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有一個姓衛的大夫就在東漢傳揚開來,這個衛大夫似乎是一個赤腳醫生,每到一處地方都會治愈當地受傷或是重病的百姓,就連不少缺胳膊斷腿的士兵,也得此人出手,才救迴了一條命。漸漸的,神醫之名不脛而走,引得了不少勢力注意。傳說還有許多官宦名門,想要請衛大夫上門做客,但最終都被婉拒了。按理來說,身處亂世,沒有那麽多的規矩,區區一介醫者,若是不聽話,完全可以以武力強硬的虜走,但不知為何,卻沒有一家勢力能留得住此人。


    時間一點點過去,一年的功夫,當世兩位神醫便眾所都知,一個是華佗,一個便是這神秘的衛大夫。


    這姓衛之人自然就是陳小誌,他治療百姓以及那些士兵,並未用係統的藥力值,而是通過係統配置的藥方來進行醫治。至於藥材,都是他親自在山野挖采。這些普通的藥物,對係統而言,十分容易配製出來,但係統的藥力值在他眼中,更為珍貴。


    畢竟,這種亂世,民不聊生,整片大地都是生靈塗炭,哪有什麽寶藥亦或是靈藥可以兌換藥力點數。


    他現在的藥力值已經不多了,自然要省著用。


    董卓與幾家諸侯的戰爭愈發激烈,民間起義的組織也越來越多。


    期間,陳小誌自然也聽聞到了一些耳熟能詳的名人,比如說劉備、暫居袁術麾下的孫堅、呂布、絕世美人貂蟬等等…自然也見識到了這東漢猛將與謀士的力量,在這裏,武藝強大之輩可以揮手間,以銳氣劈開一座城牆,更有人徒手舉起數萬斤的巨石;謀士則能布陣施法,唿風喚雨,還能調動五行之力;儼然擁有了一些堪比江湖術士的本領。


    這已然顛覆了陳小誌對於三國的了解。


    不過,見得久了,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


    翌日,陳小誌一身村民打扮,遊走在一處深山老林之中。


    他利用係統的藥物掃描功能,發現此處山脈中,生長著不少天然的藥材,可以用來製成一些外敷的金瘡藥。他身上背著一個草簍,手裏握著一把老舊的鐮刀,頭上戴著一個草帽,一雙布鞋上滿是泥濘……


    片刻,他剛彎腰將一株粘連著泥土的草藥挖出,耳朵一動,忽聞不遠處的林間傳來一陣腳步聲,還有陣陣低語之聲。


    “有人?”陳小誌一愣,起身望去。


    這時,對方幾人也看到了陳小誌。


    雙方的打扮有些近似,想來都是入山采藥的人。


    大家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唿,並沒有過多言語。


    這是三個長相近似的自家兄弟,他們顯然上山也有些時候了,但背上的藥簍中卻是收獲寥寥。反倒是陳小誌的草筐中,那堆積的草藥已經冒了出來。


    “這位大哥,想來是常年在此山采藥,可否指點一下我們兄弟幾個?”本來三人是打算和陳小誌分開的,不過,其中那個年紀稍長一些的男子沉吟半晌,突然去而複返,來到了陳小誌的麵前尊敬的抱拳笑道。


    陳小誌的眼睛微微眯起,觀此人雖然模樣普通,但一雙眸子卻暗暗發亮,最重要的是印堂泛光,沒有一點褶皺,看來是一個頗有氣運的人。不出幾日,應該會有什麽大好事發生在他身上。反正陳小誌獨自一人也不可能將這滿山的藥材全部挖走,便點了點頭:“你們若是不介意,就跟著我吧。”


