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鎮,位於孤峰之下,地勢平坦,因此得名。
當初西蜀雙壁率眾在這裏挖掘暗河,也讓這裏有了一條清平江的支流,也孕育了一方土地。
平鎮裏的房屋建設都是統一的,都是官府中人出銀子,給那些不得誌的讀書人修建的,有名望的則居住在宅院裏麵,默默無名的則住在單個木屋裏,雖說不太體麵,可也吹不到風,淋不到雨。
無論什麽場合,什麽環境,總會有一兩個不太正常的人。
如每一個村莊裏都會有一個傻子一樣,這種事真的有些邪門。
距離平整還有些十裏地外的支流邊上,水流滔滔,濕氣很重,在這裏有一位約莫四十餘歲的讀書人,修建了一座草房,至於灶台,床鋪這些,都是依靠這位讀書人自己修建。
他上了年紀,但論才華而言的話,和年輕人比較起來,也相差不了多少。
而且他也沒有成家,在很久之前,他就來到了西蜀,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得到一個大人物的賞識,帶著他離開西蜀,可很多年過去了,他還在西蜀。
因為他上了年紀,和年輕人比較起來少了幾分火氣,也沒有太大的可造空間了,故此官府沒有給他也修建一座房子讓他住。
他也隻能一個人在這河邊上自生自滅。
起初的時候,他也隻能抓魚吃,現在倒還好,畢竟是個讀書人,偶爾給別人寫幾封家書,掙點飯食還是可以的。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他漸漸明白了這個道理。
並非所有的讀書人都是筆墨伺候,紅袖添香的,大多數讀書人,日子都比較清苦。
如江湖俠客一般,並非每一個俠客都有著高頭大馬,都有著不俗的佩劍。
他在水邊正在淘米,約莫有三兩米,米袋子裏差不多還剩下了兩斤米。
等吃完了之後,他就要考慮怎麽想辦法供奉自己的五髒廟了,吃完了可就沒得吃了。
平鎮裏的人,日子多數也過的不是很好,起初還有幾位年輕的讀書人給這個中年男人一些碎銀,一些口糧,可慢慢的,也就不會了,因為那些年輕人自己也要生活。
哪裏有多餘的東西分享給一個叔叔呢。
這一段清苦的日子,讓這個讀書人想好了,打算去找個客棧當賬房先生,或是去某個大家族裏當管家,他讀過書,找營生還是好找的。
至於年輕時候的那些騰雲誌向,到了現在,如這條支流一樣,順著清平江入海後再也不見蹤跡。
快要倒春寒了,河水有些滲人,讀書人的手掌通紅,淘米過後,他就要燒火煮飯了,至於配菜,也隻能吃魚了,倒春寒還沒來,山裏許多野菜才剛剛露出頭。
至於油水,他想都不要想了,好一段日子沒有吃過油水了,他整個人都消瘦了一圈。
他剛起身,便看見幾個年輕人來了,都騎著異獸,最次的那個,也騎著甲等戰馬,身份不俗,一襲錦衣。
元正早就注意到了這個讀書人,都說讀書人是天上神仙般的人物,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讀書人,如此看來,讀書人不得誌了,也還是要靠自己勤勞雙手才能把飯吃到嘴裏去。
也還不錯,起碼這位讀書人懂得放下自己的身段了。
能放下自己身段的人,往往也都是長了學問的人。
元正開口道:“先生在河邊結草而居,炊煙渺渺,在這山河之間,也頗有幾分書生意氣和人間仙氣的結合啊。”
中年男人的身子骨有些消瘦,那張臉不算英俊也不算難看,可能要比莊稼地裏的小夥子強一些。
穿著一身洗了很多次的布衣,一頭散亂的長發,還真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感覺。
他迴道:“公子說笑了,我隻是為生活所迫,也指望這河裏魚兒過日子,大概過上幾天,我也會出去找個營生,好好想一下,下半輩子該怎麽打發了。”
麵見異獸,卻不驚恐,看見貴人,卻不在意。
如此心境,不知道是被生活給折磨到了什麽程度。
元正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說道:“不如我給你一份營生,你跟著我,當一個賬房先生如何?”
中年男人微微一怔,然後笑道:“公子怕是說笑了,以公子的身份,家裏又怎麽會缺跑腿的讀書人呢。”
元正問道:“先生既然讀過書,除了人文禮儀之外,對於文韜武略可有所觸及?可懂兵法,可懂算賬布局?”
