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最終還是選擇了步行。
作為一個現代人,他完全不會騎馬。
原先找了一匹馬,在馬背上磨蹭了一下,隻感覺自己襠部疼得緊,最後隻能舍棄馬匹,改成走路了。
就因為這檔子事情,陳樂還被身旁跟著的糟老頭,鄙視了很長時間。
陳樂也是完全想不明白,係統不是說召喚出來的是李白嗎?為什麽係統召喚出來的李白,和現實生活中他所認知的那個不一樣?
因為麵前的這個糟老頭,完全沒有一絲豪邁的樣子,反倒像是個流浪漢,而且嘴巴極損,動不動就要擠兌陳樂兩句。
兩個人步行在前往寧雁城的路上,糟老頭一路吐槽陳樂的穿著打扮,吐槽陳樂的站姿走式。
陳樂真想一巴掌把這糟老頭子打暈,但又生怕這糟老頭子萬一還學了碰瓷那套技術,自己指不定要被訛。
想歸想,陳樂倒是清楚,這個糟老頭自己雖然看得見,卻是摸不著,跟李尋歡一樣,其實就是個“透明人”,於是陳樂索性把他當成透明人。
糟老頭擠兌了陳樂一路,後來見陳樂不說話了,於是又開口說道:“小子,你別忘了,你要完成任務,就要必須依賴我的技能天賦。”
陳樂“呸”了一聲,說道:“不需要。”
“喲嗬……有誌氣。”糟老頭連連笑著點頭。
陳樂說道:“別的不說,從小到大,九年義務教育,我背過的唐詩宋詞還是不少的,完全不需要你,況且,你寫的那些詩,我基本都背過。”
他這麽一說,糟老頭倒是怔了一下,撓了撓腦袋,笑道:“總還有你不會的吧?”
陳樂說道:“不會了再說。”
“行行行,你牛逼。”糟老頭對陳樂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一路之上,陳樂走走歇歇,約莫到了下午四五點鍾,兩個人遠遠就看見了一個山坡之上,有一個小涼亭。
走進一看,木製的小涼亭古色古風,建築在一個微微隆起的小山坡上,享受著四麵八方吹來的風,十分清爽。
去那小涼亭裏休息一下。陳樂心中暗暗想著,腳下不覺加快了腳步。
再走近一些,卻見小涼亭裏,竟然有三位公子模樣的人,在暢飲長談。
小涼亭正當中上,有一塊匾,上書正楷三個大字:“十裏亭。”
陳樂走進了十裏亭裏,也不理會那三個正在暢飲的公子哥,自顧自地找了一處地方,坐了下來。
那三名公子哥看了陳樂一眼,也不多說半句。
陳樂是來這十裏亭內歇腳的,而看那三人的樣式,卻似是來這十裏亭內聚會的。
這古人,還真會玩。陳樂心中暗暗想著。
“李兄,聽聞你這一次的科舉,要去重考?”一名柳眉杏目的公子哥,開口向身旁的一人問道。
隻見那被稱作“李兄”的人微微一笑,說道:“家父說我閑置在家許久,太過無為,於是提議,讓我再去考那科舉一次。”
另一人大笑起來,說道:“李兄,憑你的學識,再中一次探花又有何難?需知當年你可是寧雁城第一大才子,你當初若不是辭官迴家,恐怕此番早已經入翰林之位。”
“哪裏,哪裏……柳兄過譽了。”男子連連擺手,佯裝謙虛。
陳樂在一旁聽著看著,禁不住“噗嗤”一下,笑出聲來。
這古代的讀書人,說話真是酸溜溜的,簡直聽在耳朵裏別扭得很。
要不是陳樂現在沒了李尋歡的小李飛刀絕技,早就一刀一個,來個“三殺”了。
不過他這麽一笑,卻是引起了這三人的注意。
隻見那最先說話的男子,朝著陳樂看了過來,帶有些許鄙夷,說道:“這位兄台,不知道我們說話,哪裏不對了?怎麽惹得你如此發笑?”
陳樂連連擺手,說道:“你們所說的,沒有不對。”
男子一怔,說道:“那怎惹得你如此發笑?”
陳樂翻了個白眼,說道:“你們說你們的,我笑我的,哪裏不對了?難不成我還要嚎啕大哭不成?”
陳樂這麽一反嗆,那名男子卻是頓時說不出話來。
嘴長在陳樂的臉上,陳樂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他們確實是管不著。
一旁的糟老頭連連鼓掌,說道:“好小子,好小子,看來你這一路上,學了我不少嗆人的功夫。”
那原先被稱作“李兄”的人,連忙勸了一下他身旁的小夥伴,說道:“姬兄,你莫要氣壞了自己,我們都乃是書香世家的子弟,滿腹經綸,又如何是這種鄉野村夫所能比的?你若跟他慪氣,豈不是自降身份?”
