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孫悟空在羅刹女處接來了假的芭蕉扇,不但沒有熄滅火焰山,反而是把那山火越燒越旺,燒了自己的毫毛,這時候有火焰山土地現身告知曰:“若想要求得芭蕉扇,還要去找大力王去也。”悟空聞之問道:“那大力王是何人物?”土地說:“大力王即牛魔王也。”悟空想了想道:“難道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大聖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悟空道:“你有何罪?直說無妨。”土地道:“這火原是大聖放的。”悟空怒道:“我從未來到過此處,哪裏能夠放火,你這等亂談!再說你看我豈是那放火之輩?”
土地道:“大聖莫要著急,聽小神慢慢說來,此間原無這座山,因大聖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被顯聖擒了,壓赴兜率宮,將大聖安於八卦爐內,煆煉之後開鼎,誰知道大聖金剛不壞,分毫未傷,被你蹬倒丹爐,落了幾個磚來,內有餘火,到此處化為火焰山。大聖想是未曾記得我了,我本是兜率宮守爐的道人,當被掌教怪我失守,降下此間,就做了火焰山土地也。”
豬八戒聞言笑道:“怪道你這等打扮!原來是道士變的土地!”悟空半信不信道:“你且說,早尋大力王是何故?’土地道:“大力王乃羅刹女丈夫。他現在撇了羅刹,現在在積雷山摩雲洞內,那裏有個萬歲狐王,那狐王渡劫不過死了,遺下一個女兒,叫做玉麵公主。那公主有狐王留下的百萬家私,無人掌管,百十年前,訪著牛魔王神通廣大,情願倒陪家私,招贅為夫。那牛王便棄了羅刹,輕易的不會翠屏山,若大聖尋著牛王,拜求來此,那羅刹女心中歡喜,方借得真扇。一則扇息火焰,可保師父前進;二來永除火患,可保此地生靈;三者赦我歸天,迴繳老君法旨。”
悟空聞言問道:“積雷山坐落何處?到彼有多少程途?”土地道:“在正南方。此間到彼,有三千餘裏。”悟空聞言,即吩咐帶著八戒迴去尋到了唐僧,把那前因後果給唐僧講說了一遍,轉身就要前去尋找牛魔王,可是這悟空掐念法訣,瞬間出去了幾裏的路程,忽然間又迴來了,出現在眾人麵前,問唐僧道:“師父,你看我去找那魔王,沒有問題吧。”唐僧想了想,自己雖然是又愧於拿羅刹女牛魔王,叫紅孩兒如今下落不明,可是終究還是紅孩兒性格無常,犯了心魔所致,如今到了這裏,便也要一碼歸一碼,自己過去火焰山才是正理,於是便點頭答應,悟空又吩咐沙僧、八戒保護唐僧,又教土地,陪伴勿迴,這才忽的一聲,渺然不見。
悟空腳程,三千裏路程轉眼便到,早見一座高山淩漢。按落雲頭,停立巔峰之上觀看,真是好山,靈氣充盈,園林秀麗,若隻論起外觀,比起仙山大島毫不遜色,足見那萬歲妖狐厲害,能夠守住這一份產業,大聖看彀多時,落在了山峰之上,步下尖峰,入深山,找尋路徑,胡亂找了半天,正自沒個消息,忽見鬆陰下,有一女子,手折了一枝香蘭,嫋嫋娜娜而來。大聖閃在怪石之旁,定睛觀看,隻見那女子生的花容月貌,比起那羅刹女來不知道要好看多少,隻可惜那悟空乃是猴子變得,這女子身上都沒有長毛,在悟空看來便不好看,和那木雕泥塑也沒有什麽區別。
