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正已然知曉,唐瀾如今徹底成了鑄劍閣的主事人,到達元境,亦有唐峰這樣的頂梁柱作為擁躉,許多事宜,亦是不必再受各大長老的製衡。
本來以為會很麻煩,看來隻是需要和唐瀾一對一的對話即可。
單容開口道:“據我所知,有地下火靈芝可讓師傅延年益壽,雖不至於重返青春,可以師傅如今的武道修為將其消化,理應可迴到年富力強的歲月。”
“拜月山莊裏,便有一朵地下火靈芝。”
當年不是唐峰,興許單容早已夭折。
唐峰知道單容的性子很倔強,認準了什麽事,便再難更改。
他沒有拒絕,隻是害怕自己的徒弟跟自己慪氣。
單容平靜道:“其實以前我也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可以孝敬師傅,還以為自己的一生,注定活在悲苦當中。”
元正也好,單容也罷,還是李塵,這三個人以前都很悲苦,隻是悲苦的各有不同罷了。
唐峰道:“你們若是想去找閣主,現在就去吧,我也知曉,你們都是大忙人,平日裏難得清閑。”
單容看了一眼元正。
元正心領神會,便帶著李塵離開了此地。
單容這時才對師傅說道:“我並不忙碌,如今算是一個富貴閑人,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陪著師傅。”
唐峰眉頭舒展,這一刻,仿佛年輕了十歲。
……
鑄劍閣,總閣。
在元正的記憶中,他隻是來過這裏一次,就是帶著徐人鳳等人,來這裏營救自己的師姐。
李塵看向周圍還算氣勢雄偉的建築,心生感慨。
忽然間說道:“當年我為了在這裏當一個守衛,花費了很多功夫,也受夠了很多白眼,做了很多苦活,始終都沒有成功。”
如今,駮馬跟在後麵,氣勢如煌煌天日。
總閣處,守衛寥寥無幾,也隻有大門口的地方,站著兩位守衛,看上去也上了年紀,起碼也在四十歲左右。
排麵這種東西,建立在雄厚的基礎上,若無裏子,哪裏來的麵子。
唐瀾自從廢了悟劍崖以後,便不在講究這些繁文縟節了,一者是鑄劍閣的賬麵日漸消瘦,二者,願意留在鑄劍閣裏的年輕人,也都是為了學習劍道而留下來的。
理應讓那些年輕人,握住手裏的長劍,鑽研劍道。
而不是擺出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花哨勢頭,盡管那樣很好看,可如今的鑄劍閣,連徐人鳳都不願意搭理了,好看,也沒有人去看。
兩位中年守衛,看到元正和李塵來了,也沒有拔劍四顧,因為這兩個人認識元正,也認識元正的萬裏煙雲照。
微鞠一躬道:“見過公子。”
如今的元正,是雲端之巔的主人,如今的李塵,等同於雲端之巔的二當家,單論身份地位,不弱唐瀾,不懼鑄劍閣,甚至還強了很多。
閣主唐瀾從裏麵走出來,穿著一身單薄的青衫,腰杆挺的筆直,眉眼之間,多了幾分悲苦,也多了幾分堅毅。
雙手抱拳道:“好久不見。”
元正和李塵迴了一禮,道:“好久不見。”
唐瀾做出邀請手勢,請他們進入內廳中說話。
裏麵,古色古香的家具,黃楊木鋪墊的地板,儀劍依序擺放,形成森然浩蕩之風。
茶桌上,唐瀾斟茶一二,茶香味彌漫開來。
和上好的大紅袍比較起來,這茶香,顯得有些遜色。
可元正知曉,人情味很濃。
唐瀾道:“公子鬧皇城的事情,我也有所聽聞,幾年未見,公子得意了不少。”
元正道:“我記得,當初我走的時候,給徐人鳳交代過,給鑄劍閣多安排一些營生,怎麽忽然之間,鑄劍閣成了這個樣子,走掉了幾位長老,許多年輕人也走了。”
“我算過一筆賬,如果當初徐人鳳按照我的吩咐做事,鑄劍閣的入賬,理應不是很難看。”
唐瀾也不避諱這些事,他本來也不是講究繁文縟節的人,江湖人,就要有江湖中人應該有的風采,非要搞得和讀書人官員一樣磨磨唧唧不得精要,那算是怎麽一迴事?
