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攸熔忐忑不安地看著慈和宮那兩扇朱紅色的大門緩緩張開,惠太妃在侍女的攙扶下走了出來。他急忙迎了上去,想打聽情況。卻忽然看到惠太妃臉色有些異樣。她的手顫抖著從袖中掏出錦帕,捂住嘴劇烈咳嗽幾聲,瞥見李攸熔過來,卻又很快將帕子攥住。
李攸熔的目光並沒有錯過那一方雪白錦帕上飛快隱沒的血紅。
“咳,咳咳!”惠太妃又抑製不住咳嗽了兩聲,偏著頭不看他,過了好一會兒,才沉下氣來,緩緩道:“她說鷹符不在她手中,皇上信嗎?”
“惠太妃以為呢?”李攸熔心裏冷了一下,不動聲色地問。
“神武鷹符一共有三支,她即使再信任旁人,也不會把三支鷹符全都交付,每個人都一個安全底線,她也有!”
“太妃娘娘所言即是!”
望著她虛弱的身影被攙扶上轎,消失在幽深地宮道裏,仍有斷斷續續地咳裂聲傳來,一波一波繞著宮牆迴響,李攸熔眼皮不自覺跳了兩下,隨後眯成一道狹長的線。
“惠太妃身子大不如從前了!”張鶴人挑著燈籠忍不住歎息道:“皇上,接下來,我們迴宮還是……”
“不,得不到神武鷹符,朕就會永遠受製於人!”李攸熔閉了閉眼,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迴頭看著那金色的慈和宮牌匾,該來的遲早都要麵對,既已撕破臉,那就撕得徹底些。他揮了揮手,身後一隊侍衛率先衝進了慈和宮的大門。而他在深吸一口氣後,也用力地甩開袍袖踏進了那原本阻隔他的門檻。
“孫兒,給皇奶奶請安!” 當他進入大殿的時候,意外看到那個人正端坐在大殿中央,燕娘、雷豹分別站在兩旁,看陣勢似乎正等著他的到來。他掃視一周,這裏除他們之外,已無其他人存在,他繃著麵容淺淺作揖。
江後的視線緩緩落在李攸熔身上,接著越過他,掃了眼他身後的那幫侍衛。
這還是她從齊國歸來,被軟禁到現在,與李攸熔的第一次直麵。就已經讓他如此兇相畢露,圖窮匕見。江後沒有說話,平靜地打量著大殿裏的人。目光裏不見任何預想中的氣憤或者惱怒,卻一瞬間讓人從心底迸發出深深的忐忑和不安。發上插得簡單鬟飾,在殿頂那盞八仙宮燈的照映下,發出璀璨的光。那張驚世的麵容,此刻驚人得冷靜,與此前留在張鶴人腦海裏的惠太妃欲遮還掩的老態映象呈現鮮明對比。門口的侍衛在她的盯量下,不自覺往後退了幾步。相互顧看間,企圖從同伴那裏找到在這間大殿裏執著刀劍的勇氣。
沒有人敢正視她的臉。包括李攸熔的的視線都微微低垂著。
“讓他們都下去吧!你想要什麽,哀家給你便是!”江後終於開口,第一句話卻正中李攸熔下懷。不過,他抬起頭來望著江後那雙沒有波瀾的眼睛,心裏遊移不定。
“不過,哀家要你答應一個條件!”江後又道。
“什麽條件?”李攸熔問,見江後閉口不言,李攸熔心裏權衡再三,揮手斥退侍衛。燕娘和雷豹像事先約好似的,向江後施了一禮,也跟著走出殿外。殿門從外麵緩緩合上,李攸熔臉色開始不停變換,蜷在背後的手心裏滿是汗水,被他緊緊握住。出人意料的,當這空曠的大殿隻剩下二人的時候,江後忽然歎了口氣。一聲夾雜了諸多無奈的“熔兒”,驀地傳入李攸熔耳膜,讓他幾乎承受不住這柔和的重量。
不應該這樣的,她應該對自己大聲痛罵才對,不應該是眼前這樣的,用那種複雜以及憐憫的目光看著自己。李攸熔哽了哽喉嚨,盡力使自己不出聲。在腦海中預演了一萬次的責難並沒有如期上演,這讓提前做好了一切準備的他,有些無所適從。
“你是不是一直認為,哀家是因你母妃的緣故,對你心存芥蒂,所以一味偏心燁兒,甚至擔心哀家會為保燁兒加害於你?”江後款款地看著他,心裏微微收納著他眼中閃過的每個表情:“還有燁兒,你是不是一直認為,是她搶走了當初本該屬於你的皇位?”被說中心事的李攸熔不解地看著她,眼神裏分明流露著肯定的迴答:“難道不是這樣嗎?”