那女子漸漸走近石邊,大聖跳出來躬身施禮,緩緩而言曰:“女菩薩何往?”那女子未曾觀看,聽得叫問,卻自抬頭,忽見大聖的相貌醜陋,老大心驚,欲退難退,欲行難行,隻得戰兢兢,勉強答道:“你是何方來者?敢在此間問誰?”大聖沉思道:“我若說出取經求扇之事,恐這廝與牛王有親,且隻以假親托意,問清楚魔王身在哪裏便可。”那女子見他不語,忽然變了顏色,怒聲喝道:“你是何人,敢來問我!”大聖躬身陪笑道:“我是翠雲山來的,初到貴處,不知路徑。敢問菩薩,此間可是積雷山否?”那女子道:“正是。”大聖道:“有個摩雲洞,坐落何處?”那女子道:“你尋那洞做甚?”大聖道:“我是翠雲山芭蕉洞鐵扇公主派來請牛魔王的。”
那女子一聽鐵扇公主請牛魔王之言,心中頓時大怒,氣的徹耳根子通紅,潑口罵道:“這賤婢,著實可惱,牛王自到我家,未及二載,我也不知送了她多少珠翠金銀,綾羅緞匹。年供柴,月供米,叫她自自在在受用,可她還不識羞,又來請他怎的!”大聖聞言,情知這便是是玉麵公主,故意子拿出鐵棒大喝一聲道:“你這潑賤,將家私買住牛王,勾引那有婦之夫!你倒不羞,卻敢罵誰!”那女子見了悟空兇狠,唬得魄散魂飛,沒好步亂翽金蓮,戰兢兢迴頭便走,這大聖吆吆喝喝,隨後相跟。原來穿過鬆陰,就是摩雲洞口,女子跑進去,撲的把門關了,把悟空擋在外麵,悟空知道牛魔王多半就在裏麵,也不追趕,卻收了鐵棒,在外麵看起了景致。
且不言悟空這裏觀看,卻說那女子跑得粉汗淋淋,唬得蘭心吸吸,徑入書房裏麵。原來牛魔王正在那裏靜玩丹書,這女子委屈上來,沒好氣倒在懷裏,抓耳撓腮,放聲大哭,牛王雖然不知道她為何而哭,卻知道這女人一哭,都是要男人來哄的,牛魔王頓時放下書卷,滿麵陪笑道:“美人,休得煩惱。有甚話說?”那女子見牛魔王來哄,頓時又變得跳天索地,口中罵道:“潑魔害殺我也!”牛王笑道:“你為甚事罵我?”女子道:“我因父母無依,招你護身養命。江湖中說你是條好漢,你原來是個懼內的庸夫!”牛王聞說,將女子抱住道:“美人,我有那些不是處,你且慢慢說來,我與你陪禮。”女子道:“適才我在洞外閑步花陰,折蘭采蕙,忽有一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猛地前來施禮,把我嚇了個呆掙。及定性問是何人,他說是鐵扇公主央他來請牛魔王的。被我說了兩句,他倒罵了我一場,將一根棍子,趕著我打。若不是走得快些,幾乎被他打死!這不是招你為禍?害殺我也!”牛王聞言,卻與他整容陪禮,溫存良久,女子方才息氣。魔王卻發狠道:“美人在上,不敢相瞞,那芭蕉洞雖是僻靜,卻清幽自在。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個得道的女仙,卻是家門嚴謹,內無一尺之童,焉得有雷公嘴的男子央來,這想是那裏來的怪妖,或者假綽名聲,至此訪我,等我出去看看。”
好魔王,拽開步,出了書房,上大廳取了披掛,又拿了一條混鐵棍,出門高叫道:“是誰人在我這裏無狀?”原來悟空在枯鬆澗的時候並為遇見牛魔王,見他那模樣,與五百年前又大不相同,這大聖急忙整衣上前,深深的唱個大喏道:“長兄,還認得小弟麽?”牛王看了看,自然認得,答道:“你是齊天大聖孫悟空麽?”大聖道:“正是,正是,一向久別未拜。適才到此問一女子,方得見兄,豐采果勝常,真可賀也!”牛王喝道:“且休巧舌!我聞你鬧了天宮,被佛祖降壓在五行山下,近解脫天災,保護唐僧西天見佛求經,怎麽在號山枯鬆澗火雲洞把我小兒紅孩兒害了?