淡然道:“中良造大人起初的時候,的確對鑄劍閣有多多照拂之意,我也知曉,這是公子對鑄劍閣的善意,隻是後來許多政策變了,南陽郡直接修建了一座兵器庫,自然也就沒有我們鑄劍閣的活路了。”
“可中良造大人是一個念及舊情的人,便是有了兵器庫,還是沒有忘記照拂我們,讓我們鑄劍閣勉強有一日三餐可以吃,事實上,鑄劍閣都一直被動的吃老本。”
元正了然於心,南陽郡有一座兵器庫,這件事元正倒是頭一次聽說。
看來大魏,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戰事當中。
開口直言道:“我意打算,將鑄劍閣歸攏到雲端之巔裏,成為雲端之巔的附屬勢力,依然可以保持鑄劍閣的名頭,你意下如何?”
唐瀾微微一怔,苦笑道:“公子此意,興許也是看在唐峰的麵子上,據我所知,過一段日子有許多江湖豪強去拜訪,與其說是拜訪,還不如說是抱大腿。”
“大爭之前,那些本就日子不好過的江湖門派正在四處找靠山,能去官府的就去官府,能去軍伍的就去軍伍,不喜歡官府和軍伍的,便隻能向更上一層樓的大鱷靠攏。”
“我鑄劍閣除了骨氣之外,已經一無所有,讓公子掛念,甚是榮幸。”
元正道:“是有人情世故在裏麵,二者,我曾浪跡江湖,也對江湖情有獨鍾,也很希望,鑄劍閣再現輝煌,鑄造出稀世的神兵利器,於我而言,鑄劍閣的利用價值的確不大,可我也不忍心,看到本該傳揚下去的東西,斷絕了傳承。”
“上古年間,有尋常小卒手握利劍,可穿金洞石,有絕代君王,手握儀劍可開天辟地。”
“可也不知怎麽搞的,無緣無故的,大名鼎鼎的春秋鑄劍術就斷了傳承。”
“對於鑄劍的人來說,這是悲哀,對於劍客而言,何嚐不是劍心的悲鳴。”
唐瀾眼角有淚痕,無聲而哭。
所有的輝煌,到了一定的時間,總是要用寂寞來償還。
本來以為會很麻煩,看來隻是需要和唐瀾一對一的對話即可。
單容開口道:“據我所知,有地下火靈芝可讓師傅延年益壽,雖不至於重返青春,可以師傅如今的武道修為將其消化,理應可迴到年富力強的歲月。”
“拜月山莊裏,便有一朵地下火靈芝。”
當年不是唐峰,興許單容早已夭折。
唐峰知道單容的性子很倔強,認準了什麽事,便再難更改。
他沒有拒絕,隻是害怕自己的徒弟跟自己慪氣。
單容平靜道:“其實以前我也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可以孝敬師傅,還以為自己的一生,注定活在悲苦當中。”
元正也好,單容也罷,還是李塵,這三個人以前都很悲苦,隻是悲苦的各有不同罷了。
唐峰道:“你們若是想去找閣主,現在就去吧,我也知曉,你們都是大忙人,平日裏難得清閑。”
單容看了一眼元正。
元正心領神會,便帶著李塵離開了此地。
單容這時才對師傅說道:“我並不忙碌,如今算是一個富貴閑人,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陪著師傅。”
唐峰眉頭舒展,這一刻,仿佛年輕了十歲。
……
鑄劍閣,總閣。
在元正的記憶中,他隻是來過這裏一次,就是帶著徐人鳳等人,來這裏營救自己的師姐。
李塵看向周圍還算氣勢雄偉的建築,心生感慨。
忽然間說道:“當年我為了在這裏當一個守衛,花費了很多功夫,也受夠了很多白眼,做了很多苦活,始終都沒有成功。”
如今,駮馬跟在後麵,氣勢如煌煌天日。
總閣處,守衛寥寥無幾,也隻有大門口的地方,站著兩位守衛,看上去也上了年紀,起碼也在四十歲左右。
排麵這種東西,建立在雄厚的基礎上,若無裏子,哪裏來的麵子。
