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師徒離開了鷹愁澗,再向西走了有兩月有餘,這兩個月路程還算太平,遇到的都是一些大王強盜,豺狼虎豹,有那識趣的早早退下,不識趣的,悟空的鐵棒自會教他們做人。光陰荏苒,轉眼間到了初春的季節,草木發芽,樹木新綠,野花盛開,師徒三人也相處的融洽了,一路上遊玩春色,走的逍遙自在。
這一日眼看日頭西沉,師徒走到了一處高地遠處遙望看看有沒有人家可以借宿,卻看到在山間有一座閣樓,哪怕這裏離得還遠,也能看出來那裏紅牆高大,金碧輝煌,貴氣衝天,唐僧欣喜,看來這一夜不用露宿野外,於是策馬前行,來到了那閣樓之下。
來到近前這才發現,原來這裏是一座寺院,好寺院,在半山間修建,山石鋪路,兩旁鬆柏成群,山門高大,上有金剛守護,殿閣聳立,嫋嫋佛香繚繞,左鍾右鼓,清鳴定人心神,這氣派,比起大唐的白馬寺還要高出一籌。
唐僧下馬,正好有一個小和尚從山門裏走出,看見了唐僧,唐僧沒有別的特點,就是長得好看,雖然沒有穿著袈裟,但一個光頭,上麵留著戒疤,足以表明佛門弟子的身份,那小和尚急忙站住,施禮問道:“這是哪裏的長老,請寺廟裏進茶。”唐僧說道:“弟子乃是東土大唐去往西天靈山取經的,路過此地,天色已晚,想要再此借宿一宿。”小和尚急忙讓道:“請進請進,我去報與方丈知曉。”
這時候孫悟空卻是從後麵進來了,小和尚猛的抬頭看見,嚇得倒退幾步,幾乎快要跌倒,說道:“這是哪裏來的妖怪,怎麽這幅模樣,好生難看。”唐僧說道:“這是我的徒弟,給我牽馬的。”小和尚皺眉道:“相貌如此醜陋,怎麽能做的了和尚。”
這時唐僧來到了正殿之前,正殿上掛著好大的一塊牌匾,寫著“觀音禪院”,都是金粉寫的,在夕陽餘暉下金光四射,晃人眼睛,那小和尚請唐僧正殿裏拜一拜菩薩,自己去後殿稟報方丈。唐僧進入正殿,隻見這正殿裏更為豪華,那菩薩像足有五六丈高,渾身鍍金,雕刻細膩,表情生動,穿著綢緞,手裏拿著玉淨瓶,當真親切威嚴,與觀音一般無二。
唐僧見聖人都不拜見,悟空也是能和觀音拉拉扯扯的主,怎麽會拜這個泥像,這時候悟空早已在大殿裏轉了一圈,沒有什麽意思,忽然抬頭看見了大殿左側的鍾樓,一縱身跳了上去,拿起鍾杵亂敲一氣,或緊或慢,或重或輕,直敲的這寺院裏大小僧人,上下房的長老一齊出來罵道:“哪個孫子在那裏敲鍾呢?”悟空這才停手,自鍾樓上再一躍而下,唬的眾僧人後退幾步,待看清悟空相貌,又嚇得後退幾步。這時候唐僧從正殿裏轉出,眾僧人看唐僧儀表非凡,這才心中不怕,過來拜見,這時候後麵轉出了寺院院主,請唐僧到方丈那裏用茶。
院主先給唐僧悟空獻了茶,又準備了齋飯,收拾已畢,在後麵有兩個小童饞著一個老僧出來,隻見這老僧,彎腰駝背,滿臉的皺紋,眼角塌陷,牙齒不齊,但穿戴卻極為精彩:頭戴一頂毗盧僧帽,上麵有一圈貓眼石閃放光輝,身上穿一件錦榮的偏衫,金針銀線翡翠邊角,一雙僧鞋鑲著八寶石,一根拐杖安著夜明珠。這一身穿戴,佛性沒看出來,倒是顯出了一身的富貴氣來。
眾僧對這老僧都極為尊敬,躬身施禮道:“師祖來了。”唐僧也起身施禮,而後那老僧做了主座,唐僧坐了次座,其他人全部站立,無人坐下。老僧說道:“剛才聽說有東土大唐來的高僧,我特來拜見一二。”唐僧迴禮:“不敢。”老僧問道:“敢問法師,自東土大唐到這裏有多少路程?”唐僧說道:“我自出長安邊界,有五千餘裏;過兩界山,收了這個小徒,一路來,行過西番哈咇國,經兩個月,又有五六千裏,才到了貴處。”老僧道:“這也有萬裏之遙了。我弟子虛度一生,山門也不曾出去,誠所謂坐井觀天,樗朽之輩。”