江後微微搖了搖頭:“你過來,哀家給你講個故事!”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來禦塌上坐。李攸熔猶豫了一會,最終邁開步子,走了過去。
從慈和宮出來的時候,李攸熔抬頭,看到外麵的天已經微微透亮。張鶴人關於早朝的請示他沒聽見,腦海中一直迴響著江後的話語。真的是那樣嗎?
“十六年前,你父皇駕崩後,朝中有繼位唿聲的人總共有三個,齊王李戎瀚,你燕王叔,還有當時年僅五歲的你!與此同時,楚、晉、秦等國都各自為政,雖然沒有在明麵上參與進來,但是私下裏誰都有爭皇位的野心!”
“齊王一脈一直都想重奪帝位,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在你皇爺爺在位時,這一勢力就已經存在。而你燕王叔則是因為比你年長,且手中握有重兵,有部分忠於你皇爺爺的老臣考慮到齊國勢大,便有心推舉他為帝。”
“本來在這三方勢力中,你是最有資格即位的人選,但是,當時……”
朔華殿上,一身皇冠龍袍的李攸熔冷著麵容,看著禦階下那些神色各異的大臣,雖然他們表現得對他一派恭謹,但心裏到底咋想什麽,他卻不得而知。正如江後所說:“現在的局勢,已經重新退迴到十六年前的不安狀態,齊王的勢力潛伏在朝堂之中,一直在伺機東山再起,上官景赫手握重兵,倘若他懷有異心,足可顛覆整個朝廷!”
“皇上,上官將軍上表請示,關於燕王殿下的處置如何,還請皇上明示!”靖北侯張仲良的聲音,從禦階下響起。
李攸熔的腦海裏卻縈繞這江後的話語:“燕國位於齊國以北,是懸在齊國背後的一根刺,有這根刺在,齊國就不敢揮師南下!所以輕易動彈不得!”
李攸熔閉了閉眼:“燕王謀反本應罪無可恕,但朕念在叔侄情分,以及,太皇太後的求情,特赦免其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自即日起,削其王爵,貶為燕侯,酌暫留原封地,無詔不得還京!至於上官景赫……”
“哀家給你的建議是,上官景赫既不能殺也不能撤,而是要盡力拉攏,以定軍心!”
“……平叛有功,待班師迴京後再另行封賞!”
“皇上,請問曲陽郡守江衍通煽動災民造反作亂一事,該如何處置?”
當張鶴人準備宣布退朝時。站在大臣最末尾的萬書崎,突然跨了出來,上前啟奏。眾人一下子噤若寒蟬。心想他這是哪裏不開提哪壺,現在朝野上下瘋傳太皇太後被李攸熔軟禁的消息,正是敏感的時候,眾人避之惟恐不及,他卻反其道而行之,卯著勁兒往上踩,真是活膩歪了!
“此事,朕已著刑部查辦!”
“皇上,”萬書崎忽然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從懷中掏出一塊疊得厚厚的布緞,鋪展在手中,上麵竟血跡斑斑,萬書崎將其高舉過頭頂:“這是江陽縣叛逆‘賊首’胡萬裏的血書,上麵詳細記載了災民‘叛亂’真相,並有兩千三百八十二個災民手印,還請皇上和各位臣僚過目!”
眾臣大驚,紛紛伸著脖子去看他手上的那紅得驚悚的布緞,有的幹脆圍上來,湊近了看,朝堂一時竊竊私語。
李攸熔在腿上安放的手越來越緊,冷徹的目光盯著階下那一動不動的人。張鶴人走下禦階,把那血書呈上來,在李攸熔麵前展開。
“真是豈有此理,胡萬裏為民請命,反倒被誣陷為謀反,還有沒有王法可言!臣以為該把江陽郡守李善念立即處斬,以平民憤!還有那些誣陷江衍通造反的,都該狠狠查辦!”刑部尚書康廣懷當先忍不住了,掙開柳惠盈的阻攔,大聲怒道。柳惠盈抹抹額頭的虛汗,衝內閣其他三老無奈地攤攤手。
“這兩千三百八十二個手印,都是活下來的災民按下的,讓人觸目驚心,但這些尚不及死去災民的一半。江陽郡本就人煙稀少,經此一難,境內還剩下多少百姓在?那江陽郡守李善念,固然該殺,但是,那些至百姓死活於不顧,反倒趁機詆毀派兵救援的江郡守的人,難道不該殺嗎?” 萬書崎字字鏗鏘道。瞥了眼在隊伍中戰戰兢兢的張蘭:“張大人,你前幾日上奏江郡守謀反,敢問,現在你還有何話說!”
