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走淨,李攸燁笑容斂去,退後幾步,坐到堆滿令符以及兵書的桌案上。微微側首,目光不知膠著在哪裏。案角的燭台仰視著她載憂的眉宇,對麵的帳帷欣然地接納著她的影子。不再刻意掩飾眼裏深藏的倦意,她慵懶地弓著腰卻直挺著背,就著腦中殘存的記憶,開始刻意描摹一道並不分明的輪廓。
朦朧的,似曾相識的女子。
若是按照以往,一個不尊她命令,吹她火折子的女子,不聲不響就走掉了,絕對會在她心裏留下不愉快的印象。可如今的燈火闌珊,隻隱隱映出她眼底一抹悵然若失的色澤。她必是忘了什麽,她舉頭哀哀的想。失去了一次刨根問底的機會,那些懷空的零碎的思緒恐怕再也無法銜接了。
一絲漫卷的寒風混合著巡邏士兵的踢踏聲幽轉入帳,李攸燁茫然迴神,苦笑著淡化腦中紛亂的思緒,伸手入懷,忽然從腰際勾出一隻精致小巧的撥浪鼓出來。她出城時,偶遇一個賣貨郎的老漢從夜市收攤歸家,就著燈籠的稀疏光影,她一眼就瞧上了這隻紮在貨郎架最頂端的撥浪鼓,玲瓏而別致。偷偷將一錠銀子塞進了老漢拴在腰上的錢袋裏,順手便取走了這隻羊皮麵繪著武將彩紋的小玩意兒。一路愛不釋手地把玩,直到快入軍營時才收起來。心裏的失意憤懣,因這小鼓的存在,多少勾了些去。
此時,見帳中無人,她又把小鼓拿了出來,捏著手柄悠悠轉了兩下,那拴在小鼓耳際的兩根皮條便牽扯末端的鼓槌,雨點似的對著鼓麵歡脫擊打,發出一連串劈裏啪啦的乒乓之響。這稍顯雜亂的鼓聲,在充斥著兵戈鐵馬的硬冷寒夜裏,並不十分突兀,反倒像一串清亮悅耳的音符,撓得人耳朵癢癢的。李攸燁嘴邊噙著一絲溫暖的笑,喚來一個傳令士兵,“安排給單將軍報信的人走了嗎?”
“迴殿下,還沒走,正要啟程!”
“正好,你將這個拿給他,讓他捎給單將軍!”她似乎掐準了時辰,滿意地將小鼓遞給那士兵,直到他領命出了帳,臉上仍舊掛滿笑容。似乎剛完成了一件輕鬆而愉悅的任務。迴頭,換上行軍時才穿的銀裝甲胄,自覺恢複了一臉肅然。提起擱在案上的劍,在燭光不舍的追逐中,閃身離開帳子。也帶走了帳帷上唯一淺映的影子。
帳外的隻影還保持猝然凝滯的姿勢。從那奇異的聲響越過一層層障礙直擊心門開始,她措手不及,周身便被如約而至的冷意冰封。
那意外且醒目的小小鼓聲,與江麵卷來的濡濕的風不期而遇,化作一場紛紛揚揚的冰淩碎雨,漫天澆下。從頭到腳,從指到心,她幽長的青絲與嬈美的裙裾,一概沒有逃脫這場浩劫,莫不濕得淋漓盡致。
她隱於黑暗的影子狼狽得無處遁形,心口咽的悲傷難以自抑,隻想頃刻間甩脫這蕭瑟的冷風。一閃念的逃離,腹裏的骨肉忽然絞出天大的動靜,她不堪重負地彎□來,借著掌心僅有的餘溫,輕撫一波又一波幹嘔附贈的苦楚。想到,這餘溫也來自骨肉,她忽然噙了酸澀的傷悲。直到胃裏沒有了感覺,她才試著慢慢站起身,聽到有腳步聲走近,怔忪地抬頭,待看清來人模樣時,臉上乍現一絲除悲傷以外的慌亂情緒,下唇咬在嘴裏,有些像做了錯事惶恐不安的小孩子。
