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光怪陸離的事太多。
元正和李塵便是如此,大半晚上的,來思考什麽樣的坐騎好。
元正沒有給李塵意見,這種事,全憑李塵自己做主。
李塵是真的陷入了沉思,他有一雙鵬翼,天空他觸手可及,可陸地之上,他就沒有那麽的稱心如意了。
想了想,問道:“什麽樣的坐騎都可以嗎?”
元正道:“是,厲害的坐騎,需要付出一些代價,這是給自己定向,一頭有靈性的坐騎,會對自己的主人忠心耿耿,主人死後,它也不會獨活。”
“你無需擔心太厲害的坐騎得不到,重要的是給自己定向。”
隻有深思熟慮的定了向,才有為之努力的動力和方向。
李塵心裏幻想著,假如自己日後得到了鳳翅鎦金镋,假如日後徹底的掌握鵬族神通,可震動九天,那個時候一頭什麽樣的坐騎才能體現自己的威風。
萬裏煙雲照是不錯的,可李塵知曉,萬裏煙雲照是沒譜的,是有主的。
且李塵的坐騎也是萬裏煙雲照也會和元正犯忌諱。
李塵已經給自己定了向,那就是跟著元正打天下,不管是江湖還是廟堂,李塵都會跟在元正的後麵。
沉思的時間是漫長的,不知不覺間,兩炷香時間過去了,扛把子也從外麵迴來了,嘴角還有著血跡。
過了很久,元正蒼白的臉色都恢複了正常。
李塵才說道:“駮馬,北海有,但估計不好下手。”
元正意味深長的看著李塵,笑道:“駮馬的確是不好下手,你能選擇一個不好下手的坐騎,也是一種勇氣啊。”
駮馬,形似馬,白身黑尾巨大無比,頭上生有尖角;叫起來聲似打鼓,以老虎、豹子等野獸為食,異常兇猛。
這是已知的情況,具體如何,沒人試過。
元正道:“據我所知,駮馬的叫聲如戰鼓激蕩,腳踩祥雲,馴服可以禦兵災,可上天,亦可入地,喜歡以強大虎類妖獸為食物,偶爾也會獵殺龍鱗馬和血脈等級較弱的麒麟為食。”
“你若是真的得到了一頭駮馬,不是猛將,都能成為猛將。”
李塵委婉笑道:“其實我對駮馬也不了解,但我知曉駮馬喜歡吃硬骨頭,所以就選擇駮馬了。”
元正無奈道:“駮馬在大夏以北,等找到你的弟弟之後,咱們再去大夏以北看看。”
本來想著用自己推演計算的方式,來尋找師姐單容的下落,可想了想算了。
師姐有著太鸞,那柄劍沒有一定的氣運,是無法駕馭的。
再說了,元正也不想以推演計算的方式找到師姐。
相逢不如偶遇,希望可以在一個秋雨綿綿,安靜美好的午後遇見師姐朝著自己翩翩而來。
想象中什麽事情都是美麗的,可到底什麽時候才能遇見師姐,元正心裏沒數。
山洞裏的篝火燃燒至天亮,元正等著李塵晨練結束後,兩人才啟程往雍州而去。
雍州有個李家大院,有個叫李鈺的女將軍,和元正有過數麵之緣。
也不知道這一次去了,能不能遇上。
一路上,李塵的心裏都很激動,真希望自己可以快一點見到自己的弟弟。
……
雍州,外圍,有座石頭山。
苦力從石頭上背負著巨大的石頭,從上而下走來。
雍州的城牆每十年加修一次,每一次補修城牆的時候,都會從石頭山上運來大量的石頭。
蟬鳴聲煩擾著夏日,一位女將軍在涼亭裏麵,淡然喝茶。
夏日,喝茶可以精心,可以明神。
這位女將軍模樣還算是不錯,也沒有讓自己的手下拿著鞭子去抽打那些討生活並不容易的苦力。
自從李鈺接管這個工程而來,她覺得有些無聊,還是去戰場廝殺比較好,還是當諜子的時候更能體會到什麽叫做建功立業。
