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xgpa的裝甲模塊是掛在骨架上的全封閉防護係統,通過輔助通風係統保持散熱,對載員的體力損耗相當低。


    盡管裝甲模塊完全符合美國iv級防護軍標,但大多數人還是覺得這套外型太過誇張,有影視化的嫌疑,說白了,太酷炫太科幻的東西不符合兔軍的戰鬥力標準。


    所以各家單位都覺得xgpa在這方麵會被扣分,至於在場官兵的觀感,比如那位興奮不已的少將,他們不怎麽放在心上。兔軍的傳統從來都是人湊合裝備,這個傳統一時半會是改不掉的。


    很多人都在嘀咕xgpa的全防護頭盔,連麵罩都沒有,這是完全依賴攝像頭嗎?太超前了吧?


    易立擎背著一個大包,挨個給評審發放一副看起來有些像vr眼鏡的東西。


    “這是跟xgpa頭盔連線的視野分享係統,xgpa的觀瞄係統結合了vr和ar,所以采取了全封閉的設計,也有利於麵部的防護……”


    聽易立擎說能看到跟載員完全相同的信息,有評審問為什麽不直接放到大屏幕上讓所有人看到。


    商衛東終於開口了:“裏麵有獨立於動力裝甲的電子觀瞄技術,他們申請了單獨的二類保密條例。”


    “那就看看有什麽門道吧”,江耀華也是才知道,興致盎然地戴上眼鏡,然後發出了“哦?”的一聲,也不知道是讚歎還是詫異。


    類似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界麵,速度、負重、電量和紙人化的係統模型等信息一眼就能看清,甚至還有載員的紙人模型,但整體很簡潔。當xgpa移動時,各種更詳盡的信息就會通過疊加在環境視野裏的小窗口彈出來,易立擎講解說這是載員通過瞳孔識別技術在選擇信息的展示。


    這個項目展示的是戰鬥性能,既然拉到靶場,重點當然就是射擊。


    評審正要摘掉眼鏡看大屏幕上的情況,視野裏。xgpa抬起了左臂,裝甲護臂上赫然是一部12.7mmm反器材步槍!


    視野裏彈出一個窗口,是200米外的人形靶,被放大了若幹倍。靶子上各環清晰可見。


    所有評審看著一個紅點在靶子上微微晃著,都下意識地抽了口涼氣。


    “這是通過步槍的觀瞄設備,連接到頭盔顯示係統的彈著指示點,現在還不是很準確。”


    易立擎話音剛落,反器材步槍就開火了。槍彈上靶,但離剛才晃動的紅點有幾公分距離。


    大屏幕的影像也接入了眼鏡,能看到xgpa手臂和上身都向後一仰,但幅度不大。裝甲的兩隻腳一前一後,依舊站的很穩。


    江耀華問:“是把數字化改裝的反器材步槍加上去了吧?”


    眼鏡上能清晰看到步槍的觀瞄係統在另一個窗口刷著各種數據,包括餘彈量,槍管溫度和各種測距信息。


    商衛東說:“對,1780所不是正在弄槍械的數字化改造項目嗎?小夏說xgpa的係統可以直接跟改造後的係統對接,我就答應他們試試看。”


    傳統槍械的數字化改造是各**隊都搞了很多年的課題,最終目的就是像玩射擊遊戲一樣。不管是瞄準狀態、彈藥餘量以及槍械狀況,都可以通過集成界麵一目了然,這也是新一代數字化步兵的分支項目。


    這個項目依舊還是技術驗證階段,沒想到夏鳴這邊直接拿到xgpa上集成了。從實際效果來看,還真是應證了軍事專家的預言:以後的戰爭越來越像打電子遊戲。


    視野裏,xgpa又開火了,連續三發,間隔不到1秒,全部上靶。


    沒戴眼鏡的那些人都在低唿,隱隱聽到“不可能”之類的話。夏鳴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麽。


    12.7mm反器材步槍的後座力極大,就算是動力裝甲,加上人也不過130公斤到150公斤,要站立著射擊。還能連續上靶,在一般人看來當然是不可能的。


    夏鳴通過麥克風向評審解釋:“xgpa的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對各個關節的助力調整,協調機體緩衝後座力……”


    江耀華可沒那麽好糊弄:“再怎麽調整,也需要有支點,這個xgpa是靠什麽緩衝的?”