    三兄弟對視一眼,臉上難掩興奮之色。


    有老人領著,他們這一趟肯定不能空手而歸。


    旋即,一行四人便在山中繼續奔行起來。本來這三人還有意與陳小誌攀談,卻發現後者似乎不善言語,慢慢也就閉上了嘴巴。不過,漸漸的,這兄弟三個發現陳小誌厲害的很,這山路尤為難走,不出一個時辰,他們兄弟便已經開始氣喘籲籲,滿頭大汗了,但陳小誌卻是健步如飛,並且好似對這廣袤的山脈十分熟悉,幾乎每到一地,都能發現大片野生的藥田,心裏暗暗欽佩之餘,也不忘抓緊采藥。


    又過了一會兒,這三人的草筐便已經滿了。


    “大哥,這衛兄弟的背簍早就已經滿了,已沒地兒可裝了,但我看他又采了不少藥物,卻不知藏在了哪裏,難道是衣服裏?”三兄弟中的老二盯了陳小誌的背影許久,偷偷靠近了自己大哥的身邊,聲若細蚊的嘀咕著。


    說完後,卻又覺得有些不可能。


    其實不光是他察覺到了,另外兩人早就注意到,那些被陳小誌挖走的草藥,莫名其妙的失蹤了,卻並未被其放在背筐中。


    老大搖了搖頭,讓兩個弟弟勿要多言。


    眼瞅著頭頂的太陽就要西下,三人打算下山了。


    半晌,四個人來到了一處溪水旁,三個兄弟光著膀子,開始清洗手腳。陳小誌則坐在一旁,抽出了一杆大旱煙,眯起眼睛,表情舒服的抽了起來。這旱煙是他自己燒製的,口感與前世的香煙很像,陳小誌覺得很有滋味,沒事的時候,就喜歡裹兩口。


    “衛大哥,今天多謝了。”


    這三兄弟中的老大顯然是個會辦事的,準備下山前,還特意走到陳小誌麵前,鄭重的感激道。


    “嗯……”陳小誌吸著大煙,整個人雲遮霧繞的。對著前者輕輕的點了點頭,接著,握著煙杆子的手突然一僵,那微微眯起的眼眸瞬息間瞥向了溪流對岸不遠處的一塊巨石上,卻見不知何時,那石麵上竟然盤坐著一位白衣老者,碧眼童顏,手上還拄著一根黃褐色的藜杖。


    這人突兀出現在眼前,又是這荒郊野嶺的大山之中,無疑不讓人覺得奇怪。


    微風一起,這老人衣決飄飄,看起來仙氣十足。


    岸這頭的三個兄弟也是麵帶吃驚的望了過去。


    “那頭可是張角。”石頭上的老仙,手捋胡須哈哈一笑。


    本站在陳小誌麵前的張角,赫然一驚,意識到了什麽,立馬朝前者跪拜:“正是!”


    “你我今日當有一場造化,且隨我來。”說著,那老仙就淩空自高石上飛下,轉身朝遠處漫步而去。


    陳小誌眼中精光轉動,朝身邊的男子側目:“你是張角?”


    那個黃巾起義的張角?


    “是。”


    張角對陳小誌點點頭,接著對自家兩個兄弟叮囑了一句,便緊忙提起衣袖,趟過溪水,朝那老者追了上去。


    這麽說,這兩人便是張寶與張梁了。


    陳小誌又瞟了一旁,那有些不知所措的兩名男子,心頭一動,那老者的身份已經唿之欲出了。


    等張角離開後,張寶和張梁醒過神來,無意間看了一下四周,卻發現那個衛大哥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不見了。


    ……


    一天後,張角滿麵紅光的從一山洞中走了出來,整個人的精氣神大有不同。


    陳小誌望著他遠去的背影,輕聲一歎,顯出身形,走到了洞口朝裏麵一望,卻見洞內空空如也,並不見那老仙的蹤影。不過,陳小誌卻是跺了跺腳,發出一聲嗤笑:“南華,投機取巧可不是什麽正道。”


    他話音一落,便瞧他背後的虛空泛起一陣無形的波瀾,最終凝聚出一尊身軀。


    正是南華老仙。


    見著麵前藥農打扮的陳小誌,南華老仙微微躬身,作揖道:“見過前輩。”


