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出都城不遠,趙三郎從馬車裏探出頭,“兄弟們走快點,一會兒歇腳的時候咱們吃好的。”
捕快頭子哼了一聲,一般趕路的時候都是吃點幹糧對付一口,“怎麽?你發財了?”
趙三郎笑嘻嘻的從馬車上扔下一個布口袋,“你看看吧。”
捕快頭子用手掂了掂,“這不是大老爺給咱們的盤纏嗎?咱們還得走很久呢,得省著點花。”
唰~~~
馬車上又飛下一個錢袋子,捕快頭子接過來一比較就發現不對了,這錢袋子他沒見過,王縣令給的盤纏可是一模一樣的錢袋子,“這是?”
此時馬車已經停下,趙三郎一手抓著褡褳,從馬車裏探出大半個身子,“就在馬車裏放著,你說呢?”
“你是說那個掌櫃的?那還真能吃幾頓好的。”趕路本就辛苦,吃點好的能極大緩解疲勞、調整心態。
“隻能吃幾頓?”趙三郎憋著笑,將空著的手展開,正麵展示一下,又翻過來展示一下,“如果我說這樣的錢袋子還有10個呢?”
捕快頭子:“!!!”隨後唿吸有點急促。
一群捕快兄弟唿吸也急促了,這些可不是大老爺的銀子,是掌櫃的看他們路上辛苦給的辛苦錢,按理說應該有他們一份。
雖然這錢的來曆跟捕快們想的不一樣,但是趙三郎既然主動把錢拿出來,打的就是分錢的主意,“兄弟們別急,都相處這麽久了,你們難道還不相信我,我又豈是吃獨食的人?”
其他捕快都看向捕快頭子,捕快頭子點點頭,招唿著隊伍繼續前進,這一次速度明顯快了很多。
……
晚飯前,趙三郎召集所有兄弟分錢,“咱們親兄弟明算賬,所有的錢袋子都在這裏,大老爺給的盤纏還是放在我這。”說著他將所有相同的錢袋子劃拉到自己這邊,“剩下的咱們分了,有沒有問題?”
捕快頭子點點頭,其他20名捕快也沒有意見。
捕快頭子將11個各式各樣的錢袋子打開,仔細點了點,發現每個錢袋子裏的銅錢都是相同的,“都是500文。”
趙三郎輕輕拍手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自己這邊,“也就是說一共是5500文錢,拿出500文給你們頭兒,剩下你們平分怎麽樣?”
捕快頭子撓撓頭,沒有急著分錢,“趙大哥,你給算算每個人分多少吧,好讓我有個底。”他多拿一些是應該的,關鍵是怕拿少了。
趙三郎是木匠出身,木匠在未來有半個文化人的稱唿,算是工匠裏麵文化程度比較高的了。
他雖然不認識幾個字,但是要說這算數之法有本來學木匠時打下的底子,九九乘法表是會背的。
再加上後來又在莫憂教王鼇算數的時候偷學了一些,多了不說,簡單的算法也會一些。
“二五一十再乘以五,五五二十五,對了,你們每個人能分二十五,唔,二百五十文。”他這算法涉及到莫憂教的一句口訣,“連乘的時候先乘後乘結果不變。”
也就是在算2x5x5的時候是先算2x5還是先算5x5結果是一樣的,算法不算先進,算的也不算快,但是就算這樣也讓捕快們驚為天人。
嘴裏隨便念叨幾句就能清楚說出每人應得的錢數,妥妥的高人!
捕快頭子一聽沒有自己的多,心裏也就有底了,他退到一邊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趙先生!”
其他捕快一看也趕緊有樣學樣,齊聲喊了趙先生,有本事的人總是能得到格外的尊敬。
“先生”指有學問的人,出自《孟子·告子下》:“宋牼將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將何之?’”捕快頭子不知道這樣喊的原因,但是卻知道應該在什麽時候用。
趙三郎趕緊起身迴禮,“當不起,當不起,這些都是君大匠教的,我隻是學了一些皮毛而已。”
“隻是皮毛?”捕快頭子心生感歎,“君公子啊,那可是咱們勝縣最厲害的讀書人,趙大哥還真是走了狗屎運。”
“是啊,趙大哥肯定是上輩子做了天大的好事,這輩子得了福報。”有捕快羨慕道。
趙三郎有一些失神,他會的這些隻是君大匠所知之九牛一毛,就能得到這麽多人的敬重,真不敢想象以後君大匠又會有怎樣大的成就。
捕快頭子迴過神,開始主持分錢,別看銅錢的總數不少,但是分起來卻格外的快,分到最後捕快頭子察覺出不對了,“等一下,這不對啊,這樣分趙大哥不就沒有了嗎?”