不過工程主管這個職位,是一個油水很厚的職位。
稍微克扣一些工錢,要是苦力們出了什麽事情,也能向上麵要上一筆撫恤金,至於撫恤金能不能到達苦力家屬的手上,則是另外一迴事了。
李鈺對這件事並沒有興趣,她手底下的苦力也還算是不錯,沒有出事。
在山上幹活的時候,也沒有出現拉幫結派,欺負新人的跡象。
隻是日複一日的在涼亭裏耗著,喝著茶,讓李鈺那股銳氣消磨了不少。
對於這件事,李鈺心裏對自己的父親大人有著很深的成見。
可既然是公事,這件事又涉及到了雍州城牆的防禦工事,李鈺也隻能忍著了。
從大魏來到大秦之後,李鼎的日子還算是風平浪靜的,擺脫了追殺之後,大秦鐵騎也沒能記清李鼎到底是一個什麽長相,也沒有通緝令發布。
於是乎,李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來到雍州的。
起初的時候,身上的盤纏花完了,餓了幾天肚子,在山野之間獵殺野獸為生。
不久之後,得知石頭山這裏招收苦力,給工錢,還管飯。
要是能在這裏背石頭,還能在大秦軍伍的眼皮底下來一招燈下黑。
李鼎便屁顛屁顛的來了,他的力氣很大,畢竟是吞了青翼猿熊的內丹,有著一身使不完的力氣。
背石頭的時候,總能比別人快一點,穩一點。
都要大石頭,不要破損的,大石頭有的一顆就是五六百斤重。
敢來這裏的苦力,多數都是膂力過人,又需要養家糊口的漢子,也不怕辛苦。
當李鼎背負著兩顆到大石頭從山上下來,運到了下麵等著接待的輜重車輛上,馬夫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說道:“小夥子,你是我見過最有力氣的人了。”
“這兩顆大石頭,起碼也有一千多斤。”
“力氣雖然大,可也要悠著點,你現在是年輕氣盛,等你老了的時候,就嚐到厲害了。”
這位馬夫約莫五六十歲的模樣,聽其口氣,年輕的時候也來石頭山這裏背過石頭。
李鼎傻乎乎笑道:“我這也是為了賺點工錢,我力氣大著呢,兩顆石頭還是能背得起的。”
馬夫無可奈何的笑了笑,說道:“幸虧咱們的將軍隻規定讓每個人最多一次背兩顆大石頭,要不是沒這個規定,我看你小子,起碼也要背負三顆大石頭。”
李鼎笑了笑,沒有說話。
他沒有銀子花,沒有銀子,在任何地方都寸步難行,舉步維艱。
李鈺作為一個女將軍,雷厲風行,行事果斷。
可也體會人間疾苦,她深知有些漢子們為了多賺點工錢,不要命的背石頭,到了最後,落下一身的毛病。
早年間石頭山這裏開工的時候,有些人為了銀子不要命,背負了三顆大石頭,剛背負起來的時候倒是沒事兒,可以穩步行走,可走到半路上被壓斷了要,石頭又砸在了腦袋瓜子上。
死了就不說了,偏偏滑坡的石頭最嚇人,一路滾落下來,沿途又砸死了三個人。
李鈺打眼看了一下李鼎,就膂力而言,年輕小夥子裏麵,李鼎絕對是有霸者姿態。
本想著這麽一身好膂力,李鈺還打算帶著李鼎投身軍伍,為大秦帝國建功立業,日後獲得了軍功,每月所得的軍餉,頂的上他在這裏背一年的大石頭。
可一看李鼎,有些慫,不像是個敢在戰場上同敵人熱血廝殺的主兒。