這時候旁邊有本寺的長老插嘴道:“師祖太過謙虛了,師祖自幼參禪,法力高深,這方圓幾百裏人盡皆知,有那俗人得了侵體的病魔,都是師祖手到病除,這寺廟偌大的家業就是師祖掙下來的,師祖之大功德,才是造化天地呢。”老僧訓斥道:“謹言,莫要不識高低。”臉上卻帶著幾分得意神色。
唐僧又問道:“老院主高壽幾何?”老僧說道:“癡長二百七十歲了。”臉上得意神色更甚幾分。
看得出,這老僧是破有幾分修行的,常人七十便已經是古來稀壽,這老僧能活二百七十歲,在人世間當真如活菩薩一樣的人物,值得驕傲,可惜這一次唐僧與悟空都不是凡人,唐僧自混沌初分就已存在,悟空到現在也有了將近千年的壽元,悟空看那老僧甚是得意,忍不住說道:“這比俺老孫還差的遠哩!”那老僧便問:“你有多少年紀了?”悟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了,於是隻是笑,也不搭話。
那老僧也隻當這是悟空一句瘋話,便不介意,也不再問,隻叫獻茶,看有一個小童,拿出一個羊脂玉的盤子,有三個法藍鑲金的茶鍾;又一童,提一把白銅壺兒,斟了三杯香茶。真個是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唐僧自打在碧遊宮的時候就喜歡這種精巧的玩意,此刻看見這茶盅新奇,不由得誇讚道:“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那老僧說道:“不好不好,讓法師見笑了!法師來自東土大唐,乃天朝上國,奇珍異寶數不勝數,似這般器具,何足過獎?法師既然自大唐而來,可帶有什麽寶貝,借與老朽一觀,讓老朽開一開眼界?”
這一日眼看日頭西沉,師徒走到了一處高地遠處遙望看看有沒有人家可以借宿,卻看到在山間有一座閣樓,哪怕這裏離得還遠,也能看出來那裏紅牆高大,金碧輝煌,貴氣衝天,唐僧欣喜,看來這一夜不用露宿野外,於是策馬前行,來到了那閣樓之下。
來到近前這才發現,原來這裏是一座寺院,好寺院,在半山間修建,山石鋪路,兩旁鬆柏成群,山門高大,上有金剛守護,殿閣聳立,嫋嫋佛香繚繞,左鍾右鼓,清鳴定人心神,這氣派,比起大唐的白馬寺還要高出一籌。
唐僧下馬,正好有一個小和尚從山門裏走出,看見了唐僧,唐僧沒有別的特點,就是長得好看,雖然沒有穿著袈裟,但一個光頭,上麵留著戒疤,足以表明佛門弟子的身份,那小和尚急忙站住,施禮問道:“這是哪裏的長老,請寺廟裏進茶。”唐僧說道:“弟子乃是東土大唐去往西天靈山取經的,路過此地,天色已晚,想要再此借宿一宿。”小和尚急忙讓道:“請進請進,我去報與方丈知曉。”
這時候孫悟空卻是從後麵進來了,小和尚猛的抬頭看見,嚇得倒退幾步,幾乎快要跌倒,說道:“這是哪裏來的妖怪,怎麽這幅模樣,好生難看。”唐僧說道:“這是我的徒弟,給我牽馬的。”小和尚皺眉道:“相貌如此醜陋,怎麽能做的了和尚。”
這時唐僧來到了正殿之前,正殿上掛著好大的一塊牌匾,寫著“觀音禪院”,都是金粉寫的,在夕陽餘暉下金光四射,晃人眼睛,那小和尚請唐僧正殿裏拜一拜菩薩,自己去後殿稟報方丈。唐僧進入正殿,隻見這正殿裏更為豪華,那菩薩像足有五六丈高,渾身鍍金,雕刻細膩,表情生動,穿著綢緞,手裏拿著玉淨瓶,當真親切威嚴,與觀音一般無二。
