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在修道的天賦上,著實讓陳小誌有些驚訝,沒想到他後天起步這麽慢,在短短四年的時間裏,竟然已經快要築基了。這四年,陳小誌的名望在以大秦為首的七國中,達到了頂峰!他傳授給諸子百家中的很多學術,都已經在民間廣泛的運用開來,惠及方方麵麵,讓百姓的生活質量有了顯著的提升。陳小誌甚至覺得自己比秦始皇更適合治理國家…不過,算算時間,他離開宋國已經整十年了,許士林應該就要上京趕考了,將要遇見那隻兔子精,小青與白素貞還有法海,應該很快就能了解這段因果,成仙證道了。
一想到這裏,他便有些羨慕,白素貞的背後是黎山老母,還與觀音有著一層關係,得到仙緣點化,直接便位列仙籍,飛升了。不用像正常的修道之人一般,還要經曆九死一生的渡劫,他這四年裏,修為並沒有顯著的提升,他之前的境界依靠吸收妖丹來增長,需要徹底的好好鞏固一下了。
他要離開了,秦始皇十分不舍。
陳小誌給他留下了一套築基法門,如果能夠練成,起碼也會增加秦王近百年的壽元。不僅如此,如果後麵他自己有機緣的話,沒準可以再接觸一些修士,正式跨入逆天而行的道路。他沒有告訴前者,說自己要迴宋國,隻是說大限將至,他要身歸原位了。
而秦始皇則以為陳小誌是要迴天上,他一直認為自己的師傅是真正的仙人。
隻因他對修道的理解太過淺薄,也從未見識過其他修道者。
為了感謝陳小誌這四年為秦國所做的一切,又因秦王是陳小誌的記名弟子,在陳小誌離別之際,秦始皇直接命人在皇宮中鑄造了一尊高達近乎百米的石像,正立皇宮中央。沒有人對此有異議,聽聞陳小誌將會遠行,諸子百家的流派代表們,幾乎每天都會踏破陳小誌寢殿的門檻。
沒人希望陳小誌離開。
他已經成了大秦的精神支柱。
民間有幼兒唱著謬讚衛仙師的兒歌;家家戶戶都掛著陳小誌的畫像;許多城池和鄉鎮,百姓早就自發的建起了設有陳小誌神像的香火祠堂,逢年過節都會跪拜祈福。
縱然整個大秦都不舍,但陳小誌終將分別。
到了這一天,滿朝文武全部進宮相送陳小誌,整個朝城的百姓都將皇宮四周圍的水泄不通,甚至差點引起了暴動,他們都嚷嚷著要見一見仙師……但讓陳小誌沒想到的是,臨走之前,秦王竟然送了他一份禮物。
陳小誌得燕赤霞相傳劍道術法,但他手上的青鋒一直都隻是普通的凡鐵,和燕赤霞手上的軒轅劍根本沒法比。秦王也是洞察到了這一點,竟然屈尊與其他六國的君主商議,收集來了九把名劍,形成了一套劍器。這些名劍都是出自幾國真正的冶鐵大師之手,比如歐陽子、幹邪等名匠。
而且,這九把長劍,陳小誌也是如雷貫耳。
雖然不是法器,卻也都是人間極品了!
湛瀘、赤霄、太阿、七星龍淵、幹將、莫邪、魚腸、純鈞、承影。
大秦雖受了陳小誌的福澤,但其他幾個周邊小國,也依葫蘆畫瓢,這幾年從大秦偷學了不少東西,也算是增強了國力。心裏對陳小誌這麽一個世外之人,也很有好感。畢竟陳小誌在的這四年,秦國沒有發動戰亂,攻打他們。
這個禮物,陳小誌很滿意。
“我走了!”
帝王殿前,陳小誌看了看身旁的秦始皇,微微一笑。
又眺望了一眼,石階下的空地上,那密密麻麻站滿了的諸子百家,沒有過多言語,隻是留下了一句話。
下一秒,九把形狀不同的長劍,如一道道流星爆閃而出,在高空中盤旋了一會兒,合而為一,形成了一麵近一米寬的劍麵。陳小誌慢慢飛身而起,落到了那劍刃上,居高臨下的俯瞰了一眼整座朝城。
接著,破空之聲驟起,他整個人好似箭羽一般,撕開雲霧,消失在了無數人的視野中。
“仙師!”