陳蕎墨不由分說快步走到她身邊,一把將她攬進懷裏。她先有片刻呆愣,然後似鬆了口氣般,乖順地偎在她肩上,疲倦的睫毛幽幽煽動了兩下。權至誠跟在後麵,默默地拍著她的肩,一句話沒說。掃了眼這臨近的中軍營帳,毫無意外會在這裏找到她。“迴家吧!”聲音一如往昔的溫和。聽到這句話,權洛穎撐開母親的懷抱,又躲進了他的懷裏,集於瞳中的多餘水分才潰堤般溢了出來。權至誠紅了眼眶,後悔來晚了一些,讓她獨自傷心了這麽久。順勢把她抱了起來,朝妻子微微示意,三人一起往迴走。
她畏縮在父親懷裏,兩臂緊緊勾著他的脖子,雙肩聳動,十分委屈地哭。一直到了飛艇上,那哭聲才略略止住,卻以另一種無聲的方式延續了這段悲傷。尤其當飛艇騰空而起時,她的淚堤又到了崩潰邊緣。陳蕎墨心裏更加難過,隻有把她更緊的摟在懷裏。避免她去看下麵那些遠逝的篝影。
她終於安靜下來,似一隻被雨打濕薄翼的蝴蝶,虛弱地倚在陳蕎墨肩上,保持著不同尋常的緘默,第一句話,竟是哀哀地問:“媽,你們會處罰魯姐姐嗎?”
陳蕎墨歎了口氣:“我們還沒有找到她!”言下之意,她和魯韞綺離開歸島的事已經被呂稻鬆知道了,他們此番就是來尋找她們下落的。
聽到這個消息,權洛穎微微有些慶幸,抿了抿嘴唇:“其實離開歸島,不是魯姐姐的意思,是我央求她出去救人的!”話落,真的央求起來:“媽,你們不要怪她好不好?”她短短的兩句話,已將所有過錯攬到自己身上,日趨成熟的靜冷麵容並未改善她骨子裏的縱意和任性,似乎她認為求了她的保證就能保韞綺周全。
權至誠坐在前麵,一直沉默地操縱著飛艇,臉上沒有絲毫波瀾。陳蕎墨撫著她的發絲,沒有告訴她,劉速和鍾毓鯉已經去了玉蒙邊界,如果不出意外,明天就能帶魯韞綺迴來,她們將麵臨一場在所難免的風暴。良久無言以對,末了是極輕的一聲歎息:“你們兩個都是傻孩子!”
李攸燁的一萬輕騎不能進城,便把營紮在了距城廓十裏的瑞江上遊。士兵們連日奔波身心俱疲,趁著大戰前夕都抓緊時間休息。李攸燁出帳以後,牽了烏龍,同巡邏的士兵吩咐了什麽,便獨自離開了軍營。上馬之前,她撫著烏龍冰冷的毛發,舉頭朝天上看了一眼,一簇流雲剛巧從頭頂飄過,遮住了晦澀的天空。她施施然吐出一口霧氣,跨上馬鞍,調頭沿瑞江疾奔而去。
馳騁到不遠處的一處矮山腳下,下馬步行,這矮山上竟也駐紮許多士兵。與江邊軍營裏枕戈入睡的休憩場麵相比,這些士兵皆保持著熱火朝天忙碌的身影。見到李攸燁也顧不得下跪施禮,匆匆見過便繼續忙活當下任務。他們的任務是李攸燁布置的,在天亮之前,務必挖好十條一人高,半人寬的溝渠,直通瑞江。所幸矮山與瑞江相距不遠,李攸燁來的時候,這些溝渠已經初具規模。
她滿意地沿著溝渠往上走,終於到達源頭。她舉目望去,見一群光著膀子的壯漢正圍在一起,吆喝著往地下鑽著什麽,嚴寒天裏,竟一個個熱出了汗。一個修長的人影站在一塊突起的岩石上不停上下揮手,對下麵的人從容比劃,間或就著火光用手中的筆在本子上勾寫兩下,然後邁下岩石,往眾人堆裏察看一番工程進度。