    “腳下”,夏鳴一說。評審去看視野裏的大屏幕影像,這才注意到xgpa的腳下揚起淡淡的煙塵。接著他們才發現有些不對勁,xgpa的腳部比之前運動演示時要粗大不少。


    夏鳴說:“我們在腳部加裝了液壓係統,不僅用來充當槍座,還讓機甲有更強的機動性,不過這是附屬係統,很耗電,所以剛才沒有演示。”


    江耀華笑道:“你們是怕把別人都嚇跑了吧。”


    迴答正確,這個腳部液壓係統,可以讓xgpa跳起四米高,跳出十米遠,如果結合各種戰術動作,根本是對步兵作戰能力的革命性突破。


    隻是xgpa的部件承受力還沒到那個地步,而且還需要人工智能對新姿態進行很細致的學習和分析,技術還不夠成熟,所以夏鳴沒拿出來演示。


    地堡裏又響起抽氣聲,xgpa抬起了右臂,右邊的裝甲護臂上安裝了一挺7.62mm輕機槍。


    輕機槍一梭子一梭子的發射,後座力還不如剛才的反器材步槍,當然機槍的上靶率也不能跟前者相比,但xgpa這個平台很穩,跟架設到陣地上射擊沒太大區別。


    xgpa的表現幾乎是將近科幻中的場景搬到現實中,但這還不是結束,夏鳴抱著一次把人震到底的想法,讓第二部xgpa上場了。


    第一部xgpa的載員還是老洪,第二部的載員則是劉震。


    看著第二部xgpa端著一麵大盾,一挺12.7mm重機槍架在盾側的托鉤上,連商衛東都訝異地道:“小夏,你不是認真的吧?”


    “1780所在除夕前搞定了15式高射機槍的數字化改造,我們順便就拿過來接到xgpa上了,接口沒全搞定,隻有測距功能可以用。”


    夏鳴用細節告訴他,是認真的。


    第二部xgpa沒有像第一部那樣直挺挺站著。而是埋頭矮身,用肩抵住特別改裝過的槍托,然後開火,先是點射。再是掃射。能看到清晰的煙塵從腳底升起,但射擊精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這tm才是……動力裝甲!”


    那個陸軍少將又念叨了一遍,再解釋道:“動力裝甲不是讓人背更多東西,而是讓單兵的防護和作戰能力更強!機動隻是最基礎的,這樣的……”


    他指了指大屏幕上。正端著重盾和重機槍射擊的xgpa,話語低沉而有力:“這樣的動力裝甲,才是未來地麵戰爭的主力!”


    人工智能,信息集成,作戰為王,xgpa的演示,完全擊中了軍方在動力裝甲上的g點。


    江耀華嚴肅地道:“等下重新整理保密條例,xgpa相關的資料全部納入二類甲等機密。”


    有了這個“二類甲等”在前,後續的演示就完全讓人提不起興趣了。


    即便是2020所的動力裝甲,演示的也隻是手持自動步槍時的射擊精度和戰術動作。當他們的動力裝甲把手雷扔出了150米的距離時。團隊還拍掌相慶,夏鳴都不忍心看下去了。


    延陵研究所倒也注意到了與武器的數字化聯動,但他們沒有商衛東這邊的關係,沒找到1780所,演示的是動力裝甲在偵查和火力引導上的前景。


    山鷹重工倒是玩出了點花樣,他們把動力裝甲跟兩輪電動車整合了一下,搞出了一個“單兵輕型快速突擊係統”,軍方代表看得眉頭直皺,似乎已經開始尋思要怎麽否決這玩意。


    兩項演示下來,xgpa大出風頭。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方案討論會就有了結果。江耀華提升xgpa的保密級別,也隻是針對相關技術,不等於xgpa就是軍方支持的下一階段方案。


    最後的維護演示,xgpa依舊搶盡了風頭。穿戴快。加裝和替換組件快,而且兩部xgpa同時參加所有演示,還沒出什麽大問題。


    更重要的是,xgpa的全套維護設備就在一輛裝甲車裏,支持人員就是易立擎帶著三個工程師,絕大部分工作都是劉震那幫普通官兵完成的。而2020所等單位。不僅拉了一卡車備件和支持設備,每家單位至少有十幾號人。


    所以當方案討論會進入到第二個環節,也就是拚ppt的方案講解時,那位叫張巍的陸軍少將就直接問:“你們的xgpa還差哪些環節才能投入實用?”


    這是直接想用的節奏了?


