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已經坐下的馮端,又激動的站了起來,“陳大人是為公平教的事情而來?”
聖旨上隻寫著陳璞是欽差身份,他所到之處的邊軍和廂軍還有地方官員要無條件配合他,楊湛是不可能在聖旨上寫明關於公平教的事情的,所以馮端開始並沒有想到陳璞是為公平教的事情而來,隻是覺得既然欽差來了,他就可以倒倒苦水,上達天聽了。
“馮大人,不要激動,我正是為解決此事而來。”陳璞笑道。
“關於公平教,我已經遞呈三次奏章到京城,卻沒有得到任何迴應,我已經不知該如何是好了,陳大人來的太及時了!”馮端是個胖乎乎的五十多歲的老者,有兩撇小胡子,說起話來小胡子跟著臉上的肉一動一動的,很是有趣。
陳璞對這馮端也是有所了解的,其貌不揚的馮端當年高中一甲榜眼,也曾風光過,可後來不知道是得罪了哪位,被排擠出了中樞,來這邊遠的銀屏跟發配也差不多少。但馮端沒有就此消沉,銀屏有如今的大好局麵,除了武陽把此作為與西域貿易的唯一城池,有一半的功勞要歸功於馮端的經營。
馮端不但自己是個頗有施政才能的官員,他還有一個好兒子,叫馮遠棠。馮遠棠沒有走他父親讀書的老路,而是做起了生意,開起了商行,中原和西域之間的大宗買賣很多都是出自他手,除了朝廷明令禁止的東西他不賣,其他的幾乎什麽都賣。
馮遠棠在越國時就經營與高羅濟和琉灣的貿易,越國並入武陽後,隨著國力的強盛他更是如魚得水。五年前,漢齊聯盟已經強弩之末,馮遠棠就看準了銀屏的優勢,把手中的生意結束掉,囤積大量的貨物。當武陽統一天下開放銀屏關時,馮遠棠是全武陽第一個進駐銀屏的商人,也是第一個與西域商人接洽的中原大商賈,更是第一個出貨與西域人的中原商賈,他獲得的第一頭銜不勝枚舉。
在他經營了半年以後,他爹才被排擠到了這裏,這也是馮家為什麽敢在銀屏建這等豪宅,並且畫上如此張揚的壁畫的原因,馮遠棠從沒有利用過馮端手上權利,馮家的家底每一文錢都幹幹淨淨。
“馮大人的奏章中樞都看到了,皇上也知道了,並且派出赤烏衛查探過了,明白嚴峻的形勢以後,才派我來解決此事。”陳璞先安馮端的心。
“如此我就放心了,我還怕我的奏章被有心人截下了,能上達天聽就好。”馮端欣慰的道,接著不好意思的說道:“下官怠慢了,一直還沒問陳大人的名諱,陳大人年紀輕輕就被皇上委以重任,定不簡單。”
陳璞嗬嗬笑道:“我叫陳璞,表字藏鋒,六品禦前行走。”
馮端驚喜道:“可是新科陳狀元?平突戎的陳大人?”
“正是在下。”
“陳大人大才,大智慧!馮端佩服,陳大人的突戎攻略,馮端歎為觀止!”馮端由衷的讚歎道,他胖乎乎的樣子,不但討喜,說話還格外令人信服。
“不被人罵做賣國,就不錯了。”陳璞說道。
馮端鄭重起來,“那都是庸人的看法,陳大人看似是給了突戎大好處,實是讓他們的身體裏流淌我中原的血,若幹年後,他們和我們還有什麽分別?到時候,我們是老師,他們是學生,還能翻出我們的手掌心。一勞永逸,莫過於此。高明到,我思索三天才明其意。”
陳璞本已經高看馮端了,沒想到還是低估了他,“不瞞馮大人,你是第一個看透我謀劃的人,知音難覓,我心甚喜。”
“最高妙處在於,這是陽謀,就算突戎知道了陳大人的謀劃,他們也不可能停止步伐,此計一出,突戎定矣!”馮端毫不掩飾自己對陳璞的推崇。
陳璞看寒暄的也差不多了,拉迴正題,“再怎麽高妙也是過去的事情,未來如何還要看時運。咱們還是聊聊眼前吧,這幾個月究竟發生了什麽,公平教怎麽偃旗息鼓了?”
