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這種奏疏?


    前年發生災情之後,這種奏疏朝廷早都收到手軟了。


    然而這次的奏疏不同,它是所有讀書人們請願送來的。


    朝廷可以暫時不管災區的百姓,卻不能不管這些讀書人們。


    萬一再跟先前一樣,又一大群人集合去敲登聞鼓,鬧得整個大周都不得安寧,那可沒這麽容易處理了。


    畢竟上次事關王閣老,他可以去撞牆解決。


    這次的事情,事關整個災區的百姓,要大周整個朝廷去處理。


    總不能說因為戶部尚書不給錢,派他再去撞一遍牆來解決吧。


    所以在場中,暫時主持內閣的次輔夏陽江當即讓董思成把這份奏疏的內容全部念出來。


    等董思成念完後,眾人才知道在他們開朝會這不到半天的時間,又發生了什麽大事。


    羅鏡文也在一旁聽著。


    經過上次利用讀書人廩補購買紅薯種子的事情後,他如今已經被升為右都副禦史。


    隻要再熬一熬,等到年事已大的右都禦史今年退位,他就能順理成章升上去。


    王閣老為他打算得很好,入閣自然也是順水推舟。


    朝廷發生大事,若是他能再次出頭,給出決定性的策略,那這升遷的速度肯定能更快一些。


    “東南竟實施了如此多的新政?”


    諸公們搞清楚來龍去脈後,個個都驚詫不已。


    禮部侍郎一臉憤慨:“我就說淮南王哪裏來的軍餉去平定胡族,原來是東南實施新政,財政富足,才讓他的戰爭目的得以施展!”


    “既然他東南有這麽好的稅收都能支持他去打仗了,去年的秋稅為何都不送到京城來?”


    有人拉了拉他,小聲說道:“程大人,這正是我們現在要解決的事情呢。”


    禮部侍郎頓了頓,迴過神來。


    激動過頭,一時忘了。


    但他還是“哼”了一聲,閉上嘴巴。


    有官員提議說:“所以,東南新政取得如此成果,咱們是否可以效仿一下?”


    羅鏡文適時開口說:“紅薯便是來自東南,如今已經到了快收成的季節。”


    “要不要效仿,一切都得等到紅薯收成再說。”


    “這些都是後麵的事情,如今要解決的,是所有讀書人們聯名上奏要求朝廷解決西南與河中災區的事情。”


    夏陽江點點頭,附和道:“理當如此安排。”


    “可今年賦稅還沒收上來,國庫該如何調配?”


    所有目光都看向了戶部尚書石有為。


    石有為直接攤手:“沒錢。”


    “若是國庫有銀子,早在西南一開始受災時便已經處理了。”


    “後來先帝發行大周通寶賑災不當,導致兩地物價飛漲。”


    “如今再要處理,朝廷必須得付出數倍的成本。”


    “掏不出來,實在是掏不出來。”


    石有為早就開始擺爛了。


    身為戶部尚書,職位何其重要,但沒錢他就是皇帝都白搭。


    此時他都忍不住羨慕起遠在東南的淮南王。


    這家夥怎麽就這麽有錢,居然能出兵去打胡族了呢?


    大規模打仗要燒的錢,估計都夠補他們國庫的大窟窿了!


    早知道災區剛開始時,慶元帝當時煉少一點丹,把錢先緊著去賑災,不讓西南亂起來,後麵的河中地區也好解決很多。


    這樣他們通往東南的水陸路都順暢,要拿到東南這兩年飛漲的稅收,國庫不就能充盈許多了?


    可惜沒有如果。


    夏陽江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或許他心中有一點辦法,但是他不願意說出來。


    因為這種時候,無論去哪裏搞錢,勢必都是要得罪一部分群體的。


    作為一個不粘鍋式的閣老,說這些不是他的風格。


    所以他隻能皺眉道:“諸公若有辦法,可暢所欲言。”


    “隻要平定災區,東南的稅收就能順利收迴,充實國庫。”


    “屆時一切都好辦。”


    他話裏給了一點提示了。


    就跟羅鏡文上次動了讀書人的廩補,想著到紅薯收成後再發迴去一樣。


    這次他也暗示其他人,可以從某些方麵入手,後麵再補迴去。


    底下的人多多少少都聽懂了一些他話裏的意思,不過大部分官員都很謹慎,不想出這個頭。


    有人提出說:“陛下如今還小,宮中用不上太多的東西,吃穿用度中可以省出一批銀子來救災。”


    皇帝如今還隻是個奶娃娃,自然沒有什麽後宮好說。


    而且還有好長一段時間,他都不需要用到後宮。


    從這方麵入手,好像確實可以。


    然而坐在珠簾後麵的程太後卻不同意。


    後宮是她管理的範圍,多出來的那些銀子都是她來調配的。


    不就是等於拿她的銀子來賑災?


    這怎麽行?


    “哀家以為這樣不妥。”


    程太後說道:“宮中的吃穿用度,已經一削再削。”


    “後宮雖然現在空了不少,可那些宮殿一旦長時間沒有專門維護修繕,日後再想住新人可就要花費更多的錢財。”


    “如此一算,倒不如每年維持這樣的預算還更好。”


    “不然萬一拖著拖著,等到陛下成年還要納妃,後宮居然沒有可以住的地方,這樣又成何體統?”


    程太後也不管了,直接往嚴重了說。


    這些人要賑災要做什麽都可以,但就是別打她宮中銀子的主意。


    禮部侍郎是她的人,自然要幫著她說話。


    “太後所言有理,陛下雖年幼,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也不該如此苛待於他。”


    說得這麽嚴重了,就算覺得這辦法可行的也不好再繼續說了。


    有人看著珠簾後的程太後,心中有些鄙夷。


    什麽為了陛下著想,不就是為了她自己麽?


    陛下用不著的東西,最後不都進了他們程家的口袋?


    但這種話沒有證據,也不能亂說。


    宮中的錢現在沒有動的餘地了,那就還得從別的地方想辦法。


    又有人提了幾個建議,都得到了一些否定。


    羅鏡文想了想,突然說道:“不如我們以朝廷的名義,去找大周的那些大商戶們借錢?”


    上次提議挪用廩補,羅鏡文已經得罪了不少的讀書人。


    這次,他不能再得罪那些讀書人。


    所以這件事,無論如何都得辦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後門讓你成秀才,你連中三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比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比比並收藏走後門讓你成秀才,你連中三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