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的太平道教最終還是敗了,三兄弟無一存活。
董卓死了,被呂布策殺在了帝王殿前。
隨後呂布也死了,被曹操圍困在孤城之中,最終自縊。
很多人都死於了這場群雄割據的戰火之中……
劉備如陳小誌所料,在成為三姓家奴後,有了自己的根基,東漢正式平分為三,進入了三國時期。
這一切都與陳小誌和莊周無關,倆人一直本著治病救人的心思,根本不理會那些王侯將相的是是非非。索性,經曆到了現在,也無人再來煩他…衛神醫的大名已經是眾所都知了,他二人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引得百姓趕來朝拜。
沒錯,就是朝拜。
民間已經傳頌了好幾年的歌謠,連黃口小兒都會熟唱,被他們救過命的人不計其數。
世人清楚衛莊兩位神醫,都有濟世之心,一切均是為了芸芸蒼生,從不摻雜任何權勢利益。這也使得陳小誌二人的名聲,在旁人耳中,十分高潔。一些人為了感恩,甚至將陳小誌與南華老仙的木雕,擺放在自家的主位上。
其實與陳小誌在大秦的所作所為是一樣的性質,隻不過,在大秦他有些投機取巧,僅僅隻是幾年而已,就收獲了大量的香火願力。但這一次,陳小誌卻不能再參與人世間的戰事,因為他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像上一次那麽走運,沒有受到業火劫力。他已經是開庭期的修道之人了,再往前一步,便要開始渡劫。一旦有了因果,那他渡劫的風險無疑就會加大一分,陳小誌可不敢冒這個風險。
“東漢已沒,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如今雖然依就有戰禍,但卻是國土分裂必要經曆的過程,你我已經沒必要再留戀於此了。”翌日,一處野外鄉村的小道上,陳小誌與莊周都恢複了原本的樣貌。陳小誌身懸封妖劍,一身幹淨利落的緊身長衫,一頭長發也如這人間的普通人一樣盤了起來,係上了方巾。而莊周則變迴了初見時,仙氣飄飄的老者,手握木樁,鶴發童顏。
他兩人在這東漢遊走了將近半個甲子的時光,出現在外人眼中,自然要偽裝一番,總不能一直保持一樣的麵貌。
“這東漢擁有武藝之人如那過江之鯽,若非要征戰沙場,以他們的肉身精氣,起碼能夠活到百歲有餘。”南華仙人幽幽一歎。
在兩人決定離開東漢的那一霎那,上天似乎冥冥之中便有感應,降下了兩道福靈心至的意念,讓他們渾身的經絡舒暢無比,道基也有了不小的長進。莊周已經突破了金丹期,邁入了神嬰境界。而陳小誌的修為卻沒有增幅,得到了蒼天給予的功德之力,隻是鞏固了他的法力和體內的神嬰,讓他的道行也更為的穩健,幾乎不可能在後續修煉的過程中,出現什麽問題了。一直以來,陳小誌的實力都以驚人的速度飆升著,眼下得到功德造化的洗練,已經完全沒有了弊端。
對他而言,也是一件大好事。
“若非仙師點化,恐怕我非但沒能有這般的機緣,還會給自己引來一番麻煩。”分別之際,南華老仙對著陳小誌遙遙一拜,神色莊重道,言語感激。
他自然不可能一直跟著陳小誌,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話不能這麽說,如果沒有你所寫的南華經,我也不能在深山中頓悟二十載,對著天地更為了解。”陳小誌微微一笑,“你我算是兩清了。”
他開著玩笑。
旋即,南華點點頭,腳下生雲就要隨風飄走。
“等一下。”
陳小誌突然喊了一句。
前者迴過頭。
“他日成了仙,你我都上天後,希望這半個甲子的交情,都能銘記於心。“陳小誌話裏有話的說了一句。