李鈺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為了多賺點銀子,背負兩個大石頭的人大有人在,可唯有李鼎,是臉不紅氣不喘,心跳不跳就不知道了。
李鼎平穩的將兩顆大石頭放在了輜重車輛上,也沒有歇息,就直接轉身離去,往石頭山上走去,那裏的大石頭還多著呢。
不害怕背石頭,就害怕沒有石頭背,沒有銀子掙。
以前和哥哥李塵日子困難的時候,想找個地方做工,都找不到地方,肚子隻能幹餓著。
現在倒好了,起碼一身的力氣,有地方用了。
他想著啊,在這裏掙夠了錢,然後在大秦到處走走,尋找自己的哥哥。
沒有銀子的話,李鼎別說外出去找哥哥了,能不能走出雍州境內,還都不一定呢。
他也不是個慫包,可畢竟和大秦鐵騎麵對麵過,深知自己要虛懷若穀,要藏鋒,不敢過於招搖,萬一點子太背,被人認出來了,那該如何是好啊。
他也是一個有理想的青年,可在沒有找到哥哥之前,就隻能把理想放在一邊了。
心想著,自己這麽笨,都能從大秦鐵騎的追殺下逃生,哥哥那麽聰明,應該也活的好好的。
必須要活得好好的。
不管是上山還是下山,李鼎的腳步總是不快不慢,他覺得這山沒那麽難,下山的路也沒那麽陡峭。
都活下來了,還有什麽事情能難住自己呢。
涼亭裏,李鈺身邊的一位傳令官看到李鼎上山那雷打不動的背影,心生感慨道:“若不是將軍下令最多隻能背負兩顆大石頭,我看那個小子,一次背五顆石頭都沒事兒。”
李鈺站起來,四下看了看,無奈笑道:“那個小夥子怎麽說呢,沒有建功立業的想法也是挺好的,安安分分的掙點銀子養家糊口也是好事。”
“可總覺得,有點可惜了,是個慫包,是個隻知道出蠻力的人。”
“這樣的人,在背石頭的工人裏麵,大有人在。”
……
元正和李塵便是如此,大半晚上的,來思考什麽樣的坐騎好。
元正沒有給李塵意見,這種事,全憑李塵自己做主。
李塵是真的陷入了沉思,他有一雙鵬翼,天空他觸手可及,可陸地之上,他就沒有那麽的稱心如意了。
想了想,問道:“什麽樣的坐騎都可以嗎?”
元正道:“是,厲害的坐騎,需要付出一些代價,這是給自己定向,一頭有靈性的坐騎,會對自己的主人忠心耿耿,主人死後,它也不會獨活。”
“你無需擔心太厲害的坐騎得不到,重要的是給自己定向。”
隻有深思熟慮的定了向,才有為之努力的動力和方向。
李塵心裏幻想著,假如自己日後得到了鳳翅鎦金镋,假如日後徹底的掌握鵬族神通,可震動九天,那個時候一頭什麽樣的坐騎才能體現自己的威風。
萬裏煙雲照是不錯的,可李塵知曉,萬裏煙雲照是沒譜的,是有主的。
且李塵的坐騎也是萬裏煙雲照也會和元正犯忌諱。
李塵已經給自己定了向,那就是跟著元正打天下,不管是江湖還是廟堂,李塵都會跟在元正的後麵。
沉思的時間是漫長的,不知不覺間,兩炷香時間過去了,扛把子也從外麵迴來了,嘴角還有著血跡。
過了很久,元正蒼白的臉色都恢複了正常。
李塵才說道:“駮馬,北海有,但估計不好下手。”
元正意味深長的看著李塵,笑道:“駮馬的確是不好下手,你能選擇一個不好下手的坐騎,也是一種勇氣啊。”
駮馬,形似馬,白身黑尾巨大無比,頭上生有尖角;叫起來聲似打鼓,以老虎、豹子等野獸為食,異常兇猛。
這是已知的情況,具體如何,沒人試過。
元正道:“據我所知,駮馬的叫聲如戰鼓激蕩,腳踩祥雲,馴服可以禦兵災,可上天,亦可入地,喜歡以強大虎類妖獸為食物,偶爾也會獵殺龍鱗馬和血脈等級較弱的麒麟為食。”