“周師傅!”李攸燁親切地喚他。此人正是欽天監監正周成說。周成說迴過頭來,一張清和儒雅的麵容映在火光裏,與他那身被泥垢玷汙的青色棉袍襯比鮮明。他雖過了不惑年紀,但麵上整潔無須,清眉善目,仍是玉瑞國難得一見的美男子。瞥見他手裏持著那個已經有些發舊的本子,李攸燁微微笑了。在她印象裏,他幾乎與這個本子寸步不離,她無緣窺見裏麵的內容,但知道必和他現下忙碌的事情沒有關係。她時常想是什麽東西令生性淡泊的周師傅,愛到這種程度,無論身處何時,身居何地,都舍不得放開一會兒的。
周成說把本子擱進袖裏,迎上這銀甲少年,先含蓄地施了一禮,接著心照不宣地和她往噪聲外圍避了避。
“石油出來時會呈井噴之勢,油會順著溝渠匯入瑞江,一個時辰便能抵達入海口。屆時,需及時封住井口,填上溝渠,避免殃及池魚,到時候不僅廢了這處油田不說,還會會引發難以控製的災禍!”他一邊走一邊鄭重提醒。李攸燁認真地聽著:“此番多虧周師傅相助,攸燁感激不盡!”
周成說隻擺擺手:“但願這些都用不上!”李攸燁默然,須臾,她踟躕著,顧向他:“周師傅,您曆來對星象八卦多有研究,我想請教您一些問題。”
半個時辰後,李攸燁從山上下來,無比困惑於周契闊最後那句意味深長的話。
“可還記得我跟你提過的時心軸嗎?”
“時心軸?”
“嗬嗬,不記得了好,都不記得了最後才能記得!”
她本來是想問他關於臆夢的事情,後來隻是順帶提了提似乎遺忘了什麽東西,他便給了自己這樣讓人抓不著頭腦的答複。什麽叫都不記得了最後才能記得?既然都不記得了,怎麽還能記得?時心軸?那又是什麽東西?她疑惑著攀上了馬,沿江返迴,一路上都在思忖他的話,一時倒忘了憂心他所說關於臆夢的不好預兆。到了軍營才想起來,眉間立即壓了一道隱憂。
如此過了一夜,城外仍舊風平浪靜,絲毫不見齊軍的影子。居心叵測的人便蠢蠢欲動,開始羅織李攸燁密謀造反的罪名。因此李攸熔一直沒有對輕騎進城的事鬆口。康廣懷不停聯絡舊臣為李攸燁說情,朝中也不乏有為李攸燁抱不平的聲音,但在這一王一帝幾欲劍拔弩張的敏感時刻,誰也不敢輕易撞到槍口上。
與瑞王黨的誠惶誠恐想比,李攸燁對自己的處境則顯得雲淡風輕。實際上,她已經懶得理會李攸熔的詭計,既然不能進城她便在江邊紮營,甚至堂而皇之地引兵在城下操練。李攸熔到城樓視察時候,看到下麵那烈馬嘶鳴的陣仗,心中對李攸燁的懷疑更深。康廣懷急得跳腳,真不知該說她是不知天高地厚還是處變不驚好了。
挨到午間。李攸燁把幕僚叫來詢問:“沿江的老百姓都遷得怎麽樣了?”
“嗬嗬,有胡大善人親自出馬,半天就搞定了。現在的胡大善人半個菩薩!”司馬溫說完,一帳人都笑起來。胡萬裏對這樣的讚譽哭笑不得,最後隻能無奈地搖首歎息:“屆時,沿江兩岸恐怕要寸草不生了!”
眾人一時又靜下來。李攸燁淡淡道:“隻要根長在,草焉能不生?國之根基若覆,那才真叫寸草不生!”
眾人感慨著退下後,紀別秋仍留在帳裏,李攸燁見他麵有憂色:“舅舅在想什麽?”