唐瀾自從廢了悟劍崖以後,便不在講究這些繁文縟節了,一者是鑄劍閣的賬麵日漸消瘦,二者,願意留在鑄劍閣裏的年輕人,也都是為了學習劍道而留下來的。
理應讓那些年輕人,握住手裏的長劍,鑽研劍道。
而不是擺出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花哨勢頭,盡管那樣很好看,可如今的鑄劍閣,連徐人鳳都不願意搭理了,好看,也沒有人去看。
兩位中年守衛,看到元正和李塵來了,也沒有拔劍四顧,因為這兩個人認識元正,也認識元正的萬裏煙雲照。
微鞠一躬道:“見過公子。”
如今的元正,是雲端之巔的主人,如今的李塵,等同於雲端之巔的二當家,單論身份地位,不弱唐瀾,不懼鑄劍閣,甚至還強了很多。
閣主唐瀾從裏麵走出來,穿著一身單薄的青衫,腰杆挺的筆直,眉眼之間,多了幾分悲苦,也多了幾分堅毅。
雙手抱拳道:“好久不見。”
元正和李塵迴了一禮,道:“好久不見。”
唐瀾做出邀請手勢,請他們進入內廳中說話。
裏麵,古色古香的家具,黃楊木鋪墊的地板,儀劍依序擺放,形成森然浩蕩之風。
茶桌上,唐瀾斟茶一二,茶香味彌漫開來。
和上好的大紅袍比較起來,這茶香,顯得有些遜色。
可元正知曉,人情味很濃。
唐瀾道:“公子鬧皇城的事情,我也有所聽聞,幾年未見,公子得意了不少。”
元正道:“我記得,當初我走的時候,給徐人鳳交代過,給鑄劍閣多安排一些營生,怎麽忽然之間,鑄劍閣成了這個樣子,走掉了幾位長老,許多年輕人也走了。”
“我算過一筆賬,如果當初徐人鳳按照我的吩咐做事,鑄劍閣的入賬,理應不是很難看。”
唐瀾也不避諱這些事,他本來也不是講究繁文縟節的人,江湖人,就要有江湖中人應該有的風采,非要搞得和讀書人官員一樣磨磨唧唧不得精要,那算是怎麽一迴事?
淡然道:“中良造大人起初的時候,的確對鑄劍閣有多多照拂之意,我也知曉,這是公子對鑄劍閣的善意,隻是後來許多政策變了,南陽郡直接修建了一座兵器庫,自然也就沒有我們鑄劍閣的活路了。”
“可中良造大人是一個念及舊情的人,便是有了兵器庫,還是沒有忘記照拂我們,讓我們鑄劍閣勉強有一日三餐可以吃,事實上,鑄劍閣都一直被動的吃老本。”
元正了然於心,南陽郡有一座兵器庫,這件事元正倒是頭一次聽說。
看來大魏,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戰事當中。
開口直言道:“我意打算,將鑄劍閣歸攏到雲端之巔裏,成為雲端之巔的附屬勢力,依然可以保持鑄劍閣的名頭,你意下如何?”
唐瀾微微一怔,苦笑道:“公子此意,興許也是看在唐峰的麵子上,據我所知,過一段日子有許多江湖豪強去拜訪,與其說是拜訪,還不如說是抱大腿。”
“大爭之前,那些本就日子不好過的江湖門派正在四處找靠山,能去官府的就去官府,能去軍伍的就去軍伍,不喜歡官府和軍伍的,便隻能向更上一層樓的大鱷靠攏。”
“我鑄劍閣除了骨氣之外,已經一無所有,讓公子掛念,甚是榮幸。”
元正道:“是有人情世故在裏麵,二者,我曾浪跡江湖,也對江湖情有獨鍾,也很希望,鑄劍閣再現輝煌,鑄造出稀世的神兵利器,於我而言,鑄劍閣的利用價值的確不大,可我也不忍心,看到本該傳揚下去的東西,斷絕了傳承。”
“上古年間,有尋常小卒手握利劍,可穿金洞石,有絕代君王,手握儀劍可開天辟地。”
“可也不知怎麽搞的,無緣無故的,大名鼎鼎的春秋鑄劍術就斷了傳承。”
“對於鑄劍的人來說,這是悲哀,對於劍客而言,何嚐不是劍心的悲鳴。”
唐瀾眼角有淚痕,無聲而哭。
所有的輝煌,到了一定的時間,總是要用寂寞來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