讀書人,也要看是哪一種。
溫若鬆那樣的讀書人,讀出來了大道理,讀出來了顯赫身價,讀出了人間最得意。
那也是多數人為之向往,並且立為標杆的存在。
可陳煜那樣的讀書人就不一樣了,起碼陳煜懂得兵法,懂得韜略,說白了,就是怎麽算計人心,掌控大局。
和溫若鬆之間,陳煜並沒有走到仕途的頂點,也沒有走到讀書人的極致。
可話說迴來,陳煜有靠山,還是一座鐵打的靠山。
溫若鬆,卻是老套的伴君如伴虎,門生故舊遍布朝野上下不假,可標杆有的時候也隻是一個靶子,至於能不能射中那個靶子,就要看敵人的箭法如何了。
中年男人名曰呂安,隨遇而安的安。
呂安被問了這麽一個問題,心中便已知曉,這個年輕的公子哥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賬房先生。
他想了想,很認真的說道:“兵法不是很懂,韜略不是很懂,當一個總管還是可以的。”
元正樂嗬一笑。
並非不懂,而不是很懂,就說明多少還是懂得一些的。
多看兵書的讀書人,到了點子上,也總能給自己找一個不錯的營生。
元正道:“先生上了年紀,當總管必然會讓人放心的,那麽我想知道,除了總管之外,讓先生在關鍵時候獨當一麵,就像是先生自己現在這樣,一個人住,一個人煮飯吃,可行否?”
元正一直看著呂安的眼睛。
呂安隱約間覺得有些壓迫,被一個年輕人的目光壓迫,這些年來,呂安還真的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
獨當一麵,他過得狼狽,可現在還真的是獨當一麵,也許是不得不獨當一麵。
他迴道:“我不知道,也許真的把我逼到那一份兒上,我才能知曉自己的深淺,我也沒有遇到過什麽波瀾壯闊的大事情,我隻是一個不得誌的讀書人,公子這幾個問題,我不知如何迴答,也隻能模棱兩可的迴答。”
這真的是一句實話。
有些人看見別的劍客可以禦風而行,可以一劍斷了山脈。
等到他自己練劍的時候才會發現,能夠一劍斷了山脈的人,距離人家是多麽的遙遠。
眼睛所看到的,可自己能夠做到的,是天差地別,是森羅萬象。
元正有些欣賞這位讀書人了,說道:“既如此,那你便跟隨我吧,我可以保證,你以後為我做事,可能生活環境不會很好,但是可以讓你頓頓大魚大肉,也能讓你很忙,甚至沒有多餘的時間打發你的情懷萬千。”
“你看可好?”
呂安知道這位年輕人不簡單,是個老油子。
他微鞠一躬問道:“敢問公子名諱?”
“在下元正。”
聲音輕柔,於呂安而言卻是如雷貫耳。
武王庶子的光榮事跡,天下誰人不知,可呂安不是那些喜歡看熱鬧的人,也不在乎和自己沒有關係的事情。
他很平靜的作揖說道:“呂安見過主公。”
呂安永遠都不會知道,元正並非因為他的才華而將他帶出西蜀,也僅僅是因為元正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隨遇而安,在呂安四十五歲的時候才真的實現了。
當初西蜀雙壁率眾在這裏挖掘暗河,也讓這裏有了一條清平江的支流,也孕育了一方土地。
平鎮裏的房屋建設都是統一的,都是官府中人出銀子,給那些不得誌的讀書人修建的,有名望的則居住在宅院裏麵,默默無名的則住在單個木屋裏,雖說不太體麵,可也吹不到風,淋不到雨。
無論什麽場合,什麽環境,總會有一兩個不太正常的人。
如每一個村莊裏都會有一個傻子一樣,這種事真的有些邪門。
距離平整還有些十裏地外的支流邊上,水流滔滔,濕氣很重,在這裏有一位約莫四十餘歲的讀書人,修建了一座草房,至於灶台,床鋪這些,都是依靠這位讀書人自己修建。
他上了年紀,但論才華而言的話,和年輕人比較起來,也相差不了多少。
而且他也沒有成家,在很久之前,他就來到了西蜀,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得到一個大人物的賞識,帶著他離開西蜀,可很多年過去了,他還在西蜀。
因為他上了年紀,和年輕人比較起來少了幾分火氣,也沒有太大的可造空間了,故此官府沒有給他也修建一座房子讓他住。
他也隻能一個人在這河邊上自生自滅。
起初的時候,他也隻能抓魚吃,現在倒還好,畢竟是個讀書人,偶爾給別人寫幾封家書,掙點飯食還是可以的。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他漸漸明白了這個道理。
並非所有的讀書人都是筆墨伺候,紅袖添香的,大多數讀書人,日子都比較清苦。
如江湖俠客一般,並非每一個俠客都有著高頭大馬,都有著不俗的佩劍。
他在水邊正在淘米,約莫有三兩米,米袋子裏差不多還剩下了兩斤米。
等吃完了之後,他就要考慮怎麽想辦法供奉自己的五髒廟了,吃完了可就沒得吃了。
平鎮裏的人,日子多數也過的不是很好,起初還有幾位年輕的讀書人給這個中年男人一些碎銀,一些口糧,可慢慢的,也就不會了,因為那些年輕人自己也要生活。
哪裏有多餘的東西分享給一個叔叔呢。
這一段清苦的日子,讓這個讀書人想好了,打算去找個客棧當賬房先生,或是去某個大家族裏當管家,他讀過書,找營生還是好找的。
