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走出大廳之後,就看到偏廳燈火通明,於是便走了進去。
剛打開大門,便看到諸葛亮與龐統二人對坐小聲在交談。
“將軍來了。”諸葛亮起身迎道。
“孔明,士元。”劉元行禮道。隨後與諸葛亮一同坐了下來。
“那法正,對主公可說了些什麽?”龐統問道。
“什麽都沒有說,士元以為法正在想些什麽呢?”劉元應道。
“不知道,我非神仙,豈有窺他人心之能,不過有一點,我可以肯定,那就是此番是我們攻伐蜀川的大好良機。這劉璋派法正前來荊州,自然是與主公示好來的,我等可以依此訂計助主公奪取蜀川。將軍以為如何?”龐統說道。
“嗯!”劉元點了點頭說道:“或許還不必那麽麻煩,我猜法正此來,正是為了讓嶽丈攻伐蜀川之事。”
“哦,將軍何以見得?莫非將軍有窺探人心之能。”諸葛亮笑著問道。
“孔明說笑了,猜測而已,不過我對於這猜測,卻是有著九成的把握。”劉元肯定的道。
劉元與龐統諸葛亮就此事交談了片刻,劉備在送走法正之後也來到了偏廳。
“主公,不知法正所為何事?”諸葛亮問道。
“那法正,竟是一個賣主求榮之輩,他在元兒走後,竟然告訴我讓我出兵攻占益州,說他已經在劉璋那裏打點好了一切,說是可以讓我以抵禦張魯為名進軍蜀川。”劉備神情稍微有些不悅的道。
劉備說完,諸葛亮與龐統則是不約而同的看了劉元一眼,劉元自然是察覺到了,隻是微微一笑,什麽也沒有說。
“那,主公答應了?”龐統問道。
“我怎能答應,劉璋與我同為漢室宗親,如何能侵占他的地方。我隻應了法正出兵抵禦張魯罷了。”
“沒答應就好,誰知那法正不是來試探主公的,若主公真的一口答應下來,恐怕對於日後攻取蜀川有諸多不利之處。”龐統接著道。
“我說過了,這益州,我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攻取的,怎可在天下人麵前失了道義,你們就不要在考慮此事了。”劉備說完,便轉身離開了偏廳。
“嗬嗬。”劉備離開之後,劉元諸葛亮龐統三人不約而同的笑了一聲。
“這裏就三個人,你裝個什麽勁呢?”劉元心中想道。
“將軍在笑什麽?”諸葛亮問道。
“孔明與士元在笑什麽,我就在笑什麽。”劉元淡淡的道。
“哦,恐怕我與士元所笑的,與將軍所笑的,並不太相同吧!”諸葛亮道。
“這個問題暫且不管,二位以為,嶽丈真的不想取川蜀嗎?”劉元問道。
“這個,將軍以為如何呢?”
“若是嶽丈不想取川蜀,就不會來將法正所說的告訴我等,我等皆是聰明人,當明白嶽丈的意思是讓我們早些謀劃罷了。”
“所見略同。”諸葛亮點頭應道。
“而且嶽丈已經答應入蜀,隻要一入蜀,蜀川之地還不是手到擒來,那時隻需要一個無關緊要的借口,我便一聲令下,奪取蜀川。”劉元笑著道。眼神之中充滿了興奮與期待。
......
劉元在偏廳又和諸葛亮龐統交談了半個多時辰,具體討論了一下進軍的路線。
待劉元走後,諸葛亮有些憂心的道:“看來,劉元對於益州蓄謀已久啊,出兵路線,一氣嗬成,依著他來,恐怕隻需七八萬大軍,兩三年便可拿下川蜀。”
“是啊。”龐統也有些擔憂的應道。
“主公現在對劉元可謂是信任至極,我曾幾次對主公說過這個問題,並有些許提議,可是主公卻未曾采納。”
“若論起來,劉元較你我先認識主公,且對主公頗有恩惠,現在劉元又以強投弱,效力於主公麾下,主公乃是大仁大義之人,又豈能做出有損劉元之事,而且主公之女還嫁給了劉元,恐怕在主公的心中,就連關張二位將軍也是比不及劉元的。”
“可是,若是真的被他拿下了川蜀,該如何是好,現在劉元確實沒有異心,但難保以後如何,主公已年餘五旬,關張二位將軍與主公歲同,而劉元卻不過二十有六,待主公百年之後,以劉元在軍中的威望,軍權必為他一人所握,而政權,徐庶素來與劉元交好,主公對徐庶的信任也不下於我等,試問,你我能從劉元手中爭得幾分政權,若是軍政大權皆落於劉元一人之手,誰又能保證劉元不會是第二個曹操呢?”諸葛亮有些激動的道。
“孔明言之有理。”
“士元,我知你謀略甚深,你可有什麽計策?”
