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外賣期間,許之圳參觀了謝北這間屋子的全部構造,真心感慨,有錢真好。
這哪裏是拿來住的,其實是間大型儲物間吧?
許之圳以為旁邊的三個房間是主臥和客房,其實隻有一間主臥,另位兩間分別是鞋房和衣帽間。鞋房裏在裝潢時就計劃好了,鞋櫃鑲在牆上,滿滿兩麵都是放置鞋子的,剩下兩麵牆是高大形狀不一的櫃子,裏麵裝著雜物,粉絲送的信和小禮物,還有買的玩意物都放在裏麵,樂高不多,拚過的都連著盒子一起放在地上,導致進來時候還有點擠。
而衣帽間才更像是樂高存放間,衣服掛得不多,但比起許之圳來說幾乎是幾十倍的量了,都找了衣帽管理師按照季節掛好整理好,其他空的地方全是樂高。
許之圳嘆為觀止,順便圍觀了幾個樂高。謝北看出他挺有興致,跟他一起蹲著主動介紹了一下,又問他要不要去客廳拚樂高,剛到了新買的樂高。
他有點猶豫,扭頭看了看難得興致高昂的謝北,還是說了好。
拚樂高實在是很殺時間的事情,新買的這個難度也高,是哈利波特裏的車站結構模型,看了會組裝圖後沒搭一會外賣就來了,許之圳去拿了外賣,放在茶幾上,兩個人坐在地毯上一起吃。
謝北去拿了個黑色卡子把劉海別上去,隻有粗略幾根頭髮調皮跑出來,但也不在意,他光著額頭,露出一雙亮晶晶的漂亮眸子,眼角彎起來,手上拿了塊披薩,興致勃勃給許之圳說這個樂高拚完之後很好看,而且很考驗思維邏輯。
許之圳對著圖片看了看,覺得確實很好看,但是拚它應該對他而言困難很大。
他問謝北什麽時候開始對樂高感興趣的,謝北歪著頭想了想,背景裏藍牙音箱放著歌,是周傑倫的《七裏香》。
「應該是……十五歲的時候吧,那時候在拍一部電影,拍完之後……很浮躁,靜不下心來,但是緊跟著要進組拍一部電視劇。一起拍戲的一個哥哥就建議我,可以拚拚樂高,放鬆身心吧,不會去想太多事情。我試了試,效果確實不錯,而且我也很喜歡搭樂高的過程,漸漸開始買了。」謝北笑了笑,塞了口披薩,咀嚼時說話有些吐辭不清,「不過後來,樂高沒什麽時間拚,就換了愛好,改成買鞋了。這個就更直接,既有購物的快感,鞋子本身我也很喜歡,收藏也有價值,還能穿也不貴,挺好的。」
相比後麵對買鞋也不貴的吐槽,許之圳更感興趣的是拍了哪部電影,他也確實問了出來。
謝北頓了頓,笑,有些無奈似的,「是《昭昭》。」
像是想起什麽,他又抬起頭補充,「你可能沒看過,是一部文藝片,上映幾天就下映了,題材有點敏感,但是網上口碑都很好,我演的是個小角色。我很慶幸演過他,對我……感觸很深吧。」
許之圳隱約覺得自己聽過這個名字,但又不記得,又有些尷尬,說,「我迴去搜搜看,看完給你影評。」
謝北點頭,「好啊。」又說,「你快吃,牛排挺好吃的。」
玩到九點多才迴去,許之圳拎著便當盒,沖他揮揮手,電梯門在眼前關閉,倚著門插兜沖他擺手的謝北也慢慢隱在了那個越來越小的狹縫裏,最終不見。
迴家洗漱躺床上已經是十點多,許南凱剛迴來,林鯰給他做宵夜,吳秀芳幫廚,娘倆在廚房裏不亦樂乎,許之圳打了個招唿就迴房休息了。
他拿了個枕頭放在腰下,抱著手機刷了會消息,突然想起什麽,打開瀏覽器搜索《昭昭》。
