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銳達笑了笑,沒有再在突戎的事情上繼續深入,而是話鋒一轉,聊到了陳璞今後的打算。


    “冬叔是想問,我要站在哪一方吧?這問題我真的有些被問煩了,老師要問,師兄要問,殷太師要問。冬叔,我沒打算站隊,就這麽晃悠著。誰要踩我,我就咬誰,咬不過我就認慫。”陳璞是真的有些煩了這個問題了。


    冬銳達沒有把陳璞看似玩笑的話,真的當玩笑,反而細細的在品著陳璞話中的信息。冬銳達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陳璞的人之一,起初為了解兒子身邊人的情況,就對陳璞做過調查,雖然沒有查到陳璞的真正家世,可至少知道了陳璞的性格和家庭,隻是一個木訥的孩子而已,就算有些才華,但絕對走不遠,也不會對兒子造成危險,


    後來陳璞一夜開竅,才正式的走進冬銳達的視野,特別是陳璞和楊克己交惡後,在為善山莊的一席話,讓冬銳達把他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一再的提升,後來剿滅擎天三十六寨又見識到了陳璞狠辣果決的一麵,這樣的人天生就該在朝堂縱橫捭闔。


    冬銳達也是最先發現,陳璞無論做什麽事情最後的目的,都是做好事,做善事。他又迷惑了,一個始終把為善作為第一要務的人,真的適合黑暗的政治嗎?


    陳璞用事實給他上了一課,真的可以!


    陳璞抓住了一點,雖然群臣都明白,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或者很少有人能堅持把這一點奉為最高行為準則,那就是一切的的行為和抉擇都以皇家利益為出發點。這句話理解容易,做起來其實也不難,但是隨著身在朝堂日子越久,盤根錯節的關係越多,越難。


    就好比摘果子,最開始可以輕而易舉的摘到最高處的果子,但隨著身上背的果子越來越多,最高的果子再也摘不到了,不但摘不到,還要時不時的檢查身上已經摘到的果子,有沒有磕碰,裝果子的背簍結不結實。


    冬銳達現在拭目以待的就是,陳璞能走多遠,能堅持多久。如果可以堅持到楊克勉上台,那對陳璞來說,就是一個新世界,一切任由他擺布的新世界。


    對陳璞這樣的異類,冬銳達沒辦法置評,這條路不是沒有人走過,但是選了這條路能安穩走過,壽終正寢的從未有過。


    “你選的這條路,我沒有資格評論,我隻能說,如果需要我的幫助,我會盡力。我可以代表洛川一係,說這樣的話。”冬銳達收起笑容,嚴肅起來。


    陳璞知道這句話的分量,此刻的冬銳達是一係的話事人,而不僅僅是自己兄弟的父親,陳璞一點都不驚訝,一個地方上的轉運使,就可以代表洛川一係,因為冬銳達真正的力量他根本就沒有看到過,他也不想去挖掘,該冬銳達顯示力量的時候,無論自己想不想看,也會知曉。


    “那我就先謝謝冬叔了,小侄別的不敢保證,我隻敢保證,我做的每一件事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行無愧於人,止無愧於心。”陳璞也鄭重的說道。


    從冬府出來,陳璞又去了一趟拍賣行,跟梁文舉和林梟陽坐而論畫,一下午時間,並沒有涉及政治話題。


    這就是梁文舉和冬銳達的區別,梁文舉是那種始終秉持文人風骨的人,平日裏君子之交淡若水,遇到事情才展現急公好義的一麵,所謂有求必應,不求不應,就是說梁文舉。


    梁文舉不去涉及政治,早就對朝堂失去興趣的林梟陽自然也不會提及,陳璞更是樂得輕鬆,這個下午可以說是他自打來到京城以後,最愜意和放鬆的下午,什麽都不想,隻談畫功、筆墨、意境、題跋。


    梁嗣道像個剛啟蒙的學生,老老實實的聽著,努力的吸取養分,林清月十分乖巧的帶走了茶娜和桑柔,把空間都留給了這些男人。


    蘇且還和吳旬也都進來旁聽了一陣,最後發現,這真不是他們能參與的話題,又灰溜溜的跑出去了。


    愉快的暢聊了一下午書畫的陳璞,婉拒了梁嗣道的晚飯邀請,神清氣爽的的迴轉陳府。


    接下來就是緊鑼密鼓的婚事籌備,陳璞不能拋頭露麵,就坐在馬車中指揮,反正花錢的地方他就出麵,盡力的把一切都做到最好。還專門為林家與何家租了兩座宅院,作為出嫁的娘家,也都張燈結彩的布置好。


    臘月二十,梁嗣道成親的當天,陳璞假模假樣的拄著拐杖站在自家的馬車旁,馬車中是茶娜四女,他們的馬車從梁嗣道結親的隊伍出門開始就跟在最後,一直到接了親再迴到拍賣行。


    今天的拍賣行的後院擺滿了酒席,連拍賣行中也擺滿了,林梟陽已經無人知曉,就是有人知曉也會裝作不知道,所以所有的賓客都是衝著梁文舉來的,如今殷少德被刺身亡,周弼通敵叛國,一下兩個六部尚書的位置空了出來,其中頂替吏部尚書位置人選裏,梁文舉的官聲最好,政績最佳。


