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唐僧來到西梁女國,聽從了悟空的建議,假意與女王成親,想要待到那女王在渡牒上畫押用印之後,再掉頭西行,於是隻能假意迎合女王,上了女王的鳳輦,與女王同坐,看上去那鳳輦倒也寬大,唐僧本想躲開一點,可是誰知道那女王自從牽了唐僧的手之後,便死死的纏住了唐僧,就像在街上撿了一個寶貝一樣,絲毫沒有男女顧忌,把唐僧死死的拉在身邊,上了鳳輦之後更是不給唐僧躲閃的機會,幾乎把唐僧抱在了懷裏,那唐僧白白生了幾萬年,哪裏如此溫玉滿懷,隻覺得一陣陣異香傳來,口鼻中滿是異性氣息,尤其那女王生的花容月貌,唐僧不由得就有些不一樣的感覺了。天地良心,唐僧隻不過是個和尚,又不是太監,如此時刻,怎能沒有一點本能的雄性反應,這一點身體上的小變化,被那女王敏銳的注意到了,惹得那女王一陣陣嬌笑,甚至趁唐僧不注意偷著摸了一把,嚇得唐僧如受驚的兔子一般,護住要害,不敢抬頭。


    與些文武官,見主公與長老同登鳳輦,並肩而坐,一個個眉花眼笑,撥轉儀從,複入城中。孫大聖才教沙僧挑著行李,牽著青牛,隨大駕後邊同行。豬八戒往前亂跑,先到五鳳樓前,嚷道“師父好自在!好現成呀!快些吃了喜酒進親才是!”唬得些執儀從引導的女官,一個個迴至駕邊道“主公,有一個長嘴大耳的,在五鳳樓前嚷道要喜酒吃哩。”女主聞奏,與長老倚香肩,偎並桃腮,開檀口,俏聲叫道“禦弟哥哥,長嘴大耳的是你那個高徒?”終於有了一些緩解現在尷尬之情的事情,唐僧急忙道“是我第二個徒弟,他生得食腸寬大,一生要圖口肥。須是先安排些酒食與他吃了,方可行事。”女主急問左右道“光祿寺安排筵宴完否?”女官奏道“已完,設了葷素兩樣,在東閣上哩。”女王又問“怎麽兩樣?”女官奏道“臣恐唐朝禦弟與高徒等平素吃齋,故有葷素兩樣。”女王卻又笑吟吟,偎著長老的香腮道“禦弟哥哥,你吃葷吃素?”唐僧道“貧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須得幾杯素酒,與我二徒弟吃些。”


    說未了,太師啟奏“請赴東閣會宴,今宵吉日良辰,就可與禦弟爺爺成親,明日天開黃道,請禦弟爺爺登寶殿,麵南改年號即位。”女王大喜,即與唐僧攜手相攙,下了龍車,共入端門裏,至東閣之下,又聞得一派笙歌聲韻美,又見兩行紅粉貌嬌嬈。正中堂排設兩般盛宴左邊上首是素筵,右邊上首是葷筵,下兩路盡是單席。那女王斂袍袖,十指尖尖,奉著玉杯,便來安席。


    悟空近前道“我師徒都是吃素。先請師父坐了左手素席,轉下三席,分左右,我兄弟們好坐。”太師喜道“正是,正是。師徒即父子也,不可並肩。”眾女官連忙調了席麵。女王一一傳杯,安了他弟兄三位。悟空又與唐僧丟個眼色,教唐僧迴禮,哄那女王歡喜,唐僧隻能下來,卻也擎玉杯,與女王安席。那些文武官,朝上拜謝了皇恩,各依品從,分坐兩邊,才住了音樂請酒。


    那八戒坐下,看見滿桌的食品,那管好歹,放開肚子,隻情吃起。也不管什麽玉屑米飯、蒸餅、糖糕、蘑菇、香蕈、筍芽,木耳、黃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芋頭、蘿菔、山藥、黃精,一骨辣了個罄盡,喝了五七杯酒。口裏嚷道“看添換來!拿大觥來!再吃幾觥,各人幹事去。”沙僧問道“好筵席不吃,還要幹甚事?”呆子笑道“古人雲,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我們如今招的招,嫁的嫁,取經的還去取經,走路的還去走路,莫隻管貪杯誤事,快早兒打發關文,正是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女王聞說,即命取大杯來。近侍官連忙取幾個鸚鵡杯、鸕鶿杓、金叵羅、銀鑿落、玻璃盞、水晶盆、蓬萊碗、琥珀鍾,滿斟玉液,連注瓊漿,果然都各飲一巡。