“這,這……這,臣冤枉!皇上,臣冤枉哪!”張蘭跪在地上,他的奏報本就是李攸熔授意的,如今在朝堂之中被當場揭發出來,企圖向李攸熔求助,但卻被後者那冷厲的目光攝住!
李攸熔微微眯了眯眼:“這血書,萬卿家是從何處得來的?”
“這是胡萬裏差人千裏迢迢送到府上的!”
“他怎麽偏偏送到你府上了呢?”
“這個臣不知,臣隻知道,既然這血書到了臣這裏,臣就有責任為受災百姓伸冤,還請皇上為百姓主持公道!”說完,他的額頭扣在地上,年輕的臉上刻著誓不屈服的倔強。
“請皇上主持公道,為百姓伸冤!”眾臣紛紛跪在地上,叩首附和。
李攸熔此時臉上青紅皂白一片,額前的旒珠不安地顫動,張鶴人見狀,小聲地叫了叫他。
“此事,朕,定會秉公處理,還百姓一個公道!退朝!”
散朝後,萬書崎在前頭大步而走,柳惠盈忽然從後麵叫住他,把他拉到一邊:“萬大人,你可捅了簍子嘍!”萬書崎不解地看著這個精瘦的老者:“柳大人,此話怎講?”
“你以為大家都不知江陽‘謀反’一案,另有隱情嗎?隻是不能說出來罷了!”
“為什麽不能說?”
“我問你,當今聖上無道,為削弱江家勢力,不顧受災百姓死活,發兵圍剿,導致民怨四起,敢問這件事如果被揭發出來,對誰最有利?”
萬書崎低眉沉思。
“是齊王啊!他等待了這麽多年,就是等這麽一個發兵的借口!” 柳惠盈砸著巴掌,苦口婆心道。說完搖著頭指著他:“你啊,你啊,還是太年輕,太衝動了!”
三日後,當張鶴人一臉惶恐地撲倒在李攸熔禦案前,把外麵盛傳的那份 《告天下百姓書》遞上來的時候,李攸熔正倒在禦座上,目光呆滯地看著頭頂上的雕龍。地上到處都是被揉得粉碎的紙片。張鶴人瞥了一眼,將那些殘缺不全的字跡自動補入手上的內容,大氣不敢出一個。
好一篇有理有據,正氣凜然的《告天下百姓書》。這麽快就傳遍玉瑞,齊王那個老匹夫,看來早就做好了準備。
原來他早就下好了套子,一步一步等著他往裏鑽,而他,竟然就這樣鑽進去了。下一刻,那老匹夫就該發兵討伐他這個“無道昏君”了吧。
“朕,恨死顏睦了!”李攸熔咬牙切齒地轉過頭來,他當初怎麽會把這麽重大的事情,交給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他突然按著額頭,腦中一陣針紮似得疼痛,他抱著頭,在張鶴人的大聲疾唿中,從禦塌上摔了下來,就此暈了過去。
“這是傷到腦中經絡了,皇上此前是否劇烈疼痛過?”柳舒瀾一麵平靜地給昏迷不醒的李攸熔施針,一麵問旁邊的張鶴人。
“是,皇上腿骨曾受傷,忍了兩天才找禦醫來看!”張鶴人想了想,如實道出。
“忍了兩天?”柳舒瀾一臉不可思議,不過忽然想起那晚慈和宮裏的刺客,聯係到李攸熔身上,一下子明白過來。她搖了搖頭:“難怪,難怪!”
“柳太醫,皇上怎麽樣?有沒有事?”張鶴人見狀,忙問。
柳舒瀾收起銀針:“不會有性命之憂,不過,這腦中頑疾,恐怕要伴隨他一生了!”
“怎麽會這樣……”張鶴人一臉悲戚:“還有沒有的救?”
柳舒瀾搖了搖頭:“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我也無能為力!”說完,看了張鶴人一眼,話裏有話道:“你在皇上身邊,算是他最親近的人了,有時候該勸止的事情,就當及時勸止,否則,病一旦到了不可挽迴的地步,就是華佗再世,也救不了他了!”