“燁兒,你不覺得齊軍至今未到,是……是出了什麽事嗎?”紀別秋鎖著眉,吞吞吐吐地說。他心裏翻湧的那個可能,與李攸燁的心事幾乎不謀而合,甥舅兩人一同陷入良久沉默。最後,李攸燁似是給他安慰:“舅舅莫要擔心,她暫時不會有生命危險,以李戎瀚的性情,即使發現了她的身份,也會將她一直帶到京城!”
“為何?”
“因為他現在什麽都沒有了,隻剩下恨,而死,偏偏不足以消恨!”
紀別秋登時毛骨悚然。
似是為了驗證他們的擔憂不假,李攸燁派出的巡邏士兵,在江口處攔下了一個抱著浮木昏迷不醒的女子,二十來歲年紀,手腳泡在水中,早已冰涼泛白,整個人奄奄一息。胡萬裏費了好大力氣才救醒她。那名女子終於蘇醒,或許剛從虎口逃脫,她精神很緊張,見了一帳鐵甲鋼盔的陌生麵孔,她的身子抖成一團。
“你別怕,本王不會傷害你!”李攸燁坐在床邊,軟聲細語,想緩解她的畏懼心理。但因心裏著急,語氣難免有些迫切。她手上握著一隻銅質令牌,展示給她看,“這是從你身上翻出來的,你是齊王宮的人?你告訴本王,究竟發生了什麽事?你怎麽會浮在海上?”
紀別秋更慈眉善目些,“這是瑞王殿下,你不用害怕!”
女子怯弱地窩在榻上,望著那雙溫和的眸子:“我認得,認得殿下,去年我隨娘娘進京,在宴會上見,見過的。”
李攸燁和紀別秋對視一眼,“娘娘…是齊王側妃嗎?”
那女子用力地點頭,顫著音說:“王爺率船隊進京,船半路發生爆炸,死了好多人,王爺要殺娘娘,娘娘讓我逃,我掉到水裏,我……我是逃出來的!”
“她怎麽樣了?”紀別秋急切地抓著她肩膀追問。
“我……不知道!”那女子咬著牙,拚命躲閃著搖頭。
這次反倒是李攸燁鎮定下來:“你不要怕,你現在安全了,你叫什麽名字?”
“降……降兒!”
朦朧的,似曾相識的女子。
若是按照以往,一個不尊她命令,吹她火折子的女子,不聲不響就走掉了,絕對會在她心裏留下不愉快的印象。可如今的燈火闌珊,隻隱隱映出她眼底一抹悵然若失的色澤。她必是忘了什麽,她舉頭哀哀的想。失去了一次刨根問底的機會,那些懷空的零碎的思緒恐怕再也無法銜接了。
一絲漫卷的寒風混合著巡邏士兵的踢踏聲幽轉入帳,李攸燁茫然迴神,苦笑著淡化腦中紛亂的思緒,伸手入懷,忽然從腰際勾出一隻精致小巧的撥浪鼓出來。她出城時,偶遇一個賣貨郎的老漢從夜市收攤歸家,就著燈籠的稀疏光影,她一眼就瞧上了這隻紮在貨郎架最頂端的撥浪鼓,玲瓏而別致。偷偷將一錠銀子塞進了老漢拴在腰上的錢袋裏,順手便取走了這隻羊皮麵繪著武將彩紋的小玩意兒。一路愛不釋手地把玩,直到快入軍營時才收起來。心裏的失意憤懣,因這小鼓的存在,多少勾了些去。
此時,見帳中無人,她又把小鼓拿了出來,捏著手柄悠悠轉了兩下,那拴在小鼓耳際的兩根皮條便牽扯末端的鼓槌,雨點似的對著鼓麵歡脫擊打,發出一連串劈裏啪啦的乒乓之響。這稍顯雜亂的鼓聲,在充斥著兵戈鐵馬的硬冷寒夜裏,並不十分突兀,反倒像一串清亮悅耳的音符,撓得人耳朵癢癢的。李攸燁嘴邊噙著一絲溫暖的笑,喚來一個傳令士兵,“安排給單將軍報信的人走了嗎?”
