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觀音和黎山老母等四個女人閑著沒事聊八卦的時候,說了唐僧半天的壞話,但黎山老母對唐僧的印象還是不錯的,看唐僧在大門之前彬彬有禮,進入廳堂之後非禮勿視,明明是個彬彬君子,哪裏像觀音說的那麽不堪,心裏不由得埋怨觀音八卦的出頭了。
不過黎山老母雖然不是佛教弟子,但是人家觀音親自請了自己,總要給觀音幾分麵子的,那觀音既然認為唐僧不好,那自己便繼續試他一試,於是黎山老母笑道:“可憐!可憐!你生來便在沙門,你覺得出家人有何好處?”唐僧道:“女菩薩,你在家人,不知卻有何好處?”
黎山老母道:“別的不說,且說這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人生四大幸事,說的便是在家人的,你這出家人便一樣都沒有了。”
唐僧知道這是黎山老母考校自己,說道:“女菩薩,你說的不錯,你說的這人生四樣幸事,便是那食,友,色,權,常人看來這便是人生極好,但是這出家人,也有一些好處,我立明誌,許大願,不計外物如何,隻修本心寧靜,看那陰陽變化,知曉天機運轉,待到修成功德,便可以與天同壽,比那酒色權勢不要好的許多。”
黎山老母聞言卻暗暗吃了一驚,這唐僧乃是金蟬子轉世,可是他剛才說的,哪裏是佛家的道理,分明是道家的修行,黎山老母琢磨不透,隻能佯裝聞怒道:“這潑和尚無禮!我若不看你東土遠來,就該罵出門去,我本是個真心實意,要把你等招做敖婿,你卻這樣不識好歹,就算你是受了戒,發了願,永不還俗,可是你還有三個徒弟,我與他們說說,好歹招的一個,你還會阻攔嗎?”
唐僧心中好笑,便叫道:“既然如此,我便問一問吧,悟空,你願意留在這裏嗎?”悟空道:“師父,你哪裏見過猴子養在家裏的,我便是有那心,也委實在這裏住不下,你問問八戒願意在這裏嗎。”八戒雖然心裏巴不得這樣,但是大家都在這裏,八戒哪裏好答應,隻能說道:“猴哥,我哪裏是那樣不要栽人麽。大家從長計較。”唐僧再道:“你兩個既然不肯,便教悟淨在這裏罷。”
沙僧是個老實人,說道:“你看師父說的話。弟子蒙菩薩勸化,受了戒行,等候師父。自蒙師父收了我,又承教誨,師父去哪裏我便要去哪裏,不敢離開左右。”
唐僧問了一圈,裝作委屈的說道:“你看,我幫你問了一遍,他們都是不肯留下。”黎山老母被唐僧這麽敷衍的迴答氣的笑了,嬌哼一聲,抽身轉進屏風,撲的把門關上,把師徒們撇在外麵,茶飯全無,再沒人出。
八戒眼看那漂亮的婦人走了,心中焦燥,埋怨唐僧道:“師父忒不會幹事,把話說的太死了,你若是能夠敷衍一下,隻含糊答應,最起碼哄他些齋飯吃了,睡的一夜的熱炕,明日看見再說肯與不肯,就算她把咱們趕出去也值了,現在似這般關門不出,我們這清灰冷灶,天寒地凍,這一夜怎麽過去!”
