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之圳托著下巴,說,「好香啊——」
對麵慢吞吞,一字一頓迴他,「真好啊——」
作者有話要說:
金球獎當然是瞎編的 不要質疑 我實在是不會編這個玩意 和美國那個不是一個(廢話
第69章
六月上旬,謝北和許之圳進組,進行為期十天的準備工作。
謝北飾演的魏承恆,開篇時十六七歲,一直演到三十多歲,對他而言確實難度不小。
裝嫩容易,扮老難,特別是對於正是挺拔少年朝昂意氣的謝北而言,起碼許之圳是想像不到三十多歲的他,應該如何去詮釋。但他既然拿下了這個角色,就說明他有這個本事去飾演,並且讓旁人信服。
也是這個時候,他才恍惚意識到,他與謝北之間,差距真的很大。
他們的行程不一,許之圳大部分時間被用在跟著指導老師後麵耐心學畫畫上。至於頭髮,他自從定下合同後就沒再剪過,攢到現在,約莫是差不多了,但鍾珂忻看過後仍說不夠,讓人給許之圳又接了一撮頭髮。
接完後的頭髮長了不少,許之圳攬鏡自照,怎麽看怎麽不適應,覺得略有奇怪,看久了才琢磨出幾分陰柔美,那種模稜兩可的模糊感。
最可怕莫過於半夜上廁所,許之圳無數次被鏡子裏披頭散髮的自己嚇到跳腳,提醒自己無數次晚上紮個小馬尾也總記不得。
拍攝在上海,但實打實的,快一旬了,許之圳也沒什麽機會下去轉轉。除了酒店就是畫室,同行的夥伴直到最後幾天才出現,是飾演片中吳安的藝術班同學兼狐朋狗友,出現的鏡頭倒是不多,但也都被按頭來老老實實學了幾天畫。
因為不熟,加上進程較趕,許之圳沒什麽機會同他們交流,觀察中隻能看出穿著不凡,衣服有很明顯的大牌logo,腳上的鞋腕上的表無一不彰顯著對方應該挺有錢的,但每天都看起來蔫頭耷腦的,許之圳難免心存疑惑。
直到最後一天,他趁休息時間主動同他們說話,對方看著痞裏痞氣的,但估計對許之圳有些天然的畏懼吧,幾個對了下眼色,都說了,一幫人才熟悉起來。
得知真相的許之圳哭笑不得,原來他們可以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富二代,平日作風幾乎和電影裏沒啥大區別。聽家裏說能拍戲不用上學,拍起來也特別簡單,一幫人琢磨著,為啥不幹啊,一個個沒問拍啥就擠著頭過來了。結果到了才知道,要先培訓幾天畫畫,然後也不是拍完戲就走了,還得等劇組的通知,等到他們戲份的時候才能來。
那不就是變相的壓榨現成勞動力嘛,順便試圖教導紈絝子弟改邪歸正
他拍著大腿笑,問他們都多大了,普遍的十六七,還在上高中,不過也沒多少時間老實呆在學校裏。又說都是幾乎鍾珂忻親戚朋友家的孩子,受鍾珂忻這個稀有人才的影響,一個個追逐夢想想當演員想當藝術家想當導演還想當攝影師,結果被家裏罵得稀裏糊塗,這次也是機緣巧合,來劇組真槍實彈操練下感受真正的劇組氣氛。
這個年紀的小夥子直率又天真,一開口就劈裏啪啦,都說三個女人一台戲,這五六個男人快要把屋子炸翻天了,左邊問著拍戲難嗎好玩嗎,右邊問著你的頭髮是平時就這樣還是為了演戲留的,中間的問哥哥聽說你央戲的你還拍過什麽作品嗎你認識謝北嗎他怎麽樣。
許之圳卒得很安詳,直到指導老師進來才把他從苦海中拯救出來,拉迴位子上繼續學畫畫。