看到簡介後他才知道《昭昭》為什麽敏感,它講述的題材是上個世紀國內發生過的事,以暗諷手法來描寫,把每個時期大動盪的事情都串聯起來,按時間線順序將故事娓娓道來。女主角出生在三十年代,一路走來,分成四個時間段來講述她經歷。每個時間段都是在講述她經歷的事,但又不止如此,大背景下的女主角經歷的生活不光隻是她的生活,更是整個社會的投影,社會影響著她,不容許她從中脫離半分。
謝北演繹的是女主角的第二個時期——青年時代時遇到的一個男孩,他是一個天才少年,寄養在姑婆膝下,後來姑婆去世,他隻靠鄰左你一饅頭我一口粥活下來的。在學校時,他被誇獎是難得一遇的奇才,但時代不公,他和一群知青一樣被放下鄉趕牛餵豬。他不甘心於此,他誌向於科學,想以己身學識報效祖國。他蒼白清瘦,幹癟得不像他那個年紀的人,個子也不高,常被人欺負。隻長得清秀,偶爾有女同學看到他紅了臉,立馬就有戾氣十足的男生出聲嘲笑。他白天趕牛放羊,晚上在茅草屋裏燭火燈下奮筆疾書證明公式,從不曾放棄。
那時女主角遇到了她心愛的男子,在夏日漫漫星河下,在鄉村的田間小道裏,談起了浪漫的戀愛。
同下鄉的同學都不喜歡那個天才少年,譏諷他是假學問,再被誇還不是和他們一樣現在在鄉下放牛。熱血激昂的青年往往是衝動而不屑一顧的,他們偏激且瘋狂,排擠著他們認為的另類,而那個她心愛的人也是如此。雖然女主角並不願意去排擠他,但也不敢走到他們的對立麵,更何況心愛的男子也是站在那個陣營,她隻好沉默著,沉默著。
沒有到半年,她和心愛的人分開了,去了另外一個鄉。再後來,她聽聞,那個天才少年,那個羸弱虛白笑起來有個梨渦的少年跳河了。死前,他寫完了滿滿一本書的公式草紙,在被以捉弄噁心他為趣的強壯青年□□後不堪屈辱,跳河自盡了。
</br>
這哪裏是拿來住的,其實是間大型儲物間吧?
許之圳以為旁邊的三個房間是主臥和客房,其實隻有一間主臥,另位兩間分別是鞋房和衣帽間。鞋房裏在裝潢時就計劃好了,鞋櫃鑲在牆上,滿滿兩麵都是放置鞋子的,剩下兩麵牆是高大形狀不一的櫃子,裏麵裝著雜物,粉絲送的信和小禮物,還有買的玩意物都放在裏麵,樂高不多,拚過的都連著盒子一起放在地上,導致進來時候還有點擠。
而衣帽間才更像是樂高存放間,衣服掛得不多,但比起許之圳來說幾乎是幾十倍的量了,都找了衣帽管理師按照季節掛好整理好,其他空的地方全是樂高。
許之圳嘆為觀止,順便圍觀了幾個樂高。謝北看出他挺有興致,跟他一起蹲著主動介紹了一下,又問他要不要去客廳拚樂高,剛到了新買的樂高。
他有點猶豫,扭頭看了看難得興致高昂的謝北,還是說了好。
拚樂高實在是很殺時間的事情,新買的這個難度也高,是哈利波特裏的車站結構模型,看了會組裝圖後沒搭一會外賣就來了,許之圳去拿了外賣,放在茶幾上,兩個人坐在地毯上一起吃。
謝北去拿了個黑色卡子把劉海別上去,隻有粗略幾根頭髮調皮跑出來,但也不在意,他光著額頭,露出一雙亮晶晶的漂亮眸子,眼角彎起來,手上拿了塊披薩,興致勃勃給許之圳說這個樂高拚完之後很好看,而且很考驗思維邏輯。
許之圳對著圖片看了看,覺得確實很好看,但是拚它應該對他而言困難很大。
他問謝北什麽時候開始對樂高感興趣的,謝北歪著頭想了想,背景裏藍牙音箱放著歌,是周傑倫的《七裏香》。