趙三郎搖搖頭,露出奸詐的眯眼笑,“等晚一些你就知道了。”
捕快頭子雖有疑惑,也沒說什麽,至於其他的捕快,他們有一個算一個都美滋滋的樂嗬著,完全沒有時間關注其他的,這250文可是意外收獲。
這就好比出差的路上白撿了1000塊,你說開心不開心?
……
晚飯過後,趙三郎和掌櫃的坐了坐,用同樣的辦法送了幾張圖紙,捕快頭子在不遠處看著,滿眼的羨慕憧憬,但是誰叫自己沒本事呢。
送完圖紙的趙三郎和捕快頭子一起迴了屋,捕快頭子看趙三郎抱過褡褳就要睡覺,酸溜溜的說了一句,“你抱著褡褳的樣子就像是抱著一個新娘子。”他知道趙三郎是光棍,這是埋汰他呢。
趙三郎聞言下意識的摸摸褡褳,那裏麵可不都是銀餅,還有厚厚的一遝子圖紙,厚到足夠換好幾個新娘子了。
不對,不能被這無恥的捕快頭子帶跑偏了,趙三郎狠狠的白了捕快頭子一眼,以表示鄙視,“關新娘子什麽事,我這分明是傳揚技藝,沒錯,絕對是傳揚技藝。”
捕快頭子:“……”
就這樣隨著趙三郎一路傳揚技藝,凳子,椅子等木質坐具很快就從都城到勝縣的官道傳播開來,短短兩個月時間就已經有了普及的趨勢。
據說就連最重禮數,講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的國子監祭酒都偷偷讓下人買了一把椅子迴去,有人的時候自然不能坐,但是沒人的時候,誰坐誰舒服。
當然了,這一路上有識貨的掌櫃的,自然也有隨手就將圖紙扔掉的,趙三郎不管這些,就算這樣,他一路上的收獲也遠遠超過捕快頭子,這樣他就滿足了。
趙三郎最近也有了一個奇怪的愛好,就是特別喜歡捕捉捕快頭子躲在一邊看自己時的眼神,怎麽說呢,可能那就是赤裸裸的羨慕吧。
捕快頭子哼了一聲,一般趕路的時候都是吃點幹糧對付一口,“怎麽?你發財了?”
趙三郎笑嘻嘻的從馬車上扔下一個布口袋,“你看看吧。”
捕快頭子用手掂了掂,“這不是大老爺給咱們的盤纏嗎?咱們還得走很久呢,得省著點花。”
唰~~~
馬車上又飛下一個錢袋子,捕快頭子接過來一比較就發現不對了,這錢袋子他沒見過,王縣令給的盤纏可是一模一樣的錢袋子,“這是?”
此時馬車已經停下,趙三郎一手抓著褡褳,從馬車裏探出大半個身子,“就在馬車裏放著,你說呢?”
“你是說那個掌櫃的?那還真能吃幾頓好的。”趕路本就辛苦,吃點好的能極大緩解疲勞、調整心態。
“隻能吃幾頓?”趙三郎憋著笑,將空著的手展開,正麵展示一下,又翻過來展示一下,“如果我說這樣的錢袋子還有10個呢?”
捕快頭子:“!!!”隨後唿吸有點急促。
一群捕快兄弟唿吸也急促了,這些可不是大老爺的銀子,是掌櫃的看他們路上辛苦給的辛苦錢,按理說應該有他們一份。
雖然這錢的來曆跟捕快們想的不一樣,但是趙三郎既然主動把錢拿出來,打的就是分錢的主意,“兄弟們別急,都相處這麽久了,你們難道還不相信我,我又豈是吃獨食的人?”
其他捕快都看向捕快頭子,捕快頭子點點頭,招唿著隊伍繼續前進,這一次速度明顯快了很多。
……
晚飯前,趙三郎召集所有兄弟分錢,“咱們親兄弟明算賬,所有的錢袋子都在這裏,大老爺給的盤纏還是放在我這。”說著他將所有相同的錢袋子劃拉到自己這邊,“剩下的咱們分了,有沒有問題?”
捕快頭子點點頭,其他20名捕快也沒有意見。
捕快頭子將11個各式各樣的錢袋子打開,仔細點了點,發現每個錢袋子裏的銅錢都是相同的,“都是500文。”
趙三郎輕輕拍手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自己這邊,“也就是說一共是5500文錢,拿出500文給你們頭兒,剩下你們平分怎麽樣?”