    夏鳴親自上陣做講解,他點到ppt的正文,迴答說:“動力裝甲是一整套體係……”


    ppt上是一個用苜宿引擎製作的實戰動態場景,在城市廢墟裏,兩輛低矮寬大的裝甲車停到一處開闊地,從裝甲車上下來八部動力裝甲,六部分作兩個三角戰鬥隊形,相互掩護,向廢墟裏推進,剩下兩部以裝甲車為依托警戒四周。


    這就是夏鳴跟商衛東討論過後,確立的“動力裝甲戰鬥班組”構想。


    兩部裝甲車是動力裝甲的機動和支持平台,八部動力裝甲構成核心作戰平台。班組裏還有六個人負責技術支持、工程維護和信息保障,他們同時也是裝甲車的駕駛員,以及裝甲車上搭載的步兵雷達、無人機等探測設備以及機槍、迫擊炮等支援火力的操作員。


    “通過支持平台的數據鏈路,所有動力裝甲之間共享信息,包括環境、敵情以及裝備和載員的情況,彼此都完全透明。通過平台的外部鏈路,還可以連接到戰區總部,獲得整個戰區的情報和火力支援。”


    “隻計算六部動力裝甲的防護和火力,重負載方案可以對抗現階段美軍一個步兵分排。如果敵方隻是中等強國水準的陸軍,可以正麵抗衡一個步兵連。如果是第三世界國家,甚至治安戰的環境,六部動力裝甲足以控製一平方公裏地域,隻要這片區域內沒有超過火箭彈和重機槍的火力。”


    場景已經在演示交戰狀況,可以看到一個三人小組用一挺重機槍,兩挺輕機槍,一部自動榴彈發射器和一部反器材步槍壓製著一棟樓房的正麵,另一個三人小組以30公裏的急速躍進到側麵,再騰空跳起一層樓的高度,從窗戶撞入樓房裏。


    在動力裝甲的視野裏,裝甲車平台步兵雷達和紅外探測儀發來的信息,將樓房內部各個身影展示得一清二楚,突入的動力裝甲用重機槍隔著牆壁,一層層掃蕩。


    場景是快進的,真實計時不到半個小時,這棟六層樓房的上百武裝分子就被消滅殆盡,六部動力裝甲隻有兩部被流彈擊傷,載員安然無恙。整個過程,讓評審和其他人看得津津有味,儼然在看一部戰爭大片。


    夏鳴的“ppt”結束後,會議室裏沉寂了好一陣子。


    在這個“動力裝甲作戰班組”體係裏,除了動力裝甲,其他技術都是相當成熟的,也就是說,如果軍方願意用xgpa的話,隻要花錢做整合,花時間做測試,最多三五年,就能弄出具備實戰價值的動力裝甲部隊。


    江耀華、商衛東,還有張巍,現場所有穿軍裝的,臉上的表情都有些震動,覺得不可思議。


    江耀華感慨道:“真不敢相信,民間的技術居然已經走到這麽前麵了。”


    商衛東笑道:“老美要是知道咱們華夏弄出了這麽個東西,還不得把一隊隊間諜送過來?”


    江耀華歎氣:“所以啊,不能讓老美知道,他們要趕上來是很快的。”


    張巍拍桌子道:“那咱們的進度也得加快啊!”


    聽起來軍方的意見已經統一了,這讓其他單位,尤其是那三家有些急了。


    延陵所的顧所長笑道:“xgpa真的很不錯,看得我們是羨慕嫉妒恨啊!”


    大家都笑了起來,這是在場其他單位所有人的心聲。


    顧所長再道:“不過……我想問問夏總,xgpa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夏鳴心中一沉,怪不得之前感覺哪不對勁呢,關鍵在這裏!


    看了看眼裏滿是熱切的將軍們,他苦笑道:“這兩部實驗型號,我們總共花了……”


    他決定照實說:“四千三百萬。”


    在場的人,包括顧所長都傻了。


    夏鳴的話還沒完:“這隻是硬件成本,軟件方麵還沒計算,大概估算的話,原型機每台成本應該在三千萬左右。”


    商衛東兩手拄著桌子遮著臉,他也是第一次聽夏鳴說到成本,完全想不到這個準女婿竟然這麽敗家,而江耀華和張巍等將軍的嘴巴都沒合攏。


    大概所有人都想說:“你是在逗我們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科技狂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癡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癡鯨並收藏超科技狂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