在陳小誌化成黑點的瞬間,整個朝城的百姓,包括秦王等人,全部雙膝跪地,朝蒼穹行了跪拜大禮。
“嗯?”本來已經淩立在九天之上的陳小誌,忽然間,心神一陣悸動。旋即,他眉心的正中央,釋放出一股清涼之感,就好似一汪水流席卷他的全身,冥冥中,像是洗淨了他身體的汙穢一樣。他瞳孔一縮,開了天眼後,就見整個大秦之地,有一縷縷淡淡的虹光慢慢從地表升起,起初隻有幾千道而已,但漸漸的,這些光點越來越多,密密麻麻,覆蓋了整個天空。接著,像是螢火蟲聚集成海,化成一股耀眼無比的光芒,射入了他的體內。
一刹那,陳小誌瞳孔失神,時空都像是停滯了。
他的腦海中,在一息間,閃過千百萬遍不同的畫麵。
有老者牽著小兒,在一樁小廟中,跪在蒲團上朝他叩首;有一位婦人麵帶尊敬的將三柱高香插在了他的麵前;有一文人依靠在他身前,大聲朗誦著他所寫的詩詞;甚至有一條野狗在半夜裏,側臥在他的腳下,舔舐著他的褲腿…種種景象,好似跑馬燈一樣在眼前閃過。
“這些…這些都是大秦子民在我神像前的樣子。”陳小誌心頭恍然。
這是祈福願力,是功德!
他剛閃過這個想法,就驚覺自己體內的人丹足足壯大了一圈,變得更加厚實穩固,平白無故他一身法力道行,激增了整整一百年!
說實話,陳小誌來到大秦,真沒想到會與秦王發生交際,還插手了國事!按理來說,他應該遭到一劫才對,卻不料反而受了功德福澤!而這福澤,都是萬千大秦民眾,由心而發,替陳小誌求來的!
五百年的道行!
道行增長倒是小的,真正讓陳小誌吃驚的是,他能感受到自身的修為,離神嬰不過一線之隔。
馬上就要化丹成嬰了!
“難怪世間的修道者,不管是人亦或是精怪妖物,都希望能造福功德,這玩意對修道的幫助實在太大了!功德大到一定程度,甚至能夠讓普通的凡人坐地成仙。”陳小誌吧唧著嘴,慢慢平複著心中的欣喜。
他的出現,潛移默化的拯救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這份功德聽起來很大,但他畢竟逾越了規矩,以修道之人的身份幹涉紅塵,六根不淨,沒有讓他應劫就不錯了。因而,功德被抵消了很大一部分,再來,陳小誌造福百姓的那些學術,都不過是他借鑒來的,所以……
不過,陳小誌的精神依然十分振奮。
在這大秦,他的寺廟香火,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即便他今生都不再迴到這裏,隻要此地的百姓還記著他,還信仰他。
那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就能夠一點點的吸收信仰願力,這玩意雖然很玄乎,但卻能實在的增加道行,並且不像是妖丹那樣有風險。最重要的是,有了願力的加持,等陳小誌渡劫的那一天,風險會大大降低,甚至吸收到了一定的程度,天道根本不會考驗他,而是直接讓他成仙了!
“哈哈,無心插柳柳成蔭,人生就是這麽快意!”