“迴殿下,還沒走,正要啟程!”
“正好,你將這個拿給他,讓他捎給單將軍!”她似乎掐準了時辰,滿意地將小鼓遞給那士兵,直到他領命出了帳,臉上仍舊掛滿笑容。似乎剛完成了一件輕鬆而愉悅的任務。迴頭,換上行軍時才穿的銀裝甲胄,自覺恢複了一臉肅然。提起擱在案上的劍,在燭光不舍的追逐中,閃身離開帳子。也帶走了帳帷上唯一淺映的影子。
帳外的隻影還保持猝然凝滯的姿勢。從那奇異的聲響越過一層層障礙直擊心門開始,她措手不及,周身便被如約而至的冷意冰封。
那意外且醒目的小小鼓聲,與江麵卷來的濡濕的風不期而遇,化作一場紛紛揚揚的冰淩碎雨,漫天澆下。從頭到腳,從指到心,她幽長的青絲與嬈美的裙裾,一概沒有逃脫這場浩劫,莫不濕得淋漓盡致。
她隱於黑暗的影子狼狽得無處遁形,心口咽的悲傷難以自抑,隻想頃刻間甩脫這蕭瑟的冷風。一閃念的逃離,腹裏的骨肉忽然絞出天大的動靜,她不堪重負地彎□來,借著掌心僅有的餘溫,輕撫一波又一波幹嘔附贈的苦楚。想到,這餘溫也來自骨肉,她忽然噙了酸澀的傷悲。直到胃裏沒有了感覺,她才試著慢慢站起身,聽到有腳步聲走近,怔忪地抬頭,待看清來人模樣時,臉上乍現一絲除悲傷以外的慌亂情緒,下唇咬在嘴裏,有些像做了錯事惶恐不安的小孩子。
陳蕎墨不由分說快步走到她身邊,一把將她攬進懷裏。她先有片刻呆愣,然後似鬆了口氣般,乖順地偎在她肩上,疲倦的睫毛幽幽煽動了兩下。權至誠跟在後麵,默默地拍著她的肩,一句話沒說。掃了眼這臨近的中軍營帳,毫無意外會在這裏找到她。“迴家吧!”聲音一如往昔的溫和。聽到這句話,權洛穎撐開母親的懷抱,又躲進了他的懷裏,集於瞳中的多餘水分才潰堤般溢了出來。權至誠紅了眼眶,後悔來晚了一些,讓她獨自傷心了這麽久。順勢把她抱了起來,朝妻子微微示意,三人一起往迴走。
她畏縮在父親懷裏,兩臂緊緊勾著他的脖子,雙肩聳動,十分委屈地哭。一直到了飛艇上,那哭聲才略略止住,卻以另一種無聲的方式延續了這段悲傷。尤其當飛艇騰空而起時,她的淚堤又到了崩潰邊緣。陳蕎墨心裏更加難過,隻有把她更緊的摟在懷裏。避免她去看下麵那些遠逝的篝影。
她終於安靜下來,似一隻被雨打濕薄翼的蝴蝶,虛弱地倚在陳蕎墨肩上,保持著不同尋常的緘默,第一句話,竟是哀哀地問:“媽,你們會處罰魯姐姐嗎?”
陳蕎墨歎了口氣:“我們還沒有找到她!”言下之意,她和魯韞綺離開歸島的事已經被呂稻鬆知道了,他們此番就是來尋找她們下落的。
聽到這個消息,權洛穎微微有些慶幸,抿了抿嘴唇:“其實離開歸島,不是魯姐姐的意思,是我央求她出去救人的!”話落,真的央求起來:“媽,你們不要怪她好不好?”她短短的兩句話,已將所有過錯攬到自己身上,日趨成熟的靜冷麵容並未改善她骨子裏的縱意和任性,似乎她認為求了她的保證就能保韞綺周全。
權至誠坐在前麵,一直沉默地操縱著飛艇,臉上沒有絲毫波瀾。陳蕎墨撫著她的發絲,沒有告訴她,劉速和鍾毓鯉已經去了玉蒙邊界,如果不出意外,明天就能帶魯韞綺迴來,她們將麵臨一場在所難免的風暴。良久無言以對,末了是極輕的一聲歎息:“你們兩個都是傻孩子!”