李攸熔醒來的時候,外麵正吵吵嚷嚷地一片喧嘩聲。他扶著頭坐起來:“鶴人!”叫了一聲無人應,他不耐煩地大怒道:“張鶴人!”
這才見張鶴人急急忙忙從外殿跑進來:“皇上,您醒了!”
“外麵怎麽迴事?!”李攸熔不耐煩地問。
“這……”張鶴人有些猶豫:“是萬大人,他吵著要見皇上,說……”
李攸熔臉色瞬間暗了下來。
堯華殿外。柳惠盈跺著腳在萬書崎身邊團團轉:“我說萬大人,你就別再添亂了,老夫之前不是跟你說了嗎?你,你怎麽還這樣!”
萬書崎跪在遞上,一動不動,手中拿著那篇《告天下百姓書》,倔強道:“柳大人,多謝你前幾日提點,但晚輩想過了,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在下不能百姓之難視而不見,否則愧對頭上這頂七品官帽!”說完,屈身頭咚地一聲扣在地磚上:大聲道:“請皇上給天下百姓一個解釋!”
“我說,你,你可真是夠了,還七品呢,你看看和你同一屆的進士,哪個不是一級一級往上升的,隻有你,從一個五品大學士,一級一級往下掉,你要是補改掉這個倔強的牛脾氣,你就等著發配邊疆吧你!”柳惠盈真是氣得流汗了,可是瞥見旁邊的康廣懷居然還在笑,他一下子指著他:“還有你,康老,年輕人不懂事,你也跟著瞎攙和,你在大殿上那番激烈言辭,把咱們幾個事先統一過的意見全都拋棄了,你想沒想到會有什麽後果?!”
“會有什麽後果?還能有什麽後果?難道柳老還認為,這件事掩飾掩飾就能過去了?現在時局早就不一樣了!”康廣懷的話擲地有聲,其他三個內閣成員互相看了一眼,皆默不作聲。他們的沉默態度,皆證實了康廣懷所言。連柳惠盈最後都說不出話來。
的確,現在不是李攸燁在位的時候了,玉瑞的各方勢力之間,早已經失去了平衡。
“當時的情況,已經十分危急,你們當中的任何一個即位,其他勢力都會不服,到時候勢必會引起天下大亂!所以,立燁兒為帝乃是哀家萬般無奈之下做出的選擇,隻有她繼位,才能夠拉攏住當時掌握著玉瑞四分之一兵馬的上官景赫,穩住當時的局勢。如果,當時但凡有一點可以讓你安全繼位的希望,哀家都不會把燁兒推向這個……她並不願坐的位置!”
李攸熔抱著頭,麵色痛苦不堪。為什麽他會有那樣一對母舅,害他當初生生錯失了本屬於自己的皇位,難道這樣的事一次還不夠嗎?
堯華殿的大門緩緩開啟。所有大臣看著李攸熔從裏麵走出來,歎息著敷衍著跪了下去。
“請皇上給天下百姓一個交待!”萬書崎又是重重一磕。
“傳朕旨意,詔,”李攸燁咬了咬牙:“詔前遜帝李攸燁,迴京!”
所有大臣先是一驚,似乎沒聽清,等到張鶴人重複喊出這段話時,李攸熔沒有錯過那些人臉上驟然出現的驚喜。他惱恨地攥緊拳頭,默默地轉身,進入大殿。
“皇上居然還活著,謝天謝地,這下玉瑞有救了!”
“真是老天有眼!”
大臣們口耳相傳著這個喜訊,恨不得擊掌相慶,康廣懷得意忘形地撫掌大笑,內閣其他元老默默鬆了口氣,竟沒計較此時從他口中蹦出來的,此時並不合適宜出現的“皇上”兩字。隻有一向謹慎曹清潭出言提醒:“皇上此時詔前遜帝迴來做什麽?”其他人這才想起李攸燁當前的身份,剛雀躍起來的氣氛,刷得又涼了半截下去。
不過,任是這樣,也比之前那愁雲慘淡的氣象好很多。
“不管做什麽,前遜帝能迴京,就是好事,各位同僚,都忙自己的事去吧,我們也該上工了,不然,有些人還真當咱們朝廷無人了呢!”不知是不是得知了喜訊,有了主心骨,高老頭連說話都多了三分底氣。
一幫大臣目中無人的走掉,萬書崎氣憤難平,依然跪在那裏:“請皇上給天下百姓一個解釋!”