不管眼前的莊周,到底是不是那位南華帝君,陳小誌都要和其搭上關係,畢竟多一條朋友多一條路。他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成仙後,究竟要麵對何種狀況……
“自然。”
莊周點點頭,在陳小誌的注視下,化成一個黑點,竄入了高空的雲海之中。
“我也要走了,不過在走之前,還是放不下一個人,要去看看。”陳小誌收迴眸光,拍了拍腦門。旋即,腳下的步法縮地成寸,身影幾個閃動間,便已竄至了地平線的盡頭。
……
荊州,這裏是三國的要地之一。
重中之重,劉備被曹操打的接連潰敗,卻因此得到了趙子龍、元直等人的輔助,又三顧茅廬請到了諸葛亮,又竟劉章求助,終於入了川蜀,形成了自己的格局,打下了一整個西南版圖。實際上,陳小誌這幾年,聽聞到了與劉備有關的不少消息,這廝擺脫了三姓家奴後,終於還是按照原本的生命軌跡去發展了。期間發生的一些小事,比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保護劉備的兩個夫人等等,都讓陳小誌清楚,當初自己對他說的一番話,劉備恐怕已經忘於腦後了。
那董卓也是一樣,一直覬覦呂布強大的武藝,最終養虎為患,把自己給玩死了。
陳小誌想見一個人,那就是諸葛亮。
他雖在東漢至今,遊曆了數十年,但卻從未見過這位臥龍先生。實際上,諸葛亮的名氣雖大,但卻沒有前世吹噓的那麽玄乎。論兵謀詭計,他其實比不上司馬懿。論城府和手腕,這天下比他厲害的人更是繁多,眼光深遠的人強過他的,也有不少。諸葛亮真正厲害的,是治國之道!他能將一個蜀國打理的井井有條,上下一心,這才是他厲害的地方!另外,諸葛亮所學駁雜,卻各個精通,什麽天文地理,周易八卦他的造詣都很出色。
這才是他十分出彩的地方。
陳小誌見諸葛亮,也不過是了一個心願罷了。
畢竟,在前世,這位幾乎已經被神化了。
陳小誌順著自己聽到的風聲,一路奔波,來到了陽平,最近蜀魏大軍的戰事十分焦灼,臥龍與水鏡也是杠上了!諸葛亮與司馬懿各自率領麾下的將士,開始連番激戰,鬥智鬥勇。當聽到陽平這個地方時,陳小誌便知道要發生什麽事了。
空城計嘛……
幾天後,陳小誌淩空而立,從幾千米的高空眺望著遠方的地麵,那滾滾而來的魏軍。
領頭之人神色陰沉,卻親自披盔戴甲,一雙眸子充滿了睿智之色,除了司馬懿還能是誰?
陳小誌見了這司馬懿就不得不感歎,這家夥天生就是一個陰謀家,光從五官麵相上,此人就絕不簡單,似乎有一肚子的墨水…想罷,他又低頭看了看陽平城內,此時,城內的蜀軍已經被諸葛亮差遣去攻打另一股魏軍了,城中僅剩下了一些老弱病殘的百姓,和一些僅供他差事的士兵罷了。
城門打開,一些士兵有意在城門口灑水進行清掃,麵對來勢洶洶的大軍,一點也不慌張。
眼瞅著司馬懿帶領的大軍已經近在咫尺了,諸葛亮卻臨危不亂,端著一把木琴坐在了城牆之上,開始淡然自若的彈了起來。
與司馬懿相比,諸葛亮身形明顯消瘦不少,臉上已經呈現出了老態,但他長得卻極為帥氣,雖然不是陳小誌記憶中的模樣,但想必年輕的時候,肯定俊逸不凡,就是一個典型的翩翩公子。看他神色,就知是一個操心命。
相比較諸葛亮,司馬懿就是太聰明了,所以聰明反被聰明誤……
最終,和陳小誌所知的一樣,司馬懿見到城門大開,又觀諸葛亮氣定神閑,怕是有詐,心有不甘的退兵了。陳小誌猜司馬懿不是沒想到諸葛亮玩空城計,隻是惜命,不想冒著大風險罷了。司馬懿這人,從他的一些事跡中揣摩,就不難看出,他很怕死。
過了許久,見魏軍已經沒了蹤影。
諸葛亮緊繃的臉龐終於鬆弛下來,他的額頭已經泌出了虛汗,精神萎靡不敢,甚至連站都有些站不穩了。
一名士兵上前扶住了踉蹌的諸葛亮。
後者抱著木琴,劇烈的咳嗽著。
“你這是何必呢?”
但這時,一個聲音突然響徹耳畔。
諸葛亮循聲望去,見到一個長相十分年輕的男子正站在一側,有些失望的看著他。
“你是何人?”
