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
……
“喲喝~喂咧~”
“唏嚕嚕~~”
“上路哩~”
“讓讓,讓路~”
大約是未時六刻的時辰,在無數人的注目中,羅府車隊重新啟程上路了,依然是頂著一輪燦爛的烈日,而且,因為三百多名南蠻戰士的加入,整個羅府車隊的陣容自然是變得更加的龐大。
“駕!!”
“啪~啪!!”
“咄咄咄咄……”
“踏踏踏踏踏踏~~”
“碌碌碌碌碌碌~~”
隨著各種嘈雜聲和喧鬧聲自大道的前後慢慢地分離成了兩個世界,這一支長度已是超過了一千米的豪華車隊是一路的向前遠去,且,速度是越來越快,很快,就消失在上萬人的視線中,最後,隻剩下一團在陽光下飛舞消散的滾滾煙塵……
這樣的速度,無疑是大大出乎了大多數還沒有散開的觀眾的意料,在兩刻鍾前,親眼看見羅府車隊從遠而來的人畢竟隻是少數,要是沒有親眼看見,還真的想像不到這麽龐大的車隊竟然有著這樣的速度,而若是讓他們知道羅府車隊是四天前才從百族城出發的,這個事實恐怕得嚇傻不少人。
不算士兵和護衛,不算鏢局的鏢師和趟子手,不算武館高手和賞金獵人,整個羅府車隊的普通馬夫和車夫都超過了一百人,除了這一趟走鏢的主要商貨是用了整整四十九輛的大馬車運送著之外,還有各種雜物或普通商貨也占了三十多輛的馬車,比如,中途宿營的帳篷和炊事道具,這些,都是必備的物品,另外,還有二十多輛的各式馬車,既有運貨的,也有載人的,更有馭運物資的,全加起來,就是過百輛的馬車了,這還沒算各種騾馬。
這,就是大家感到驚奇和意外的一大原因,但,實際上,別看著整支車隊的陣容很龐大,將全部的載重量都加起來,就能知道,為何會有這樣的速度了,因為,那是很輕的,遠遠不像表麵上看起來的那麽“沉重”,這一點,其實從馬車車輪在官道上壓出來的印痕就可以判斷出來。
這不是什麽秘密,對於這一次運送的主要商貨,全車隊的人都知道那是極其重要,且價值高昂的,但,這些商貨,卻不是什麽重物,隻能說,很占地方,因為,它們都是藥材,是原材料,就算想重,都重不到哪裏去,但因為數量巨大,卻必須用這麽大規模的車隊,才能裝載得下,省不了地方和空間,而且,所有的馬車都是特製的,才能經得起快速奔跑和長期顛簸而不會散架。
同時,還有很多人也注意到了那一大群的士兵和護衛,包括大夏軍隊和蠻族軍隊,全都是負重急行軍,用跑步來追趕或領跑於整個車隊的,當然,這個事實,倒不算是太讓觀眾們吃驚,畢竟,這些士兵和護衛的實力和素質,都是擺在那裏,要說做不到這樣子,那才是不正常的,但,還是有相當多的聰明人從這一點推測出羅府車隊對於趕路的迫切心情,並由此而聯想到了不少的事情……
……
“……情況就是這樣了,目前還不能確定到底有多少股盜匪聯合了起來,更不知道到底是誰在操控這一切,但,局勢絕不容樂觀,我們恐怕要做最壞的打算,而且,我猜對方甚至有可能會在我們過澗前就動手了。”
“……我估計對方會是兩邊都有準備的,以清風嶺為首選,過澗前動手為次選,而在澗中大道直接動手則不太可能。”
在李元嫣所乘坐的豪華大馬車的前方,楊虎和羅三都坐在了車駕前,而他們的坐騎則是空身自由奔行於大道上,很是歡快,完全不同它們的主人那樣心情沉重,表情陰沉,剛剛的兩句話,就是他們說的,一人一句,將剛才獲得的情報和消息都說了出來,包括他們的各自的見解。
