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況如何?”周瑜艱難的問道。
“都督暈倒之後,我與一應將軍率軍突圍,可是卻被魏延的軍馬趕至了窪穀深處,現在向外的路已經全部被堵死。我們進無可進,退無可退了。”
“什麽,我們,還剩下多少兵馬,多少糧草。”周瑜驚恐的道。
“剩下的兵馬,已經不足三萬,且多有傷患在身,至於糧草,已不足兩日之需。”呂蒙低著頭小聲道。
“哈,哈,這是天要亡我周瑜,天要亡我周瑜,兩日,三萬傷殘。天意啊,天意啊!”周瑜仰天苦笑道,語氣之中充滿了絕望。
“都督,切莫沮喪,我與諸位將軍商議過了,決意拚死送都督突出重圍,隻要都督還在,江東就還有希望。”呂蒙懇切的道。
“算了,不必了,我們身在窪穀之中,他們兵力與我們大致相當,而且說不定他們還有援兵,又有弓箭手製高約束,突圍,隻有死路一條。”
“那我們該如何是好,糧草不濟,最多也隻能支撐三五日,時間拖的越長,我們,恐怕。”
“降了吧,或許,還能為江東留下這幾萬兵馬。”
......
許昌,丞相府中,曹操與一應文武同處一堂。
“啟稟丞相,荊州傳來探報,周瑜率軍欲攻取南郡,結果被劉元的兵馬擊敗,七萬兵馬,現已不足三萬,周瑜與一應武將被劉元手下大將魏延包圍於一窪穀之中。”程昱麵露喜色的對著曹操道。
“丞相,大喜啊丞相,周瑜敗了。”樂進開口笑道。
一應文武也跟著笑了起來,可是曹操麵色卻變得越發的嚴肅起來。直到所有文武都安靜了下來,曹操這才開口道:“他人之功,你們有何麵目稱喜。我若是你們,此時當羞愧不已。”
“周瑜敗了,這是好事嗎?曾經擊敗了我們的周瑜,還有江東兵士,七萬進軍南郡,現在隻剩下了三萬還被圍困,這說明了什麽,這天底下,還有誰能擋得住劉元,你們可曾看到這一點。”曹操厲聲問道。
“丞相恕罪,是我等失慮了。”程昱說道。
“荀彧,你有什麽想說的嗎?”曹操問道。
“稟丞相,如丞相所說一般,連周瑜都敗在了劉元手中,那餘下的兵馬既已被圍困,想來再無生還可能,劉元想得到江東,易如反掌。丞相想讓我們思索的,便是劉元攻伐江東以及攻下江東之後的諸多事宜。而不是因周瑜戰敗而竊喜。”
“繼續說下去。”曹操嚴肅的道。
“這一者,是劉元攻伐江東之時,丞相亦可派兵,或與劉元奪江東,或進軍荊州,亦趁此良機討伐西涼。不過在下認為,丞相當趁此良機討伐西涼。”
“奪江東如何?進軍荊州如何?為何偏偏要討伐西涼?”
“若丞相爭奪江東,雖比較容易,但是北方士兵不熟水戰,損失勢必過大,而且最後必然與劉元軍有一戰,結果如何,難以揣測,若進軍荊州,有兩種可能,一是劉元放棄攻伐江東,從而使江東有了喘息之機,荊州,自然也是沒什麽損失,二者,劉元依舊攻伐江東,劉備來抵擋丞相的軍馬,結果恐得不償失。但是攻伐西涼,丞相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且可以為丞相除去一大隱患,日後再也不必擔心西涼之地的反叛,再加上西涼之地,民風彪悍,善於騎射,可為丞相養十萬騎兵。而且,攻下西涼之後,漢中,川蜀也盡在丞相掌握之中。”
“嗯,荀彧所言,頗得我意。依你之見,攻伐西涼需要多少兵馬?”曹操點點頭道。
“舉全部之力,攻伐西涼,且務必兵貴神速。”
“好,傳我命令,半月之後,舉兵二十萬,征討西涼。”
......