我正在這裏惱你,你卻怎麽又敢來尋我?”大聖作禮道:“長兄勿得誤怪小弟。當時令郎捉住吾師,要食其肉,小弟近他不得,幸觀音菩薩欲救我師,如今他雖然下落不明,可也是咎由自取,返怪我耶?更何況那男兒自當雲遊天下,方為豪傑,令郎若是隻在你們膝下,恐無緣大道呢。”牛王罵道:“這個乖嘴的猢猻!害子之情,休且不提,你為何才又欺我愛妾,打上我門何也?”大聖笑道:“我因拜謁長兄不見,向那女子拜問,不知就是二嫂嫂。因他罵了我幾句,是小弟一時粗鹵,驚了嫂嫂。望長兄寬恕寬恕!”牛王道:“既如此說,我看故舊之情,饒你去罷。”大聖道:“既蒙寬恩,感謝不盡,但尚有一事奉瀆,萬望周濟周濟。”牛王罵道:“這猢猻不識起倒!饒了你,倒還不走,反來纏我!什麽周濟周濟!”大聖道:“實不瞞長兄,小弟因保唐僧西進,路阻火焰山,不能前進。詢問土人,知尊嫂羅刹女有一柄芭蕉扇,欲求一用。昨到舊府,奉拜嫂嫂,嫂嫂堅執不借,是以特求長兄。望兄長開天地之心,同小弟到大嫂處一行,千萬借扇扇滅火焰,保得唐僧過山,即時完璧。”
牛王聞言,這才知道悟空來是何意,笑罵道:“你說你平常都是莽撞,如今怎麽這等禮貌,你原來是借扇之故!你一定先欺我山妻,山妻想是不肯,故來尋我!且又趕我愛妾!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滅。你既欺我妻,又滅我妾,多大無禮?我怎麽還把芭蕉扇給你,快些上來吃我一棍!”大聖道:“哥要說打,弟也不懼,但求寶貝,是我真心,萬乞哥哥打完我後,借芭蕉扇給我使使!”牛王道:“你若三合敵得我,我著山妻借你;如敵不過,打死你,與我雪恨!”大聖道:“哥說得是,小弟這一向疏懶,不曾與兄相會,不知這幾年武藝比昔日如何,我兄弟們請演演棍看。”這牛王那容分說,掣混鐵棍劈頭就打。這大聖持金箍棒,隨手相迎。兩個這場好鬥,兩人的本領本就是在仲伯之間,直打的天翻地覆,鬥經百十迴合,不分勝負,這二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打的酣暢淋漓,不禁又想起那五百年前一起叱吒風雲的風光時候,忍不住相互誇讚,意氣風發。
兩人正在難解難分之際,隻聽得山峰上有人叫道:“牛爺爺,何事打鬥,我大王多多拜上,幸賜牛爺爺駕臨,好安座也。”牛王聞說,使混鐵棍支住金箍棒,叫道:“猢猻,你且住了,等我去一個朋友家赴會,你等我迴來,再跟你說借芭蕉扇的事情!”悟空叫道:“哥哥莫要耍我,想我等當年聚會,你喝起酒來,沒有盡頭,十幾日也是常事,我等的了,我師父卻等不了,怕他背後罵我也。”牛魔王道:“我這個朋友有些本事,我有些事情求他,卻是不好叫他久等,你在此稍後,我最多一日便迴。”悟空問道:“哥哥今日裏怎麽這麽多事情?”牛魔王道:“想我與你相識的時候,你尚且隻是山野之中的妖猴,你便敢扯出大旗,號為齊天大聖,我等便也學你壯誌豪情了一把,後來那天庭拿你,可惜我等七人聚形不聚心,見天庭勢大,各自奔逃,我雖然有心助你,可也是勢單力薄,更沒有你那天生功德相護,隻能也遠走高飛,如今五百年過去,早已經物是人非,你皈依佛門,拜唐僧為師,求取功名,我卻是娶了一妻一妾,享受人間富貴,雖然我等如今有些恩怨,不過你我既然是拜過兄弟,我便在心中記住了你我的這份情誼,定然幫你過了這火焰山便是,你且稍等,休要再去攪鬧羅刹女,待我迴來,與你討要那芭蕉扇來。”