“唉,陳大人是剛來銀屏,見到公平所少了,沒什麽人談論公平教義了,才覺得他們偃旗息鼓了吧?”馮端問道。
“正是如此,”陳璞說道。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也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局麵,”馮端說道,在馮端接下來的講述中,陳璞才看清銀屏的局勢。
公平教在銀屏的幫會叫做洪恩會,幫主嶽橫江,副幫主嶽縱馬,兩人是親兄弟,其下香主三人,公平叟兩人。本已經在銀屏城紮根,公平所有兩處,定期的在兩處公平所內宣揚公平教義。
嶽橫江十分的聰明,他開第一家公平所的時候,還請馮端出席,說是一些集市上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用煩勞官府,他們就可以幫著解決,希望馮端能指點一下他們。
馮端自然是不會去的,但當時的洪恩會並沒有顯露出邪教的本質,馮端人雖然沒去,但是指點了嶽橫江一些簡單的斷案技巧和標準,並且言明,他們隻有權處理五十兩銀錢以下的小糾紛,高於五十兩或者有了傷亡的事情,絕對不允許他們觸碰。
嶽橫江答應的好好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完全不是那麽迴事兒了,洪恩會不但越線,還越發的張狂,馮端幾次警告他們都無果。可也拿他們沒辦法,他們沒有觸犯武陽律,那些找他們處理事情百姓都是自願的。所謂民不舉官不究,人家苦主沒有到府衙報官,馮端總不可能給人家硬拉到官府,強行審案。
隨著洪恩會的大肆宣揚,除了中原百姓信任他們的人越來越多,就連西域的商人也開始找他們評判事情。
洪恩會一度被西域人稱為二官府,嶽橫江也被稱之為二知府。
就在馮端第三份奏章遞呈中樞後,出了事情。
半月前,鄧廉的小舅子因為與人做生意發生了利益糾紛,去找公平所評判,他對最後的評判結果不滿意,就把這事情告訴了他的姐夫。鄧廉惱羞成怒,率親兵一千圍住銀屏城外的洪恩山莊,讓他們滾出銀屏城,在銀屏城中隻允許存在一間公平所,同時要他們嚴格遵循馮端給出的限製條件行事,如果違反就踏平洪恩山莊。
嶽橫江服軟了,不但撤出了銀屏城,連那唯一的一間公平所,也不怎麽管了,時常的關門。
陳璞聽到鄧廉的名字心中就是一動,“馮大人,這件事確定是半月前?”
“確定,因為就是我遞呈奏章的第二天,出的事情,我記的非常清楚。”馮端肯定的道。
陳璞心下算計,半月前他們正在路上,而那時距離滇陽城隆興會的覆滅過去了十九天,這其中有沒有什麽聯係?還牽扯到讓他有些疑問的鄧廉身上,陳璞從來不懷疑自己的直覺,這其中一定有什麽事情自己沒有想到。
“那這麽說來,事情解決了,怎麽馮大人還是愁眉不展?”陳璞問道。
馮端苦笑,“若真是這樣就解決了,我還至於如此嗎?那洪恩會撤出了銀屏,卻到了銀屏下轄的屏南縣,現在屏南縣的縣令是我的學生,他跟我說,如果他在屏南遇害必是洪恩會所為,讓我多加小心。我馮端一輩子做官,從未徇私,可我不能眼睜睜看著我唯一的學生赴死啊。”
“為何會到生死攸關的地步?據我所知公平教,他們並不與官府對抗啊?”陳璞問道。
“他們是不與官府對抗,可是百姓被他們蠱惑的已經快失去理智了,我那學生寧折不彎的性子,怎麽會容許在他的治下被個江湖幫派掣肘。百姓在縣城牆上寫字、貼公平教義,他就親自率領衙役去刷牆,去撕張貼的教義。已經多次被成群結隊的百姓質問了,百姓敢糾集起來質問一縣之父母官,發展下去,早晚會不可收拾的。我現在隻要一聽是屏南縣的消息,我都不敢去聽,生怕聽到噩耗。”馮端滿麵愁容。
陳璞還以為馮端是為自己的官位而憂愁,萬沒想到是為了自己的門生,對馮端的觀感一升再升,“馮大人,你現在就修書一封,派你最親信的人送給你的這位學生,讓他偃旗息鼓。既然他是剛正的性子,那你就說,已經有了解決辦法,不要打亂我的計劃。”
馮端驚喜道:“陳大人,真的有辦法?”