    陳小誌隻是一眼,便看出這南華仙人是純粹的修士,而且境界已經到了金丹期,在這人間委實不俗了。眼下還不是三國時期,僅僅隻是東漢,雖說這裏的武將和謀士能夠影響天地靈氣,但畢竟不是正統的傳承。放眼整個東漢及三國,陳小誌憑借前世記憶,能夠猜到是修士的人,隻有三個。一個便是麵前的南華仙人,還有一個是左慈,最後一個,就是那於吉了。如果這裏是普通的東漢三國,武將也隻是單純的有些外家本領倒也罷了,陳小誌還不敢肯定。


    但已經見識到了武將與謀士那近乎術法的力量,他就更加肯定這三人應該是修士無疑了。


    “你傳張角一個普通人術法,將其收為記名弟子,傳他太平要術,假意是為了安定這亂世,救百姓於水火之中,但實際上不過是為了一己私欲。”陳小誌轉過身,凝視著他。


    陳小誌一語便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南華老仙內心有些惶恐,卻很快平靜下來。


    “這張角是身負大氣運之人,老道也隻是希望他能普濟世人罷了。”


    “你這話糊弄別人也就罷了,當真我看不出你是為了這功德造化,想要立地成仙嗎?”陳小誌嘴角翹起一個弧度:“人間功德再大,也不是仙緣,不可能讓他一日間便得道飛升,更何況,功德講究由心而發,你若是沒有懸壺濟世的本意,就算是救了再多人也是沒用。你托付這人,雖然命格不凡,卻有狼子野心,讓他修行,隻會徒增禍亂,死掉更多人。”


    “你千裏迢迢的從大秦來這東漢,便是衝著這亂世格局吧?”陳小誌微微一笑。


    他這一笑,卻讓南華心頭一顫。


    “前輩怎知?”南華麵色一驚。


    “我怎麽會知道你真實的身份?”陳小誌仿佛知他心中所想,調侃著,“我可是看過你的南華經。”


    南華經,莊子。


    諸子百家中,道家的代表人物,人稱老莊。


    據他前世的記憶,莊子因寫南華經,故被稱作南華真人,李白也曾在大鵬賦中將其稱作南華老仙。


    說著,陳小誌將頭上的草帽摘了下來。


    “衛仙師!”


    見到陳小誌的真容,莊周瞳孔有些放大。他雖然離開先秦已久,周遊列國,但是對於秦國的一些事情還是偶有聽聞,整個秦國上下,隻敬一尊神。而如今,這位神靈,就在自己麵前!他內心如何會不動搖。


    “不要驚慌,我和你一般,也隻尚在索道途中,尚未正果。”陳小誌見他麵色,安撫道:“求仙一事急不得,以我之見,你最終會與老子一般,終入九天,位列仙家的。老子傳教而得正道,你想要效仿他,卻是不對。每個人所走的道路都不相同,但結果總歸是一樣的。”陳小誌心裏有些話還沒說,老子乘青牛西出關外,最終羽化成仙,那是因為,這人間的老子不過是仙家一位巨頭的分身所化,前來渡劫罷了。


    人家真正的身份,那可是尊貴九天的。


    大秦百家中,唯獨少了道家,不是沒有存在過,而是因為人家已經辦完事了。


    “你若是真有意想立功德,便與我親自入這亂世吧。”陳小誌說完後,便哈哈一笑,抽著旱煙朝山下走去。


    莊周聽罷,一聲輕歎,似乎有些懊惱自己被欲望迷了心智,竟單看那張角命格不凡,便傳了術法。不過,能遇到衛仙師,卻是一場福澤。就當是將功補過了…一念至此,他整個人的模樣一變,變成了一位普普通通,一襲汗衫的佝背老者,尾隨著陳小誌離開了。


    而見南華尾隨而來,陳小誌心裏十分興奮。


    其實,他認為南華是莊子,也隻是猜測,沒想到真的賭對了,畢竟這人間的一切都雖然熟悉,但與他前世的記憶有很多不符之處,他也不敢妄下定論。現在,這南華老仙是莊周無疑,那是不是,等其成仙後,便是那傳聞中的南華帝君?!


