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九頭蟲有害世之心,自己身中劇毒,將要身亡,卻用了一個引禍東流之計,把佛寶舍利給了北方高昌國主,要引起兩國紛爭,刀兵相見,爭奪舍利,足可見九頭蟲心中狠毒,唐僧有心挽迴,可是這比起在大殿之上救下眾僧性命還要困難,想要救下僧人性命,隻要自己委屈妥協便可,可是要阻止這一場紛爭,哪裏有那麽容易。
這便是九頭蟲心思巧妙之處,你看那舍利原本是祭賽國之寶,他卻給了高昌國,尤其這幾個國家還把這舍利奉為至寶,得之者便為諸國至尊,肯定都要爭奪,一旦爭奪起來,兵戎相見,數萬人馬互相廝殺,頃刻間就沒有了性命,可是那一國之主哪裏知道陣前殘酷,為了這一顆舍利,不花出去幾萬人命,幾座城池定然不會罷休,唐僧想要阻止,可是人之貪念在此作祟,哪裏能夠阻止的了。
唐僧和悟空等人說了片刻,眾人皆都搖頭歎息,悟空道:“師父莫要傷感,自古以來,從來少不了兵戈之事,這一次雖然看著危急,可是師父若也活五百年,便也就看淡了。”八戒道:“正是正是,這種事情最是平常,咱們還是快點吃飯,明日裏繼續西行吧。”唐僧思索半天,也是心中無奈,隻能睡下。
這天晚上,雖然金光寺裏再沒有其他和尚,可是卻是能夠聽到外麵人聲嘈雜,不知道在做什麽,第二日早晨起來,天剛蒙蒙亮,眾人吃過早飯收拾完畢,出了金光寺,奔向西城門,一路上看見大街上士兵成群結隊,唐僧還以為這是國王派來抓他,可是這些士兵卻一齊奔向北方,原來那國王當真的性急,得知舍利在高昌國之後,被氣的吐血,晚上醒來便連發了十道旨意,調集了全國精銳,北上征討高昌國,這些士兵便是那應征之人,全都前往北門集合去了。
這些人往北,唐僧等人往西,卻不是一條道路,無人阻擋,走了片刻唐僧等人便出離了城郭,再向西,便是一條大路,那青牛也知道唐僧的規律,碰到平坦大路就走快一些,碰到險山惡水便走慢一些,如今到了大路,那青牛邁步便出去了幾十裏,瞬間不見了祭賽國城。
這唐僧雖然生在碧遊宮,跟隨聖人,也見過世間百態,可是再碧遊宮是再碧遊宮,這卻是唐僧第一次下界為人,眼睜睜看著這一場劫難升起,千萬人人命,哪裏能像悟空等人一樣一笑了之,這年頭便如心魔一般,直入唐僧心裏,揮散不去,唐僧思緒萬千,想著如何能夠挽迴這場戰爭。
唐僧看青牛走的急,急忙叫道:“青牛慢走,我當真不要勸說祭賽國主,罷免了這一場紛爭嗎?”青牛無所謂道:“你若是要去,我便送你迴去,這有何難?”唐僧埋怨道:“你乃是人教聖人之青牛,如今人間有難,你怎麽絲毫的不動心。”青牛道:“我人教雖是人教,可是卻不是你說的人教,老君所立人教,乃是要教化萬民,知書達禮,為三界之尊,可是他們內部有什麽矛盾,別說是我,連老君恐怕也梳理不清,再說之前在芭蕉洞的時候我便說了不再幫你,這是觀音給你設計好的劫難,如何應對,便是你的事了,與我無關。”