江東,吳郡,孫權署衙之中。
“混賬。”孫權一腳踢翻了麵前擺放的案幾怒吼道。
“主公,息怒啊!”魯肅在一旁勸道。
“如何息怒,我如何才能息怒,七萬大軍,隻逃迴來了兩千餘殘兵,讓我如何麵對江東的父老鄉親,讓我將來有何顏麵去見我孫氏的先祖。而去現在,我江東大部分的武將還被劉元圍困,危在旦夕。若他日劉元或者曹操進軍我江東,我拿什麽抵抗?”孫權怒聲道。
“主公,此事或許還有轉機,依前線敗兵所言,是劉元先趁公瑾不備,派兵偷襲,因此是他先失了道義,背棄盟約在先,我們或可以大義壓之。”魯肅想道。
“嗬嗬,子敬,你莫不是還忘了這個。”孫權取出了一張絹布扔在了地上。
魯肅撿起了絹布,發現那是孫權親手寫的那封信。
“這,怎麽會?”魯肅驚訝的道。
“這是劉元派人送給我的,公瑾的計策,恐怕早就被劉元看出來了。”
“那劉元可有什麽話帶給主公。”
“沒有,僅僅是送了這一封信給我,我想,劉元是想借此羞辱我罷了!”
“或許並非如此,那劉元本可一舉將公瑾餘下的兵馬全殲,但是他並沒有,隻是將公瑾圍困,或許,他仍有顧忌在心,又或者說,他並非想趁此攻伐江東,劉元仍舊有意與江東盟好。”
“若是他真的有意與我盟好,又怎能殺我四萬兵馬。令我江東陷入如今的困境。”孫權今後發狂的道。
“主公,請恕我直言,此事,原本就是公瑾與主公不對在先,是主公與公瑾欲奪取荊州,劉元方才有此舉動,我覺得,劉元將此信送還給主公,便應該就是想要告訴主公,到底是誰無理在先。折損的四萬兵馬,或許就是劉元給主公的一個教訓,而剩下的三萬兵馬與一應將領,就要看主公的誠意了。”
“唉,此事,也是我一時衝動,沒有阻攔住公瑾,方才有此局麵,也罷,子敬,你可願親自前往南郡一趟,替我說服劉元,無論是財物糧草,任其索要,隻要能將公瑾他們救迴來,我江東願意付出一切代價。”孫權歎了口氣,神色逐漸平複了下來。
“好,我即刻便啟程,前往南郡,麵見劉元。定然將公瑾他們帶迴來。”
“都督暈倒之後,我與一應將軍率軍突圍,可是卻被魏延的軍馬趕至了窪穀深處,現在向外的路已經全部被堵死。我們進無可進,退無可退了。”
“什麽,我們,還剩下多少兵馬,多少糧草。”周瑜驚恐的道。
“剩下的兵馬,已經不足三萬,且多有傷患在身,至於糧草,已不足兩日之需。”呂蒙低著頭小聲道。
“哈,哈,這是天要亡我周瑜,天要亡我周瑜,兩日,三萬傷殘。天意啊,天意啊!”周瑜仰天苦笑道,語氣之中充滿了絕望。
“都督,切莫沮喪,我與諸位將軍商議過了,決意拚死送都督突出重圍,隻要都督還在,江東就還有希望。”呂蒙懇切的道。
“算了,不必了,我們身在窪穀之中,他們兵力與我們大致相當,而且說不定他們還有援兵,又有弓箭手製高約束,突圍,隻有死路一條。”
“那我們該如何是好,糧草不濟,最多也隻能支撐三五日,時間拖的越長,我們,恐怕。”
“降了吧,或許,還能為江東留下這幾萬兵馬。”
......
許昌,丞相府中,曹操與一應文武同處一堂。
“啟稟丞相,荊州傳來探報,周瑜率軍欲攻取南郡,結果被劉元的兵馬擊敗,七萬兵馬,現已不足三萬,周瑜與一應武將被劉元手下大將魏延包圍於一窪穀之中。”程昱麵露喜色的對著曹操道。
“丞相,大喜啊丞相,周瑜敗了。”樂進開口笑道。
一應文武也跟著笑了起來,可是曹操麵色卻變得越發的嚴肅起來。直到所有文武都安靜了下來,曹操這才開口道:“他人之功,你們有何麵目稱喜。我若是你們,此時當羞愧不已。”
“周瑜敗了,這是好事嗎?曾經擊敗了我們的周瑜,還有江東兵士,七萬進軍南郡,現在隻剩下了三萬還被圍困,這說明了什麽,這天底下,還有誰能擋得住劉元,你們可曾看到這一點。”曹操厲聲問道。
“丞相恕罪,是我等失慮了。”程昱說道。
“荀彧,你有什麽想說的嗎?”曹操問道。
“稟丞相,如丞相所說一般,連周瑜都敗在了劉元手中,那餘下的兵馬既已被圍困,想來再無生還可能,劉元想得到江東,易如反掌。丞相想讓我們思索的,便是劉元攻伐江東以及攻下江東之後的諸多事宜。而不是因周瑜戰敗而竊喜。”
“繼續說下去。”曹操嚴肅的道。
“這一者,是劉元攻伐江東之時,丞相亦可派兵,或與劉元奪江東,或進軍荊州,亦趁此良機討伐西涼。不過在下認為,丞相當趁此良機討伐西涼。”
“奪江東如何?進軍荊州如何?為何偏偏要討伐西涼?”