    唐僧這時候與那女王坐在一起,那女王幾杯酒下肚,卻是麵色紅暈,更是誘人,心中淫心大動,不住的挑逗唐僧,唐僧一麵要裝作迎合,一麵還要緊守清明,好不辛苦,看酒過三巡,急忙欠身而起,對女王合掌道“陛下,多蒙盛設,酒已夠了。請登寶殿,倒換關文,趕天早,送他三人出城罷。”


    女王此時早已經被唐僧迷的神魂顛倒,隻想快些與唐僧共赴,再看唐僧的三個徒弟礙事,果然依言,攜著唐僧,散了筵宴,上金鑾寶殿,即讓唐僧即位。唐僧急忙道“不可,不可!適太師言過,明日天開黃道,貧僧才敢即位稱孤。今日還是陛下印關文,打發他去也。”女王依言,仍坐了龍床,即取金交椅一張,放在龍床左手,請唐僧坐了,叫徒弟們拿上通關文牒來。


    悟空當即便教沙僧解開包袱,取出關文,悟空再將關文雙手捧上。那女王細看一番,隻見關文上有大唐皇帝寶印九顆,下有寶象國印,烏雞國印,車遲國印。女王看罷,嬌滴滴笑語道“禦弟哥哥又姓陳?”唐僧道“俗家姓陳,法名玄奘。因我唐王聖恩認為禦弟,賜姓我為唐也。”女王道“關文上如何沒有高徒之名?”唐僧道“三個頑徒,不是我唐朝人物。”女王道“既不是你唐朝人物,為何肯隨你來?”唐僧道“大的個徒弟,祖貫東勝神洲傲來國人氏,第二個乃西牛賀洲烏斯莊人氏,第三個乃流沙河人氏。他三人都因罪犯天條,南海觀世音菩薩解脫他苦,秉善皈依,將功折罪,情願保護我上西天取經。皆是途中收得,故此未注法名在牒。”女王道“我與你添注法名,好麽?”唐僧道“但憑陛下尊意。”女王即令取筆硯來,濃磨香翰,飽潤香毫,牒文之後,寫上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三人名諱,卻才取出禦印,端端正正印了,又畫個手字花押,傳將下去。


    孫大聖接了,教沙僧包裹停當。那女王又賜出碎金碎銀一盤,下龍床遞與悟空道“你三人將此權為路費,早上西天。待汝等替我禦弟取經迴來,寡人還有重謝。”悟空道“我們出家人,不受金銀,途中自有乞化之處。”女王見他不受,又取出綾錦十匹,對悟空道“汝等行色匆匆,裁製不及,將此路上做件衣服遮寒,”悟空道“出家人穿不得綾錦,自有護體布衣。”女王見他不受,教“取禦米三升,在路權為一飯。”八戒聽說個飯字,便就接了,捎在包袱之間。悟空道“兄弟,行李見今沉重,且倒有氣力挑米?”八戒笑道“你那裏知道,米好的是個日消貨,隻消一頓飯,就了帳也。”三兄弟遂此合掌謝恩。


    唐僧看諸事已畢,急忙道“陛下,我三個徒弟與我年深日久,輕易非凡,敢煩陛下相同貧僧送他三人出城,待我囑付他們幾句,教他好生西去,我卻迴來,與陛下永受榮華,無掛無牽,方可會鸞交鳳友也。”女王聽唐僧說的美妙,不知是計,便傳旨擺駕,再與唐僧並倚香肩,同登鳳輦,出西城而去,一路上隻見滿城中都盞添淨水,爐降真香,一則看女王鑾駕,二來看禦弟男身。沒老沒小,盡是粉容嬌麵、綠鬢雲鬟之輩。


    走在路上,兩旁有百姓圍觀,女王又早已與唐僧親熱了個夠,這才沒有依偎在唐僧懷裏,隻是死死的攥著唐僧的手不撒開,唐僧這才有機會凝聚心神,想起來了之前的疑問,趕緊問道“陛下,我一直有一個疑問,不知道能否叫陛下解答?”女王笑道“過了今日,你便是國王,我哪裏能有隱瞞你的事情,禦弟但問無妨。”