而在他們的前麵,還擺放著一個小型的立體地圖模型,而且是軍事地圖,其中最顯眼的地型,正是前方大約還有八十裏的“飛鷹澗”,那是一條很長很長的峽穀通道,在通道的兩邊,則是陡峭的山壁,但,周圍百裏還有著星羅棋布一樣的藍色點點和線條,那代表著一個個的湖泊水潭和溪流小河……
這個時候,馬車廂門的那扇小窗口已經打開,隱約可以看見裏麵的人影在晃動,很明顯,原本坐在後廂臥塌的李元嫣已經移駕至前廂,且就在廂門的後麵坐著,並參與這一次的軍情探討,隻是沒有露出身影來,但,在她的麵前,同樣是擺放著一個和外麵一模一樣的地圖模型。
此外,林忠這個大宗師自然也在車轅上隨意的側坐著,手裏還是拿著他的長筒煙鬥,偶爾還會抽上一口,但,他的表情也是一片肅然和沉凝,視線則是停留在地圖模型上,同時,在另一邊的車轅上,剛才消失了兩刻鍾的狄奴也是側身坐在那裏,沒有再步行,而是參與了這一次的討論。
剛才還在白山寨的時候,人多眼雜,自然是不適合討論的。
“這一次,白山寨的反應有點奇怪,他們剛才並沒有驅散人群,這有點不合常理,也不合外界對黎元托木和黎元禮達這一對父子的傳聞,而且,我覺得,那上萬人,更像是在想要掩飾一些什麽……”
依然穿著黑甲、戴著頭盔不露真容的狄奴沉聲補充道,他是在車隊啟程後才悄然的重新迴到了車隊中,他剛才,一是去了探路,二是去了查探這白山寨的內外情況,從他的角度去嚐試發現一些不同的問題,而且,還真的是被他發現了其中的異常,再結合楊虎剛才在黎元托木那裏得到的情報,還有暗示,兩相一佐證,背後的答案,對他們來說,就更是明確和清晰了。
“如果說白山部落對我們有敵意,這個老夫認為不太可能,我們若出事,他們也跑不了,這一點,他們應該很清楚,所以,黎元托木才在無奈下,用這種方式向我們進行暗示,且,他還答應了派兵護送,這也是一種信號,那麽,老夫更傾向於認為……有人或勢力正在威脅著白山部落,逼得白山部落隻能是選擇自保!!”
這一句話,是林忠說的,實際上,當楊虎露出想要請白山部落派出幾位龍虎武師甚至是一位準武宗隨行的意思時,黎元托木的表現就有一點奇怪,讓楊虎注意到了,而當楊虎“決定”放棄開口提出這種要求,退而求其之的要求白山部落派兵護送的時候,黎元托木才一臉“勉為其難”的答允可以幫這個忙,並派出了三旅的蠻人兵卒,這恰好是羅府車隊中的大夏邊軍和府軍加起來的三百之數。
三百名士兵,這大約是白山部落十五分之一的兵力,再加上一位龍虎境中期的蠻人將領和三名相當於大武師的蠻人軍官,還有三十名相當於中低級武師的蠻人親兵,這樣的力量,不能說是弱了,可以說,白山部落還是很重視這一次的“幫忙”,不是敷衍,而且,眾所周知的是,蠻人戰士都是以一擋百的精銳,相當於大夏邊軍的精銳,隻是數量較少,且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勢力,才會依附於大夏帝國,而不是像北蠻那樣縱橫北地雪原,自成一方勢力,成為大夏帝國的心腹大敵。
當然,讓南蠻百族統一起來,這是不符合大夏帝國利益的事情,肯定是不可能允許的或坐視不理的,而南蠻百族若有這種想法,首先得罪的就是大夏帝國,若有這種行動,那就是視大夏帝國為敵人,這就沒什麽可說的了,直接開戰――南蠻戰士的確是精銳,但,大夏軍隊也不是吃素的!!