“一切隨緣。”
陳小誌一聲大笑,赫然間雙手結印,掐起術法。
一時間,就見空中的他,衣衫狂舞,劈啪作響,雙眼有三尺金光冒出。
本來湛藍的晴空,瞬息間,飄來一片片薄雲。
此時,地麵上的秦王以及整個朝城的百姓,忽然抬頭見綿綿細雨飄灑而下,在那半空中,竟然神奇的顯現出了一座座七彩虹橋,萬分美麗。
“是仙師…是仙師……”
宮外,百姓們仰頭迎著細雨,歡唿雀躍,沉醉的望著頭頂上那光暈琉璃的氤氳景象。
這是陳小誌對他們的迴應。
……
至此以後,有關衛仙師的傳說,成了大秦的一段佳話。
而在秦國,所有百姓…隻敬一尊神。
沒錯。
是神……
一想到這裏,他便有些羨慕,白素貞的背後是黎山老母,還與觀音有著一層關係,得到仙緣點化,直接便位列仙籍,飛升了。不用像正常的修道之人一般,還要經曆九死一生的渡劫,他這四年裏,修為並沒有顯著的提升,他之前的境界依靠吸收妖丹來增長,需要徹底的好好鞏固一下了。
他要離開了,秦始皇十分不舍。
陳小誌給他留下了一套築基法門,如果能夠練成,起碼也會增加秦王近百年的壽元。不僅如此,如果後麵他自己有機緣的話,沒準可以再接觸一些修士,正式跨入逆天而行的道路。他沒有告訴前者,說自己要迴宋國,隻是說大限將至,他要身歸原位了。
而秦始皇則以為陳小誌是要迴天上,他一直認為自己的師傅是真正的仙人。
隻因他對修道的理解太過淺薄,也從未見識過其他修道者。
為了感謝陳小誌這四年為秦國所做的一切,又因秦王是陳小誌的記名弟子,在陳小誌離別之際,秦始皇直接命人在皇宮中鑄造了一尊高達近乎百米的石像,正立皇宮中央。沒有人對此有異議,聽聞陳小誌將會遠行,諸子百家的流派代表們,幾乎每天都會踏破陳小誌寢殿的門檻。
沒人希望陳小誌離開。
他已經成了大秦的精神支柱。
民間有幼兒唱著謬讚衛仙師的兒歌;家家戶戶都掛著陳小誌的畫像;許多城池和鄉鎮,百姓早就自發的建起了設有陳小誌神像的香火祠堂,逢年過節都會跪拜祈福。
縱然整個大秦都不舍,但陳小誌終將分別。
到了這一天,滿朝文武全部進宮相送陳小誌,整個朝城的百姓都將皇宮四周圍的水泄不通,甚至差點引起了暴動,他們都嚷嚷著要見一見仙師……但讓陳小誌沒想到的是,臨走之前,秦王竟然送了他一份禮物。
陳小誌得燕赤霞相傳劍道術法,但他手上的青鋒一直都隻是普通的凡鐵,和燕赤霞手上的軒轅劍根本沒法比。秦王也是洞察到了這一點,竟然屈尊與其他六國的君主商議,收集來了九把名劍,形成了一套劍器。這些名劍都是出自幾國真正的冶鐵大師之手,比如歐陽子、幹邪等名匠。
而且,這九把長劍,陳小誌也是如雷貫耳。
雖然不是法器,卻也都是人間極品了!
湛瀘、赤霄、太阿、七星龍淵、幹將、莫邪、魚腸、純鈞、承影。
大秦雖受了陳小誌的福澤,但其他幾個周邊小國,也依葫蘆畫瓢,這幾年從大秦偷學了不少東西,也算是增強了國力。心裏對陳小誌這麽一個世外之人,也很有好感。畢竟陳小誌在的這四年,秦國沒有發動戰亂,攻打他們。
這個禮物,陳小誌很滿意。
“我走了!”
帝王殿前,陳小誌看了看身旁的秦始皇,微微一笑。
又眺望了一眼,石階下的空地上,那密密麻麻站滿了的諸子百家,沒有過多言語,隻是留下了一句話。
下一秒,九把形狀不同的長劍,如一道道流星爆閃而出,在高空中盤旋了一會兒,合而為一,形成了一麵近一米寬的劍麵。陳小誌慢慢飛身而起,落到了那劍刃上,居高臨下的俯瞰了一眼整座朝城。
接著,破空之聲驟起,他整個人好似箭羽一般,撕開雲霧,消失在了無數人的視野中。
“仙師!”