“辦法現在還沒有,但是會有的,不能讓你的這位學生再蠻幹了,萬一真的出事,悔之晚矣。”陳璞把自己搗毀滇陽和漳懷公平教的事情跟馮端簡單講述了一遍。
“怪不得陳大人知道他們是公平教,這個叫法我也是在洪恩會轉移到屏南縣以後,才得知的。原來陳大人已經成功剿滅了兩處,寫信不保險,我直接派人把我的學生叫來銀屏城,我親自與他說。”馮端恍然大悟的道。
“也好,這樣更穩妥。”
“陳大人如此隱秘的到我這裏來,可是有需要我協助的地方?”馮端放下心事以後,開始顯示他睿智的一麵了。
“暫時隻有一件事需要需要馮大人幫忙,鄧將軍的小舅子是做什麽生意的?為人如何?當時是與何人發生的糾紛?”陳璞問道
馮端被陳璞連珠炮似的問話,問的有些發怔,“這我還真的沒辦法迴答,不過我兒一定知道,我去叫他來。”說著就要起身。
“馮大人,稍待,等會兒再去。我還想知道,你就沒有發現這洪恩會有多少人手?”陳璞問道。
馮端又是一愣,“據我所知,洪恩山莊隻有一百多人吧,怎麽了?”
陳璞皺眉,這就無法解釋了,洪恩山莊有兩三千人是一定的,但他們是怎麽隱藏住的呢?“馮大人這裏是否有地圖?”
“有的,請來我的書案旁。”馮端站起身,示意陳璞跟他過來。
馮端把書案上的書籍和紙張收起,把桌子空出來,然後從身後的櫃子中取出一卷地圖攤開,用鎮紙壓住。
陳璞走上前大略瀏覽了一番,銀屏城修在兩座大山之間,一個是隔絕苯蕃和中原的巴彥山脈,中原稱之為十萬大山,巴彥山脈成一個水滴形,最上的尖端就是銀屏關的位置,最下的寬闊群山就是苗疆。銀屏關西麵的城牆就是由巴彥山脈的最上端延伸而出,至另一個東西向的小山脈塔裏山脈而止,封住了中原的門戶。
因此,銀屏關在修繕的時候最優先的就是這段西麵的城牆,其他裏側的城牆因為延後才動工,現在還在建。
陳璞了解整體的地形以後,指著銀屏關的東麵區域道:“洪恩山莊是不是在這附近?”
聖旨上隻寫著陳璞是欽差身份,他所到之處的邊軍和廂軍還有地方官員要無條件配合他,楊湛是不可能在聖旨上寫明關於公平教的事情的,所以馮端開始並沒有想到陳璞是為公平教的事情而來,隻是覺得既然欽差來了,他就可以倒倒苦水,上達天聽了。
“馮大人,不要激動,我正是為解決此事而來。”陳璞笑道。
“關於公平教,我已經遞呈三次奏章到京城,卻沒有得到任何迴應,我已經不知該如何是好了,陳大人來的太及時了!”馮端是個胖乎乎的五十多歲的老者,有兩撇小胡子,說起話來小胡子跟著臉上的肉一動一動的,很是有趣。
陳璞對這馮端也是有所了解的,其貌不揚的馮端當年高中一甲榜眼,也曾風光過,可後來不知道是得罪了哪位,被排擠出了中樞,來這邊遠的銀屏跟發配也差不多少。但馮端沒有就此消沉,銀屏有如今的大好局麵,除了武陽把此作為與西域貿易的唯一城池,有一半的功勞要歸功於馮端的經營。
馮端不但自己是個頗有施政才能的官員,他還有一個好兒子,叫馮遠棠。馮遠棠沒有走他父親讀書的老路,而是做起了生意,開起了商行,中原和西域之間的大宗買賣很多都是出自他手,除了朝廷明令禁止的東西他不賣,其他的幾乎什麽都賣。
馮遠棠在越國時就經營與高羅濟和琉灣的貿易,越國並入武陽後,隨著國力的強盛他更是如魚得水。五年前,漢齊聯盟已經強弩之末,馮遠棠就看準了銀屏的優勢,把手中的生意結束掉,囤積大量的貨物。當武陽統一天下開放銀屏關時,馮遠棠是全武陽第一個進駐銀屏的商人,也是第一個與西域商人接洽的中原大商賈,更是第一個出貨與西域人的中原商賈,他獲得的第一頭銜不勝枚舉。
在他經營了半年以後,他爹才被排擠到了這裏,這也是馮家為什麽敢在銀屏建這等豪宅,並且畫上如此張揚的壁畫的原因,馮遠棠從沒有利用過馮端手上權利,馮家的家底每一文錢都幹幹淨淨。
“馮大人的奏章中樞都看到了,皇上也知道了,並且派出赤烏衛查探過了,明白嚴峻的形勢以後,才派我來解決此事。”陳璞先安馮端的心。
“如此我就放心了,我還怕我的奏章被有心人截下了,能上達天聽就好。”馮端欣慰的道,接著不好意思的說道:“下官怠慢了,一直還沒問陳大人的名諱,陳大人年紀輕輕就被皇上委以重任,定不簡單。”
陳璞嗬嗬笑道:“我叫陳璞,表字藏鋒,六品禦前行走。”
馮端驚喜道:“可是新科陳狀元?平突戎的陳大人?”