就像此刻,在車隊的最前方,一百五十的大夏邊軍和三百的蠻人精銳,分列大道兩邊,以同樣的速度,相近的負重量,齊頭並進,無形中,就有了一種暗暗較勁的味道,甚至,還讓整個車隊的速度都提升了不少,結果,原本走在車隊後方的大夏府軍也要跟著一起急行軍,追趕前麵的車隊,真是……苦不堪言!!
不管怎麽樣,既然已有八成以上的把握能確定前路之危,還有七成以上的把握能確定這一趟的主要敵人極有可能就是這一條百銀大道沿路山林中的盜匪勢力,而且還是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羅府車隊,那麽,楊虎向白山部落要求派兵幫忙,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這三百三十四名的蠻人戰士,絕對算是一股相當強的兵力,能夠大大減輕羅府車隊在麵對盜匪聯合勢力的壓力。
正如林忠剛才所說的,在當時,黎元托木似乎是很想暗示楊虎什麽,但,或許是礙於身邊有人,而且是監視他的人,才會暗示得這麽的隱蔽,錯非是楊虎本人,換個不熟悉黎元托木的人去,肯定發現不了這種或許並不存在的暗示,而且,還有狄奴發現的異常,都印證了這一點。
很明顯,這樣的異常情況,讓久曆江湖的楊虎在當時也是心中一沉,因為,他由此而聯想到了一個很壞的可能,而這個可能,恰恰就是他們一行人最為擔心的情況――有大能者插手並參與其中!!
如果,這一次的敵人隻是尋常的盜匪勢力,那還真不放在羅府車隊的眼中,就算是上百股盜匪勢力聯合起來,盜匪數量超過一萬,都不過是一些土雞瓦狗而已,但,楊虎等人擔心的問題,恰好就在這一個“聯合起來”上了。
不錯,龐大的羅府車隊是一塊真正的大肥肉,吞下了,吃十年都不止,這一點,連羅府車隊自己都不反對,對任何盜匪來說,這都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無法抗拒的目標,但,這世上無法抗拒的目標多了,誰問又有幾個盜匪勢力真敢將心動轉化為行動的?連羅府車隊的大多數人都敢肯定所有盜匪勢力全加起來,都對付不了羅府車隊這樣的陣容,難道,盜匪勢力中就沒人想得到這一點?
這不可能,再狂妄再囂張的盜匪勢力,都不會是傻子,這點知己知彼的自我判斷能力還是有的,那麽,既然大多數的盜匪都知道即使聯合起來也是沒希望的,但是,他們依然聯合了起來,想要大幹一場,甚至,還在白山寨中顯露了蹤跡,那麽,這裏麵的根源,就值得深思了。
而在深思之後,唯一最有可能的解釋,就是這背後還有一個更強力的存在,將這些盜匪勢力聯合了起來,且,還不是最近才聯合的,而是早有預謀,否則,不可能在短短的四天之內,就能將分散在千裏範圍內的各方盜匪都集中到一起――羅府車隊的快速趕路,本身不就是為了杜絕這種情況的出現嗎??
現在擺在李元嫣他們麵前的問題,就是三個:一,這個將盜匪勢力聯合起來的強大存在,是什麽人?或者,是什麽勢力??二,到底有多少個盜匪勢力聯合了起來,並且就在前方等著羅府車隊的到來??三,白山部落在這當中,到底扮演著什麽樣的角色??