唐僧千思萬想,可是到最後也沒有相出一個什麽辦法,隻能歎息一聲,拍一拍青牛,青牛會意,腳下生風,順著大路,一行人便向西去,夜間在山林中睡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剛要出發,唐僧卻是又問道:“那祭賽國之事,難道就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眾人皆都搖頭道:“沒有辦法。”悟空道:“師父怎麽還在為此擔憂,那生老病死乃是人間常態,你看見這沙場戰死之人慘烈,可是這一場征戰死傷不過數萬,你還沒有看見這人間還有千萬人或病或饑,也要死去,師父若是要救,怎麽能救的過來。”唐僧道:“我雖然救不過來,但是看見一個,便要想辦法救下一個,悟空,若不然你去到兩軍陣前,施展神通,變化成神,用寫手段把兩國之兵嚇退如何?”悟空笑道:“師父,那兩國乃是為了利益所來,我便是能夠嚇退他一時,怎麽能嚇退他一世,便是這一世國王不動,他兒孫也定然要吧舍利奪迴隻要舍利還是高昌國中,祭賽國便動武之心不死,免不了的爭端。”唐僧聽了,默然無語。
眾人看唐僧無語,便繼續前行,又行了一日的功夫,唐僧又止住了腳步,問道:“我又想了起來,他二國相爭,為的無非就是那佛寶舍利,我等想辦法再給他們取來一個,每國一個,豈不是就兩全其美,不再爭鬥了。”八戒笑道:“師父啊,你這個計策不好,莫說舍利無處尋找,便是找來了,哪裏能夠一模一樣,若是不一樣,你如何分配,知道哪一個好哪一個壞,分的不好的那一國又如何善罷甘休,就算是能夠找來一個一模一樣的,你給了兩國,可是這周邊如此多的國家,看到了好處,他們也要舍利怎麽辦,便是都給了他們,他們看這舍利來的容易,再要其他的東西該當如何,此計不妥,此計不妥。”
唐僧不知道如何反駁,眾人繼續西行,再走了一日的功夫唐僧又停了下來,說道:“我又想到一個辦法,你們聽聽如何?”悟空笑道:“師父,咱們出離了祭賽國已經三天,走了幾百裏,你怎麽還惦記著他們,莫要想了,咱們繼續西行吧。”唐僧道:“這便是最後一次,若是此法在不可行,我便也沒有辦法,由他去了。”眾人聽了,都停下腳步,聽唐僧將要如何,唐僧說道:“我想既然他兩國是為了舍利起的紛爭,再多給他們一個舍利既然不妥,那我們便把這個舍利也搶過來如何,那高昌國若是沒有了這個舍利,祭賽國便也就沒有理由再去攻打。”沙僧笑道:“師父,你這個辦法倒是好,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拿了人家的舍利,你豈不是就和那九頭蟲一般成了不義之人,而且那九頭蟲隻是遭祭賽國一國痛恨,如今那若是搶了舍利,恐怕你要遭兩國詛咒了。”唐僧道:“正是要他們如此,看他們沒有了利益糾葛,又有了同一個敵人,自然就化敵為友,不再廝殺了。”沙僧道:“這樣雖然能夠叫他兩家把手言和,可是這一場便全部到了師父身上,那萬萬人的念力可不是玩笑,輕則鑄成心魔,重則天劫加身,師父還是罷了。”唐僧搖頭道:“我既然有此心願,便要完成,你們誰要替我前去高昌國內,盜來舍利,當眾毀了,叫兩國罷兵迴營。”悟空等人聽了,皆盡無語,悟空道:“師父,就算是老孫當年肆無忌憚,也沒有如你這樣尋死的,你和那些人又毫不相幹,為何平白的好人不坐,非要去做壞人,非是我等不幫你,隻是我等沒有你這樣的福緣,恐怕這一場幫了你,事後自有劫難臨頭,自身不保了。”唐僧又扭頭看向青牛,青牛也搖頭道:“唐僧,這是你之宏願,哪裏能夠叫他人代勞,你若是想要去,便自己去,我便是有些佛緣也不是這麽用的。”
這幾個人說完,都低頭默不作聲,唐僧看了,不由得心中大氣,不過想一想也是,人家幾個隻是要保自己西天取經,護住了自己安慰已然不易,自己憑空生事,再叫他們前去便有些不太合適了,他們願意去最好,若是不願去,自己也沒有權利要求人家。可是就像青牛說的,這是自己的宏願,便要自己前去,哪裏有用別人的道理。可是自己一介凡人,莫說想要潛入高昌國,盜取舍利,便是如今已經出來了的這幾百裏路,自己迴去就要走些日子。