“這個,對付劉元的辦法,有倒是有一個,隻不過過於冒險,而且陰損之極,稍有不慎,我等很可能粉身碎骨,萬劫不複。”龐統說道。
“說來與我聽聽,我與你共同謀劃。”諸葛亮湊到龐統身邊小聲道。
數月之後,許昌城門外的大道兩側上站滿了百姓,城中的文武百官則在城門內的兩側恭敬的站立。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浩浩蕩蕩的軍隊緩緩走入了許昌,曹操騎著一批高頭大馬麵色和悅的看著兩側的軍民官兵。
“丞相當真是洪福齊天呢,不過年餘的光景便攻下了西涼,聽聞丞相得勝歸來,這許都的文武百官還有百姓,三個時辰之前便在此恭候丞相了,丞相當真是深得民心呢!”一名文官打扮的男子替曹操牽著馬韁道。
“哈哈,好,說得好。今日來迎的百官,皆有賞賜。”曹操放聲笑道。
過了一會兒,曹操有些疑惑的看著四周,隨後向著牽馬的文官問道:“荀令君呢?怎麽不見他來迎接我啊!往日我得勝歸來,都是他最先帶著百官來迎接我的,他人呢?”
“稟丞相,荀令君五日之前便告假,說是得了風寒,在家中養病,故未來迎接丞相。”牽馬的文官道。
“五日,不正是捷報送達許昌的那一日嗎。”曹操有些疑惑的道。
“正是。”牽馬文官應道。
曹操麵色一沉,突然勒住了馬韁道:“改道,去荀令君府上。”
“丞相,陛下可還等著您呢?怎麽就先去荀令君府上了?”牽馬文官不解的道。
“那就讓他多等一會兒。”曹操不滿的道。
剛打開大門,便看到諸葛亮與龐統二人對坐小聲在交談。
“將軍來了。”諸葛亮起身迎道。
“孔明,士元。”劉元行禮道。隨後與諸葛亮一同坐了下來。
“那法正,對主公可說了些什麽?”龐統問道。
“什麽都沒有說,士元以為法正在想些什麽呢?”劉元應道。
“不知道,我非神仙,豈有窺他人心之能,不過有一點,我可以肯定,那就是此番是我們攻伐蜀川的大好良機。這劉璋派法正前來荊州,自然是與主公示好來的,我等可以依此訂計助主公奪取蜀川。將軍以為如何?”龐統說道。
“嗯!”劉元點了點頭說道:“或許還不必那麽麻煩,我猜法正此來,正是為了讓嶽丈攻伐蜀川之事。”
“哦,將軍何以見得?莫非將軍有窺探人心之能。”諸葛亮笑著問道。
“孔明說笑了,猜測而已,不過我對於這猜測,卻是有著九成的把握。”劉元肯定的道。
劉元與龐統諸葛亮就此事交談了片刻,劉備在送走法正之後也來到了偏廳。
“主公,不知法正所為何事?”諸葛亮問道。
“那法正,竟是一個賣主求榮之輩,他在元兒走後,竟然告訴我讓我出兵攻占益州,說他已經在劉璋那裏打點好了一切,說是可以讓我以抵禦張魯為名進軍蜀川。”劉備神情稍微有些不悅的道。
劉備說完,諸葛亮與龐統則是不約而同的看了劉元一眼,劉元自然是察覺到了,隻是微微一笑,什麽也沒有說。
“那,主公答應了?”龐統問道。
“我怎能答應,劉璋與我同為漢室宗親,如何能侵占他的地方。我隻應了法正出兵抵禦張魯罷了。”
“沒答應就好,誰知那法正不是來試探主公的,若主公真的一口答應下來,恐怕對於日後攻取蜀川有諸多不利之處。”龐統接著道。
“我說過了,這益州,我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攻取的,怎可在天下人麵前失了道義,你們就不要在考慮此事了。”劉備說完,便轉身離開了偏廳。
“嗬嗬。”劉備離開之後,劉元諸葛亮龐統三人不約而同的笑了一聲。
“這裏就三個人,你裝個什麽勁呢?”劉元心中想道。
“將軍在笑什麽?”諸葛亮問道。
“孔明與士元在笑什麽,我就在笑什麽。”劉元淡淡的道。
“哦,恐怕我與士元所笑的,與將軍所笑的,並不太相同吧!”諸葛亮道。
“這個問題暫且不管,二位以為,嶽丈真的不想取川蜀嗎?”劉元問道。
“這個,將軍以為如何呢?”