李攸燁的一萬輕騎不能進城,便把營紮在了距城廓十裏的瑞江上遊。士兵們連日奔波身心俱疲,趁著大戰前夕都抓緊時間休息。李攸燁出帳以後,牽了烏龍,同巡邏的士兵吩咐了什麽,便獨自離開了軍營。上馬之前,她撫著烏龍冰冷的毛發,舉頭朝天上看了一眼,一簇流雲剛巧從頭頂飄過,遮住了晦澀的天空。她施施然吐出一口霧氣,跨上馬鞍,調頭沿瑞江疾奔而去。
馳騁到不遠處的一處矮山腳下,下馬步行,這矮山上竟也駐紮許多士兵。與江邊軍營裏枕戈入睡的休憩場麵相比,這些士兵皆保持著熱火朝天忙碌的身影。見到李攸燁也顧不得下跪施禮,匆匆見過便繼續忙活當下任務。他們的任務是李攸燁布置的,在天亮之前,務必挖好十條一人高,半人寬的溝渠,直通瑞江。所幸矮山與瑞江相距不遠,李攸燁來的時候,這些溝渠已經初具規模。
她滿意地沿著溝渠往上走,終於到達源頭。她舉目望去,見一群光著膀子的壯漢正圍在一起,吆喝著往地下鑽著什麽,嚴寒天裏,竟一個個熱出了汗。一個修長的人影站在一塊突起的岩石上不停上下揮手,對下麵的人從容比劃,間或就著火光用手中的筆在本子上勾寫兩下,然後邁下岩石,往眾人堆裏察看一番工程進度。
“周師傅!”李攸燁親切地喚他。此人正是欽天監監正周成說。周成說迴過頭來,一張清和儒雅的麵容映在火光裏,與他那身被泥垢玷汙的青色棉袍襯比鮮明。他雖過了不惑年紀,但麵上整潔無須,清眉善目,仍是玉瑞國難得一見的美男子。瞥見他手裏持著那個已經有些發舊的本子,李攸燁微微笑了。在她印象裏,他幾乎與這個本子寸步不離,她無緣窺見裏麵的內容,但知道必和他現下忙碌的事情沒有關係。她時常想是什麽東西令生性淡泊的周師傅,愛到這種程度,無論身處何時,身居何地,都舍不得放開一會兒的。
周成說把本子擱進袖裏,迎上這銀甲少年,先含蓄地施了一禮,接著心照不宣地和她往噪聲外圍避了避。
“石油出來時會呈井噴之勢,油會順著溝渠匯入瑞江,一個時辰便能抵達入海口。屆時,需及時封住井口,填上溝渠,避免殃及池魚,到時候不僅廢了這處油田不說,還會會引發難以控製的災禍!”他一邊走一邊鄭重提醒。李攸燁認真地聽著:“此番多虧周師傅相助,攸燁感激不盡!”
周成說隻擺擺手:“但願這些都用不上!”李攸燁默然,須臾,她踟躕著,顧向他:“周師傅,您曆來對星象八卦多有研究,我想請教您一些問題。”
半個時辰後,李攸燁從山上下來,無比困惑於周契闊最後那句意味深長的話。
“可還記得我跟你提過的時心軸嗎?”
“時心軸?”
“嗬嗬,不記得了好,都不記得了最後才能記得!”