諸葛亮眉頭緊鎖。
“那劉備不是什麽好貨,你跟著他,最終的下場也隻是被拖累而死。”陳小誌直接爆出了一句大白話。
跟前的幾名士兵要上前緝拿下陳小誌,卻被諸葛亮攔住了,他確定自己從未見過對方。
此人也絕非他營中士兵,或是這城內的百姓。
“你怎知道?”諸葛亮眉宇一緩,淡淡的笑道。
“因為我能看到你們凡人的命運。”陳小誌背負雙手,“當年我勸劉備與人為善,不要存私心,但現在看來,他都當成了耳旁風。自古以來,開朝辟代的九五之尊哪個不是梟雄?他劉玄德是天性厚重,待你們也如自家兄弟一般。但這人巧言令色,打著光複漢室的旗號,做的,卻都是滿足自己的一腔私欲。”
“你是衛神醫?”
諸葛亮麵露驚詫,他曾聽聞關羽和張飛談及過此事,但大家不過是一笑置之罷了,沒有在意。
誰會聽一個江湖郎中的妄言,即便對方身份有些不一般。
“不對。”
衛神醫應是一位老者才對,怎會如此年輕?
諸葛亮手中的白羽扇輕輕一動,陳小誌就見腳下的城牆突然如泥水一樣開始變軟,他整個人深陷如石土當中,完全被困住了,動態不得。這天下,武藝超群者能夠劈山碎石,而一些名滿四方的大謀士也可以施展出一些讓人色變的手段。隻不過,武將靠的是體內精氣,謀士借的卻是自身的精神意誌。
“我知你周易不凡,這八卦擺的也是精妙,但對我卻沒用。”陳小誌對他呲牙一笑。
接著,諸葛亮瞳孔震動,就見麵前之人如履平地一樣的站在地麵上,反倒是自己腳下的石土開始呈漩渦一樣,要將他拉扯入牆體之內。
“你學了周易,可算出自己這一生的結局了?”陳小誌走到漸漸下沉的諸葛亮麵前,低著頭問道。
“孔這一生,隻盡一主。”
諸葛亮神色坦然。
“我從你的眼神裏能夠看出來,你知道蜀國氣候未到,最終還是會覆滅,你也清楚自己最終會病疾而死。”陳小誌與他對視著:“你太傻了,也太固執了,雖然我有些失望,但也許這就是你……唉。”
言至最後,陳小誌微微一歎。
接著,諸葛眼睛一花,發現自己安然無恙的站在城牆上。
而麵前那人,卻已不見。
董卓死了,被呂布策殺在了帝王殿前。
隨後呂布也死了,被曹操圍困在孤城之中,最終自縊。
很多人都死於了這場群雄割據的戰火之中……
劉備如陳小誌所料,在成為三姓家奴後,有了自己的根基,東漢正式平分為三,進入了三國時期。
這一切都與陳小誌和莊周無關,倆人一直本著治病救人的心思,根本不理會那些王侯將相的是是非非。索性,經曆到了現在,也無人再來煩他…衛神醫的大名已經是眾所都知了,他二人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引得百姓趕來朝拜。
沒錯,就是朝拜。
民間已經傳頌了好幾年的歌謠,連黃口小兒都會熟唱,被他們救過命的人不計其數。
世人清楚衛莊兩位神醫,都有濟世之心,一切均是為了芸芸蒼生,從不摻雜任何權勢利益。這也使得陳小誌二人的名聲,在旁人耳中,十分高潔。一些人為了感恩,甚至將陳小誌與南華老仙的木雕,擺放在自家的主位上。
其實與陳小誌在大秦的所作所為是一樣的性質,隻不過,在大秦他有些投機取巧,僅僅隻是幾年而已,就收獲了大量的香火願力。但這一次,陳小誌卻不能再參與人世間的戰事,因為他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像上一次那麽走運,沒有受到業火劫力。他已經是開庭期的修道之人了,再往前一步,便要開始渡劫。一旦有了因果,那他渡劫的風險無疑就會加大一分,陳小誌可不敢冒這個風險。
“東漢已沒,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如今雖然依就有戰禍,但卻是國土分裂必要經曆的過程,你我已經沒必要再留戀於此了。”翌日,一處野外鄉村的小道上,陳小誌與莊周都恢複了原本的樣貌。陳小誌身懸封妖劍,一身幹淨利落的緊身長衫,一頭長發也如這人間的普通人一樣盤了起來,係上了方巾。而莊周則變迴了初見時,仙氣飄飄的老者,手握木樁,鶴發童顏。
