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魏軍先動了起來,其中央本部的蒲山公營正列隊分成三波,從東、南、北三個方向壓來,韋津的臉色露出了絲絲笑意,道:“看來見我援軍到來,李密按捺不住,率先動手了!也好,傳令下去,方圓陣動起來!”


    韋琬點點頭,親自拿起將旗,站在中軍搭建的將台上,揮舞起來。


    很快,東都軍結成的方圓陣開始了不斷的變換,盾牌兵、弓箭兵、長槊兵、跳蕩兵和中軍騎兵正不斷的變換位置,讓人摸不準從哪裏下手。


    而張弼、常何、崔樞三人可不管這是什麽陣勢,按照平日裏李密操練時的場景,以標準的長槊手在前,弓箭手居中,騎兵兩翼護衛的進攻方陣,向東都隋軍的方圓陣壓去。


    蒲山公營乃李密的本部精銳,是李密所仰仗的最重要的步兵集團,也是維係李密統治的根本軍力之一。其步兵的裝備比之東都軍的“豪華套裝”絲毫不差,因為這些裝備都是多年大戰繳獲所得,羊毛出在羊身上。


    至於蒲山公營的戰鬥力則遠在東都軍之上,東都軍不過是由世家子弟、部曲奴隸、罪徒囚犯、流氓地痞等三教九流的人混雜而成,而蒲山公營中的很多人都是跟隨李密戰鬥多年的老賊,還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人甚至原本出身於大隋正規軍,經過了李密這位兵法大師的訓練和多年實戰的洗禮,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已經躋身當今天下各軍隊中的一流水平。


    雙方剛一接觸,戰鬥剛剛開始,局麵卻不像三位魏軍將領所想的那樣輕鬆。東都軍利用陣勢,時而以盾牌兵上去硬頂,時而進行弓箭吊射,時而有跳蕩兵衝出來突襲砍殺,每每當魏軍的前線將校準備集中部隊,突其一點時,卻往往會被東都軍利用方圓陣變陣中挪換出的空間距離,突然使中軍騎兵衝去,一下就能衝垮魏軍剛剛組建起來的攻勢。而且,這些騎兵也不多做糾纏,稍微衝擊一下就立馬如潮水般退了迴去,讓魏軍根本打不了反擊。


    至於魏軍兩翼的輕騎兵,雖然不斷的尋找攻擊角度,於跑馬中對著方圓陣不斷射箭,但方圓陣卻如一個縮頭烏龜一樣,隻是一味的防守,讓張弼、常何、崔樞三位主將找不到進攻的點,遲遲不能下令讓騎兵突擊。


    而且,由於中原不產戰馬,又經曆多年的大戰,所以騎兵對於任何一方勢力來說,都是最寶貴的財富。整個蒲山公營都隻有一萬餘匹戰馬,所以,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三位主將都舍不得派騎兵去探路。


    步兵嘛,不講究裝備的情況下,一人發一個蠟頭槍杆,上一個鐵尖,經過簡單的訓練後就能上戰場了。而騎兵則不同,首先是戰馬的稀少,正規的騎兵部隊,每名騎士都會配給兩到三匹戰馬,其次便是訓練,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騎兵,騎兵的訓練相較於步兵,隻會更難。


    以大隋正規府兵的標準來算,養一個輕騎兵的費用是養三個輕裝步兵的總和。亂世之中,人命賤如草,隻要本部精銳不散,有充足的糧食,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兵源。


    故而,張弼、常何、崔樞三人都是不約而同的隻是讓輕騎兵馳射,擔當主要進攻任務的還是步兵。隻見,在各級將校的指揮下,訓練有素、戰鬥經驗豐富的蒲山公營士兵不斷的結成小規模戰陣,尋求戰場中的某點突破,不過收效不大,短時間內根本攻不破韋津精心布置的方圓陣。


    雖然蒲山公營有十萬人,又分別從三個方向進攻,最大限度的發揮了空間和人數上的優勢,但因為張弼三人都不懂得如何破解此陣,這方圓陣仿佛就像一個雞蛋一樣,無論你用多大的力氣去碾壓它,卻都不能將它撚碎。


    這一麵的戰況就此僵住了!


    戰場另一邊,獨孤武都、柳燮、柳續三人所率的郡兵分別對上王伯當、郝孝德、孟讓率領的流民軍,雙方倒都是半斤八兩,而且兩方人馬似乎心意相通,雖然喊殺聲激烈,但實際的碰撞卻不激烈。


    這獨孤武都乃西魏八柱國之一獨孤信的嫡孫,乃獨孤信嫡長子獨孤羅的次子,位居偃師、柏穀及河陽都尉,握有萬餘郡兵,而柳燮和柳續皆出身世家大族中的河東柳氏,此時,兩兄弟也從河內帶來了萬餘郡兵來東都助陣,不過,不管是獨孤武都還是柳燮、柳續兄弟倆,都對此次與魏軍決戰抱有負麵看法,認為此刻應該堅守為上,但礙於軍令,還是率兵前來。


    故而,這兩萬多郡兵就在各自主將的帶領下,既不進攻對陣的流民軍,也不去進入中央戰場,而是不斷的擊鼓呐喊,遠程放箭。


    而王伯當等人也樂得清閑,他們的任務本就是阻攔這兩萬多隋軍,既然隋軍不進攻,他們也樂意配合打假仗。


    而王世充與裴仁基哪一邊就不同了,他們兩人都是官軍出身,不過一個出身於將門世家,一個乃西域胡商之後,文官出身,但兩人卻都是當今世上戰功彪炳、威名赫赫的大將。


    王世充所率的部隊乃江淮勁卒,以步兵為主,士兵們驍勇輕果,善於結陣而戰,敢打敢拚,有著悍不畏死的精神;而裴仁基的鐵甲部隊傳承於張須陀的齊郡精銳,所部皆披鎧甲,連輕騎兵也不列外,戰鬥力十分剽悍!


    王世充與裴仁基的軍隊,仇怨來源已久,自大業十三年九月隋煬帝詔令王世充繼任主帥以來,王世充先後率領近二十萬大軍,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先後與李密大小戰鬥上百次,雙方互有勝負,致使部將士卒死於對方者甚多,故而,兩人對於彼此間的怨氣都很大。


    俗話說得好,仇人見麵,分外眼紅。王世充與裴仁基倒是真打,而且雙方是大打出手,兩邊的士卒都有兄弟好友死於對方之手,此刻大家都在用仇恨的目光在戰鬥,恨不得生吃了對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楊廣的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笑忘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笑忘1並收藏楊廣的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