且不說白山部落在這其中到底被迫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黎元托木並不希望羅府車隊出事,他對羅府車隊沒有惡意,甚至還給了種種暗示,尤其是,他當時還向楊虎很隱晦的暗示了另一個讓其聞之驚心的問題――他們所依仗的大夏邊軍,很可能也出了問題或是意外。
自然,這裏的“邊軍”並不是指一路護送著羅府車隊的大夏邊軍,也不是指沿路駐守在“飛鷹澗”兩邊路口負責這條峽穀通道安全的大夏邊軍,而是指……那兩個一直駐紮在飛鷹澗附近四百裏內的邊軍軍營。
因為飛鷹澗的特殊地位和百銀大道的重要性,使得大夏邊軍分別在白山部落的南邊百裏處和銀州西南邊境的某個縣城附近,各駐紮了一個大營約3000兵卒的大夏邊軍,一旦接到求救信號,隨時可以支援三百裏範圍內的任何地點,這其中,就包括了飛鷹澗,而羅府車隊原本是將這兩支力量都考慮在內的,在必要時,他們可以向這兩支大夏邊軍請求支援,甚至,是在戰鬥中采取死守的策略,拖延時間,等候這兩營邊軍的救援!!
但是,如果這大夏邊軍真是出了“問題”,那就很可怕了,且不說羅府車隊是否會因此而失去強力援軍的問題,關鍵是――誰能讓這兩支大夏邊軍同時出現問題??
當然,現在,這個讓人不寒而栗的問題,還隻是一個猜測,黎元托木的暗示過於隱晦,楊虎也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理解錯了,隻能將這個問題交到林忠和李元嫣的手中,由他們去琢磨,畢竟,他楊虎隻是一介武夫,他能領悟黎元托木的某些較為清晰的暗示,那是他活了大半輩子的經驗和閱曆,要說動腦子,他和普通人其實差不多,這謀略上的事情,還真不是他在行的……
……
……
ps:第二更和第三更是一起發了,4000字,為了分開,真是撓了半天頭。
ps2:新書期的最後一周,繼續求推薦,求收藏……咳咳,真不能亂說話,這一說,就掉到119位去了。
ps3:小修一下,特別是剛才居然記錯了軍隊的編製,一營是2000人,一曲是400人,五曲就是一營了。(一旅是100人)
……
……
“喲喝~喂咧~”
“唏嚕嚕~~”
“上路哩~”
“讓讓,讓路~”
大約是未時六刻的時辰,在無數人的注目中,羅府車隊重新啟程上路了,依然是頂著一輪燦爛的烈日,而且,因為三百多名南蠻戰士的加入,整個羅府車隊的陣容自然是變得更加的龐大。
“駕!!”
“啪~啪!!”
“咄咄咄咄……”
“踏踏踏踏踏踏~~”
“碌碌碌碌碌碌~~”
隨著各種嘈雜聲和喧鬧聲自大道的前後慢慢地分離成了兩個世界,這一支長度已是超過了一千米的豪華車隊是一路的向前遠去,且,速度是越來越快,很快,就消失在上萬人的視線中,最後,隻剩下一團在陽光下飛舞消散的滾滾煙塵……
這樣的速度,無疑是大大出乎了大多數還沒有散開的觀眾的意料,在兩刻鍾前,親眼看見羅府車隊從遠而來的人畢竟隻是少數,要是沒有親眼看見,還真的想像不到這麽龐大的車隊竟然有著這樣的速度,而若是讓他們知道羅府車隊是四天前才從百族城出發的,這個事實恐怕得嚇傻不少人。
不算士兵和護衛,不算鏢局的鏢師和趟子手,不算武館高手和賞金獵人,整個羅府車隊的普通馬夫和車夫都超過了一百人,除了這一趟走鏢的主要商貨是用了整整四十九輛的大馬車運送著之外,還有各種雜物或普通商貨也占了三十多輛的馬車,比如,中途宿營的帳篷和炊事道具,這些,都是必備的物品,另外,還有二十多輛的各式馬車,既有運貨的,也有載人的,更有馭運物資的,全加起來,就是過百輛的馬車了,這還沒算各種騾馬。