悟淨笑道:“二哥,既然如此,你便在他家做個女婿罷,便能到長久的富貴了。”八戒含糊道:“兄弟,這還要從長計較了。”悟空道:“還要如何計較?你要肯,便就教師父與那婦人做個親家,你就做個倒踏門的女婿。他家這等有財有寶,一定倒陪嫁妝,整治個會親的筵席,我們也落些受用。你在此間還俗,卻不是兩全其美?”那呆子道:“胡說!胡說!我看大家嘴上說的道德,心裏卻早有此意,唯獨與我有仇,拿老豬出醜了。像你們這般扭扭捏捏的樣子,把好事都弄沒了。這如今茶水不得見麵,燈火也無人管,雖熬了這一夜,但那匹馬明日又要馱人,又要走路,再若餓上這一夜,哪裏走的路,你們先坐著,等老豬去放放馬來。”
那八戒心裏惦記那美貌的婦人,找了這個不是借口的借口,急解了韁繩,拉出馬去,卻忘了早些時候幾人才說起了這白龍馬的身世,龍太子哪裏會因為一頓飯不吃便餓了。悟空知道八戒不懷好意,說道:“沙僧,你且陪師父坐這裏,等老孫跟他去,看他往那裏放馬。”唐僧心裏也好笑,不過唐僧卻沒有悟空那種神通,隻能道:“悟空,你看便去看他,看他幹了什麽,迴來與我們說說。”悟空道:“這是自然。”然後走出廳房,掐訣念咒,搖身一變,變作個紅蜻蜓兒,飛出前門,,翅膀搖晃便趕上八戒。
再看那八戒拉著馬,哪裏有放馬的心,有草處且不教吃草,溜溜達達的趕著馬,左右看看無人,便悄然轉到後門去,卻看見那婦人,帶了三個女子,正在後門外閑立著,賞菊看月,好一副秋景美人圖。他娘女們看見八戒來時,三個女兒閃將進去,那婦人佇立門首道:“小長老那裏去?”這呆子丟了韁繩,上前施禮,道聲:“娘!我是來放馬的。”那婦人道:“你在前麵放馬,怎麽轉到後麵來了。”八戒道:“我這不是心中掛記我娘,過來看看。”婦人道道:“你如何叫我這般親切,就你師父那般精細,是斷然不肯讓你們留在這裏當了女婿的?”八戒笑道:“我師父那是奉了唐王的旨意,菩薩麵前發下了願望,不敢有違君命,這才上路西行,這才走了一二年的功夫,心裏還怕那唐王找過來呢,所以才不肯答應做你的女婿,但是我便是不一樣了,我早就無爹無娘,更沒有什麽親戚家眷,孤身一人,隻因為被他那大徒弟拿了,這才無奈跟隨他西去取經,如今娘若是願意招婿,我卻是願意,隻恐娘嫌我嘴長耳大,配不上你家的姑娘呢。
不過黎山老母雖然不是佛教弟子,但是人家觀音親自請了自己,總要給觀音幾分麵子的,那觀音既然認為唐僧不好,那自己便繼續試他一試,於是黎山老母笑道:“可憐!可憐!你生來便在沙門,你覺得出家人有何好處?”唐僧道:“女菩薩,你在家人,不知卻有何好處?”
黎山老母道:“別的不說,且說這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人生四大幸事,說的便是在家人的,你這出家人便一樣都沒有了。”
唐僧知道這是黎山老母考校自己,說道:“女菩薩,你說的不錯,你說的這人生四樣幸事,便是那食,友,色,權,常人看來這便是人生極好,但是這出家人,也有一些好處,我立明誌,許大願,不計外物如何,隻修本心寧靜,看那陰陽變化,知曉天機運轉,待到修成功德,便可以與天同壽,比那酒色權勢不要好的許多。”
黎山老母聞言卻暗暗吃了一驚,這唐僧乃是金蟬子轉世,可是他剛才說的,哪裏是佛家的道理,分明是道家的修行,黎山老母琢磨不透,隻能佯裝聞怒道:“這潑和尚無禮!我若不看你東土遠來,就該罵出門去,我本是個真心實意,要把你等招做敖婿,你卻這樣不識好歹,就算你是受了戒,發了願,永不還俗,可是你還有三個徒弟,我與他們說說,好歹招的一個,你還會阻攔嗎?”