「應該是……十五歲的時候吧,那時候在拍一部電影,拍完之後……很浮躁,靜不下心來,但是緊跟著要進組拍一部電視劇。一起拍戲的一個哥哥就建議我,可以拚拚樂高,放鬆身心吧,不會去想太多事情。我試了試,效果確實不錯,而且我也很喜歡搭樂高的過程,漸漸開始買了。」謝北笑了笑,塞了口披薩,咀嚼時說話有些吐辭不清,「不過後來,樂高沒什麽時間拚,就換了愛好,改成買鞋了。這個就更直接,既有購物的快感,鞋子本身我也很喜歡,收藏也有價值,還能穿也不貴,挺好的。」
相比後麵對買鞋也不貴的吐槽,許之圳更感興趣的是拍了哪部電影,他也確實問了出來。
謝北頓了頓,笑,有些無奈似的,「是《昭昭》。」
像是想起什麽,他又抬起頭補充,「你可能沒看過,是一部文藝片,上映幾天就下映了,題材有點敏感,但是網上口碑都很好,我演的是個小角色。我很慶幸演過他,對我……感觸很深吧。」
許之圳隱約覺得自己聽過這個名字,但又不記得,又有些尷尬,說,「我迴去搜搜看,看完給你影評。」
謝北點頭,「好啊。」又說,「你快吃,牛排挺好吃的。」
玩到九點多才迴去,許之圳拎著便當盒,沖他揮揮手,電梯門在眼前關閉,倚著門插兜沖他擺手的謝北也慢慢隱在了那個越來越小的狹縫裏,最終不見。
迴家洗漱躺床上已經是十點多,許南凱剛迴來,林鯰給他做宵夜,吳秀芳幫廚,娘倆在廚房裏不亦樂乎,許之圳打了個招唿就迴房休息了。
他拿了個枕頭放在腰下,抱著手機刷了會消息,突然想起什麽,打開瀏覽器搜索《昭昭》。
看到簡介後他才知道《昭昭》為什麽敏感,它講述的題材是上個世紀國內發生過的事,以暗諷手法來描寫,把每個時期大動盪的事情都串聯起來,按時間線順序將故事娓娓道來。女主角出生在三十年代,一路走來,分成四個時間段來講述她經歷。每個時間段都是在講述她經歷的事,但又不止如此,大背景下的女主角經歷的生活不光隻是她的生活,更是整個社會的投影,社會影響著她,不容許她從中脫離半分。
謝北演繹的是女主角的第二個時期——青年時代時遇到的一個男孩,他是一個天才少年,寄養在姑婆膝下,後來姑婆去世,他隻靠鄰左你一饅頭我一口粥活下來的。在學校時,他被誇獎是難得一遇的奇才,但時代不公,他和一群知青一樣被放下鄉趕牛餵豬。他不甘心於此,他誌向於科學,想以己身學識報效祖國。他蒼白清瘦,幹癟得不像他那個年紀的人,個子也不高,常被人欺負。隻長得清秀,偶爾有女同學看到他紅了臉,立馬就有戾氣十足的男生出聲嘲笑。他白天趕牛放羊,晚上在茅草屋裏燭火燈下奮筆疾書證明公式,從不曾放棄。
那時女主角遇到了她心愛的男子,在夏日漫漫星河下,在鄉村的田間小道裏,談起了浪漫的戀愛。
同下鄉的同學都不喜歡那個天才少年,譏諷他是假學問,再被誇還不是和他們一樣現在在鄉下放牛。熱血激昂的青年往往是衝動而不屑一顧的,他們偏激且瘋狂,排擠著他們認為的另類,而那個她心愛的人也是如此。雖然女主角並不願意去排擠他,但也不敢走到他們的對立麵,更何況心愛的男子也是站在那個陣營,她隻好沉默著,沉默著。
沒有到半年,她和心愛的人分開了,去了另外一個鄉。再後來,她聽聞,那個天才少年,那個羸弱虛白笑起來有個梨渦的少年跳河了。死前,他寫完了滿滿一本書的公式草紙,在被以捉弄噁心他為趣的強壯青年□□後不堪屈辱,跳河自盡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