講起來也好玩,他們排位的結構是許之圳一個人坐在最中間,老師在講台上或者他旁邊坐著,後麵六個人成包圍之勢圍成半個圓坐在最後麵,另有兩個老師指導。不過他們又痞又吵的,兩個老師通常管不住,照例憂傷完一陣子就開始嘰裏呱啦的呱蛋,說普通話倒還好,一說上海話其他兩個老師都沒轍,隻好許之圳的指導老師操著朗口的上海話走過去訓斥,安靜一會後又開始一輪循環。
所謂培訓指導,倒更像是速成班,不是速成畫藝,而是速成各種手法和習慣,盡量真實貼合。至於畫畫的水平,照樣的一言難盡,盡管拿筆姿勢看著像是個美術生了,落筆時看起來也仿佛技藝精湛馬上就能畫出個了不起的玩意來,但是真正去看他的內容,可真是一塌糊塗。
不過他看開得很,還挺樂,天天就糟蹋畫紙,學著有的沒的,全當消磨時光。
晚上照例是塑形瘦身,還有台詞課。
劇組幫他找了一位新的表演老師,就他的上海話發音及口腔發聲問題進行訓練。因為多是平淡的日常片段,說話時也自然不能像多數表演那樣字字擲地有聲,要盡量的去淡化開口和咬字的聲音,從而做到平淡但富有韻味。
六月十四,劇組正式開機,燒香拜佛祈求順利,最後掀開攝影機上的紅幕布,宣布開機。
鍾珂忻到此時反而不忌憚外界的窺探了,還特意請了媒體來,烏壓壓在外圍圍了一片。謝北和潘高明在最中央,同薑超仁相談甚歡,鍾珂忻在另一側與人低聲交流,許之圳打著哈欠站在角落裏,問小潘什麽時候能結束啊。
小潘捂著嘴,眼珠子機靈轉著,琢磨著說,「還有一會吧,媒體拍著呢。」
許之圳托腮,「雖是男三號,涼還真是涼啊。」
小潘跟他久了,早就和他熟悉了,也不怕他,偷笑說,「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許哥後勁足嘛。」
</br>
對麵慢吞吞,一字一頓迴他,「真好啊——」
作者有話要說:
金球獎當然是瞎編的 不要質疑 我實在是不會編這個玩意 和美國那個不是一個(廢話
第69章
六月上旬,謝北和許之圳進組,進行為期十天的準備工作。
謝北飾演的魏承恆,開篇時十六七歲,一直演到三十多歲,對他而言確實難度不小。
裝嫩容易,扮老難,特別是對於正是挺拔少年朝昂意氣的謝北而言,起碼許之圳是想像不到三十多歲的他,應該如何去詮釋。但他既然拿下了這個角色,就說明他有這個本事去飾演,並且讓旁人信服。
也是這個時候,他才恍惚意識到,他與謝北之間,差距真的很大。
他們的行程不一,許之圳大部分時間被用在跟著指導老師後麵耐心學畫畫上。至於頭髮,他自從定下合同後就沒再剪過,攢到現在,約莫是差不多了,但鍾珂忻看過後仍說不夠,讓人給許之圳又接了一撮頭髮。
接完後的頭髮長了不少,許之圳攬鏡自照,怎麽看怎麽不適應,覺得略有奇怪,看久了才琢磨出幾分陰柔美,那種模稜兩可的模糊感。
最可怕莫過於半夜上廁所,許之圳無數次被鏡子裏披頭散髮的自己嚇到跳腳,提醒自己無數次晚上紮個小馬尾也總記不得。
拍攝在上海,但實打實的,快一旬了,許之圳也沒什麽機會下去轉轉。除了酒店就是畫室,同行的夥伴直到最後幾天才出現,是飾演片中吳安的藝術班同學兼狐朋狗友,出現的鏡頭倒是不多,但也都被按頭來老老實實學了幾天畫。
因為不熟,加上進程較趕,許之圳沒什麽機會同他們交流,觀察中隻能看出穿著不凡,衣服有很明顯的大牌logo,腳上的鞋腕上的表無一不彰顯著對方應該挺有錢的,但每天都看起來蔫頭耷腦的,許之圳難免心存疑惑。
