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封禪台上。
杜白一身金盔蟒袍,雍容華貴如同太陽一般。
可他的眼神卻是冷的,
很冷,
比冰還冷。
就連炎熱的風,吹過了他之後也變得冷了。
人冷如冰。
鐵麵無私。
杜白一人,橫眉冷對數千江湖群雄,依舊霸氣凜然,麵不改色。
“劉正風滅門一案,福威鏢局滅門一案,並不是個例子,再往前算,魔教與江湖各派大戰更是死傷摻重,血流成河。”
杜白說道這裏,冷目如電,有如煌煌天威在身,他在封禪台上環視一圈,上千江湖好漢,竟無一人敢於他對視。
“本人一開始就說過,有一個問題疑惑不解,江湖上有許多有名望的人物,他們並非黑道中人,也不是犯上作亂之徒,可為什麽他們偏偏自視甚高,向來不把朝廷,不把國法放在眼裏呢?”
杜白說道這裏輕輕一歎,神色卻又更冷了:
“江湖上處處刀光劍影,爭鬥廝殺,本人認為,最大的原因在於朝廷。是朝廷監管不力,執法不嚴,這才導致了江湖上的一片亂象。本人承蒙天子看重,擔任了國師一職,又兼任錦衣衛指揮使,天子將巡視天下的重任交托給了本人,本人自然不能讓皇帝失望,讓黎民繼續生活在刀光劍影的恐懼之中,因此,為了社稷的安寧,本人特定製定一部武林基本法,來震懾那些橫行不法之徒。”
封禪台上,
突然響起了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
杜白的話大出群雄意料之外,人人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些什麽好,各人的臉色又是尷尬,又是詫異。
國師想讓我們奉公守法,也未免太想當然了。
江湖自有江湖的規矩,行走江湖,最重要的是講義氣,義之所來,即使刀山火海那也得硬著頭皮闖上一闖。
不然就會讓江湖同道瞧不起。
比起江湖情義與規矩,誰還在乎什麽律法?
群雄中也有明白人,他們隱隱約約的也感覺到了,國師之所以擺這麽大的陣仗,又是一萬大軍,又是召開武林大會。
恐怕頒布這部武林基本法才是真正目的吧。
不過國師到底是朝廷高官,不了解江湖的事,他好大喜功,想要用一部律法來震懾江湖,也未免太兒戲了。
杜白見群雄各懷心事,一時之間,封禪台上鴉雀無聲。本來杜白以國師的身份為江湖武林頒布一部法典,這等大事,各門各派的人理應紛紛向他道賀或者恭維,至不濟的也要問問他武林法上有什麽內容才是。
可是江湖上一千餘人匯聚一堂,竟誰也不開口說話。
氣氛忽然靜了下來,十分詭異。
杜白也靜了下來,他昂首望天,那雙深邃的眼眸,仿佛漠視了場上的上千英雄,靜靜看著遠方那浩瀚的山川::
“錦衣衛有三萬精兵,朝廷有百萬大軍,軍鋒一指,所向披靡。本人絕對有能力,有信心,終結武林的亂象,給百姓一個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群雄一聽,皆盡駭然。
國師這是要以軍隊鎮壓江湖麽?
杜白看著台下震驚失色的群雄,冷冷一笑,擺了擺手。
錦衣衛中立刻走出了一百餘人,手持托盤,上麵放著一本薄薄的書,向著各門各派送了過去。
杜白也拿了一本書,朝著這些江湖人士晃了一晃,說道:
“這本書上寫就是武林基本法,請諸位英雄一觀。諸位看這書這麽薄,其實內容也不多,重要的隻有三件事:
第一,兵為兇器,有持兵器者須向各地的錦衣衛登記,若是登記人有違法行為,朝廷將依法禁止此人繼續佩戴兵器。
第二,江湖之上禁止爭鬥廝殺,挑釁者重罪,被迫戰鬥者無罪。
第三,見義勇為者不得盲目行事,發現案情要及時上報錦衣衛,經錦衣衛查明之後方可依法行動,若是事態緊急來不及上報,那麽以國家與百姓的安危為重,可立即行動,但事後必須向錦衣衛報備案情。
武林基本法講的就是這三件事,望諸位英雄切記切記,若是有朝一日犯了錯,本人可是要違法必究的。”
嗡
封禪台上的議論聲音更大了。
國師杜太白,看起來是一個說到做到的決絕人物。
他說要違法必究。
那必定是是認真的。
他以軍隊鎮壓江湖,又有誰能違抗呢?