至於年輕時候的那些騰雲誌向,到了現在,如這條支流一樣,順著清平江入海後再也不見蹤跡。
快要倒春寒了,河水有些滲人,讀書人的手掌通紅,淘米過後,他就要燒火煮飯了,至於配菜,也隻能吃魚了,倒春寒還沒來,山裏許多野菜才剛剛露出頭。
至於油水,他想都不要想了,好一段日子沒有吃過油水了,他整個人都消瘦了一圈。
他剛起身,便看見幾個年輕人來了,都騎著異獸,最次的那個,也騎著甲等戰馬,身份不俗,一襲錦衣。
元正早就注意到了這個讀書人,都說讀書人是天上神仙般的人物,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讀書人,如此看來,讀書人不得誌了,也還是要靠自己勤勞雙手才能把飯吃到嘴裏去。
也還不錯,起碼這位讀書人懂得放下自己的身段了。
能放下自己身段的人,往往也都是長了學問的人。
元正開口道:“先生在河邊結草而居,炊煙渺渺,在這山河之間,也頗有幾分書生意氣和人間仙氣的結合啊。”
中年男人的身子骨有些消瘦,那張臉不算英俊也不算難看,可能要比莊稼地裏的小夥子強一些。
穿著一身洗了很多次的布衣,一頭散亂的長發,還真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感覺。
他迴道:“公子說笑了,我隻是為生活所迫,也指望這河裏魚兒過日子,大概過上幾天,我也會出去找個營生,好好想一下,下半輩子該怎麽打發了。”
麵見異獸,卻不驚恐,看見貴人,卻不在意。
如此心境,不知道是被生活給折磨到了什麽程度。
元正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說道:“不如我給你一份營生,你跟著我,當一個賬房先生如何?”
中年男人微微一怔,然後笑道:“公子怕是說笑了,以公子的身份,家裏又怎麽會缺跑腿的讀書人呢。”
元正問道:“先生既然讀過書,除了人文禮儀之外,對於文韜武略可有所觸及?可懂兵法,可懂算賬布局?”
讀書人,也要看是哪一種。
溫若鬆那樣的讀書人,讀出來了大道理,讀出來了顯赫身價,讀出了人間最得意。
那也是多數人為之向往,並且立為標杆的存在。
可陳煜那樣的讀書人就不一樣了,起碼陳煜懂得兵法,懂得韜略,說白了,就是怎麽算計人心,掌控大局。
和溫若鬆之間,陳煜並沒有走到仕途的頂點,也沒有走到讀書人的極致。
可話說迴來,陳煜有靠山,還是一座鐵打的靠山。
溫若鬆,卻是老套的伴君如伴虎,門生故舊遍布朝野上下不假,可標杆有的時候也隻是一個靶子,至於能不能射中那個靶子,就要看敵人的箭法如何了。
中年男人名曰呂安,隨遇而安的安。
呂安被問了這麽一個問題,心中便已知曉,這個年輕的公子哥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賬房先生。
他想了想,很認真的說道:“兵法不是很懂,韜略不是很懂,當一個總管還是可以的。”
元正樂嗬一笑。
並非不懂,而不是很懂,就說明多少還是懂得一些的。
多看兵書的讀書人,到了點子上,也總能給自己找一個不錯的營生。
元正道:“先生上了年紀,當總管必然會讓人放心的,那麽我想知道,除了總管之外,讓先生在關鍵時候獨當一麵,就像是先生自己現在這樣,一個人住,一個人煮飯吃,可行否?”
元正一直看著呂安的眼睛。
呂安隱約間覺得有些壓迫,被一個年輕人的目光壓迫,這些年來,呂安還真的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
獨當一麵,他過得狼狽,可現在還真的是獨當一麵,也許是不得不獨當一麵。
他迴道:“我不知道,也許真的把我逼到那一份兒上,我才能知曉自己的深淺,我也沒有遇到過什麽波瀾壯闊的大事情,我隻是一個不得誌的讀書人,公子這幾個問題,我不知如何迴答,也隻能模棱兩可的迴答。”
這真的是一句實話。
有些人看見別的劍客可以禦風而行,可以一劍斷了山脈。
等到他自己練劍的時候才會發現,能夠一劍斷了山脈的人,距離人家是多麽的遙遠。
眼睛所看到的,可自己能夠做到的,是天差地別,是森羅萬象。
元正有些欣賞這位讀書人了,說道:“既如此,那你便跟隨我吧,我可以保證,你以後為我做事,可能生活環境不會很好,但是可以讓你頓頓大魚大肉,也能讓你很忙,甚至沒有多餘的時間打發你的情懷萬千。”
“你看可好?”
呂安知道這位年輕人不簡單,是個老油子。
他微鞠一躬問道:“敢問公子名諱?”
“在下元正。”
聲音輕柔,於呂安而言卻是如雷貫耳。
武王庶子的光榮事跡,天下誰人不知,可呂安不是那些喜歡看熱鬧的人,也不在乎和自己沒有關係的事情。
他很平靜的作揖說道:“呂安見過主公。”
呂安永遠都不會知道,元正並非因為他的才華而將他帶出西蜀,也僅僅是因為元正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隨遇而安,在呂安四十五歲的時候才真的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