這,就是大家感到驚奇和意外的一大原因,但,實際上,別看著整支車隊的陣容很龐大,將全部的載重量都加起來,就能知道,為何會有這樣的速度了,因為,那是很輕的,遠遠不像表麵上看起來的那麽“沉重”,這一點,其實從馬車車輪在官道上壓出來的印痕就可以判斷出來。
這不是什麽秘密,對於這一次運送的主要商貨,全車隊的人都知道那是極其重要,且價值高昂的,但,這些商貨,卻不是什麽重物,隻能說,很占地方,因為,它們都是藥材,是原材料,就算想重,都重不到哪裏去,但因為數量巨大,卻必須用這麽大規模的車隊,才能裝載得下,省不了地方和空間,而且,所有的馬車都是特製的,才能經得起快速奔跑和長期顛簸而不會散架。
同時,還有很多人也注意到了那一大群的士兵和護衛,包括大夏軍隊和蠻族軍隊,全都是負重急行軍,用跑步來追趕或領跑於整個車隊的,當然,這個事實,倒不算是太讓觀眾們吃驚,畢竟,這些士兵和護衛的實力和素質,都是擺在那裏,要說做不到這樣子,那才是不正常的,但,還是有相當多的聰明人從這一點推測出羅府車隊對於趕路的迫切心情,並由此而聯想到了不少的事情……
……
“……情況就是這樣了,目前還不能確定到底有多少股盜匪聯合了起來,更不知道到底是誰在操控這一切,但,局勢絕不容樂觀,我們恐怕要做最壞的打算,而且,我猜對方甚至有可能會在我們過澗前就動手了。”
“……我估計對方會是兩邊都有準備的,以清風嶺為首選,過澗前動手為次選,而在澗中大道直接動手則不太可能。”
在李元嫣所乘坐的豪華大馬車的前方,楊虎和羅三都坐在了車駕前,而他們的坐騎則是空身自由奔行於大道上,很是歡快,完全不同它們的主人那樣心情沉重,表情陰沉,剛剛的兩句話,就是他們說的,一人一句,將剛才獲得的情報和消息都說了出來,包括他們的各自的見解。
而在他們的前麵,還擺放著一個小型的立體地圖模型,而且是軍事地圖,其中最顯眼的地型,正是前方大約還有八十裏的“飛鷹澗”,那是一條很長很長的峽穀通道,在通道的兩邊,則是陡峭的山壁,但,周圍百裏還有著星羅棋布一樣的藍色點點和線條,那代表著一個個的湖泊水潭和溪流小河……
這個時候,馬車廂門的那扇小窗口已經打開,隱約可以看見裏麵的人影在晃動,很明顯,原本坐在後廂臥塌的李元嫣已經移駕至前廂,且就在廂門的後麵坐著,並參與這一次的軍情探討,隻是沒有露出身影來,但,在她的麵前,同樣是擺放著一個和外麵一模一樣的地圖模型。
此外,林忠這個大宗師自然也在車轅上隨意的側坐著,手裏還是拿著他的長筒煙鬥,偶爾還會抽上一口,但,他的表情也是一片肅然和沉凝,視線則是停留在地圖模型上,同時,在另一邊的車轅上,剛才消失了兩刻鍾的狄奴也是側身坐在那裏,沒有再步行,而是參與了這一次的討論。
剛才還在白山寨的時候,人多眼雜,自然是不適合討論的。
“這一次,白山寨的反應有點奇怪,他們剛才並沒有驅散人群,這有點不合常理,也不合外界對黎元托木和黎元禮達這一對父子的傳聞,而且,我覺得,那上萬人,更像是在想要掩飾一些什麽……”
依然穿著黑甲、戴著頭盔不露真容的狄奴沉聲補充道,他是在車隊啟程後才悄然的重新迴到了車隊中,他剛才,一是去了探路,二是去了查探這白山寨的內外情況,從他的角度去嚐試發現一些不同的問題,而且,還真的是被他發現了其中的異常,再結合楊虎剛才在黎元托木那裏得到的情報,還有暗示,兩相一佐證,背後的答案,對他們來說,就更是明確和清晰了。
“如果說白山部落對我們有敵意,這個老夫認為不太可能,我們若出事,他們也跑不了,這一點,他們應該很清楚,所以,黎元托木才在無奈下,用這種方式向我們進行暗示,且,他還答應了派兵護送,這也是一種信號,那麽,老夫更傾向於認為……有人或勢力正在威脅著白山部落,逼得白山部落隻能是選擇自保!!”