唐僧正在煩惱,忽然聽得懷裏有個聲音輕輕叫道:“師父莫要著急,他們不去,我去替你把那舍利偷了。”唐僧聞言大喜,這才想起來自己懷裏還有一個清風鼠在,這清風鼠自從過了黃風嶺之後便一直附在唐僧身上,那清風鼠身體輕盈,最善隱匿,也不說話,時常的叫唐僧把清風鼠忘了,如今清風鼠雪中送炭,叫唐僧驚喜不已。
唐僧聽到清風鼠說話,心中高興,可是轉念一想,卻是猶豫道:“他們剛才說的清楚,你去偷了舍利,難道不怕因果纏身,天劫降臨嗎?”清風鼠道:“我說有些怕的,不過那如來壓了我千年,我把他恨之入骨,雖然我打不過他,可是如今有一個舍利,也算是佛家的東西,我若是把他偷來,便當糖豆吃了,以解我心頭之恨。”唐僧道:“既然如此,你便去吧,雖然這一去有因果,卻也有些功德,莫要惹是生非,快去快迴,出了什麽事情,有我替你擔著。”清風鼠道:“師父,我去是可以,若是隻是在皇宮裏盜寶,易如反掌,不過我怕這其中有什麽變故,尤其是怕有觀音前來,她若來了,豈不是抓我一個正著。”唐僧想了想,道:“這個簡單。”
唐僧說完轉向悟空,悟空看唐僧剛才低頭不語,以為唐僧是要放棄,看見唐僧看向自己,急忙上前答應,唐僧道:“悟空,你去一趟普陀山吧,就說我菩薩了,找他有點事情。”悟空聽見,頓時變了臉色,原來若是其他的事情悟空都能去辦,可是唯有這求人的事情悟空不愛去,尤其人家觀音都已經把自己扔出山門了,唐僧怎麽還叫自己前去,悟空不由得推辭道:“師父,那菩薩小氣的很,若是沒有妖怪,恐怕她不愛前來。”唐僧道:“沒有,你就去了問一下,她若是想來就來,不來就算,我不強求。”悟空聽了,沒有辦法,隻得駕雲趕赴普陀山,還沒有一頓飯的功夫,便又迴來了,直接撂下一句“菩薩說沒空搭理你,然後就躲得遠遠的了。”
這一迴清風鼠心中便踏實了,要知道這清風鼠好不容易有了這一迴賊膽,可是最怕因此又被抓迴靈山,聽見無人打擾,自然歡喜,在唐僧懷裏告退一聲,化作一陣清風,直奔高昌國而去,此處距離高昌國有千裏之遙,可是對於清風鼠來說頃刻即至,那清風鼠也是幾千年的妖怪,哪裏留戀高昌國的繁榮,直接奔向皇宮而去,那守城的侍衛隻感覺一陣清風吹過,哪裏能夠察覺有外邪入侵,被清風鼠輕易的來到皇宮之內。
那清風鼠即為鼠類,鼻子最靈,順著風向一聞,便聞出來了舍利所在,清風鼠順著氣味,一陣風來到一座宮殿前麵,隻見這宮殿大門緊閉,周圍站滿了侍衛,一個個拔刀搭箭,戒備森嚴,不過這般陣勢,也就隻能防得住凡人,怎麽能防得住神仙,不過清風鼠轉念想了一想,這舍利留在這大殿裏麵,也不知道過多久才有人進去查看,自己若是悄無聲息把舍利偷了,他們連知道都不知道,豈不是和沒有偷到一樣。
想到這裏,清風鼠搖一搖腦袋,顯出來原形,原來是一隻兔子大小的青毛老鼠,再看這青鼠,故意的吱吱大叫兩聲,引起人的注意,而後縱身一躍,撲向了宮殿,對著那宮門一爪子下去便抓了一個大窟窿,進去看見舍利被供在桌子上,清風鼠哪裏客氣,上去一嘴叼起來轉身就跑,剛露出一個腦袋,便看見前麵無數的鋼刀砍了過來,清風鼠就地一滾躲了過去,七竄八躍便消失在了牆角之下,等侍衛想要追趕,哪裏還有清風鼠的影子,頓時大亂。而那清風鼠也不迴唐僧身邊,又徑直去了祭賽國城,隻看見那國王正在城外號令三軍,清風鼠又吱吱的叫了一聲,引得眾人觀看,待眾人看見,清風鼠一口便把舍利吞下了肚子,吃了。