各門各派的掌門人物,拿著這本薄薄的武林基本法,既覺得十分燙手,又覺得的十分沉重。
群雄望著封禪台上鐵麵無私,一片威嚴的國師,心中充滿了不甘。
又漸漸多了一種感覺。
這江湖,怕是要變天了。
在這氣氛有些緊張的當口,武當派的掌門衝虛道長站了出來,他對杜白行了一禮後,說道:“國師大人。對於一個練武之人來說,兵器可以說我們的身家性命,您禁止我們佩戴兵器,這是否不大合適呢?”
“什麽身家性命?”
杜白冷冷反問一聲,又接著說道:““衝虛道長,你無論用多麽冠冕堂皇的話,但終究是掩飾不了一點事實,兵器是兇器,武術是殺人之術,所以對於兵器,朝廷必須要慎重處理,但這次頒布的武林基本法,它的目的不是為了禁武,而是為了懲惡揚善,雖然每一個人都需要兵器來保護自己,但誰也不想看到有惡人拿著兵器來為禍江湖。衝虛道長,你要明白,武林基本法禁止的是惡人的武器,若一個人性情忠義,守禮守法,他就是有十八般武器,大搖大擺的闖蕩江湖,朝廷也不會對他限製半分的。”
“既然如此,貧道無話可說。”
衝虛道長歎息一聲後,又退了迴去。
群雄聽了杜白這幾句話,知道隻要奉公守法後朝廷就不會限製武器,均是精神一振,鬆了口氣。
不過還有一點,眾人仍是不大明白。
國師大人為枉死的人主持公道,又定下法典平息江湖上的紛爭。
如此大仁大義,他當真是傳說中的大奸臣嗎?
眾人的心中不免半信半疑起來。
傳言當真不可信呐
杜白見衝虛退去,又環視全場,大聲問道:“對這本武林基本法,諸位誰還有異議嗎?”
群雄互相看了一眼,仍是誰也沒有再開口。
這本武林基本法,大家也翻看了,內容跟現有的法律差不多,隻是多了違法犯罪的人會被禁止攜帶兵器,和遇事要向錦衣衛報備這件麻煩事。
也有人認為杜白有些迂腐,覺得他禁止惡人攜帶兵器一項實在多此一舉,既然是惡人,既然是亡命之徒,誰又會在乎你這本什麽法,犯下屠刀呢。
杜白在封禪台上一連問了三遍,沒人迴應。他又接著說道:
“既然諸位沒有異議,就讓錦衣衛為諸位登記一下吧,每個人隻需按個指印,填一份有關自己的兵器信息就可以了,等諸位登記完畢之後,便可自行離開。此次武林大會也到此結束,本人接下來要率兵出征,討伐魔教。就先走一步了。”
群雄聽到要登記兵器的信息,無不愕然,都感到十分別扭,但聽到杜白討伐魔教後,剛才的不滿又瞬間消失無蹤,封禪台上又沸沸洋洋的喧鬧起來。
正當眾人議論如何討伐魔教的時候,一個略帶有哭腔的蒼老聲音忽然從一側傳來。
這人的聲音無比洪亮,恍若風卷殘雲,竟瞬間壓下來封禪台上所有人的聲音。
“國師大人,五嶽劍派與魔教仇深似海,大人討伐魔教,可否讓老夫與嵩山派追隨,獻些微薄之力呢?”
說話的人,竟然是先前被錦衣衛壓出去的左冷禪。
不知為什麽,這位五嶽盟主的臉上多了許多斑斑的淚痕,像是痛哭過一場,看起來極為淒慘。
跟在左冷禪身後的錦衣衛頭領上前對杜白迴令:
“啟稟國師,屬下已經查明,劉正風滅門一案,的確是嵩山派丁勉自作主張,與左冷禪無關。”
杜白淡淡的望了望左冷禪一眼,問道:“丁勉呢?”