柳惠盈一把拉起他:“走走走,我們馬上去辦,那幫子蛀蟲,終於可以大刀闊斧地整治了!”
李攸熔的目光並沒有錯過那一方雪白錦帕上飛快隱沒的血紅。
“咳,咳咳!”惠太妃又抑製不住咳嗽了兩聲,偏著頭不看他,過了好一會兒,才沉下氣來,緩緩道:“她說鷹符不在她手中,皇上信嗎?”
“惠太妃以為呢?”李攸熔心裏冷了一下,不動聲色地問。
“神武鷹符一共有三支,她即使再信任旁人,也不會把三支鷹符全都交付,每個人都一個安全底線,她也有!”
“太妃娘娘所言即是!”
望著她虛弱的身影被攙扶上轎,消失在幽深地宮道裏,仍有斷斷續續地咳裂聲傳來,一波一波繞著宮牆迴響,李攸熔眼皮不自覺跳了兩下,隨後眯成一道狹長的線。
“惠太妃身子大不如從前了!”張鶴人挑著燈籠忍不住歎息道:“皇上,接下來,我們迴宮還是……”
“不,得不到神武鷹符,朕就會永遠受製於人!”李攸熔閉了閉眼,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迴頭看著那金色的慈和宮牌匾,該來的遲早都要麵對,既已撕破臉,那就撕得徹底些。他揮了揮手,身後一隊侍衛率先衝進了慈和宮的大門。而他在深吸一口氣後,也用力地甩開袍袖踏進了那原本阻隔他的門檻。
“孫兒,給皇奶奶請安!” 當他進入大殿的時候,意外看到那個人正端坐在大殿中央,燕娘、雷豹分別站在兩旁,看陣勢似乎正等著他的到來。他掃視一周,這裏除他們之外,已無其他人存在,他繃著麵容淺淺作揖。
江後的視線緩緩落在李攸熔身上,接著越過他,掃了眼他身後的那幫侍衛。
這還是她從齊國歸來,被軟禁到現在,與李攸熔的第一次直麵。就已經讓他如此兇相畢露,圖窮匕見。江後沒有說話,平靜地打量著大殿裏的人。目光裏不見任何預想中的氣憤或者惱怒,卻一瞬間讓人從心底迸發出深深的忐忑和不安。發上插得簡單鬟飾,在殿頂那盞八仙宮燈的照映下,發出璀璨的光。那張驚世的麵容,此刻驚人得冷靜,與此前留在張鶴人腦海裏的惠太妃欲遮還掩的老態映象呈現鮮明對比。門口的侍衛在她的盯量下,不自覺往後退了幾步。相互顧看間,企圖從同伴那裏找到在這間大殿裏執著刀劍的勇氣。
沒有人敢正視她的臉。包括李攸熔的的視線都微微低垂著。
“讓他們都下去吧!你想要什麽,哀家給你便是!”江後終於開口,第一句話卻正中李攸熔下懷。不過,他抬起頭來望著江後那雙沒有波瀾的眼睛,心裏遊移不定。
“不過,哀家要你答應一個條件!”江後又道。
“什麽條件?”李攸熔問,見江後閉口不言,李攸熔心裏權衡再三,揮手斥退侍衛。燕娘和雷豹像事先約好似的,向江後施了一禮,也跟著走出殿外。殿門從外麵緩緩合上,李攸熔臉色開始不停變換,蜷在背後的手心裏滿是汗水,被他緊緊握住。出人意料的,當這空曠的大殿隻剩下二人的時候,江後忽然歎了口氣。一聲夾雜了諸多無奈的“熔兒”,驀地傳入李攸熔耳膜,讓他幾乎承受不住這柔和的重量。
不應該這樣的,她應該對自己大聲痛罵才對,不應該是眼前這樣的,用那種複雜以及憐憫的目光看著自己。李攸熔哽了哽喉嚨,盡力使自己不出聲。在腦海中預演了一萬次的責難並沒有如期上演,這讓提前做好了一切準備的他,有些無所適從。
“你是不是一直認為,哀家是因你母妃的緣故,對你心存芥蒂,所以一味偏心燁兒,甚至擔心哀家會為保燁兒加害於你?”江後款款地看著他,心裏微微收納著他眼中閃過的每個表情:“還有燁兒,你是不是一直認為,是她搶走了當初本該屬於你的皇位?”被說中心事的李攸熔不解地看著她,眼神裏分明流露著肯定的迴答:“難道不是這樣嗎?”