唐僧心中好笑,便叫道:“既然如此,我便問一問吧,悟空,你願意留在這裏嗎?”悟空道:“師父,你哪裏見過猴子養在家裏的,我便是有那心,也委實在這裏住不下,你問問八戒願意在這裏嗎。”八戒雖然心裏巴不得這樣,但是大家都在這裏,八戒哪裏好答應,隻能說道:“猴哥,我哪裏是那樣不要栽人麽。大家從長計較。”唐僧再道:“你兩個既然不肯,便教悟淨在這裏罷。”
沙僧是個老實人,說道:“你看師父說的話。弟子蒙菩薩勸化,受了戒行,等候師父。自蒙師父收了我,又承教誨,師父去哪裏我便要去哪裏,不敢離開左右。”
唐僧問了一圈,裝作委屈的說道:“你看,我幫你問了一遍,他們都是不肯留下。”黎山老母被唐僧這麽敷衍的迴答氣的笑了,嬌哼一聲,抽身轉進屏風,撲的把門關上,把師徒們撇在外麵,茶飯全無,再沒人出。
八戒眼看那漂亮的婦人走了,心中焦燥,埋怨唐僧道:“師父忒不會幹事,把話說的太死了,你若是能夠敷衍一下,隻含糊答應,最起碼哄他些齋飯吃了,睡的一夜的熱炕,明日看見再說肯與不肯,就算她把咱們趕出去也值了,現在似這般關門不出,我們這清灰冷灶,天寒地凍,這一夜怎麽過去!”
悟淨笑道:“二哥,既然如此,你便在他家做個女婿罷,便能到長久的富貴了。”八戒含糊道:“兄弟,這還要從長計較了。”悟空道:“還要如何計較?你要肯,便就教師父與那婦人做個親家,你就做個倒踏門的女婿。他家這等有財有寶,一定倒陪嫁妝,整治個會親的筵席,我們也落些受用。你在此間還俗,卻不是兩全其美?”那呆子道:“胡說!胡說!我看大家嘴上說的道德,心裏卻早有此意,唯獨與我有仇,拿老豬出醜了。像你們這般扭扭捏捏的樣子,把好事都弄沒了。這如今茶水不得見麵,燈火也無人管,雖熬了這一夜,但那匹馬明日又要馱人,又要走路,再若餓上這一夜,哪裏走的路,你們先坐著,等老豬去放放馬來。”
那八戒心裏惦記那美貌的婦人,找了這個不是借口的借口,急解了韁繩,拉出馬去,卻忘了早些時候幾人才說起了這白龍馬的身世,龍太子哪裏會因為一頓飯不吃便餓了。悟空知道八戒不懷好意,說道:“沙僧,你且陪師父坐這裏,等老孫跟他去,看他往那裏放馬。”唐僧心裏也好笑,不過唐僧卻沒有悟空那種神通,隻能道:“悟空,你看便去看他,看他幹了什麽,迴來與我們說說。”悟空道:“這是自然。”然後走出廳房,掐訣念咒,搖身一變,變作個紅蜻蜓兒,飛出前門,,翅膀搖晃便趕上八戒。
再看那八戒拉著馬,哪裏有放馬的心,有草處且不教吃草,溜溜達達的趕著馬,左右看看無人,便悄然轉到後門去,卻看見那婦人,帶了三個女子,正在後門外閑立著,賞菊看月,好一副秋景美人圖。他娘女們看見八戒來時,三個女兒閃將進去,那婦人佇立門首道:“小長老那裏去?”這呆子丟了韁繩,上前施禮,道聲:“娘!我是來放馬的。”那婦人道:“你在前麵放馬,怎麽轉到後麵來了。”八戒道:“我這不是心中掛記我娘,過來看看。”婦人道道:“你如何叫我這般親切,就你師父那般精細,是斷然不肯讓你們留在這裏當了女婿的?”八戒笑道:“我師父那是奉了唐王的旨意,菩薩麵前發下了願望,不敢有違君命,這才上路西行,這才走了一二年的功夫,心裏還怕那唐王找過來呢,所以才不肯答應做你的女婿,但是我便是不一樣了,我早就無爹無娘,更沒有什麽親戚家眷,孤身一人,隻因為被他那大徒弟拿了,這才無奈跟隨他西去取經,如今娘若是願意招婿,我卻是願意,隻恐娘嫌我嘴長耳大,配不上你家的姑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