錦衣衛頭領大聲迴道:“已經正法”
杜白眼中精芒一閃而逝。
逼左冷禪殺丁勉,是杜白對左冷禪提的一個無理要求。他這是為了讓左冷禪少一個臂助,同時也讓嵩山派的弟子對左冷禪起失望與猜忌的心思。
杜白想要製衡左冷禪一下,可卻沒想到,即便是丁勉這位嵩山派的二號人物,左冷禪也說殺就殺,當真是梟雄本色。
。
封禪台上。
杜白一身金盔蟒袍,雍容華貴如同太陽一般。
可他的眼神卻是冷的,
很冷,
比冰還冷。
就連炎熱的風,吹過了他之後也變得冷了。
人冷如冰。
鐵麵無私。
杜白一人,橫眉冷對數千江湖群雄,依舊霸氣凜然,麵不改色。
“劉正風滅門一案,福威鏢局滅門一案,並不是個例子,再往前算,魔教與江湖各派大戰更是死傷摻重,血流成河。”
杜白說道這裏,冷目如電,有如煌煌天威在身,他在封禪台上環視一圈,上千江湖好漢,竟無一人敢於他對視。
“本人一開始就說過,有一個問題疑惑不解,江湖上有許多有名望的人物,他們並非黑道中人,也不是犯上作亂之徒,可為什麽他們偏偏自視甚高,向來不把朝廷,不把國法放在眼裏呢?”
杜白說道這裏輕輕一歎,神色卻又更冷了:
“江湖上處處刀光劍影,爭鬥廝殺,本人認為,最大的原因在於朝廷。是朝廷監管不力,執法不嚴,這才導致了江湖上的一片亂象。本人承蒙天子看重,擔任了國師一職,又兼任錦衣衛指揮使,天子將巡視天下的重任交托給了本人,本人自然不能讓皇帝失望,讓黎民繼續生活在刀光劍影的恐懼之中,因此,為了社稷的安寧,本人特定製定一部武林基本法,來震懾那些橫行不法之徒。”
封禪台上,
突然響起了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
杜白的話大出群雄意料之外,人人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些什麽好,各人的臉色又是尷尬,又是詫異。
國師想讓我們奉公守法,也未免太想當然了。
江湖自有江湖的規矩,行走江湖,最重要的是講義氣,義之所來,即使刀山火海那也得硬著頭皮闖上一闖。
不然就會讓江湖同道瞧不起。
比起江湖情義與規矩,誰還在乎什麽律法?
群雄中也有明白人,他們隱隱約約的也感覺到了,國師之所以擺這麽大的陣仗,又是一萬大軍,又是召開武林大會。
恐怕頒布這部武林基本法才是真正目的吧。
不過國師到底是朝廷高官,不了解江湖的事,他好大喜功,想要用一部律法來震懾江湖,也未免太兒戲了。
杜白見群雄各懷心事,一時之間,封禪台上鴉雀無聲。本來杜白以國師的身份為江湖武林頒布一部法典,這等大事,各門各派的人理應紛紛向他道賀或者恭維,至不濟的也要問問他武林法上有什麽內容才是。
可是江湖上一千餘人匯聚一堂,竟誰也不開口說話。
氣氛忽然靜了下來,十分詭異。
杜白也靜了下來,他昂首望天,那雙深邃的眼眸,仿佛漠視了場上的上千英雄,靜靜看著遠方那浩瀚的山川::
“錦衣衛有三萬精兵,朝廷有百萬大軍,軍鋒一指,所向披靡。本人絕對有能力,有信心,終結武林的亂象,給百姓一個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群雄一聽,皆盡駭然。
國師這是要以軍隊鎮壓江湖麽?
杜白看著台下震驚失色的群雄,冷冷一笑,擺了擺手。
錦衣衛中立刻走出了一百餘人,手持托盤,上麵放著一本薄薄的書,向著各門各派送了過去。
杜白也拿了一本書,朝著這些江湖人士晃了一晃,說道:
“這本書上寫就是武林基本法,請諸位英雄一觀。諸位看這書這麽薄,其實內容也不多,重要的隻有三件事:
第一,兵為兇器,有持兵器者須向各地的錦衣衛登記,若是登記人有違法行為,朝廷將依法禁止此人繼續佩戴兵器。
第二,江湖之上禁止爭鬥廝殺,挑釁者重罪,被迫戰鬥者無罪。
第三,見義勇為者不得盲目行事,發現案情要及時上報錦衣衛,經錦衣衛查明之後方可依法行動,若是事態緊急來不及上報,那麽以國家與百姓的安危為重,可立即行動,但事後必須向錦衣衛報備案情。
武林基本法講的就是這三件事,望諸位英雄切記切記,若是有朝一日犯了錯,本人可是要違法必究的。”
嗡
封禪台上的議論聲音更大了。
國師杜太白,看起來是一個說到做到的決絕人物。
他說要違法必究。
那必定是是認真的。
他以軍隊鎮壓江湖,又有誰能違抗呢?