江後微微搖了搖頭:“你過來,哀家給你講個故事!”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來禦塌上坐。李攸熔猶豫了一會,最終邁開步子,走了過去。
從慈和宮出來的時候,李攸熔抬頭,看到外麵的天已經微微透亮。張鶴人關於早朝的請示他沒聽見,腦海中一直迴響著江後的話語。真的是那樣嗎?
“十六年前,你父皇駕崩後,朝中有繼位唿聲的人總共有三個,齊王李戎瀚,你燕王叔,還有當時年僅五歲的你!與此同時,楚、晉、秦等國都各自為政,雖然沒有在明麵上參與進來,但是私下裏誰都有爭皇位的野心!”
“齊王一脈一直都想重奪帝位,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在你皇爺爺在位時,這一勢力就已經存在。而你燕王叔則是因為比你年長,且手中握有重兵,有部分忠於你皇爺爺的老臣考慮到齊國勢大,便有心推舉他為帝。”
“本來在這三方勢力中,你是最有資格即位的人選,但是,當時……”
朔華殿上,一身皇冠龍袍的李攸熔冷著麵容,看著禦階下那些神色各異的大臣,雖然他們表現得對他一派恭謹,但心裏到底咋想什麽,他卻不得而知。正如江後所說:“現在的局勢,已經重新退迴到十六年前的不安狀態,齊王的勢力潛伏在朝堂之中,一直在伺機東山再起,上官景赫手握重兵,倘若他懷有異心,足可顛覆整個朝廷!”
“皇上,上官將軍上表請示,關於燕王殿下的處置如何,還請皇上明示!”靖北侯張仲良的聲音,從禦階下響起。
李攸熔的腦海裏卻縈繞這江後的話語:“燕國位於齊國以北,是懸在齊國背後的一根刺,有這根刺在,齊國就不敢揮師南下!所以輕易動彈不得!”
李攸熔閉了閉眼:“燕王謀反本應罪無可恕,但朕念在叔侄情分,以及,太皇太後的求情,特赦免其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自即日起,削其王爵,貶為燕侯,酌暫留原封地,無詔不得還京!至於上官景赫……”
“哀家給你的建議是,上官景赫既不能殺也不能撤,而是要盡力拉攏,以定軍心!”
“……平叛有功,待班師迴京後再另行封賞!”
“皇上,請問曲陽郡守江衍通煽動災民造反作亂一事,該如何處置?”
當張鶴人準備宣布退朝時。站在大臣最末尾的萬書崎,突然跨了出來,上前啟奏。眾人一下子噤若寒蟬。心想他這是哪裏不開提哪壺,現在朝野上下瘋傳太皇太後被李攸熔軟禁的消息,正是敏感的時候,眾人避之惟恐不及,他卻反其道而行之,卯著勁兒往上踩,真是活膩歪了!
“此事,朕已著刑部查辦!”
“皇上,”萬書崎忽然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從懷中掏出一塊疊得厚厚的布緞,鋪展在手中,上麵竟血跡斑斑,萬書崎將其高舉過頭頂:“這是江陽縣叛逆‘賊首’胡萬裏的血書,上麵詳細記載了災民‘叛亂’真相,並有兩千三百八十二個災民手印,還請皇上和各位臣僚過目!”
眾臣大驚,紛紛伸著脖子去看他手上的那紅得驚悚的布緞,有的幹脆圍上來,湊近了看,朝堂一時竊竊私語。
李攸熔在腿上安放的手越來越緊,冷徹的目光盯著階下那一動不動的人。張鶴人走下禦階,把那血書呈上來,在李攸熔麵前展開。
“真是豈有此理,胡萬裏為民請命,反倒被誣陷為謀反,還有沒有王法可言!臣以為該把江陽郡守李善念立即處斬,以平民憤!還有那些誣陷江衍通造反的,都該狠狠查辦!”刑部尚書康廣懷當先忍不住了,掙開柳惠盈的阻攔,大聲怒道。柳惠盈抹抹額頭的虛汗,衝內閣其他三老無奈地攤攤手。
“這兩千三百八十二個手印,都是活下來的災民按下的,讓人觸目驚心,但這些尚不及死去災民的一半。江陽郡本就人煙稀少,經此一難,境內還剩下多少百姓在?那江陽郡守李善念,固然該殺,但是,那些至百姓死活於不顧,反倒趁機詆毀派兵救援的江郡守的人,難道不該殺嗎?” 萬書崎字字鏗鏘道。瞥了眼在隊伍中戰戰兢兢的張蘭:“張大人,你前幾日上奏江郡守謀反,敢問,現在你還有何話說!”
