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先帝祭日,每年的今天,當今聖上都要去太廟祭禮,以顯示玉瑞國君以孝為先的風範。建康城的主幹道上一早便排滿了人,大多是守候在路旁的百姓,為了一睹傳說中的十五歲小皇帝的風采,他們紛紛起了個大早。兩隊侍衛從中間分開了一條路出來,從皇宮的奉先門一直延伸到城北的奉先廟。


    “皇上駕到!”


    一聲莊嚴的高喊先一步到達奉先門。緊接著,李攸燁的鑾駕緩緩而來。十六抬大轎穩穩落地。以江令農和上官景赫為首的文武官員分列兩旁,早已恭候多時,李攸燁邁下轎子,袍袖先展後合,透過十二串旒珠莊嚴掃視群臣,迎接那三次萬歲的山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總是避免不了這種拖遝的規矩禮數,李攸燁心裏著實煩悶,但麵上不動聲色,兩臂平展,示意眾臣平身。待禮官一長串詔書念完,她才登上高大華麗的馬車,皇親國戚們紛紛跨上馬,一行人好不威風地朝奉先廟趕去。


    李攸燁靜靜地坐在四平八穩的華麗馬車中,耳後傳來身後百官高喊的“恭送吾皇萬歲!”不禁有些悵然,她雖然隻有十五歲,但已經知道了“萬歲”的荒唐可笑,或許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東西能活過萬歲,但她知道,那絕對不是人。


    浩蕩的車隊沿路緩緩而行,背後的恭送聲總算遠去,然而行了一陣,車外又傳來震耳欲聾地“萬歲”聲,李攸燁輕輕地掀開那明黃布簾,便看到一片跪倒在路邊的百姓,他們有的穿著鮮豔的服飾,有的隻是身著破舊的灰布衣服,有的已經上了年紀,有的甚至仍含著手指頭,他們統一的跪著。他們肯定早知道了他們跪的是一個十五歲的孩子,卻仍然跪著,是因為攔在他們麵前的那些“危險”的侍衛,還是因為這輛馬車太過華麗?他們跪的肯定不是她,她確定。


    耳朵裏不再有萬歲,李攸燁朝後看去,那些黑壓壓的人影漸漸消失成了一個個原點。奉先廟到了,看見父皇的排位了,三跪九叩,又三跪九叩,不知道跪了多少次,扣了多少次,李攸燁麵前的旒珠紛亂又重整,重整,又紛亂,她迴身,看到了攸熔哥哥那莊重裏帶著憂傷的神色,燕王世子攸煥那像極了燕王叔的眸子,還有那小時候的玩伴,秦王爺爺的孫子,攸爍那看著自己的擔憂目光,韓王叔和楚王叔站在他們的前麵,恭敬的彎著腰,自己本是小輩,卻因為身份站在了他們前麵,那晉王世子攸炬偷偷地瞄著自己,一副膽怯的模樣,他被皇奶奶罰掉了整個冬天的煤俸,聽說居然想到一個用美人圍著他取暖的混賬注意,皇家的臉都被他丟盡了,但因為他也是皇家的一脈,他仍然有機會站在這裏。嗬,自己又何嚐不是以這假身份站在這裏,說到底,誰都是一樣的。


    她那未曾謀麵的父皇甚至不知道有她這麽一個存在,天道無情,帝道無親,果真是這樣麽?那她的母親算什麽呢?她為了能保住自己,在偌大的皇宮裏東躲西藏,生下她後連性命都丟了,這些難道都隻是一個意外嗎?


    祭祀完畢,李攸燁沉默地登上了迴程的馬車,關上了所有簾子,外麵的世界與她不再相幹。疾馳的風偶爾把外麵的景象帶進來,似乎也帶進來一股熟悉的清香,李攸燁無動於衷地坐在那裏,目不斜視地盯著車前的布簾發呆,外麵的馬蹄聲,人聲,吆喝聲,紛紛遠去。直到隊伍又迴到了奉先門前。眾人紛紛下馬的聲音響起,一幫子老臣又開始用山唿的方式迎接她的歸來。所有人都等待著她從馬車中走下來。可是馬車一動不動。


    “你,該下車了!”李攸燁輕輕說道。空蕩的馬車裏,空氣驟然一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上難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地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地絮並收藏皇上難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