    唐僧點頭,問道“陛下,我初進西梁女國,誤飲子母河水,在人家修養,卻是聽說我國十年之前男女興旺,可是突然來了一場瘟疫,叫西梁國上下男子死了一個幹淨,女子卻絲毫不受妨礙,我聽著此事甚為蹊蹺,不知道陛下能否為我解說一二。”女王聽了,呆愣許久,方才歎了一口氣道“禦弟,好端端的日子,怎麽說起來這等晦氣事,且休要說,等今日裏我等魚水之歡,明日你登殿稱孤之後,我再說給你聽不遲。”唐僧哪裏還能等到今晚,急忙道“我從小便是一個好奇的性子,如今心中有事,你若不說給我聽,恐怕今天我也睡不踏實。”


    女王聞言,又談一口氣,道“既然如此,我便說給你聽吧,我這西梁國,四麵皆有大山環繞,道路不便,妖魔眾多,非能人異士通行不得,就算有行商旅客前來,在半路上也要死去十之方能夠過來,故此上古時候女尊男卑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雖是與外界閉塞不通,倒是也少了兵亂戰火,更是風調雨順,也算是安康,隻是十年之前,在那南部國土,生出了一次瘟疫,這瘟疫厲害,波及了我國半數國土,死傷甚重,不過這瘟疫雖然厲害,卻也隻是男女皆得,尋常了疫病,我母王殫心竭慮,花費了兩三年的時光,用盡了手段,眼看將疫病控製,大劫當解,我母王焚香祭表,恭拜天地,可這時候人群中卻來了兩個身穿破衲,赤腳光頭的和尚,問問母王為何隻敬天地,不尊我佛。我母王心中卻是好笑,當時我國內雖然也有和尚,卻是不多,從來便隻是拜天地不拜佛陀,那和尚聽了,卻是沒說什麽,轉身便走了,隻是半夜夢裏,我母王夢到一人,自稱乃是西方觀音菩薩,說我國瘟疫未除,要死盡全國男子,除非有東土大唐的唐僧前來,方能破解此難,我母王大驚醒來,本不以為意,可是第二日裏那疫病便突然厲害,更是如那觀音說說,隻死男人,不死女人,半年是時間,我全國上下竟然再無一男子存在,那周邊鄰國見有機可乘,便發兵攻打,我一國皆是女人,哪裏能夠抵擋,叫他過把我國國土占下大半,也虧得這瘟疫不止是傷我國百姓,那外國的兵丁,隻要是進來我西梁國境內的男人,三月必死,這才叫我們保住家園,我母王為此鬱鬱而亡,這才把王位傳到了我的手裏,我母王臨終之前,千叮萬囑我要留下唐僧來,故此我才這般留你,禦弟,求你便是為了我一國的百姓,也萬要留下。”唐僧聞言,大吃一驚,剛要說些什麽,卻早到了了那西關之外。


    再看這時候悟空、八戒、沙僧、同心合意,結束整齊,徑迎著鑾輿,厲聲高叫道“那女王不必遠送,我等就此拜別。”唐僧亦慢下龍車,走到了悟空前麵,轉身對女王拱手道“陛下,莫要難為於我,我還是要去西天取經也。”女王聞言,大驚失色,急忙道“禦弟哥哥,我願將一國之富,招你為夫,明日高登寶位,即位稱君,我願為君之後,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卻又變卦?更何況你取經不過是念與死人聽經,怎麽不顧我一國活人的死活?”八戒卻是不管,看女王要派人來抓唐僧,頓時發起個風來,把嘴亂扭,耳朵亂搖,闖至駕前,嚷道“我們和尚家和你這粉骷髏做甚夫妻!放我師父走路!”那女王見他那等撒潑弄醜,唬得魂飛魄散,跌入輦駕之中,久不能起,兩旁邊的女官護衛見了,一齊上前,便要抓唐僧,悟空不願打傷人命,吹一口仙氣,使了一個定身的法術,衝那眾人一指,便看見那百人的隊伍,都變成木雕泥塑的一半,悟空高叫道“多謝陛下款待,我師徒去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小記之臥底唐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銅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銅五並收藏西遊小記之臥底唐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