牛魔王言畢,按下雲頭,徑至洞裏。對玉麵公主道:“美人,才那雷公嘴的男子乃孫悟空,被我一頓棍打走了,再不敢來,你放心,我到一個朋友處吃酒去也。”玉麵公主聽了,心中方安,這才他才卸了盔甲,穿一領鴉青剪絨襖子,走出門,跨上辟水金睛獸,著小的們看守門庭,半雲半霧,一直向西北方而去。
土地道:“大聖莫要著急,聽小神慢慢說來,此間原無這座山,因大聖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被顯聖擒了,壓赴兜率宮,將大聖安於八卦爐內,煆煉之後開鼎,誰知道大聖金剛不壞,分毫未傷,被你蹬倒丹爐,落了幾個磚來,內有餘火,到此處化為火焰山。大聖想是未曾記得我了,我本是兜率宮守爐的道人,當被掌教怪我失守,降下此間,就做了火焰山土地也。”
豬八戒聞言笑道:“怪道你這等打扮!原來是道士變的土地!”悟空半信不信道:“你且說,早尋大力王是何故?’土地道:“大力王乃羅刹女丈夫。他現在撇了羅刹,現在在積雷山摩雲洞內,那裏有個萬歲狐王,那狐王渡劫不過死了,遺下一個女兒,叫做玉麵公主。那公主有狐王留下的百萬家私,無人掌管,百十年前,訪著牛魔王神通廣大,情願倒陪家私,招贅為夫。那牛王便棄了羅刹,輕易的不會翠屏山,若大聖尋著牛王,拜求來此,那羅刹女心中歡喜,方借得真扇。一則扇息火焰,可保師父前進;二來永除火患,可保此地生靈;三者赦我歸天,迴繳老君法旨。”
悟空聞言問道:“積雷山坐落何處?到彼有多少程途?”土地道:“在正南方。此間到彼,有三千餘裏。”悟空聞言,即吩咐帶著八戒迴去尋到了唐僧,把那前因後果給唐僧講說了一遍,轉身就要前去尋找牛魔王,可是這悟空掐念法訣,瞬間出去了幾裏的路程,忽然間又迴來了,出現在眾人麵前,問唐僧道:“師父,你看我去找那魔王,沒有問題吧。”唐僧想了想,自己雖然是又愧於拿羅刹女牛魔王,叫紅孩兒如今下落不明,可是終究還是紅孩兒性格無常,犯了心魔所致,如今到了這裏,便也要一碼歸一碼,自己過去火焰山才是正理,於是便點頭答應,悟空又吩咐沙僧、八戒保護唐僧,又教土地,陪伴勿迴,這才忽的一聲,渺然不見。
悟空腳程,三千裏路程轉眼便到,早見一座高山淩漢。按落雲頭,停立巔峰之上觀看,真是好山,靈氣充盈,園林秀麗,若隻論起外觀,比起仙山大島毫不遜色,足見那萬歲妖狐厲害,能夠守住這一份產業,大聖看彀多時,落在了山峰之上,步下尖峰,入深山,找尋路徑,胡亂找了半天,正自沒個消息,忽見鬆陰下,有一女子,手折了一枝香蘭,嫋嫋娜娜而來。大聖閃在怪石之旁,定睛觀看,隻見那女子生的花容月貌,比起那羅刹女來不知道要好看多少,隻可惜那悟空乃是猴子變得,這女子身上都沒有長毛,在悟空看來便不好看,和那木雕泥塑也沒有什麽區別。
那女子漸漸走近石邊,大聖跳出來躬身施禮,緩緩而言曰:“女菩薩何往?”那女子未曾觀看,聽得叫問,卻自抬頭,忽見大聖的相貌醜陋,老大心驚,欲退難退,欲行難行,隻得戰兢兢,勉強答道:“你是何方來者?敢在此間問誰?”大聖沉思道:“我若說出取經求扇之事,恐這廝與牛王有親,且隻以假親托意,問清楚魔王身在哪裏便可。”那女子見他不語,忽然變了顏色,怒聲喝道:“你是何人,敢來問我!”大聖躬身陪笑道:“我是翠雲山來的,初到貴處,不知路徑。敢問菩薩,此間可是積雷山否?”那女子道:“正是。”大聖道:“有個摩雲洞,坐落何處?”那女子道:“你尋那洞做甚?”大聖道:“我是翠雲山芭蕉洞鐵扇公主派來請牛魔王的。”