唐僧見聖人都不拜見,悟空也是能和觀音拉拉扯扯的主,怎麽會拜這個泥像,這時候悟空早已在大殿裏轉了一圈,沒有什麽意思,忽然抬頭看見了大殿左側的鍾樓,一縱身跳了上去,拿起鍾杵亂敲一氣,或緊或慢,或重或輕,直敲的這寺院裏大小僧人,上下房的長老一齊出來罵道:“哪個孫子在那裏敲鍾呢?”悟空這才停手,自鍾樓上再一躍而下,唬的眾僧人後退幾步,待看清悟空相貌,又嚇得後退幾步。這時候唐僧從正殿裏轉出,眾僧人看唐僧儀表非凡,這才心中不怕,過來拜見,這時候後麵轉出了寺院院主,請唐僧到方丈那裏用茶。
院主先給唐僧悟空獻了茶,又準備了齋飯,收拾已畢,在後麵有兩個小童饞著一個老僧出來,隻見這老僧,彎腰駝背,滿臉的皺紋,眼角塌陷,牙齒不齊,但穿戴卻極為精彩:頭戴一頂毗盧僧帽,上麵有一圈貓眼石閃放光輝,身上穿一件錦榮的偏衫,金針銀線翡翠邊角,一雙僧鞋鑲著八寶石,一根拐杖安著夜明珠。這一身穿戴,佛性沒看出來,倒是顯出了一身的富貴氣來。
眾僧對這老僧都極為尊敬,躬身施禮道:“師祖來了。”唐僧也起身施禮,而後那老僧做了主座,唐僧坐了次座,其他人全部站立,無人坐下。老僧說道:“剛才聽說有東土大唐來的高僧,我特來拜見一二。”唐僧迴禮:“不敢。”老僧問道:“敢問法師,自東土大唐到這裏有多少路程?”唐僧說道:“我自出長安邊界,有五千餘裏;過兩界山,收了這個小徒,一路來,行過西番哈咇國,經兩個月,又有五六千裏,才到了貴處。”老僧道:“這也有萬裏之遙了。我弟子虛度一生,山門也不曾出去,誠所謂坐井觀天,樗朽之輩。”
這時候旁邊有本寺的長老插嘴道:“師祖太過謙虛了,師祖自幼參禪,法力高深,這方圓幾百裏人盡皆知,有那俗人得了侵體的病魔,都是師祖手到病除,這寺廟偌大的家業就是師祖掙下來的,師祖之大功德,才是造化天地呢。”老僧訓斥道:“謹言,莫要不識高低。”臉上卻帶著幾分得意神色。
唐僧又問道:“老院主高壽幾何?”老僧說道:“癡長二百七十歲了。”臉上得意神色更甚幾分。
看得出,這老僧是破有幾分修行的,常人七十便已經是古來稀壽,這老僧能活二百七十歲,在人世間當真如活菩薩一樣的人物,值得驕傲,可惜這一次唐僧與悟空都不是凡人,唐僧自混沌初分就已存在,悟空到現在也有了將近千年的壽元,悟空看那老僧甚是得意,忍不住說道:“這比俺老孫還差的遠哩!”那老僧便問:“你有多少年紀了?”悟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了,於是隻是笑,也不搭話。
那老僧也隻當這是悟空一句瘋話,便不介意,也不再問,隻叫獻茶,看有一個小童,拿出一個羊脂玉的盤子,有三個法藍鑲金的茶鍾;又一童,提一把白銅壺兒,斟了三杯香茶。真個是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唐僧自打在碧遊宮的時候就喜歡這種精巧的玩意,此刻看見這茶盅新奇,不由得誇讚道:“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那老僧說道:“不好不好,讓法師見笑了!法師來自東土大唐,乃天朝上國,奇珍異寶數不勝數,似這般器具,何足過獎?法師既然自大唐而來,可帶有什麽寶貝,借與老朽一觀,讓老朽開一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