在陳小誌化成黑點的瞬間,整個朝城的百姓,包括秦王等人,全部雙膝跪地,朝蒼穹行了跪拜大禮。
“嗯?”本來已經淩立在九天之上的陳小誌,忽然間,心神一陣悸動。旋即,他眉心的正中央,釋放出一股清涼之感,就好似一汪水流席卷他的全身,冥冥中,像是洗淨了他身體的汙穢一樣。他瞳孔一縮,開了天眼後,就見整個大秦之地,有一縷縷淡淡的虹光慢慢從地表升起,起初隻有幾千道而已,但漸漸的,這些光點越來越多,密密麻麻,覆蓋了整個天空。接著,像是螢火蟲聚集成海,化成一股耀眼無比的光芒,射入了他的體內。
一刹那,陳小誌瞳孔失神,時空都像是停滯了。
他的腦海中,在一息間,閃過千百萬遍不同的畫麵。
有老者牽著小兒,在一樁小廟中,跪在蒲團上朝他叩首;有一位婦人麵帶尊敬的將三柱高香插在了他的麵前;有一文人依靠在他身前,大聲朗誦著他所寫的詩詞;甚至有一條野狗在半夜裏,側臥在他的腳下,舔舐著他的褲腿…種種景象,好似跑馬燈一樣在眼前閃過。
“這些…這些都是大秦子民在我神像前的樣子。”陳小誌心頭恍然。
這是祈福願力,是功德!
他剛閃過這個想法,就驚覺自己體內的人丹足足壯大了一圈,變得更加厚實穩固,平白無故他一身法力道行,激增了整整一百年!
說實話,陳小誌來到大秦,真沒想到會與秦王發生交際,還插手了國事!按理來說,他應該遭到一劫才對,卻不料反而受了功德福澤!而這福澤,都是萬千大秦民眾,由心而發,替陳小誌求來的!
五百年的道行!
道行增長倒是小的,真正讓陳小誌吃驚的是,他能感受到自身的修為,離神嬰不過一線之隔。
馬上就要化丹成嬰了!
“難怪世間的修道者,不管是人亦或是精怪妖物,都希望能造福功德,這玩意對修道的幫助實在太大了!功德大到一定程度,甚至能夠讓普通的凡人坐地成仙。”陳小誌吧唧著嘴,慢慢平複著心中的欣喜。
他的出現,潛移默化的拯救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這份功德聽起來很大,但他畢竟逾越了規矩,以修道之人的身份幹涉紅塵,六根不淨,沒有讓他應劫就不錯了。因而,功德被抵消了很大一部分,再來,陳小誌造福百姓的那些學術,都不過是他借鑒來的,所以……
不過,陳小誌的精神依然十分振奮。
在這大秦,他的寺廟香火,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即便他今生都不再迴到這裏,隻要此地的百姓還記著他,還信仰他。
那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就能夠一點點的吸收信仰願力,這玩意雖然很玄乎,但卻能實在的增加道行,並且不像是妖丹那樣有風險。最重要的是,有了願力的加持,等陳小誌渡劫的那一天,風險會大大降低,甚至吸收到了一定的程度,天道根本不會考驗他,而是直接讓他成仙了!
“哈哈,無心插柳柳成蔭,人生就是這麽快意!”
“一切隨緣。”
陳小誌一聲大笑,赫然間雙手結印,掐起術法。
一時間,就見空中的他,衣衫狂舞,劈啪作響,雙眼有三尺金光冒出。
本來湛藍的晴空,瞬息間,飄來一片片薄雲。
此時,地麵上的秦王以及整個朝城的百姓,忽然抬頭見綿綿細雨飄灑而下,在那半空中,竟然神奇的顯現出了一座座七彩虹橋,萬分美麗。
“是仙師…是仙師……”
宮外,百姓們仰頭迎著細雨,歡唿雀躍,沉醉的望著頭頂上那光暈琉璃的氤氳景象。
這是陳小誌對他們的迴應。
……
至此以後,有關衛仙師的傳說,成了大秦的一段佳話。
而在秦國,所有百姓…隻敬一尊神。
沒錯。
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