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沈宛會在明年臘月出閣嫁入臨安王府,她出嫁後不久,照理漱芳閣原該是她的,可潘氏卻說,那是個祥瑞地兒,讓沈宜搬進去。後來又恐旁人說道,便將漱芳閣與素月閣的匾額給摘了,這外人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她搬進了姐姐住的閣樓裏。


    姐妹二人與石媽媽、小環上了馬車,護院、石老爹將行李搬放到後麵的馬車上,弄好之好,石老爹喊聲“出發”駕著馬車往城門方向奔去。


    鹹城在視野越來越小,再拐過那個山凹便再也看不到了。


    沈容探著腦袋望著身後的鹹城,隻見後麵跟來了幾個騎馬的男子,揚著鞭兒,嘴裏大喊著:“沈大姑娘留步!”


    “這裏離鹹城還不到五裏,不會是打劫的吧?”


    小環的話一出口,石媽媽立時麵露驚慌。


    離城不遠遇打劫,這運氣未免太差,沈宛的花容微凝,隻一刹便壓了下去,聲音有些微顫地道:“少自個兒嚇自個兒,鹹城是幾朝古城,又有傳承百餘年的大世族蕭氏,誰會在這裏打劫。”


    再說青天白日,他們不想活了。


    也怪不得小環擔心匪賊,著實是天下不大太平,曾經的大周一統天下,也算是一個強國,誰曾想八十年前出了一個昏君周哀帝,硬是愛美人不愛江山,封了美人的娘家父親做藩王,這封藩就惹來了大麻煩,國丈自己登基為君,在魯地做了皇帝。


    其他封地藩王不樂意了,你國丈不過是生了個好女兒,天子就縱容他登基為帝,還不打壓,看著美人可憐兮兮地哭訴,居然同意國中建國,這一縱容,其他藩王便競相效仿,等到昏君仙逝,他的弟弟就奪了自家侄兒的帝位,原想一複先祖榮耀,怎耐傷了國本,留下四分五裂的爛攤子要收迴權力,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沒熬幾年便仙逝。


    傳到當今大周至德帝手裏,早前的國中之國都強大了,有兩國成了與大周並列之國,當今天下乃是三國爭霸,要不是至德帝還算是個明君,早就被周圍環伺的兩大強國給吞食了。


    沈容好奇地看著來人,雙眸微眯:一行三人,穿著不錯,個個錦衣華服,統一服飾,不是官差服,亦非侍衛服,瞧著打扮裝束像是護院。


    領首者抱拳朗聲問道:“可是京城吏部左侍郎沈家的姑娘?”此人長著一張國字臉,頜下飄著三四寸長的胡須,帶著兩分儒雅氣,偏生長得人高馬大,這種男子的粗獷與書生氣結合在他身上,讓人怎麽看怎麽怪異。


    沈宛凝了一下,“正是。幾位大哥有事?”


    領首者道:“我們是榮國公府的侍衛,我家世子夫人今兒收到沈家的賀壽禮,特意令小的前來給沈姑娘送帖子,為盡地主之誼請二位姑娘參加今晚我家榮國公的壽宴。”


    二人支字不提就在半個時辰前九皇子聽說沈宛姐妹途經鹹城,便催著讓世子夫人下帖邀請,沈俊臣確實令下人送了賀禮入府,是昨兒晚上送達的。


    趙熹查出沈宛姐妹的身份,知是戶部左侍郎的千金,他最好奇的不是沈宛而是沈容,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居然會給他那些奇怪的感覺。


    這榮國公可是大周朝的權貴名門,倘若拒絕,豈不是生生打人的臉麵。


    沈宛在心頭轉\桓了一遍:淑妃位列四妃之一,上頭隻得皇後、貴妃,膝下又育了一雙兒女:九皇子、永樂公主,最是個不能開罪。他們在鹹城來旺客棧住了兩晚,早前也沒人知曉,今兒突地聽說她們的行蹤,許榮國公府下帖,是衝著父親沈俊臣的麵子來的。畢竟,鹹城雖有貴族,在當朝做三品官員,還是最有油水的吏部任職的官員少之又少。


    沈宛吐了口氣,先前被小環那胡鬧一語,心下嚇得不輕。她隱隱聽祖母向李管家問起京城事,似乎提到過九皇子曾到沈府作客的事,李管家提到此事時還頗是得意。既是如此,她不能拒了蕭家的邀請。


    沈宛接過金燦燦的大紅帖子,看了一眼,笑道:“恭敬不如從命,有勞幾位大哥領路。”


    “沈大姑娘請!”


    沈宛令石老爹調轉了馬頭,領著下人、護院轉往鹹城榮國公府。


    蕭家的護院走在前頭,沈容麵露凝重:“姐姐,父親與榮國公府有交情?”


    “聽李管家提起過,說是幾位成年皇子行走六部,九皇子曾到家中拜訪過父親。”


    沈容立時就迴過味來,低聲道:“這麽說,父親與九皇子親近。”


    換言之:沈俊臣支持的是九皇子。


    沈宛端容道:“這種話你可莫在外人麵前說,少說、少問、少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傾君策,隱身貴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浣水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浣水月並收藏傾君策,隱身貴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