“這,這……這,臣冤枉!皇上,臣冤枉哪!”張蘭跪在地上,他的奏報本就是李攸熔授意的,如今在朝堂之中被當場揭發出來,企圖向李攸熔求助,但卻被後者那冷厲的目光攝住!
李攸熔微微眯了眯眼:“這血書,萬卿家是從何處得來的?”
“這是胡萬裏差人千裏迢迢送到府上的!”
“他怎麽偏偏送到你府上了呢?”
“這個臣不知,臣隻知道,既然這血書到了臣這裏,臣就有責任為受災百姓伸冤,還請皇上為百姓主持公道!”說完,他的額頭扣在地上,年輕的臉上刻著誓不屈服的倔強。
“請皇上主持公道,為百姓伸冤!”眾臣紛紛跪在地上,叩首附和。
李攸熔此時臉上青紅皂白一片,額前的旒珠不安地顫動,張鶴人見狀,小聲地叫了叫他。
“此事,朕,定會秉公處理,還百姓一個公道!退朝!”
散朝後,萬書崎在前頭大步而走,柳惠盈忽然從後麵叫住他,把他拉到一邊:“萬大人,你可捅了簍子嘍!”萬書崎不解地看著這個精瘦的老者:“柳大人,此話怎講?”
“你以為大家都不知江陽‘謀反’一案,另有隱情嗎?隻是不能說出來罷了!”
“為什麽不能說?”
“我問你,當今聖上無道,為削弱江家勢力,不顧受災百姓死活,發兵圍剿,導致民怨四起,敢問這件事如果被揭發出來,對誰最有利?”
萬書崎低眉沉思。
“是齊王啊!他等待了這麽多年,就是等這麽一個發兵的借口!” 柳惠盈砸著巴掌,苦口婆心道。說完搖著頭指著他:“你啊,你啊,還是太年輕,太衝動了!”
三日後,當張鶴人一臉惶恐地撲倒在李攸熔禦案前,把外麵盛傳的那份 《告天下百姓書》遞上來的時候,李攸熔正倒在禦座上,目光呆滯地看著頭頂上的雕龍。地上到處都是被揉得粉碎的紙片。張鶴人瞥了一眼,將那些殘缺不全的字跡自動補入手上的內容,大氣不敢出一個。
好一篇有理有據,正氣凜然的《告天下百姓書》。這麽快就傳遍玉瑞,齊王那個老匹夫,看來早就做好了準備。
原來他早就下好了套子,一步一步等著他往裏鑽,而他,竟然就這樣鑽進去了。下一刻,那老匹夫就該發兵討伐他這個“無道昏君”了吧。
“朕,恨死顏睦了!”李攸熔咬牙切齒地轉過頭來,他當初怎麽會把這麽重大的事情,交給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他突然按著額頭,腦中一陣針紮似得疼痛,他抱著頭,在張鶴人的大聲疾唿中,從禦塌上摔了下來,就此暈了過去。
“這是傷到腦中經絡了,皇上此前是否劇烈疼痛過?”柳舒瀾一麵平靜地給昏迷不醒的李攸熔施針,一麵問旁邊的張鶴人。
“是,皇上腿骨曾受傷,忍了兩天才找禦醫來看!”張鶴人想了想,如實道出。
“忍了兩天?”柳舒瀾一臉不可思議,不過忽然想起那晚慈和宮裏的刺客,聯係到李攸熔身上,一下子明白過來。她搖了搖頭:“難怪,難怪!”
“柳太醫,皇上怎麽樣?有沒有事?”張鶴人見狀,忙問。
柳舒瀾收起銀針:“不會有性命之憂,不過,這腦中頑疾,恐怕要伴隨他一生了!”
“怎麽會這樣……”張鶴人一臉悲戚:“還有沒有的救?”
柳舒瀾搖了搖頭:“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我也無能為力!”說完,看了張鶴人一眼,話裏有話道:“你在皇上身邊,算是他最親近的人了,有時候該勸止的事情,就當及時勸止,否則,病一旦到了不可挽迴的地步,就是華佗再世,也救不了他了!”
李攸熔醒來的時候,外麵正吵吵嚷嚷地一片喧嘩聲。他扶著頭坐起來:“鶴人!”叫了一聲無人應,他不耐煩地大怒道:“張鶴人!”