這便是九頭蟲心思巧妙之處,你看那舍利原本是祭賽國之寶,他卻給了高昌國,尤其這幾個國家還把這舍利奉為至寶,得之者便為諸國至尊,肯定都要爭奪,一旦爭奪起來,兵戎相見,數萬人馬互相廝殺,頃刻間就沒有了性命,可是那一國之主哪裏知道陣前殘酷,為了這一顆舍利,不花出去幾萬人命,幾座城池定然不會罷休,唐僧想要阻止,可是人之貪念在此作祟,哪裏能夠阻止的了。
唐僧和悟空等人說了片刻,眾人皆都搖頭歎息,悟空道:“師父莫要傷感,自古以來,從來少不了兵戈之事,這一次雖然看著危急,可是師父若也活五百年,便也就看淡了。”八戒道:“正是正是,這種事情最是平常,咱們還是快點吃飯,明日裏繼續西行吧。”唐僧思索半天,也是心中無奈,隻能睡下。
這天晚上,雖然金光寺裏再沒有其他和尚,可是卻是能夠聽到外麵人聲嘈雜,不知道在做什麽,第二日早晨起來,天剛蒙蒙亮,眾人吃過早飯收拾完畢,出了金光寺,奔向西城門,一路上看見大街上士兵成群結隊,唐僧還以為這是國王派來抓他,可是這些士兵卻一齊奔向北方,原來那國王當真的性急,得知舍利在高昌國之後,被氣的吐血,晚上醒來便連發了十道旨意,調集了全國精銳,北上征討高昌國,這些士兵便是那應征之人,全都前往北門集合去了。
這些人往北,唐僧等人往西,卻不是一條道路,無人阻擋,走了片刻唐僧等人便出離了城郭,再向西,便是一條大路,那青牛也知道唐僧的規律,碰到平坦大路就走快一些,碰到險山惡水便走慢一些,如今到了大路,那青牛邁步便出去了幾十裏,瞬間不見了祭賽國城。
這唐僧雖然生在碧遊宮,跟隨聖人,也見過世間百態,可是再碧遊宮是再碧遊宮,這卻是唐僧第一次下界為人,眼睜睜看著這一場劫難升起,千萬人人命,哪裏能像悟空等人一樣一笑了之,這年頭便如心魔一般,直入唐僧心裏,揮散不去,唐僧思緒萬千,想著如何能夠挽迴這場戰爭。
唐僧看青牛走的急,急忙叫道:“青牛慢走,我當真不要勸說祭賽國主,罷免了這一場紛爭嗎?”青牛無所謂道:“你若是要去,我便送你迴去,這有何難?”唐僧埋怨道:“你乃是人教聖人之青牛,如今人間有難,你怎麽絲毫的不動心。”青牛道:“我人教雖是人教,可是卻不是你說的人教,老君所立人教,乃是要教化萬民,知書達禮,為三界之尊,可是他們內部有什麽矛盾,別說是我,連老君恐怕也梳理不清,再說之前在芭蕉洞的時候我便說了不再幫你,這是觀音給你設計好的劫難,如何應對,便是你的事了,與我無關。”
唐僧千思萬想,可是到最後也沒有相出一個什麽辦法,隻能歎息一聲,拍一拍青牛,青牛會意,腳下生風,順著大路,一行人便向西去,夜間在山林中睡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剛要出發,唐僧卻是又問道:“那祭賽國之事,難道就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眾人皆都搖頭道:“沒有辦法。”悟空道:“師父怎麽還在為此擔憂,那生老病死乃是人間常態,你看見這沙場戰死之人慘烈,可是這一場征戰死傷不過數萬,你還沒有看見這人間還有千萬人或病或饑,也要死去,師父若是要救,怎麽能救的過來。”唐僧道:“我雖然救不過來,但是看見一個,便要想辦法救下一個,悟空,若不然你去到兩軍陣前,施展神通,變化成神,用寫手段把兩國之兵嚇退如何?”悟空笑道:“師父,那兩國乃是為了利益所來,我便是能夠嚇退他一時,怎麽能嚇退他一世,便是這一世國王不動,他兒孫也定然要吧舍利奪迴隻要舍利還是高昌國中,祭賽國便動武之心不死,免不了的爭端。”唐僧聽了,默然無語。