    陳小誌很難不將兩者聯係到一起!


    南華帝君,這可是道家的一位巨頭。


    在道家,陳小誌一直認為唯一能與老子相提並論的,便是身邊這位了。他這個衛仙師的身份,實則是占了很大的便宜,若論及修道天賦,根本無法與莊周相比。畢竟,人家可是道家的鼻祖之一!正常來講的話,南華早就位列仙班了,老子在前莊周在後,這是常識。先秦在前世已經幾近道家起源了,而現在的道庭遍布三界,若論資排輩的話,所有人都是老子與莊周的後生。但為什麽莊子依然在人間?


    這個人間太過混亂了,陳小誌前世記憶中的國度和朝代幾乎都存在於一片天地之中。


    雖然某些朝代與人物和他記憶中的不同,但大體上的感覺還是一樣的。


    難不成,是南華帝君閑著沒事,來這人世間走一遭?


    陳小誌想了想,卻又覺得不可能。


    不過無論如何,與這位結緣,對他而言,是一大幸事。


    如果南華老仙真的是天上那位南華帝君…那這個大腿,可是粗的不得了!


    滿天仙佛,能被稱帝的人,屈指可數。


    “你師出何處?”下山途中,陳小誌迴過神,朝莊周問道。


    “自行悟道。”


    南華應著。


    就是這一句話,便讓陳小誌如若五雷轟頂一般,腦海一片空白,但他表麵卻是波瀾不驚。自行悟道,一切術法都是自己感悟出來的?果然不一般啊,老子是創了道教,您老人家是悟道,仿佛這一切的道法在您眼中,都相當於一加一的算術題,根本不用思考就明白了。


    畢竟,這位也算是間接鞏固了道家的先祖之一。


    “修煉何法?”陳小誌幾乎是強忍住了內心歡唿雀躍的聲音,淡淡道。


    “南華經。”


    “於我一觀。”


    陳小誌自己都能感覺到自己的牙齒在打顫,這是一種無比興奮的表現。


    老子的道德經,必然是一種極致修煉道法的簡意,常人學之,隻是用於修自身。但他們這種修士,若是能悟出其中的天地至理,必然會得到一部無上仙經。但別說他們尋常人間的修士了,就是閻王那種水平的仙神,亦或是更厲害的神仙怕是都無法感悟出來!如果說,老子的道德經,是三界最純正道法簡化出的一部分,那莊周的南華經,也僅僅隻是弱了一籌罷了。最重要的是,有南華的指點,根本不用陳小誌去感悟,直接就能修煉!


    莊周點點頭,伸手在空中一拂而過,就見大片如金色蝌蚪一樣的文字,閃爍在了陳小誌的眼前。


    陳小誌的唿吸頓時停滯了。


    麵前閃爍的金光,和那些蠅頭小字,一刹那,像是流轉了無數歲月,瞬間便將他整個人的心神都吸扯了進去。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陳小誌的一對眼眸中,閃爍著億萬光景,時光猶如倒流一般,不僅將陳小誌從人間帶迴到了辰角大陸,帶迴到了他居住在沉龍院時的情形,更將他送迴到了地球…他變成了一介普通的二十一世紀青年,那個沉迷遊戲的網癮青年,讓他成了一名中學生、小學生、幼兒園,直到最終,迴到了娘胎裏,成了一顆胎卵。


    自身的意識開始變得混沌。


    恍惚間,陳小誌感覺自己的靈魂漂浮在天地之間。


    周身星辰密布,似乎來到了宇宙的盡頭。


    接著,一切都歸於黑暗,冥冥中,陳小誌見到了一個擎天而立的高大身影。


    仿佛這一息間,這個巍峨的巨人便是全部。


    而自己,也是他的一部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霸世天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悟空媽媽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悟空媽媽桑並收藏霸世天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