被稱作“姬兄”的男子連連點頭,說道:“李兄說得對,是我入了魔怔了。”
“嘿……”陳樂這下聽不下去了,拽文弄墨他不行,但他堂堂一個現代死宅,平日裏跟網友在網上撕逼的豐富經驗還是有的,怎麽可能聽不出來這幾人在罵他?連忙開口說道:“你們這些書呆子,罵起人來,倒是一套一套的。”
“對對對,懟迴去,不能慫。”糟老頭子在一旁拍手叫好,一副“看熱鬧不怕事大”的樣子。
“你說誰書呆子?你這人講話……真是無禮至極……”那位原先勸人的“李兄”此時此刻,也一下子急了,完全不顧自己所說的風度,反駁了陳樂一句。
陳樂一副滿不在乎地樣子,說道:“誰搭我話,我說誰。”
“荒唐……”那位“姬兄”開口說道:“你可知道你現在所說的人,是何人?”
“何人?難不成是天王老子?”陳樂咧嘴笑問道。
這位“姬兄”譏笑著對陳樂說道:“這位可是李殊榮,八代書香世家,溫文爾雅,殊榮兄更是才高八鬥,曾考得殿試第二,年紀輕輕就榮獲‘探花郎’的稱號,後來辭官迴家,十裏八鄉達官貴人聞風而來,上門尋求殊榮兄墨寶的人,比你吃過的米還多。”
“胡說八道,牛皮往大了吹,想嚇死我不成?”陳樂擺了擺手,一臉不在意。但他的心中,卻是暗暗吃了一驚,他當然知道“探花”意味著什麽,狀元是第一,探花是第二,榜眼是第三。古人科舉考試,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比現代人考清華北大還要難得多。
一旁的糟老頭大笑著對陳樂說道:“懟迴去,不要怕,科舉考試考的是八股文,學八股文的都是書呆子,老夫當年連考八次,都沒考上,但我的才學放眼天下,也莫有人敢說在我之上。”
陳樂經過糟老頭子這麽一打氣,頓時來了膽氣。
就是啊!李白傳頌千百年,當初不也沒中榜嗎?評論一個人才學,豈能是以科舉考試成績的好壞來定論的?
“這位是李殊榮,這位是姬存希,在下柳雲氏,不知這位小哥,如何稱唿?”
三位公子哥當中,一直沒有說話的那位男子,突然朝著陳樂作揖,開口問道。
作為一個現代人,他完全不會騎馬。
原先找了一匹馬,在馬背上磨蹭了一下,隻感覺自己襠部疼得緊,最後隻能舍棄馬匹,改成走路了。
就因為這檔子事情,陳樂還被身旁跟著的糟老頭,鄙視了很長時間。
陳樂也是完全想不明白,係統不是說召喚出來的是李白嗎?為什麽係統召喚出來的李白,和現實生活中他所認知的那個不一樣?
因為麵前的這個糟老頭,完全沒有一絲豪邁的樣子,反倒像是個流浪漢,而且嘴巴極損,動不動就要擠兌陳樂兩句。
兩個人步行在前往寧雁城的路上,糟老頭一路吐槽陳樂的穿著打扮,吐槽陳樂的站姿走式。
陳樂真想一巴掌把這糟老頭子打暈,但又生怕這糟老頭子萬一還學了碰瓷那套技術,自己指不定要被訛。
想歸想,陳樂倒是清楚,這個糟老頭自己雖然看得見,卻是摸不著,跟李尋歡一樣,其實就是個“透明人”,於是陳樂索性把他當成透明人。
糟老頭擠兌了陳樂一路,後來見陳樂不說話了,於是又開口說道:“小子,你別忘了,你要完成任務,就要必須依賴我的技能天賦。”
陳樂“呸”了一聲,說道:“不需要。”
“喲嗬……有誌氣。”糟老頭連連笑著點頭。
陳樂說道:“別的不說,從小到大,九年義務教育,我背過的唐詩宋詞還是不少的,完全不需要你,況且,你寫的那些詩,我基本都背過。”
他這麽一說,糟老頭倒是怔了一下,撓了撓腦袋,笑道:“總還有你不會的吧?”