他兩人在這東漢遊走了將近半個甲子的時光,出現在外人眼中,自然要偽裝一番,總不能一直保持一樣的麵貌。
“這東漢擁有武藝之人如那過江之鯽,若非要征戰沙場,以他們的肉身精氣,起碼能夠活到百歲有餘。”南華仙人幽幽一歎。
在兩人決定離開東漢的那一霎那,上天似乎冥冥之中便有感應,降下了兩道福靈心至的意念,讓他們渾身的經絡舒暢無比,道基也有了不小的長進。莊周已經突破了金丹期,邁入了神嬰境界。而陳小誌的修為卻沒有增幅,得到了蒼天給予的功德之力,隻是鞏固了他的法力和體內的神嬰,讓他的道行也更為的穩健,幾乎不可能在後續修煉的過程中,出現什麽問題了。一直以來,陳小誌的實力都以驚人的速度飆升著,眼下得到功德造化的洗練,已經完全沒有了弊端。
對他而言,也是一件大好事。
“若非仙師點化,恐怕我非但沒能有這般的機緣,還會給自己引來一番麻煩。”分別之際,南華老仙對著陳小誌遙遙一拜,神色莊重道,言語感激。
他自然不可能一直跟著陳小誌,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話不能這麽說,如果沒有你所寫的南華經,我也不能在深山中頓悟二十載,對著天地更為了解。”陳小誌微微一笑,“你我算是兩清了。”
他開著玩笑。
旋即,南華點點頭,腳下生雲就要隨風飄走。
“等一下。”
陳小誌突然喊了一句。
前者迴過頭。
“他日成了仙,你我都上天後,希望這半個甲子的交情,都能銘記於心。“陳小誌話裏有話的說了一句。
不管眼前的莊周,到底是不是那位南華帝君,陳小誌都要和其搭上關係,畢竟多一條朋友多一條路。他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成仙後,究竟要麵對何種狀況……
“自然。”
莊周點點頭,在陳小誌的注視下,化成一個黑點,竄入了高空的雲海之中。
“我也要走了,不過在走之前,還是放不下一個人,要去看看。”陳小誌收迴眸光,拍了拍腦門。旋即,腳下的步法縮地成寸,身影幾個閃動間,便已竄至了地平線的盡頭。
……
荊州,這裏是三國的要地之一。
重中之重,劉備被曹操打的接連潰敗,卻因此得到了趙子龍、元直等人的輔助,又三顧茅廬請到了諸葛亮,又竟劉章求助,終於入了川蜀,形成了自己的格局,打下了一整個西南版圖。實際上,陳小誌這幾年,聽聞到了與劉備有關的不少消息,這廝擺脫了三姓家奴後,終於還是按照原本的生命軌跡去發展了。期間發生的一些小事,比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保護劉備的兩個夫人等等,都讓陳小誌清楚,當初自己對他說的一番話,劉備恐怕已經忘於腦後了。
那董卓也是一樣,一直覬覦呂布強大的武藝,最終養虎為患,把自己給玩死了。
陳小誌想見一個人,那就是諸葛亮。
他雖在東漢至今,遊曆了數十年,但卻從未見過這位臥龍先生。實際上,諸葛亮的名氣雖大,但卻沒有前世吹噓的那麽玄乎。論兵謀詭計,他其實比不上司馬懿。論城府和手腕,這天下比他厲害的人更是繁多,眼光深遠的人強過他的,也有不少。諸葛亮真正厲害的,是治國之道!他能將一個蜀國打理的井井有條,上下一心,這才是他厲害的地方!另外,諸葛亮所學駁雜,卻各個精通,什麽天文地理,周易八卦他的造詣都很出色。
這才是他十分出彩的地方。
陳小誌見諸葛亮,也不過是了一個心願罷了。
畢竟,在前世,這位幾乎已經被神化了。
陳小誌順著自己聽到的風聲,一路奔波,來到了陽平,最近蜀魏大軍的戰事十分焦灼,臥龍與水鏡也是杠上了!諸葛亮與司馬懿各自率領麾下的將士,開始連番激戰,鬥智鬥勇。當聽到陽平這個地方時,陳小誌便知道要發生什麽事了。
空城計嘛……
幾天後,陳小誌淩空而立,從幾千米的高空眺望著遠方的地麵,那滾滾而來的魏軍。
領頭之人神色陰沉,卻親自披盔戴甲,一雙眸子充滿了睿智之色,除了司馬懿還能是誰?