眾人看唐僧無語,便繼續前行,又行了一日的功夫,唐僧又止住了腳步,問道:“我又想了起來,他二國相爭,為的無非就是那佛寶舍利,我等想辦法再給他們取來一個,每國一個,豈不是就兩全其美,不再爭鬥了。”八戒笑道:“師父啊,你這個計策不好,莫說舍利無處尋找,便是找來了,哪裏能夠一模一樣,若是不一樣,你如何分配,知道哪一個好哪一個壞,分的不好的那一國又如何善罷甘休,就算是能夠找來一個一模一樣的,你給了兩國,可是這周邊如此多的國家,看到了好處,他們也要舍利怎麽辦,便是都給了他們,他們看這舍利來的容易,再要其他的東西該當如何,此計不妥,此計不妥。”
唐僧不知道如何反駁,眾人繼續西行,再走了一日的功夫唐僧又停了下來,說道:“我又想到一個辦法,你們聽聽如何?”悟空笑道:“師父,咱們出離了祭賽國已經三天,走了幾百裏,你怎麽還惦記著他們,莫要想了,咱們繼續西行吧。”唐僧道:“這便是最後一次,若是此法在不可行,我便也沒有辦法,由他去了。”眾人聽了,都停下腳步,聽唐僧將要如何,唐僧說道:“我想既然他兩國是為了舍利起的紛爭,再多給他們一個舍利既然不妥,那我們便把這個舍利也搶過來如何,那高昌國若是沒有了這個舍利,祭賽國便也就沒有理由再去攻打。”沙僧笑道:“師父,你這個辦法倒是好,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拿了人家的舍利,你豈不是就和那九頭蟲一般成了不義之人,而且那九頭蟲隻是遭祭賽國一國痛恨,如今那若是搶了舍利,恐怕你要遭兩國詛咒了。”唐僧道:“正是要他們如此,看他們沒有了利益糾葛,又有了同一個敵人,自然就化敵為友,不再廝殺了。”沙僧道:“這樣雖然能夠叫他兩家把手言和,可是這一場便全部到了師父身上,那萬萬人的念力可不是玩笑,輕則鑄成心魔,重則天劫加身,師父還是罷了。”唐僧搖頭道:“我既然有此心願,便要完成,你們誰要替我前去高昌國內,盜來舍利,當眾毀了,叫兩國罷兵迴營。”悟空等人聽了,皆盡無語,悟空道:“師父,就算是老孫當年肆無忌憚,也沒有如你這樣尋死的,你和那些人又毫不相幹,為何平白的好人不坐,非要去做壞人,非是我等不幫你,隻是我等沒有你這樣的福緣,恐怕這一場幫了你,事後自有劫難臨頭,自身不保了。”唐僧又扭頭看向青牛,青牛也搖頭道:“唐僧,這是你之宏願,哪裏能夠叫他人代勞,你若是想要去,便自己去,我便是有些佛緣也不是這麽用的。”
這幾個人說完,都低頭默不作聲,唐僧看了,不由得心中大氣,不過想一想也是,人家幾個隻是要保自己西天取經,護住了自己安慰已然不易,自己憑空生事,再叫他們前去便有些不太合適了,他們願意去最好,若是不願去,自己也沒有權利要求人家。可是就像青牛說的,這是自己的宏願,便要自己前去,哪裏有用別人的道理。可是自己一介凡人,莫說想要潛入高昌國,盜取舍利,便是如今已經出來了的這幾百裏路,自己迴去就要走些日子。