    本來梁文舉也是有強有力的對手的,就是吏部侍郎郝鳳章,本以為攀上殷景琪的郝鳳章卻好死不死的當了出頭鳥,那日朝會以後,別說吏部尚書他沒有了可能,連侍郎的位置都岌岌可危,這幾天郝鳳章惶惶不可終日,生怕哪天皇上找個由頭就罷免了他。


    人就怕成天的擔驚受怕,有限的精力都用在了這裏,哪裏還能謹小慎微的處理事務,郝鳳章連連犯了兩個錯誤。殷景琪跟楊湛正在一個微妙的階段,殷景琪拿不準皇帝的想法,楊湛也沒有找到彌合與殷景琪關係的途徑。


    這樣的敏感時期,根本不用皇上說話,殷景琪直接讓郝鳳章迴家休息去了,至於這休息到什麽時候,那就隻有老天爺知道了。


    沒有了競爭對手的梁文舉,因為在京城一直沒有府宅,所以大家拎著豬頭找不到廟門,根本就不知道去哪裏燒香。


    直到梁文舉發出了請帖,雖然隻是發給了梁文舉認可的人,還有一些老朋友,三巨頭的白軒、殷景琪、段平之,還有藍庭和、董明樓、欒玉,這樣把持一方權柄的大員自然是要邀請的。其他人梁文舉根本就沒有發請柬,可京城之中消息傳的是最快的,發出請柬的當天,全京城的官員幾乎都知道了。


    下一任吏部尚書梁大人的二公子臘月二十成親的消息,好像長了翅膀一樣,滿城皆知。


    陳璞早就料到了這樣的局麵,所以才執意讓梁嗣道,把整個拍賣行搬空,全部擺上酒席,還請了京城幾個大酒樓中的大廚過來掌勺。


    梁嗣道開始還不解,他們家根本就沒有這麽多的朋友,這擺出來足有幾十桌,是幹嘛?


    還是梁文舉點醒了兒子,“你不再官場,不懂這裏麵的奧妙,那你就聽藏鋒的話。很多時候,你請的人未必來,你不請的人未必不來。”


    果不其然,三巨頭都隻是送來了賀禮,並沒有親至,也不是他們不想來,隻是到了他們這個位置,越是熱鬧的場合,就越是要少露麵,因為不可掌控。這樣熱鬧的場麵,牛鬼蛇神都會登場,保不齊就會被政敵擺一道,得不償失。


    藍庭和跟梁家沒有什麽交情,也僅僅是送來賀禮。


    欒玉是言官之首,這樣的場合必須避嫌,不來也是情理之中。


    到最後也隻有董明樓來了,董明樓作為沒有派係的國子監祭酒,最不怕這種場合。隻要不是他特別厭惡的人,一般請他來,他都會露一麵。不知董祭酒性格的人,或許會猜,這是董祭酒的為官之道,誰都不得罪,大家笑哈哈。


    陳璞卻知道,老師這是迷信,他希望能多沾沾喜氣,給自家女兒女婿帶迴去一些。可見沒有子嗣這件事,對古人的傷害有多大,嘴上不說,可心裏卻從未放下。


    祝凱之和冬銳達,都是與梁文舉在江南路三年的同僚,彼此也都很欣賞,必然是要到的。


    陳璞並沒有要進去的意思,他就這樣站在自家的馬車邊,冷眼旁觀的看著粉墨登場的各方官員。有高調的,一群家丁抬著大箱子,箱子上是紅色的大喜字,直接抬進去送賀禮的;也有十分低調的,挑選可以隨身攜帶的貴重禮品,輕車簡從而來的;還有的把幾百兩銀子帶在身上做幌子,帶著女兒前來的,如果可以,當場敲定給梁家兩位少爺做妾那是再好不過了。


    幾十桌的酒席,最後僅剩兩桌是空的,陳璞看要開席了,就坐上禦者的位置,把拐杖放到旁邊,輕輕抽打馬股,馬車緩緩的啟動,往陳府駛去。


    第二日也大同小異,隻是來巴結冬銳達的人,明顯少了,但重量級的卻來了。


    殷景琪和段平之親至,白軒估計是不想參合進這渾水,仍然是僅僅送來了賀禮,並未親至。


    藍庭和依然故我,反正別想在這種場合見到他。


    冬軒丞也是董明樓的學生,董祭酒自然要來,欒玉是冬軒丞的老丈人,他想不想來也必須到場。


    梁文舉和祝凱之,最後聯袂而至。


    在冬府的婚宴,雖然從規模上還不到梁家婚宴的一半,但是從實力上,那可就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到了第三天,祝青林成親當日,陳璞更是大大的開了迴眼。


    禁衛殿前軍都指揮使,被稱作殿帥的盛芳,親至;禁衛馬軍都指揮使,被稱作馬帥的高懷,親至;禁衛步軍都指揮使,被稱作步帥的費定邦,親至;


    除此之外,隻要在京城的武陽將領,幾乎全部到齊。


    最後,白軒壓軸出場。


    可以說如果今天把祝府眾人一網打盡,武陽就基本沒有能帶兵之人了。


    文官之中,除了董祭酒依然像個月老似的逢請必到之外,也隻有梁文舉和冬銳達,算是值得一提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意上上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月無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月無算並收藏如意上上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