這一句話,是林忠說的,實際上,當楊虎露出想要請白山部落派出幾位龍虎武師甚至是一位準武宗隨行的意思時,黎元托木的表現就有一點奇怪,讓楊虎注意到了,而當楊虎“決定”放棄開口提出這種要求,退而求其之的要求白山部落派兵護送的時候,黎元托木才一臉“勉為其難”的答允可以幫這個忙,並派出了三旅的蠻人兵卒,這恰好是羅府車隊中的大夏邊軍和府軍加起來的三百之數。
三百名士兵,這大約是白山部落十五分之一的兵力,再加上一位龍虎境中期的蠻人將領和三名相當於大武師的蠻人軍官,還有三十名相當於中低級武師的蠻人親兵,這樣的力量,不能說是弱了,可以說,白山部落還是很重視這一次的“幫忙”,不是敷衍,而且,眾所周知的是,蠻人戰士都是以一擋百的精銳,相當於大夏邊軍的精銳,隻是數量較少,且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勢力,才會依附於大夏帝國,而不是像北蠻那樣縱橫北地雪原,自成一方勢力,成為大夏帝國的心腹大敵。
當然,讓南蠻百族統一起來,這是不符合大夏帝國利益的事情,肯定是不可能允許的或坐視不理的,而南蠻百族若有這種想法,首先得罪的就是大夏帝國,若有這種行動,那就是視大夏帝國為敵人,這就沒什麽可說的了,直接開戰――南蠻戰士的確是精銳,但,大夏軍隊也不是吃素的!!
就像此刻,在車隊的最前方,一百五十的大夏邊軍和三百的蠻人精銳,分列大道兩邊,以同樣的速度,相近的負重量,齊頭並進,無形中,就有了一種暗暗較勁的味道,甚至,還讓整個車隊的速度都提升了不少,結果,原本走在車隊後方的大夏府軍也要跟著一起急行軍,追趕前麵的車隊,真是……苦不堪言!!
不管怎麽樣,既然已有八成以上的把握能確定前路之危,還有七成以上的把握能確定這一趟的主要敵人極有可能就是這一條百銀大道沿路山林中的盜匪勢力,而且還是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羅府車隊,那麽,楊虎向白山部落要求派兵幫忙,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這三百三十四名的蠻人戰士,絕對算是一股相當強的兵力,能夠大大減輕羅府車隊在麵對盜匪聯合勢力的壓力。
正如林忠剛才所說的,在當時,黎元托木似乎是很想暗示楊虎什麽,但,或許是礙於身邊有人,而且是監視他的人,才會暗示得這麽的隱蔽,錯非是楊虎本人,換個不熟悉黎元托木的人去,肯定發現不了這種或許並不存在的暗示,而且,還有狄奴發現的異常,都印證了這一點。
很明顯,這樣的異常情況,讓久曆江湖的楊虎在當時也是心中一沉,因為,他由此而聯想到了一個很壞的可能,而這個可能,恰恰就是他們一行人最為擔心的情況――有大能者插手並參與其中!!
