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早上,已經沒有了秋冬的霧霾,陽光明媚,和風吹拂。


    把忘在院子裏的衣服收了迴來,一切似乎又迴到了原來的樣子。


    時序進入四月,天氣漸漸地熱了起來。


    田野間,清明草萌生出綿綿白毛細葉,柔柔的招人歡喜。箬葉竹也長出了褐綠色的長圓形葉子。


    一切都是剛剛好的樣子。


    對於別人來說,仲春和暮春之交,正是清明節。


    不過,這年頭,祭拜先祖已經變成了最簡單的形式。


    燒紙錢什麽的,絕對是不被允許的封建行為。


    大家也不過是墳頭上走一走,念叨幾句,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再偷偷摸摸的倒上幾滴清酒。


    於劉玫來說,四月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吃到美食。


    還沒有到清明節,劉玫就讓王青山找王芬換了十斤糯米,十斤粘米。


    她自己則帶著馬家姐妹倆,四處尋覓起來。


    清明草的頂葉,柔柔的一小團躺在手心,可愛的緊,更好的是它做出來的青團味道。


    馬蘭頭、苧麻嫩腦等野菜也可以成為它們的替代品。


    不過,劉玫卻一點都不願意將就。


    在山穀中遇到一蓬箬葉,劉玫也不客氣,一點不剩的采集了起來。


    不管是青團還是粽子,甚至做油茶的饊子,劉玫都打算做起來呢!


    將采摘來的新鮮綿菜洗幹淨,加點蘇打粉放到鍋裏煮熟。


    然後,將煮熟的綿菜晾會兒,切細搗爛,和米粉一起均勻地和成綠色的麵團,揪出大小合適的劑子,包上早就準備好的肉餡。


    把一個個翠綠的青團,放在墊箬葉的蒸屜中,蒸20分鍾左右。


    劉玫期待了一年的青團,就正式出爐了。


    一開鍋,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就飄出去很遠很遠,很多路過的鄉親,都忍不住抽了抽鼻子,打算自家也來上那麽一籠。


    糯米和粘米混雜的青團,讓大家少了幾分顧忌,個個吃的肚子溜圓。


    可當劉玫吃完青團走出家門,看到王大寶和王二寶的時候,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立刻轉身走了迴去,拉了拉王青山的衣袖。


    王青山瞥了一眼窗外,就知道怎麽一迴事兒了。


    他雙手揣兜,走到院子門口,看著王大寶和王二寶兄弟,聲音不由得冷了幾分。


    “我們家不養閑人。要想吃飯,就得工作。


    力氣大就多幹點,多吃點。力氣小就少幹點,少吃點。


    在我們家,這就是規矩。


    你們想到我家混吃混喝可不行。


    不過,如果你們樂意幫我辦事兒,換點東西吃,我也不會不答應。”


    大寶和二寶兄弟垂下的腦袋,因為王青山最後一句神轉折而猛地抬起,眼睛裏麵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你要我們幹啥?”


    王青山扭頭看著正在幫忙收桌子洗碗的馬家姐妹,眯了眯眼睛。


    “你們先教她們倆認字,看她們樂意分多少口糧給你們吧!”


    說完,對著兩個姑娘招了招手,“三妮、四妮,你們過來。”


    三妮和四妮手上的動作一頓,乖乖地跑了過來。


    “舅舅,咋了?”


    王青山指著王大寶和王二寶對三妮和四妮說道:“從明天早上起,你們倆先跟著他倆學一個小時再上山。


    識數,認字什麽都行。


    想學什麽就問他們倆。


    完了帶上他們倆,找你舅媽看著給他們發工錢。”


    三妮和四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裏都閃過了一絲意外之色。


    不過,還是都應了下來。


    迴到屋裏,卻忍不住跟劉玫嘀咕起來。


    劉玫一聽,就笑了。


    “我隻顧著讓你們吃飽穿暖,卻沒有想過這個。


    不管男孩子還是女孩子,讀書識字都是必須要掌握的。


    總不能讓別人把你們賣了,你們還幫著人家數錢吧!”


    劉玫的話讓三妮和四妮低下了頭。


    三妮想了想,小心翼翼的問道:“那我們從什麽開始學起啊!”


    劉玫笑道:“先識數吧!到哪兒都能用得著。”


    四妮也插了一句,“然後呢!”


    劉玫就笑了,“先加減,再乘除。


    等都能算順溜了,就開始學字,看到什麽學什麽。


    這個字長什麽樣子,是個什麽意思,怎麽寫。


    一步一步慢慢來。


    不求考什麽狀元,但也不能被人隨便蒙混了不是?”


    三妮和四妮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劉玫看她們開了竅,嘴角也掛起了一絲笑意。


    雖然,自己也能教這倆孩子,可王青山既然決定幫一把大寶二寶兄弟,劉玫也不會多事兒。


    反正,掙口糧的又不是她。


    知道舅舅舅媽要替自己給學費,三妮和四妮就更勤勉了。


    作為土著,三妮和四妮更清楚什麽叫做人言可畏。


    那怕她們倆還小,那怕她們和大寶二寶在一起隻為了學習,姐妹倆還是謹慎的約在了僻靜的大青山外圍。


    姐妹倆其實挺有學習天賦,也挺用功第一天,就把十個數學會了,加減法也掌握得七七八八。


    劉玫把剩下的五六個青團全都包給了兄弟倆。


    可兄弟倆很惶恐。


    照三妮和四妮這種學習速度,隻怕沒幾天,他們倆就迴被掏空。


    於是,第二天上課,老師就來了王大寶一個。


    當問起王二寶,王大寶害羞的指了指喬家村村小。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王二寶,在利益驅使下,居然又一次背上了書包,而且還學的格外認真。


    目的隻有一個,保住自己的飯碗,多吃一天算一天。


    三妮和四妮並不在乎,反正,一個師傅已經夠用了,能少一份報酬,她們還省下來了呢!


    劉玫知道以後,乜了一眼王青山,“這一下如你所願了吧!”


    王青山歎了一口氣,“那畢竟是孩子,不能把賬算到他們頭上。”


    劉玫撇了撇嘴,“濫好人!”


    王青山揉了揉劉玫的腦袋,笑道:“嘴硬心軟。”


    夫妻倆看了看對方,相視一笑。


    他們,都不完美,卻是最適合彼此的一對。


    也許濫好人,也許嘴硬心軟,卻正是因為如此才能陰差陽錯的走在一起。


    所以,有什麽不能包容和原諒的呢!


    劉玫麻利的忙活著,王青山靜靜地看著,時不時的搭把手。


    默契,就這樣的滋生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零小甜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修身齊家.Q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修身齊家.QD並收藏六零小甜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