“你若是真的得到了一頭駮馬,不是猛將,都能成為猛將。”
李塵委婉笑道:“其實我對駮馬也不了解,但我知曉駮馬喜歡吃硬骨頭,所以就選擇駮馬了。”
元正無奈道:“駮馬在大夏以北,等找到你的弟弟之後,咱們再去大夏以北看看。”
本來想著用自己推演計算的方式,來尋找師姐單容的下落,可想了想算了。
師姐有著太鸞,那柄劍沒有一定的氣運,是無法駕馭的。
再說了,元正也不想以推演計算的方式找到師姐。
相逢不如偶遇,希望可以在一個秋雨綿綿,安靜美好的午後遇見師姐朝著自己翩翩而來。
想象中什麽事情都是美麗的,可到底什麽時候才能遇見師姐,元正心裏沒數。
山洞裏的篝火燃燒至天亮,元正等著李塵晨練結束後,兩人才啟程往雍州而去。
雍州有個李家大院,有個叫李鈺的女將軍,和元正有過數麵之緣。
也不知道這一次去了,能不能遇上。
一路上,李塵的心裏都很激動,真希望自己可以快一點見到自己的弟弟。
……
雍州,外圍,有座石頭山。
苦力從石頭上背負著巨大的石頭,從上而下走來。
雍州的城牆每十年加修一次,每一次補修城牆的時候,都會從石頭山上運來大量的石頭。
蟬鳴聲煩擾著夏日,一位女將軍在涼亭裏麵,淡然喝茶。
夏日,喝茶可以精心,可以明神。
這位女將軍模樣還算是不錯,也沒有讓自己的手下拿著鞭子去抽打那些討生活並不容易的苦力。
自從李鈺接管這個工程而來,她覺得有些無聊,還是去戰場廝殺比較好,還是當諜子的時候更能體會到什麽叫做建功立業。
不過工程主管這個職位,是一個油水很厚的職位。
稍微克扣一些工錢,要是苦力們出了什麽事情,也能向上麵要上一筆撫恤金,至於撫恤金能不能到達苦力家屬的手上,則是另外一迴事了。
李鈺對這件事並沒有興趣,她手底下的苦力也還算是不錯,沒有出事。
在山上幹活的時候,也沒有出現拉幫結派,欺負新人的跡象。
隻是日複一日的在涼亭裏耗著,喝著茶,讓李鈺那股銳氣消磨了不少。
對於這件事,李鈺心裏對自己的父親大人有著很深的成見。
可既然是公事,這件事又涉及到了雍州城牆的防禦工事,李鈺也隻能忍著了。
從大魏來到大秦之後,李鼎的日子還算是風平浪靜的,擺脫了追殺之後,大秦鐵騎也沒能記清李鼎到底是一個什麽長相,也沒有通緝令發布。
於是乎,李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來到雍州的。
起初的時候,身上的盤纏花完了,餓了幾天肚子,在山野之間獵殺野獸為生。
不久之後,得知石頭山這裏招收苦力,給工錢,還管飯。
要是能在這裏背石頭,還能在大秦軍伍的眼皮底下來一招燈下黑。
李鼎便屁顛屁顛的來了,他的力氣很大,畢竟是吞了青翼猿熊的內丹,有著一身使不完的力氣。
背石頭的時候,總能比別人快一點,穩一點。
都要大石頭,不要破損的,大石頭有的一顆就是五六百斤重。
敢來這裏的苦力,多數都是膂力過人,又需要養家糊口的漢子,也不怕辛苦。
當李鼎背負著兩顆到大石頭從山上下來,運到了下麵等著接待的輜重車輛上,馬夫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說道:“小夥子,你是我見過最有力氣的人了。”