如果,這一次的敵人隻是尋常的盜匪勢力,那還真不放在羅府車隊的眼中,就算是上百股盜匪勢力聯合起來,盜匪數量超過一萬,都不過是一些土雞瓦狗而已,但,楊虎等人擔心的問題,恰好就在這一個“聯合起來”上了。
不錯,龐大的羅府車隊是一塊真正的大肥肉,吞下了,吃十年都不止,這一點,連羅府車隊自己都不反對,對任何盜匪來說,這都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無法抗拒的目標,但,這世上無法抗拒的目標多了,誰問又有幾個盜匪勢力真敢將心動轉化為行動的?連羅府車隊的大多數人都敢肯定所有盜匪勢力全加起來,都對付不了羅府車隊這樣的陣容,難道,盜匪勢力中就沒人想得到這一點?
這不可能,再狂妄再囂張的盜匪勢力,都不會是傻子,這點知己知彼的自我判斷能力還是有的,那麽,既然大多數的盜匪都知道即使聯合起來也是沒希望的,但是,他們依然聯合了起來,想要大幹一場,甚至,還在白山寨中顯露了蹤跡,那麽,這裏麵的根源,就值得深思了。
而在深思之後,唯一最有可能的解釋,就是這背後還有一個更強力的存在,將這些盜匪勢力聯合了起來,且,還不是最近才聯合的,而是早有預謀,否則,不可能在短短的四天之內,就能將分散在千裏範圍內的各方盜匪都集中到一起――羅府車隊的快速趕路,本身不就是為了杜絕這種情況的出現嗎??
現在擺在李元嫣他們麵前的問題,就是三個:一,這個將盜匪勢力聯合起來的強大存在,是什麽人?或者,是什麽勢力??二,到底有多少個盜匪勢力聯合了起來,並且就在前方等著羅府車隊的到來??三,白山部落在這當中,到底扮演著什麽樣的角色??
且不說白山部落在這其中到底被迫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黎元托木並不希望羅府車隊出事,他對羅府車隊沒有惡意,甚至還給了種種暗示,尤其是,他當時還向楊虎很隱晦的暗示了另一個讓其聞之驚心的問題――他們所依仗的大夏邊軍,很可能也出了問題或是意外。
自然,這裏的“邊軍”並不是指一路護送著羅府車隊的大夏邊軍,也不是指沿路駐守在“飛鷹澗”兩邊路口負責這條峽穀通道安全的大夏邊軍,而是指……那兩個一直駐紮在飛鷹澗附近四百裏內的邊軍軍營。
因為飛鷹澗的特殊地位和百銀大道的重要性,使得大夏邊軍分別在白山部落的南邊百裏處和銀州西南邊境的某個縣城附近,各駐紮了一個大營約3000兵卒的大夏邊軍,一旦接到求救信號,隨時可以支援三百裏範圍內的任何地點,這其中,就包括了飛鷹澗,而羅府車隊原本是將這兩支力量都考慮在內的,在必要時,他們可以向這兩支大夏邊軍請求支援,甚至,是在戰鬥中采取死守的策略,拖延時間,等候這兩營邊軍的救援!!
但是,如果這大夏邊軍真是出了“問題”,那就很可怕了,且不說羅府車隊是否會因此而失去強力援軍的問題,關鍵是――誰能讓這兩支大夏邊軍同時出現問題??
當然,現在,這個讓人不寒而栗的問題,還隻是一個猜測,黎元托木的暗示過於隱晦,楊虎也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理解錯了,隻能將這個問題交到林忠和李元嫣的手中,由他們去琢磨,畢竟,他楊虎隻是一介武夫,他能領悟黎元托木的某些較為清晰的暗示,那是他活了大半輩子的經驗和閱曆,要說動腦子,他和普通人其實差不多,這謀略上的事情,還真不是他在行的……
……
……
ps:第二更和第三更是一起發了,4000字,為了分開,真是撓了半天頭。
ps2:新書期的最後一周,繼續求推薦,求收藏……咳咳,真不能亂說話,這一說,就掉到119位去了。
ps3:小修一下,特別是剛才居然記錯了軍隊的編製,一營是2000人,一曲是400人,五曲就是一營了。(一旅是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