“若丞相爭奪江東,雖比較容易,但是北方士兵不熟水戰,損失勢必過大,而且最後必然與劉元軍有一戰,結果如何,難以揣測,若進軍荊州,有兩種可能,一是劉元放棄攻伐江東,從而使江東有了喘息之機,荊州,自然也是沒什麽損失,二者,劉元依舊攻伐江東,劉備來抵擋丞相的軍馬,結果恐得不償失。但是攻伐西涼,丞相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且可以為丞相除去一大隱患,日後再也不必擔心西涼之地的反叛,再加上西涼之地,民風彪悍,善於騎射,可為丞相養十萬騎兵。而且,攻下西涼之後,漢中,川蜀也盡在丞相掌握之中。”
“嗯,荀彧所言,頗得我意。依你之見,攻伐西涼需要多少兵馬?”曹操點點頭道。
“舉全部之力,攻伐西涼,且務必兵貴神速。”
“好,傳我命令,半月之後,舉兵二十萬,征討西涼。”
......
江東,吳郡,孫權署衙之中。
“混賬。”孫權一腳踢翻了麵前擺放的案幾怒吼道。
“主公,息怒啊!”魯肅在一旁勸道。
“如何息怒,我如何才能息怒,七萬大軍,隻逃迴來了兩千餘殘兵,讓我如何麵對江東的父老鄉親,讓我將來有何顏麵去見我孫氏的先祖。而去現在,我江東大部分的武將還被劉元圍困,危在旦夕。若他日劉元或者曹操進軍我江東,我拿什麽抵抗?”孫權怒聲道。
“主公,此事或許還有轉機,依前線敗兵所言,是劉元先趁公瑾不備,派兵偷襲,因此是他先失了道義,背棄盟約在先,我們或可以大義壓之。”魯肅想道。
“嗬嗬,子敬,你莫不是還忘了這個。”孫權取出了一張絹布扔在了地上。
魯肅撿起了絹布,發現那是孫權親手寫的那封信。
“這,怎麽會?”魯肅驚訝的道。
“這是劉元派人送給我的,公瑾的計策,恐怕早就被劉元看出來了。”
“那劉元可有什麽話帶給主公。”
“沒有,僅僅是送了這一封信給我,我想,劉元是想借此羞辱我罷了!”
“或許並非如此,那劉元本可一舉將公瑾餘下的兵馬全殲,但是他並沒有,隻是將公瑾圍困,或許,他仍有顧忌在心,又或者說,他並非想趁此攻伐江東,劉元仍舊有意與江東盟好。”
“若是他真的有意與我盟好,又怎能殺我四萬兵馬。令我江東陷入如今的困境。”孫權今後發狂的道。
“主公,請恕我直言,此事,原本就是公瑾與主公不對在先,是主公與公瑾欲奪取荊州,劉元方才有此舉動,我覺得,劉元將此信送還給主公,便應該就是想要告訴主公,到底是誰無理在先。折損的四萬兵馬,或許就是劉元給主公的一個教訓,而剩下的三萬兵馬與一應將領,就要看主公的誠意了。”
“唉,此事,也是我一時衝動,沒有阻攔住公瑾,方才有此局麵,也罷,子敬,你可願親自前往南郡一趟,替我說服劉元,無論是財物糧草,任其索要,隻要能將公瑾他們救迴來,我江東願意付出一切代價。”孫權歎了口氣,神色逐漸平複了下來。
“好,我即刻便啟程,前往南郡,麵見劉元。定然將公瑾他們帶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