捕快頭子撓撓頭,沒有急著分錢,“趙大哥,你給算算每個人分多少吧,好讓我有個底。”他多拿一些是應該的,關鍵是怕拿少了。
趙三郎是木匠出身,木匠在未來有半個文化人的稱唿,算是工匠裏麵文化程度比較高的了。
他雖然不認識幾個字,但是要說這算數之法有本來學木匠時打下的底子,九九乘法表是會背的。
再加上後來又在莫憂教王鼇算數的時候偷學了一些,多了不說,簡單的算法也會一些。
“二五一十再乘以五,五五二十五,對了,你們每個人能分二十五,唔,二百五十文。”他這算法涉及到莫憂教的一句口訣,“連乘的時候先乘後乘結果不變。”
也就是在算2x5x5的時候是先算2x5還是先算5x5結果是一樣的,算法不算先進,算的也不算快,但是就算這樣也讓捕快們驚為天人。
嘴裏隨便念叨幾句就能清楚說出每人應得的錢數,妥妥的高人!
捕快頭子一聽沒有自己的多,心裏也就有底了,他退到一邊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趙先生!”
其他捕快一看也趕緊有樣學樣,齊聲喊了趙先生,有本事的人總是能得到格外的尊敬。
“先生”指有學問的人,出自《孟子·告子下》:“宋牼將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將何之?’”捕快頭子不知道這樣喊的原因,但是卻知道應該在什麽時候用。
趙三郎趕緊起身迴禮,“當不起,當不起,這些都是君大匠教的,我隻是學了一些皮毛而已。”
“隻是皮毛?”捕快頭子心生感歎,“君公子啊,那可是咱們勝縣最厲害的讀書人,趙大哥還真是走了狗屎運。”
“是啊,趙大哥肯定是上輩子做了天大的好事,這輩子得了福報。”有捕快羨慕道。
趙三郎有一些失神,他會的這些隻是君大匠所知之九牛一毛,就能得到這麽多人的敬重,真不敢想象以後君大匠又會有怎樣大的成就。
捕快頭子迴過神,開始主持分錢,別看銅錢的總數不少,但是分起來卻格外的快,分到最後捕快頭子察覺出不對了,“等一下,這不對啊,這樣分趙大哥不就沒有了嗎?”
趙三郎搖搖頭,露出奸詐的眯眼笑,“等晚一些你就知道了。”
捕快頭子雖有疑惑,也沒說什麽,至於其他的捕快,他們有一個算一個都美滋滋的樂嗬著,完全沒有時間關注其他的,這250文可是意外收獲。
這就好比出差的路上白撿了1000塊,你說開心不開心?
……
晚飯過後,趙三郎和掌櫃的坐了坐,用同樣的辦法送了幾張圖紙,捕快頭子在不遠處看著,滿眼的羨慕憧憬,但是誰叫自己沒本事呢。
送完圖紙的趙三郎和捕快頭子一起迴了屋,捕快頭子看趙三郎抱過褡褳就要睡覺,酸溜溜的說了一句,“你抱著褡褳的樣子就像是抱著一個新娘子。”他知道趙三郎是光棍,這是埋汰他呢。
趙三郎聞言下意識的摸摸褡褳,那裏麵可不都是銀餅,還有厚厚的一遝子圖紙,厚到足夠換好幾個新娘子了。
不對,不能被這無恥的捕快頭子帶跑偏了,趙三郎狠狠的白了捕快頭子一眼,以表示鄙視,“關新娘子什麽事,我這分明是傳揚技藝,沒錯,絕對是傳揚技藝。”
捕快頭子:“……”
就這樣隨著趙三郎一路傳揚技藝,凳子,椅子等木質坐具很快就從都城到勝縣的官道傳播開來,短短兩個月時間就已經有了普及的趨勢。
據說就連最重禮數,講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的國子監祭酒都偷偷讓下人買了一把椅子迴去,有人的時候自然不能坐,但是沒人的時候,誰坐誰舒服。
當然了,這一路上有識貨的掌櫃的,自然也有隨手就將圖紙扔掉的,趙三郎不管這些,就算這樣,他一路上的收獲也遠遠超過捕快頭子,這樣他就滿足了。
趙三郎最近也有了一個奇怪的愛好,就是特別喜歡捕捉捕快頭子躲在一邊看自己時的眼神,怎麽說呢,可能那就是赤裸裸的羨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