陳小誌見了這司馬懿就不得不感歎,這家夥天生就是一個陰謀家,光從五官麵相上,此人就絕不簡單,似乎有一肚子的墨水…想罷,他又低頭看了看陽平城內,此時,城內的蜀軍已經被諸葛亮差遣去攻打另一股魏軍了,城中僅剩下了一些老弱病殘的百姓,和一些僅供他差事的士兵罷了。
城門打開,一些士兵有意在城門口灑水進行清掃,麵對來勢洶洶的大軍,一點也不慌張。
眼瞅著司馬懿帶領的大軍已經近在咫尺了,諸葛亮卻臨危不亂,端著一把木琴坐在了城牆之上,開始淡然自若的彈了起來。
與司馬懿相比,諸葛亮身形明顯消瘦不少,臉上已經呈現出了老態,但他長得卻極為帥氣,雖然不是陳小誌記憶中的模樣,但想必年輕的時候,肯定俊逸不凡,就是一個典型的翩翩公子。看他神色,就知是一個操心命。
相比較諸葛亮,司馬懿就是太聰明了,所以聰明反被聰明誤……
最終,和陳小誌所知的一樣,司馬懿見到城門大開,又觀諸葛亮氣定神閑,怕是有詐,心有不甘的退兵了。陳小誌猜司馬懿不是沒想到諸葛亮玩空城計,隻是惜命,不想冒著大風險罷了。司馬懿這人,從他的一些事跡中揣摩,就不難看出,他很怕死。
過了許久,見魏軍已經沒了蹤影。
諸葛亮緊繃的臉龐終於鬆弛下來,他的額頭已經泌出了虛汗,精神萎靡不敢,甚至連站都有些站不穩了。
一名士兵上前扶住了踉蹌的諸葛亮。
後者抱著木琴,劇烈的咳嗽著。
“你這是何必呢?”
但這時,一個聲音突然響徹耳畔。
諸葛亮循聲望去,見到一個長相十分年輕的男子正站在一側,有些失望的看著他。
“你是何人?”
諸葛亮眉頭緊鎖。
“那劉備不是什麽好貨,你跟著他,最終的下場也隻是被拖累而死。”陳小誌直接爆出了一句大白話。
跟前的幾名士兵要上前緝拿下陳小誌,卻被諸葛亮攔住了,他確定自己從未見過對方。
此人也絕非他營中士兵,或是這城內的百姓。
“你怎知道?”諸葛亮眉宇一緩,淡淡的笑道。
“因為我能看到你們凡人的命運。”陳小誌背負雙手,“當年我勸劉備與人為善,不要存私心,但現在看來,他都當成了耳旁風。自古以來,開朝辟代的九五之尊哪個不是梟雄?他劉玄德是天性厚重,待你們也如自家兄弟一般。但這人巧言令色,打著光複漢室的旗號,做的,卻都是滿足自己的一腔私欲。”
“你是衛神醫?”
諸葛亮麵露驚詫,他曾聽聞關羽和張飛談及過此事,但大家不過是一笑置之罷了,沒有在意。
誰會聽一個江湖郎中的妄言,即便對方身份有些不一般。
“不對。”
衛神醫應是一位老者才對,怎會如此年輕?
諸葛亮手中的白羽扇輕輕一動,陳小誌就見腳下的城牆突然如泥水一樣開始變軟,他整個人深陷如石土當中,完全被困住了,動態不得。這天下,武藝超群者能夠劈山碎石,而一些名滿四方的大謀士也可以施展出一些讓人色變的手段。隻不過,武將靠的是體內精氣,謀士借的卻是自身的精神意誌。
“我知你周易不凡,這八卦擺的也是精妙,但對我卻沒用。”陳小誌對他呲牙一笑。
接著,諸葛亮瞳孔震動,就見麵前之人如履平地一樣的站在地麵上,反倒是自己腳下的石土開始呈漩渦一樣,要將他拉扯入牆體之內。
“你學了周易,可算出自己這一生的結局了?”陳小誌走到漸漸下沉的諸葛亮麵前,低著頭問道。
“孔這一生,隻盡一主。”
諸葛亮神色坦然。
“我從你的眼神裏能夠看出來,你知道蜀國氣候未到,最終還是會覆滅,你也清楚自己最終會病疾而死。”陳小誌與他對視著:“你太傻了,也太固執了,雖然我有些失望,但也許這就是你……唉。”
言至最後,陳小誌微微一歎。
接著,諸葛眼睛一花,發現自己安然無恙的站在城牆上。
而麵前那人,卻已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