那女子一聽鐵扇公主請牛魔王之言,心中頓時大怒,氣的徹耳根子通紅,潑口罵道:“這賤婢,著實可惱,牛王自到我家,未及二載,我也不知送了她多少珠翠金銀,綾羅緞匹。年供柴,月供米,叫她自自在在受用,可她還不識羞,又來請他怎的!”大聖聞言,情知這便是是玉麵公主,故意子拿出鐵棒大喝一聲道:“你這潑賤,將家私買住牛王,勾引那有婦之夫!你倒不羞,卻敢罵誰!”那女子見了悟空兇狠,唬得魄散魂飛,沒好步亂翽金蓮,戰兢兢迴頭便走,這大聖吆吆喝喝,隨後相跟。原來穿過鬆陰,就是摩雲洞口,女子跑進去,撲的把門關了,把悟空擋在外麵,悟空知道牛魔王多半就在裏麵,也不追趕,卻收了鐵棒,在外麵看起了景致。
且不言悟空這裏觀看,卻說那女子跑得粉汗淋淋,唬得蘭心吸吸,徑入書房裏麵。原來牛魔王正在那裏靜玩丹書,這女子委屈上來,沒好氣倒在懷裏,抓耳撓腮,放聲大哭,牛王雖然不知道她為何而哭,卻知道這女人一哭,都是要男人來哄的,牛魔王頓時放下書卷,滿麵陪笑道:“美人,休得煩惱。有甚話說?”那女子見牛魔王來哄,頓時又變得跳天索地,口中罵道:“潑魔害殺我也!”牛王笑道:“你為甚事罵我?”女子道:“我因父母無依,招你護身養命。江湖中說你是條好漢,你原來是個懼內的庸夫!”牛王聞說,將女子抱住道:“美人,我有那些不是處,你且慢慢說來,我與你陪禮。”女子道:“適才我在洞外閑步花陰,折蘭采蕙,忽有一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猛地前來施禮,把我嚇了個呆掙。及定性問是何人,他說是鐵扇公主央他來請牛魔王的。被我說了兩句,他倒罵了我一場,將一根棍子,趕著我打。若不是走得快些,幾乎被他打死!這不是招你為禍?害殺我也!”牛王聞言,卻與他整容陪禮,溫存良久,女子方才息氣。魔王卻發狠道:“美人在上,不敢相瞞,那芭蕉洞雖是僻靜,卻清幽自在。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個得道的女仙,卻是家門嚴謹,內無一尺之童,焉得有雷公嘴的男子央來,這想是那裏來的怪妖,或者假綽名聲,至此訪我,等我出去看看。”
好魔王,拽開步,出了書房,上大廳取了披掛,又拿了一條混鐵棍,出門高叫道:“是誰人在我這裏無狀?”原來悟空在枯鬆澗的時候並為遇見牛魔王,見他那模樣,與五百年前又大不相同,這大聖急忙整衣上前,深深的唱個大喏道:“長兄,還認得小弟麽?”牛王看了看,自然認得,答道:“你是齊天大聖孫悟空麽?”大聖道:“正是,正是,一向久別未拜。適才到此問一女子,方得見兄,豐采果勝常,真可賀也!”牛王喝道:“且休巧舌!我聞你鬧了天宮,被佛祖降壓在五行山下,近解脫天災,保護唐僧西天見佛求經,怎麽在號山枯鬆澗火雲洞把我小兒紅孩兒害了?我正在這裏惱你,你卻怎麽又敢來尋我?”大聖作禮道:“長兄勿得誤怪小弟。當時令郎捉住吾師,要食其肉,小弟近他不得,幸觀音菩薩欲救我師,如今他雖然下落不明,可也是咎由自取,返怪我耶?更何況那男兒自當雲遊天下,方為豪傑,令郎若是隻在你們膝下,恐無緣大道呢。”牛王罵道:“這個乖嘴的猢猻!害子之情,休且不提,你為何才又欺我愛妾,打上我門何也?”大聖笑道:“我因拜謁長兄不見,向那女子拜問,不知就是二嫂嫂。