這才見張鶴人急急忙忙從外殿跑進來:“皇上,您醒了!”
“外麵怎麽迴事?!”李攸熔不耐煩地問。
“這……”張鶴人有些猶豫:“是萬大人,他吵著要見皇上,說……”
李攸熔臉色瞬間暗了下來。
堯華殿外。柳惠盈跺著腳在萬書崎身邊團團轉:“我說萬大人,你就別再添亂了,老夫之前不是跟你說了嗎?你,你怎麽還這樣!”
萬書崎跪在遞上,一動不動,手中拿著那篇《告天下百姓書》,倔強道:“柳大人,多謝你前幾日提點,但晚輩想過了,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在下不能百姓之難視而不見,否則愧對頭上這頂七品官帽!”說完,屈身頭咚地一聲扣在地磚上:大聲道:“請皇上給天下百姓一個解釋!”
“我說,你,你可真是夠了,還七品呢,你看看和你同一屆的進士,哪個不是一級一級往上升的,隻有你,從一個五品大學士,一級一級往下掉,你要是補改掉這個倔強的牛脾氣,你就等著發配邊疆吧你!”柳惠盈真是氣得流汗了,可是瞥見旁邊的康廣懷居然還在笑,他一下子指著他:“還有你,康老,年輕人不懂事,你也跟著瞎攙和,你在大殿上那番激烈言辭,把咱們幾個事先統一過的意見全都拋棄了,你想沒想到會有什麽後果?!”
“會有什麽後果?還能有什麽後果?難道柳老還認為,這件事掩飾掩飾就能過去了?現在時局早就不一樣了!”康廣懷的話擲地有聲,其他三個內閣成員互相看了一眼,皆默不作聲。他們的沉默態度,皆證實了康廣懷所言。連柳惠盈最後都說不出話來。
的確,現在不是李攸燁在位的時候了,玉瑞的各方勢力之間,早已經失去了平衡。
“當時的情況,已經十分危急,你們當中的任何一個即位,其他勢力都會不服,到時候勢必會引起天下大亂!所以,立燁兒為帝乃是哀家萬般無奈之下做出的選擇,隻有她繼位,才能夠拉攏住當時掌握著玉瑞四分之一兵馬的上官景赫,穩住當時的局勢。如果,當時但凡有一點可以讓你安全繼位的希望,哀家都不會把燁兒推向這個……她並不願坐的位置!”
李攸熔抱著頭,麵色痛苦不堪。為什麽他會有那樣一對母舅,害他當初生生錯失了本屬於自己的皇位,難道這樣的事一次還不夠嗎?
堯華殿的大門緩緩開啟。所有大臣看著李攸熔從裏麵走出來,歎息著敷衍著跪了下去。
“請皇上給天下百姓一個交待!”萬書崎又是重重一磕。
“傳朕旨意,詔,”李攸燁咬了咬牙:“詔前遜帝李攸燁,迴京!”
所有大臣先是一驚,似乎沒聽清,等到張鶴人重複喊出這段話時,李攸熔沒有錯過那些人臉上驟然出現的驚喜。他惱恨地攥緊拳頭,默默地轉身,進入大殿。
“皇上居然還活著,謝天謝地,這下玉瑞有救了!”
“真是老天有眼!”
大臣們口耳相傳著這個喜訊,恨不得擊掌相慶,康廣懷得意忘形地撫掌大笑,內閣其他元老默默鬆了口氣,竟沒計較此時從他口中蹦出來的,此時並不合適宜出現的“皇上”兩字。隻有一向謹慎曹清潭出言提醒:“皇上此時詔前遜帝迴來做什麽?”其他人這才想起李攸燁當前的身份,剛雀躍起來的氣氛,刷得又涼了半截下去。
不過,任是這樣,也比之前那愁雲慘淡的氣象好很多。
“不管做什麽,前遜帝能迴京,就是好事,各位同僚,都忙自己的事去吧,我們也該上工了,不然,有些人還真當咱們朝廷無人了呢!”不知是不是得知了喜訊,有了主心骨,高老頭連說話都多了三分底氣。
一幫大臣目中無人的走掉,萬書崎氣憤難平,依然跪在那裏:“請皇上給天下百姓一個解釋!”
柳惠盈一把拉起他:“走走走,我們馬上去辦,那幫子蛀蟲,終於可以大刀闊斧地整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