唐僧正在煩惱,忽然聽得懷裏有個聲音輕輕叫道:“師父莫要著急,他們不去,我去替你把那舍利偷了。”唐僧聞言大喜,這才想起來自己懷裏還有一個清風鼠在,這清風鼠自從過了黃風嶺之後便一直附在唐僧身上,那清風鼠身體輕盈,最善隱匿,也不說話,時常的叫唐僧把清風鼠忘了,如今清風鼠雪中送炭,叫唐僧驚喜不已。
唐僧聽到清風鼠說話,心中高興,可是轉念一想,卻是猶豫道:“他們剛才說的清楚,你去偷了舍利,難道不怕因果纏身,天劫降臨嗎?”清風鼠道:“我說有些怕的,不過那如來壓了我千年,我把他恨之入骨,雖然我打不過他,可是如今有一個舍利,也算是佛家的東西,我若是把他偷來,便當糖豆吃了,以解我心頭之恨。”唐僧道:“既然如此,你便去吧,雖然這一去有因果,卻也有些功德,莫要惹是生非,快去快迴,出了什麽事情,有我替你擔著。”清風鼠道:“師父,我去是可以,若是隻是在皇宮裏盜寶,易如反掌,不過我怕這其中有什麽變故,尤其是怕有觀音前來,她若來了,豈不是抓我一個正著。”唐僧想了想,道:“這個簡單。”
唐僧說完轉向悟空,悟空看唐僧剛才低頭不語,以為唐僧是要放棄,看見唐僧看向自己,急忙上前答應,唐僧道:“悟空,你去一趟普陀山吧,就說我菩薩了,找他有點事情。”悟空聽見,頓時變了臉色,原來若是其他的事情悟空都能去辦,可是唯有這求人的事情悟空不愛去,尤其人家觀音都已經把自己扔出山門了,唐僧怎麽還叫自己前去,悟空不由得推辭道:“師父,那菩薩小氣的很,若是沒有妖怪,恐怕她不愛前來。”唐僧道:“沒有,你就去了問一下,她若是想來就來,不來就算,我不強求。”悟空聽了,沒有辦法,隻得駕雲趕赴普陀山,還沒有一頓飯的功夫,便又迴來了,直接撂下一句“菩薩說沒空搭理你,然後就躲得遠遠的了。”
這一迴清風鼠心中便踏實了,要知道這清風鼠好不容易有了這一迴賊膽,可是最怕因此又被抓迴靈山,聽見無人打擾,自然歡喜,在唐僧懷裏告退一聲,化作一陣清風,直奔高昌國而去,此處距離高昌國有千裏之遙,可是對於清風鼠來說頃刻即至,那清風鼠也是幾千年的妖怪,哪裏留戀高昌國的繁榮,直接奔向皇宮而去,那守城的侍衛隻感覺一陣清風吹過,哪裏能夠察覺有外邪入侵,被清風鼠輕易的來到皇宮之內。
那清風鼠即為鼠類,鼻子最靈,順著風向一聞,便聞出來了舍利所在,清風鼠順著氣味,一陣風來到一座宮殿前麵,隻見這宮殿大門緊閉,周圍站滿了侍衛,一個個拔刀搭箭,戒備森嚴,不過這般陣勢,也就隻能防得住凡人,怎麽能防得住神仙,不過清風鼠轉念想了一想,這舍利留在這大殿裏麵,也不知道過多久才有人進去查看,自己若是悄無聲息把舍利偷了,他們連知道都不知道,豈不是和沒有偷到一樣。
想到這裏,清風鼠搖一搖腦袋,顯出來原形,原來是一隻兔子大小的青毛老鼠,再看這青鼠,故意的吱吱大叫兩聲,引起人的注意,而後縱身一躍,撲向了宮殿,對著那宮門一爪子下去便抓了一個大窟窿,進去看見舍利被供在桌子上,清風鼠哪裏客氣,上去一嘴叼起來轉身就跑,剛露出一個腦袋,便看見前麵無數的鋼刀砍了過來,清風鼠就地一滾躲了過去,七竄八躍便消失在了牆角之下,等侍衛想要追趕,哪裏還有清風鼠的影子,頓時大亂。而那清風鼠也不迴唐僧身邊,又徑直去了祭賽國城,隻看見那國王正在城外號令三軍,清風鼠又吱吱的叫了一聲,引得眾人觀看,待眾人看見,清風鼠一口便把舍利吞下了肚子,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