她本來是想問他關於臆夢的事情,後來隻是順帶提了提似乎遺忘了什麽東西,他便給了自己這樣讓人抓不著頭腦的答複。什麽叫都不記得了最後才能記得?既然都不記得了,怎麽還能記得?時心軸?那又是什麽東西?她疑惑著攀上了馬,沿江返迴,一路上都在思忖他的話,一時倒忘了憂心他所說關於臆夢的不好預兆。到了軍營才想起來,眉間立即壓了一道隱憂。
如此過了一夜,城外仍舊風平浪靜,絲毫不見齊軍的影子。居心叵測的人便蠢蠢欲動,開始羅織李攸燁密謀造反的罪名。因此李攸熔一直沒有對輕騎進城的事鬆口。康廣懷不停聯絡舊臣為李攸燁說情,朝中也不乏有為李攸燁抱不平的聲音,但在這一王一帝幾欲劍拔弩張的敏感時刻,誰也不敢輕易撞到槍口上。
與瑞王黨的誠惶誠恐想比,李攸燁對自己的處境則顯得雲淡風輕。實際上,她已經懶得理會李攸熔的詭計,既然不能進城她便在江邊紮營,甚至堂而皇之地引兵在城下操練。李攸熔到城樓視察時候,看到下麵那烈馬嘶鳴的陣仗,心中對李攸燁的懷疑更深。康廣懷急得跳腳,真不知該說她是不知天高地厚還是處變不驚好了。
挨到午間。李攸燁把幕僚叫來詢問:“沿江的老百姓都遷得怎麽樣了?”
“嗬嗬,有胡大善人親自出馬,半天就搞定了。現在的胡大善人半個菩薩!”司馬溫說完,一帳人都笑起來。胡萬裏對這樣的讚譽哭笑不得,最後隻能無奈地搖首歎息:“屆時,沿江兩岸恐怕要寸草不生了!”
眾人一時又靜下來。李攸燁淡淡道:“隻要根長在,草焉能不生?國之根基若覆,那才真叫寸草不生!”
眾人感慨著退下後,紀別秋仍留在帳裏,李攸燁見他麵有憂色:“舅舅在想什麽?”
“燁兒,你不覺得齊軍至今未到,是……是出了什麽事嗎?”紀別秋鎖著眉,吞吞吐吐地說。他心裏翻湧的那個可能,與李攸燁的心事幾乎不謀而合,甥舅兩人一同陷入良久沉默。最後,李攸燁似是給他安慰:“舅舅莫要擔心,她暫時不會有生命危險,以李戎瀚的性情,即使發現了她的身份,也會將她一直帶到京城!”
“為何?”
“因為他現在什麽都沒有了,隻剩下恨,而死,偏偏不足以消恨!”
紀別秋登時毛骨悚然。
似是為了驗證他們的擔憂不假,李攸燁派出的巡邏士兵,在江口處攔下了一個抱著浮木昏迷不醒的女子,二十來歲年紀,手腳泡在水中,早已冰涼泛白,整個人奄奄一息。胡萬裏費了好大力氣才救醒她。那名女子終於蘇醒,或許剛從虎口逃脫,她精神很緊張,見了一帳鐵甲鋼盔的陌生麵孔,她的身子抖成一團。
“你別怕,本王不會傷害你!”李攸燁坐在床邊,軟聲細語,想緩解她的畏懼心理。但因心裏著急,語氣難免有些迫切。她手上握著一隻銅質令牌,展示給她看,“這是從你身上翻出來的,你是齊王宮的人?你告訴本王,究竟發生了什麽事?你怎麽會浮在海上?”
紀別秋更慈眉善目些,“這是瑞王殿下,你不用害怕!”
女子怯弱地窩在榻上,望著那雙溫和的眸子:“我認得,認得殿下,去年我隨娘娘進京,在宴會上見,見過的。”
李攸燁和紀別秋對視一眼,“娘娘…是齊王側妃嗎?”
那女子用力地點頭,顫著音說:“王爺率船隊進京,船半路發生爆炸,死了好多人,王爺要殺娘娘,娘娘讓我逃,我掉到水裏,我……我是逃出來的!”
“她怎麽樣了?”紀別秋急切地抓著她肩膀追問。
“我……不知道!”那女子咬著牙,拚命躲閃著搖頭。
這次反倒是李攸燁鎮定下來:“你不要怕,你現在安全了,你叫什麽名字?”
“降……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