務的趙雲,也收到了探馬報來的消息。
一個探馬對著趙雲一抱拳道:“稟趙將軍,據幽州傳來消息,鮮卑軻比能麾下三十餘萬鮮卑鐵騎,已經蠢蠢欲動,似乎有可能犯幽州並州兩郡的可能。”
趙雲一聽眉頭一皺,起身將一個竹簡卷起道:“消息確切?”
探馬道:“有去鮮卑辦事的錦衣衛,將消息傳到幽州錦衣衛處,再由幽州傳來。”
趙雲微微沉思一會兒心道:“主公花費巨大財力,組建起來的情報部門,看來作用還是蠻大的,就連鮮卑也已經有了錦衣衛的人。”
想到這兒,趙雲對外喊道:“來人”
十幾個親兵聽到趙雲的喊聲,紛紛進了大堂,對著趙雲抱拳道:“將軍”
趙雲對著十幾個親兵道:“速將消息傳至雁門朔方兩郡,告訴賈詡先生和荀攸先生,鮮卑軻比能已經蠢蠢欲動,有犯邊的意圖,叫他們做好防禦準備。”
“喏”
十幾個親兵,聽到趙雲的話,應了一聲,便出了太守府,向著雁門朔方兩郡而去。
看著出了太守府的親兵,趙雲望向天空心道:“主公啊主公,你可要快些迴來啊!如今,安置黑山軍,開荒,興水利,給流民建造房屋,大量練兵,個作坊,開銷甚大,如今三郡的稅收,用在這些上麵,已經捉襟見肘,而軻比能已經蠢蠢欲動,如今離秋收還早,若再無糧草財帛支援,時間久了恐怕會出亂子啊!”
幽州,刺史府中
公孫瓚也收到了探馬傳來的消息,鮮卑人已經開始召集人馬。
公孫瓚將探來的消息,告訴了手下的將領。
眾人聽到消息之後,都是擔心不已,而唯獨一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雖說表麵上風輕雲淡,但內心之中,卻是興奮不已。
此人便是,劉備,劉玄德。
劉備聽完公孫瓚的話心道:“鮮卑三十餘萬大軍寇邊,哈哈!我劉備自黃巾之亂後,一直顛沛流離,如今看來機會來了,我一定在此次鮮卑人寇邊中,將自己壯大。”
雁門郡,朔方郡,在接到趙雲的消息之後。
身在雁門的荀攸和郭嘉,也紛紛將各級將領叫到太守府商議,並且安排下去各縣的防禦措施。
朔方郡的賈詡和田豐,在收到消息之後,也作出了充分的安排。
而眾人雖說做了安排,卻也是擔心不已,如今,田地裏的莊稼,馬上就要到了豐收之時,眾人怕的是,萬一莊稼未收之前,鮮卑人寇邊,損失那就大了。
此時已是農曆五月中旬,李陽浩大的糧隊,行動緩慢之極,連續趕了一個多月的路程,才進入了並州五原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