“這兩顆大石頭,起碼也有一千多斤。”
“力氣雖然大,可也要悠著點,你現在是年輕氣盛,等你老了的時候,就嚐到厲害了。”
這位馬夫約莫五六十歲的模樣,聽其口氣,年輕的時候也來石頭山這裏背過石頭。
李鼎傻乎乎笑道:“我這也是為了賺點工錢,我力氣大著呢,兩顆石頭還是能背得起的。”
馬夫無可奈何的笑了笑,說道:“幸虧咱們的將軍隻規定讓每個人最多一次背兩顆大石頭,要不是沒這個規定,我看你小子,起碼也要背負三顆大石頭。”
李鼎笑了笑,沒有說話。
他沒有銀子花,沒有銀子,在任何地方都寸步難行,舉步維艱。
李鈺作為一個女將軍,雷厲風行,行事果斷。
可也體會人間疾苦,她深知有些漢子們為了多賺點工錢,不要命的背石頭,到了最後,落下一身的毛病。
早年間石頭山這裏開工的時候,有些人為了銀子不要命,背負了三顆大石頭,剛背負起來的時候倒是沒事兒,可以穩步行走,可走到半路上被壓斷了要,石頭又砸在了腦袋瓜子上。
死了就不說了,偏偏滑坡的石頭最嚇人,一路滾落下來,沿途又砸死了三個人。
李鈺打眼看了一下李鼎,就膂力而言,年輕小夥子裏麵,李鼎絕對是有霸者姿態。
本想著這麽一身好膂力,李鈺還打算帶著李鼎投身軍伍,為大秦帝國建功立業,日後獲得了軍功,每月所得的軍餉,頂的上他在這裏背一年的大石頭。
可一看李鼎,有些慫,不像是個敢在戰場上同敵人熱血廝殺的主兒。
李鈺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為了多賺點銀子,背負兩個大石頭的人大有人在,可唯有李鼎,是臉不紅氣不喘,心跳不跳就不知道了。
李鼎平穩的將兩顆大石頭放在了輜重車輛上,也沒有歇息,就直接轉身離去,往石頭山上走去,那裏的大石頭還多著呢。
不害怕背石頭,就害怕沒有石頭背,沒有銀子掙。
以前和哥哥李塵日子困難的時候,想找個地方做工,都找不到地方,肚子隻能幹餓著。
現在倒好了,起碼一身的力氣,有地方用了。
他想著啊,在這裏掙夠了錢,然後在大秦到處走走,尋找自己的哥哥。
沒有銀子的話,李鼎別說外出去找哥哥了,能不能走出雍州境內,還都不一定呢。
他也不是個慫包,可畢竟和大秦鐵騎麵對麵過,深知自己要虛懷若穀,要藏鋒,不敢過於招搖,萬一點子太背,被人認出來了,那該如何是好啊。
他也是一個有理想的青年,可在沒有找到哥哥之前,就隻能把理想放在一邊了。
心想著,自己這麽笨,都能從大秦鐵騎的追殺下逃生,哥哥那麽聰明,應該也活的好好的。
必須要活得好好的。
不管是上山還是下山,李鼎的腳步總是不快不慢,他覺得這山沒那麽難,下山的路也沒那麽陡峭。
都活下來了,還有什麽事情能難住自己呢。
涼亭裏,李鈺身邊的一位傳令官看到李鼎上山那雷打不動的背影,心生感慨道:“若不是將軍下令最多隻能背負兩顆大石頭,我看那個小子,一次背五顆石頭都沒事兒。”
李鈺站起來,四下看了看,無奈笑道:“那個小夥子怎麽說呢,沒有建功立業的想法也是挺好的,安安分分的掙點銀子養家糊口也是好事。”
“可總覺得,有點可惜了,是個慫包,是個隻知道出蠻力的人。”
“這樣的人,在背石頭的工人裏麵,大有人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