“若是嶽丈不想取川蜀,就不會來將法正所說的告訴我等,我等皆是聰明人,當明白嶽丈的意思是讓我們早些謀劃罷了。”
“所見略同。”諸葛亮點頭應道。
“而且嶽丈已經答應入蜀,隻要一入蜀,蜀川之地還不是手到擒來,那時隻需要一個無關緊要的借口,我便一聲令下,奪取蜀川。”劉元笑著道。眼神之中充滿了興奮與期待。
......
劉元在偏廳又和諸葛亮龐統交談了半個多時辰,具體討論了一下進軍的路線。
待劉元走後,諸葛亮有些憂心的道:“看來,劉元對於益州蓄謀已久啊,出兵路線,一氣嗬成,依著他來,恐怕隻需七八萬大軍,兩三年便可拿下川蜀。”
“是啊。”龐統也有些擔憂的應道。
“主公現在對劉元可謂是信任至極,我曾幾次對主公說過這個問題,並有些許提議,可是主公卻未曾采納。”
“若論起來,劉元較你我先認識主公,且對主公頗有恩惠,現在劉元又以強投弱,效力於主公麾下,主公乃是大仁大義之人,又豈能做出有損劉元之事,而且主公之女還嫁給了劉元,恐怕在主公的心中,就連關張二位將軍也是比不及劉元的。”
“可是,若是真的被他拿下了川蜀,該如何是好,現在劉元確實沒有異心,但難保以後如何,主公已年餘五旬,關張二位將軍與主公歲同,而劉元卻不過二十有六,待主公百年之後,以劉元在軍中的威望,軍權必為他一人所握,而政權,徐庶素來與劉元交好,主公對徐庶的信任也不下於我等,試問,你我能從劉元手中爭得幾分政權,若是軍政大權皆落於劉元一人之手,誰又能保證劉元不會是第二個曹操呢?”諸葛亮有些激動的道。
“孔明言之有理。”
“士元,我知你謀略甚深,你可有什麽計策?”
“這個,對付劉元的辦法,有倒是有一個,隻不過過於冒險,而且陰損之極,稍有不慎,我等很可能粉身碎骨,萬劫不複。”龐統說道。
“說來與我聽聽,我與你共同謀劃。”諸葛亮湊到龐統身邊小聲道。
數月之後,許昌城門外的大道兩側上站滿了百姓,城中的文武百官則在城門內的兩側恭敬的站立。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浩浩蕩蕩的軍隊緩緩走入了許昌,曹操騎著一批高頭大馬麵色和悅的看著兩側的軍民官兵。
“丞相當真是洪福齊天呢,不過年餘的光景便攻下了西涼,聽聞丞相得勝歸來,這許都的文武百官還有百姓,三個時辰之前便在此恭候丞相了,丞相當真是深得民心呢!”一名文官打扮的男子替曹操牽著馬韁道。
“哈哈,好,說得好。今日來迎的百官,皆有賞賜。”曹操放聲笑道。
過了一會兒,曹操有些疑惑的看著四周,隨後向著牽馬的文官問道:“荀令君呢?怎麽不見他來迎接我啊!往日我得勝歸來,都是他最先帶著百官來迎接我的,他人呢?”
“稟丞相,荀令君五日之前便告假,說是得了風寒,在家中養病,故未來迎接丞相。”牽馬的文官道。
“五日,不正是捷報送達許昌的那一日嗎。”曹操有些疑惑的道。
“正是。”牽馬文官應道。
曹操麵色一沉,突然勒住了馬韁道:“改道,去荀令君府上。”
“丞相,陛下可還等著您呢?怎麽就先去荀令君府上了?”牽馬文官不解的道。
“那就讓他多等一會兒。”曹操不滿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