因他罵了我幾句,是小弟一時粗鹵,驚了嫂嫂。望長兄寬恕寬恕!”牛王道:“既如此說,我看故舊之情,饒你去罷。”大聖道:“既蒙寬恩,感謝不盡,但尚有一事奉瀆,萬望周濟周濟。”牛王罵道:“這猢猻不識起倒!饒了你,倒還不走,反來纏我!什麽周濟周濟!”大聖道:“實不瞞長兄,小弟因保唐僧西進,路阻火焰山,不能前進。詢問土人,知尊嫂羅刹女有一柄芭蕉扇,欲求一用。昨到舊府,奉拜嫂嫂,嫂嫂堅執不借,是以特求長兄。望兄長開天地之心,同小弟到大嫂處一行,千萬借扇扇滅火焰,保得唐僧過山,即時完璧。”
牛王聞言,這才知道悟空來是何意,笑罵道:“你說你平常都是莽撞,如今怎麽這等禮貌,你原來是借扇之故!你一定先欺我山妻,山妻想是不肯,故來尋我!且又趕我愛妾!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滅。你既欺我妻,又滅我妾,多大無禮?我怎麽還把芭蕉扇給你,快些上來吃我一棍!”大聖道:“哥要說打,弟也不懼,但求寶貝,是我真心,萬乞哥哥打完我後,借芭蕉扇給我使使!”牛王道:“你若三合敵得我,我著山妻借你;如敵不過,打死你,與我雪恨!”大聖道:“哥說得是,小弟這一向疏懶,不曾與兄相會,不知這幾年武藝比昔日如何,我兄弟們請演演棍看。”這牛王那容分說,掣混鐵棍劈頭就打。這大聖持金箍棒,隨手相迎。兩個這場好鬥,兩人的本領本就是在仲伯之間,直打的天翻地覆,鬥經百十迴合,不分勝負,這二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打的酣暢淋漓,不禁又想起那五百年前一起叱吒風雲的風光時候,忍不住相互誇讚,意氣風發。
兩人正在難解難分之際,隻聽得山峰上有人叫道:“牛爺爺,何事打鬥,我大王多多拜上,幸賜牛爺爺駕臨,好安座也。”牛王聞說,使混鐵棍支住金箍棒,叫道:“猢猻,你且住了,等我去一個朋友家赴會,你等我迴來,再跟你說借芭蕉扇的事情!”悟空叫道:“哥哥莫要耍我,想我等當年聚會,你喝起酒來,沒有盡頭,十幾日也是常事,我等的了,我師父卻等不了,怕他背後罵我也。”牛魔王道:“我這個朋友有些本事,我有些事情求他,卻是不好叫他久等,你在此稍後,我最多一日便迴。”悟空問道:“哥哥今日裏怎麽這麽多事情?”牛魔王道:“想我與你相識的時候,你尚且隻是山野之中的妖猴,你便敢扯出大旗,號為齊天大聖,我等便也學你壯誌豪情了一把,後來那天庭拿你,可惜我等七人聚形不聚心,見天庭勢大,各自奔逃,我雖然有心助你,可也是勢單力薄,更沒有你那天生功德相護,隻能也遠走高飛,如今五百年過去,早已經物是人非,你皈依佛門,拜唐僧為師,求取功名,我卻是娶了一妻一妾,享受人間富貴,雖然我等如今有些恩怨,不過你我既然是拜過兄弟,我便在心中記住了你我的這份情誼,定然幫你過了這火焰山便是,你且稍等,休要再去攪鬧羅刹女,待我迴來,與你討要那芭蕉扇來。”
牛魔王言畢,按下雲頭,徑至洞裏。對玉麵公主道:“美人,才那雷公嘴的男子乃孫悟空,被我一頓棍打走了,再不敢來,你放心,我到一個朋友處吃酒去也。”玉麵公主聽了,心中方安,這才他才卸了盔甲,穿一領鴉青剪絨襖子,走出門,跨上辟水金睛獸,著小的們看守門庭,半雲半霧,一直向西北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