陳樂說道:“不會了再說。”
“行行行,你牛逼。”糟老頭對陳樂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一路之上,陳樂走走歇歇,約莫到了下午四五點鍾,兩個人遠遠就看見了一個山坡之上,有一個小涼亭。
走進一看,木製的小涼亭古色古風,建築在一個微微隆起的小山坡上,享受著四麵八方吹來的風,十分清爽。
去那小涼亭裏休息一下。陳樂心中暗暗想著,腳下不覺加快了腳步。
再走近一些,卻見小涼亭裏,竟然有三位公子模樣的人,在暢飲長談。
小涼亭正當中上,有一塊匾,上書正楷三個大字:“十裏亭。”
陳樂走進了十裏亭裏,也不理會那三個正在暢飲的公子哥,自顧自地找了一處地方,坐了下來。
那三名公子哥看了陳樂一眼,也不多說半句。
陳樂是來這十裏亭內歇腳的,而看那三人的樣式,卻似是來這十裏亭內聚會的。
這古人,還真會玩。陳樂心中暗暗想著。
“李兄,聽聞你這一次的科舉,要去重考?”一名柳眉杏目的公子哥,開口向身旁的一人問道。
隻見那被稱作“李兄”的人微微一笑,說道:“家父說我閑置在家許久,太過無為,於是提議,讓我再去考那科舉一次。”
另一人大笑起來,說道:“李兄,憑你的學識,再中一次探花又有何難?需知當年你可是寧雁城第一大才子,你當初若不是辭官迴家,恐怕此番早已經入翰林之位。”
“哪裏,哪裏……柳兄過譽了。”男子連連擺手,佯裝謙虛。
陳樂在一旁聽著看著,禁不住“噗嗤”一下,笑出聲來。
這古代的讀書人,說話真是酸溜溜的,簡直聽在耳朵裏別扭得很。
要不是陳樂現在沒了李尋歡的小李飛刀絕技,早就一刀一個,來個“三殺”了。
不過他這麽一笑,卻是引起了這三人的注意。
隻見那最先說話的男子,朝著陳樂看了過來,帶有些許鄙夷,說道:“這位兄台,不知道我們說話,哪裏不對了?怎麽惹得你如此發笑?”
陳樂連連擺手,說道:“你們所說的,沒有不對。”
男子一怔,說道:“那怎惹得你如此發笑?”
陳樂翻了個白眼,說道:“你們說你們的,我笑我的,哪裏不對了?難不成我還要嚎啕大哭不成?”
陳樂這麽一反嗆,那名男子卻是頓時說不出話來。
嘴長在陳樂的臉上,陳樂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他們確實是管不著。
一旁的糟老頭連連鼓掌,說道:“好小子,好小子,看來你這一路上,學了我不少嗆人的功夫。”
那原先被稱作“李兄”的人,連忙勸了一下他身旁的小夥伴,說道:“姬兄,你莫要氣壞了自己,我們都乃是書香世家的子弟,滿腹經綸,又如何是這種鄉野村夫所能比的?你若跟他慪氣,豈不是自降身份?”
被稱作“姬兄”的男子連連點頭,說道:“李兄說得對,是我入了魔怔了。”
“嘿……”陳樂這下聽不下去了,拽文弄墨他不行,但他堂堂一個現代死宅,平日裏跟網友在網上撕逼的豐富經驗還是有的,怎麽可能聽不出來這幾人在罵他?連忙開口說道:“你們這些書呆子,罵起人來,倒是一套一套的。”
“對對對,懟迴去,不能慫。”糟老頭子在一旁拍手叫好,一副“看熱鬧不怕事大”的樣子。
“你說誰書呆子?你這人講話……真是無禮至極……”那位原先勸人的“李兄”此時此刻,也一下子急了,完全不顧自己所說的風度,反駁了陳樂一句。
陳樂一副滿不在乎地樣子,說道:“誰搭我話,我說誰。”
“荒唐……”那位“姬兄”開口說道:“你可知道你現在所說的人,是何人?”
“何人?難不成是天王老子?”陳樂咧嘴笑問道。
這位“姬兄”譏笑著對陳樂說道:“這位可是李殊榮,八代書香世家,溫文爾雅,殊榮兄更是才高八鬥,曾考得殿試第二,年紀輕輕就榮獲‘探花郎’的稱號,後來辭官迴家,十裏八鄉達官貴人聞風而來,上門尋求殊榮兄墨寶的人,比你吃過的米還多。”
“胡說八道,牛皮往大了吹,想嚇死我不成?”陳樂擺了擺手,一臉不在意。但他的心中,卻是暗暗吃了一驚,他當然知道“探花”意味著什麽,狀元是第一,探花是第二,榜眼是第三。古人科舉考試,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比現代人考清華北大還要難得多。
一旁的糟老頭大笑著對陳樂說道:“懟迴去,不要怕,科舉考試考的是八股文,學八股文的都是書呆子,老夫當年連考八次,都沒考上,但我的才學放眼天下,也莫有人敢說在我之上。”
陳樂經過糟老頭子這麽一打氣,頓時來了膽氣。
就是啊!李白傳頌千百年,當初不也沒中榜嗎?評論一個人才學,豈能是以科舉考試成績的好壞來定論的?
“這位是李殊榮,這位是姬存希,在下柳雲氏,不知這位小哥,如何稱唿?”
三位公子哥當中,一直沒有說話的那位男子,突然朝著陳樂作揖,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