“正是在下。”
“陳大人大才,大智慧!馮端佩服,陳大人的突戎攻略,馮端歎為觀止!”馮端由衷的讚歎道,他胖乎乎的樣子,不但討喜,說話還格外令人信服。
“不被人罵做賣國,就不錯了。”陳璞說道。
馮端鄭重起來,“那都是庸人的看法,陳大人看似是給了突戎大好處,實是讓他們的身體裏流淌我中原的血,若幹年後,他們和我們還有什麽分別?到時候,我們是老師,他們是學生,還能翻出我們的手掌心。一勞永逸,莫過於此。高明到,我思索三天才明其意。”
陳璞本已經高看馮端了,沒想到還是低估了他,“不瞞馮大人,你是第一個看透我謀劃的人,知音難覓,我心甚喜。”
“最高妙處在於,這是陽謀,就算突戎知道了陳大人的謀劃,他們也不可能停止步伐,此計一出,突戎定矣!”馮端毫不掩飾自己對陳璞的推崇。
陳璞看寒暄的也差不多了,拉迴正題,“再怎麽高妙也是過去的事情,未來如何還要看時運。咱們還是聊聊眼前吧,這幾個月究竟發生了什麽,公平教怎麽偃旗息鼓了?”
“唉,陳大人是剛來銀屏,見到公平所少了,沒什麽人談論公平教義了,才覺得他們偃旗息鼓了吧?”馮端問道。
“正是如此,”陳璞說道。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也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局麵,”馮端說道,在馮端接下來的講述中,陳璞才看清銀屏的局勢。
公平教在銀屏的幫會叫做洪恩會,幫主嶽橫江,副幫主嶽縱馬,兩人是親兄弟,其下香主三人,公平叟兩人。本已經在銀屏城紮根,公平所有兩處,定期的在兩處公平所內宣揚公平教義。
嶽橫江十分的聰明,他開第一家公平所的時候,還請馮端出席,說是一些集市上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用煩勞官府,他們就可以幫著解決,希望馮端能指點一下他們。
馮端自然是不會去的,但當時的洪恩會並沒有顯露出邪教的本質,馮端人雖然沒去,但是指點了嶽橫江一些簡單的斷案技巧和標準,並且言明,他們隻有權處理五十兩銀錢以下的小糾紛,高於五十兩或者有了傷亡的事情,絕對不允許他們觸碰。
嶽橫江答應的好好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完全不是那麽迴事兒了,洪恩會不但越線,還越發的張狂,馮端幾次警告他們都無果。可也拿他們沒辦法,他們沒有觸犯武陽律,那些找他們處理事情百姓都是自願的。所謂民不舉官不究,人家苦主沒有到府衙報官,馮端總不可能給人家硬拉到官府,強行審案。
隨著洪恩會的大肆宣揚,除了中原百姓信任他們的人越來越多,就連西域的商人也開始找他們評判事情。
洪恩會一度被西域人稱為二官府,嶽橫江也被稱之為二知府。
就在馮端第三份奏章遞呈中樞後,出了事情。
半月前,鄧廉的小舅子因為與人做生意發生了利益糾紛,去找公平所評判,他對最後的評判結果不滿意,就把這事情告訴了他的姐夫。鄧廉惱羞成怒,率親兵一千圍住銀屏城外的洪恩山莊,讓他們滾出銀屏城,在銀屏城中隻允許存在一間公平所,同時要他們嚴格遵循馮端給出的限製條件行事,如果違反就踏平洪恩山莊。
嶽橫江服軟了,不但撤出了銀屏城,連那唯一的一間公平所,也不怎麽管了,時常的關門。
陳璞聽到鄧廉的名字心中就是一動,“馮大人,這件事確定是半月前?”