各門各派的掌門人物,拿著這本薄薄的武林基本法,既覺得十分燙手,又覺得的十分沉重。
群雄望著封禪台上鐵麵無私,一片威嚴的國師,心中充滿了不甘。
又漸漸多了一種感覺。
這江湖,怕是要變天了。
在這氣氛有些緊張的當口,武當派的掌門衝虛道長站了出來,他對杜白行了一禮後,說道:“國師大人。對於一個練武之人來說,兵器可以說我們的身家性命,您禁止我們佩戴兵器,這是否不大合適呢?”
“什麽身家性命?”
杜白冷冷反問一聲,又接著說道:““衝虛道長,你無論用多麽冠冕堂皇的話,但終究是掩飾不了一點事實,兵器是兇器,武術是殺人之術,所以對於兵器,朝廷必須要慎重處理,但這次頒布的武林基本法,它的目的不是為了禁武,而是為了懲惡揚善,雖然每一個人都需要兵器來保護自己,但誰也不想看到有惡人拿著兵器來為禍江湖。衝虛道長,你要明白,武林基本法禁止的是惡人的武器,若一個人性情忠義,守禮守法,他就是有十八般武器,大搖大擺的闖蕩江湖,朝廷也不會對他限製半分的。”
“既然如此,貧道無話可說。”
衝虛道長歎息一聲後,又退了迴去。
群雄聽了杜白這幾句話,知道隻要奉公守法後朝廷就不會限製武器,均是精神一振,鬆了口氣。
不過還有一點,眾人仍是不大明白。
國師大人為枉死的人主持公道,又定下法典平息江湖上的紛爭。
如此大仁大義,他當真是傳說中的大奸臣嗎?
眾人的心中不免半信半疑起來。
傳言當真不可信呐
杜白見衝虛退去,又環視全場,大聲問道:“對這本武林基本法,諸位誰還有異議嗎?”
群雄互相看了一眼,仍是誰也沒有再開口。
這本武林基本法,大家也翻看了,內容跟現有的法律差不多,隻是多了違法犯罪的人會被禁止攜帶兵器,和遇事要向錦衣衛報備這件麻煩事。
也有人認為杜白有些迂腐,覺得他禁止惡人攜帶兵器一項實在多此一舉,既然是惡人,既然是亡命之徒,誰又會在乎你這本什麽法,犯下屠刀呢。
杜白在封禪台上一連問了三遍,沒人迴應。他又接著說道:
“既然諸位沒有異議,就讓錦衣衛為諸位登記一下吧,每個人隻需按個指印,填一份有關自己的兵器信息就可以了,等諸位登記完畢之後,便可自行離開。此次武林大會也到此結束,本人接下來要率兵出征,討伐魔教。就先走一步了。”
群雄聽到要登記兵器的信息,無不愕然,都感到十分別扭,但聽到杜白討伐魔教後,剛才的不滿又瞬間消失無蹤,封禪台上又沸沸洋洋的喧鬧起來。
正當眾人議論如何討伐魔教的時候,一個略帶有哭腔的蒼老聲音忽然從一側傳來。
這人的聲音無比洪亮,恍若風卷殘雲,竟瞬間壓下來封禪台上所有人的聲音。
“國師大人,五嶽劍派與魔教仇深似海,大人討伐魔教,可否讓老夫與嵩山派追隨,獻些微薄之力呢?”
說話的人,竟然是先前被錦衣衛壓出去的左冷禪。
不知為什麽,這位五嶽盟主的臉上多了許多斑斑的淚痕,像是痛哭過一場,看起來極為淒慘。
跟在左冷禪身後的錦衣衛頭領上前對杜白迴令:
“啟稟國師,屬下已經查明,劉正風滅門一案,的確是嵩山派丁勉自作主張,與左冷禪無關。”
杜白淡淡的望了望左冷禪一眼,問道:“丁勉呢?”
錦衣衛頭領大聲迴道:“已經正法”
杜白眼中精芒一閃而逝。
逼左冷禪殺丁勉,是杜白對左冷禪提的一個無理要求。他這是為了讓左冷禪少一個臂助,同時也讓嵩山派的弟子對左冷禪起失望與猜忌的心思。
杜白想要製衡左冷禪一下,可卻沒想到,即便是丁勉這位嵩山派的二號人物,左冷禪也說殺就殺,當真是梟雄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