直到最後一天,他趁休息時間主動同他們說話,對方看著痞裏痞氣的,但估計對許之圳有些天然的畏懼吧,幾個對了下眼色,都說了,一幫人才熟悉起來。
得知真相的許之圳哭笑不得,原來他們可以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富二代,平日作風幾乎和電影裏沒啥大區別。聽家裏說能拍戲不用上學,拍起來也特別簡單,一幫人琢磨著,為啥不幹啊,一個個沒問拍啥就擠著頭過來了。結果到了才知道,要先培訓幾天畫畫,然後也不是拍完戲就走了,還得等劇組的通知,等到他們戲份的時候才能來。
那不就是變相的壓榨現成勞動力嘛,順便試圖教導紈絝子弟改邪歸正
他拍著大腿笑,問他們都多大了,普遍的十六七,還在上高中,不過也沒多少時間老實呆在學校裏。又說都是幾乎鍾珂忻親戚朋友家的孩子,受鍾珂忻這個稀有人才的影響,一個個追逐夢想想當演員想當藝術家想當導演還想當攝影師,結果被家裏罵得稀裏糊塗,這次也是機緣巧合,來劇組真槍實彈操練下感受真正的劇組氣氛。
這個年紀的小夥子直率又天真,一開口就劈裏啪啦,都說三個女人一台戲,這五六個男人快要把屋子炸翻天了,左邊問著拍戲難嗎好玩嗎,右邊問著你的頭髮是平時就這樣還是為了演戲留的,中間的問哥哥聽說你央戲的你還拍過什麽作品嗎你認識謝北嗎他怎麽樣。
許之圳卒得很安詳,直到指導老師進來才把他從苦海中拯救出來,拉迴位子上繼續學畫畫。
講起來也好玩,他們排位的結構是許之圳一個人坐在最中間,老師在講台上或者他旁邊坐著,後麵六個人成包圍之勢圍成半個圓坐在最後麵,另有兩個老師指導。不過他們又痞又吵的,兩個老師通常管不住,照例憂傷完一陣子就開始嘰裏呱啦的呱蛋,說普通話倒還好,一說上海話其他兩個老師都沒轍,隻好許之圳的指導老師操著朗口的上海話走過去訓斥,安靜一會後又開始一輪循環。
所謂培訓指導,倒更像是速成班,不是速成畫藝,而是速成各種手法和習慣,盡量真實貼合。至於畫畫的水平,照樣的一言難盡,盡管拿筆姿勢看著像是個美術生了,落筆時看起來也仿佛技藝精湛馬上就能畫出個了不起的玩意來,但是真正去看他的內容,可真是一塌糊塗。
不過他看開得很,還挺樂,天天就糟蹋畫紙,學著有的沒的,全當消磨時光。
晚上照例是塑形瘦身,還有台詞課。
劇組幫他找了一位新的表演老師,就他的上海話發音及口腔發聲問題進行訓練。因為多是平淡的日常片段,說話時也自然不能像多數表演那樣字字擲地有聲,要盡量的去淡化開口和咬字的聲音,從而做到平淡但富有韻味。
六月十四,劇組正式開機,燒香拜佛祈求順利,最後掀開攝影機上的紅幕布,宣布開機。
鍾珂忻到此時反而不忌憚外界的窺探了,還特意請了媒體來,烏壓壓在外圍圍了一片。謝北和潘高明在最中央,同薑超仁相談甚歡,鍾珂忻在另一側與人低聲交流,許之圳打著哈欠站在角落裏,問小潘什麽時候能結束啊。
小潘捂著嘴,眼珠子機靈轉著,琢磨著說,「還有一會吧,媒體拍著呢。」
許之圳托腮,「雖是男三號,涼還真是涼啊。」
小潘跟他久了,早就和他熟悉了,也不怕他,偷笑說,「都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許哥後勁足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