“確定,因為就是我遞呈奏章的第二天,出的事情,我記的非常清楚。”馮端肯定的道。
陳璞心下算計,半月前他們正在路上,而那時距離滇陽城隆興會的覆滅過去了十九天,這其中有沒有什麽聯係?還牽扯到讓他有些疑問的鄧廉身上,陳璞從來不懷疑自己的直覺,這其中一定有什麽事情自己沒有想到。
“那這麽說來,事情解決了,怎麽馮大人還是愁眉不展?”陳璞問道。
馮端苦笑,“若真是這樣就解決了,我還至於如此嗎?那洪恩會撤出了銀屏,卻到了銀屏下轄的屏南縣,現在屏南縣的縣令是我的學生,他跟我說,如果他在屏南遇害必是洪恩會所為,讓我多加小心。我馮端一輩子做官,從未徇私,可我不能眼睜睜看著我唯一的學生赴死啊。”
“為何會到生死攸關的地步?據我所知公平教,他們並不與官府對抗啊?”陳璞問道。
“他們是不與官府對抗,可是百姓被他們蠱惑的已經快失去理智了,我那學生寧折不彎的性子,怎麽會容許在他的治下被個江湖幫派掣肘。百姓在縣城牆上寫字、貼公平教義,他就親自率領衙役去刷牆,去撕張貼的教義。已經多次被成群結隊的百姓質問了,百姓敢糾集起來質問一縣之父母官,發展下去,早晚會不可收拾的。我現在隻要一聽是屏南縣的消息,我都不敢去聽,生怕聽到噩耗。”馮端滿麵愁容。
陳璞還以為馮端是為自己的官位而憂愁,萬沒想到是為了自己的門生,對馮端的觀感一升再升,“馮大人,你現在就修書一封,派你最親信的人送給你的這位學生,讓他偃旗息鼓。既然他是剛正的性子,那你就說,已經有了解決辦法,不要打亂我的計劃。”
馮端驚喜道:“陳大人,真的有辦法?”
“辦法現在還沒有,但是會有的,不能讓你的這位學生再蠻幹了,萬一真的出事,悔之晚矣。”陳璞把自己搗毀滇陽和漳懷公平教的事情跟馮端簡單講述了一遍。
“怪不得陳大人知道他們是公平教,這個叫法我也是在洪恩會轉移到屏南縣以後,才得知的。原來陳大人已經成功剿滅了兩處,寫信不保險,我直接派人把我的學生叫來銀屏城,我親自與他說。”馮端恍然大悟的道。
“也好,這樣更穩妥。”
“陳大人如此隱秘的到我這裏來,可是有需要我協助的地方?”馮端放下心事以後,開始顯示他睿智的一麵了。
“暫時隻有一件事需要需要馮大人幫忙,鄧將軍的小舅子是做什麽生意的?為人如何?當時是與何人發生的糾紛?”陳璞問道
馮端被陳璞連珠炮似的問話,問的有些發怔,“這我還真的沒辦法迴答,不過我兒一定知道,我去叫他來。”說著就要起身。
“馮大人,稍待,等會兒再去。我還想知道,你就沒有發現這洪恩會有多少人手?”陳璞問道。
馮端又是一愣,“據我所知,洪恩山莊隻有一百多人吧,怎麽了?”
陳璞皺眉,這就無法解釋了,洪恩山莊有兩三千人是一定的,但他們是怎麽隱藏住的呢?“馮大人這裏是否有地圖?”
“有的,請來我的書案旁。”馮端站起身,示意陳璞跟他過來。
馮端把書案上的書籍和紙張收起,把桌子空出來,然後從身後的櫃子中取出一卷地圖攤開,用鎮紙壓住。
陳璞走上前大略瀏覽了一番,銀屏城修在兩座大山之間,一個是隔絕苯蕃和中原的巴彥山脈,中原稱之為十萬大山,巴彥山脈成一個水滴形,最上的尖端就是銀屏關的位置,最下的寬闊群山就是苗疆。銀屏關西麵的城牆就是由巴彥山脈的最上端延伸而出,至另一個東西向的小山脈塔裏山脈而止,封住了中原的門戶。
因此,銀屏關在修繕的時候最優先的就是這段西麵的城牆,其他裏側的城牆因為延後才動工,現在還在建。
陳璞了解整體的地形以後,指著銀屏關的東麵區域道:“洪恩山莊是不是在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