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王府之中李從嘉立即將徐鉉與黃慎請來商議南漢戰事,至於李平,現在則是醉心於農業研究之中,大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之感,就是上次淮王前往他也是與農田中勞作,今年錯過了春耕他就要分秒必爭定要在明年對淮王的信任有所迴報!對此李從嘉表示了很大的支持,言道李先生能專注如此當必有所得,唯希珍重身體不得過勞。+◆,


    一開始淮王尚覺得南漢戰事雖起可後世史書早有記載,不過失掉一些土地罷了,他遠在千裏之外就是擔心也是幹著急幫不上忙,多半也不與自己相幹,可徐鉉聞言之後的深思神情卻是讓他心中一個咯噔,自己是否將事情想的太簡單了,難不成還真有他什麽事?


    “王爺,下臣最近詳查各地府庫之數,那淮河連續兩年泛濫成災,受災者七八縣,建武軍不事軍屯所出卻還要由江淮負擔大半,竟是入不敷出,此時各地儲備怕不會過五萬石之數。前番伐楚之戰我唐軍雖是大勝卻也有極大消耗,雖有湖廣熟天下足之言卻是遠水不救近火,如今南漢戰端再開,金陵府庫調運一旦困難怕是多半要向各地征糧的。”片刻之後徐鉉方才說出一番話來,神色之間亦很有憂慮之態。


    “徐先生所言極是,江淮之間不比別地,隱瞞虛報,私相授受之事極多,往往老百姓不堪其負可所交的錢糧卻不知能否有一半到得官中。”一旁的黃慎亦是點頭附和,徐鉉久在江淮為官,這些府庫之事可謂了如指掌。而後者以前輔佐歐陽家亦沒少做過隱瞞行賄之事。對地方上的手段也是知之極詳。如今他為淮王效力這些都和盤托出。


    李從嘉聞言一時沉吟不語,自己受封淮王看起來是位高權重風光無比,可位置越高責任也是越重,五萬石,幾百萬斤糧食,聽起來是很多,但要將之平攤到數百萬百姓身上卻還有多少?他要應對三年之後的江淮之戰行村村聯保之法那錢糧還得花了海了去了,這稅收問題已然是迫在眉睫!徐鉉的話應該是不會錯的。倘若朝廷真的向江淮征糧這糧從何來?再添稅項是通常的做法,可如若那般百姓豈不怨聲載道?時值自己剛到江淮就來這麽一出對他的名聲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可不加稅也是行不通的,難道他還能抗旨不成?淮河整備不暢他還要留出一筆充足的資金用以治理和救災,編練士卒募集壯丁等等等等都要花錢,自己和表哥賺的的確不少,以後還會越來越多,但也絕不足補他數州之地,就算能李從嘉也不會這麽做,用後世的話來說那樣是效率極低的。以前這些數字和情況他並不是不知道,隻不過沒有將問題想的那麽嚴重。畢竟後世他是商人今生乃是皇子這為官治政掌控地方卻並沒有經驗,此時來了一個南漢之戰將問題徹底暴露出來。不由就令得淮王頭大如鬥,那些刺客之事與之比都微不足道了。


    “若是依照先生所見,此事孤該當如何應對?”靠自己一時是很難想出解決的辦法了,既然如此就該求教,在這點上我們六皇子向來做的極好,半晌之後便出言對徐鉉問道,這可是你的專長所在。


    “此事卻是兩難,府庫定然不能抽空,唯一可行的便是加稅,可數年以來江淮百姓已然是負擔極重,一旦再加倘若生起民變那陛下讓王爺前來江淮之舉便會白費,與王爺的名聲也是有損……”徐鉉聞言又再沉吟片刻方才搖了搖頭說道,此事的確是左右為難。


    “這府庫動不得,百姓亦是負擔沉重,如此怎生是好。”徐鉉所想與自己並無二致,李從嘉也不得不開動腦筋再想別的辦法,不到萬不得已他是絕不會動儲備糧或是加重百姓負擔的,倘若人心一亂就不是一年兩年可以收的迴來的了,說不得此次還得自己往裏貼,但向何處買糧?大周不能考慮,近的就剩下吳越了,那裏倒是魚米之鄉。


    “王爺,慎有一策,或可解王爺之憂。”見淮王頗有些愁眉苦臉的樣子,徐鉉也是一時難有應對,一旁的黃慎卻是起身言道。


    “哦,先生如此言語定有良策,快快說來與孤一聽。”李從嘉聞言差一點就從椅子上跳起來了,黃慎應該是不會虛言的,那麽計將安出?隻要能讓他解決眼前這兩難之事哪怕付出一些代價也在所不惜。


    “稅是要加的,但卻並非加諸與百姓之身,那些世家豪門家藏萬貫,此時正可為之所用。”黃慎輕輕拈了拈頷下胡須緩緩言道。


    “世家豪門,先生定然還有後續,望開從嘉愚魯。”聞聽此言李從嘉的第一感覺便是不可行,加重百姓的負擔會使得民心生變,同樣的道理若是對那些世家門閥征稅亦會讓他們站在自己的對立麵上,假如沒有三年之後的江淮之戰他倒不吝治亂世用重典,可眼下卻不能不顧安定團結的。但轉念一想自己能想到的黃慎不會想不到,名士高人嗎,總要有些姿態的,這一旦想通他出言再問語氣便更加謙虛。


    “此加不同往日,卻是可從來年稅收之中扣除的,等若變向的拆解,乃是為解民之重負的善舉,淮王可帶頭行之,那些世家中亦最好有積極響應之人。”黃慎微微一笑這才侃侃言道,語中極見自信。


    “稅收中扣除?”李從嘉微微一愣,這豈不是後世國家提倡的企業捐助救災的方法嗎?倒的確很有道理,亦是適用於眼下,可黃慎怎麽會在此時提起?難不成這哥們兒也是穿過來的?不像啊。


    “黃先生,倘若隻是從來年稅收之中扣除也隻是治標不治本,雖能應急怕亦會對王爺名聲有損,再說朝廷下旨征糧些為之怕也不妥。”李從嘉在想著心思一時沒有迴應。徐鉉卻是出言道。身為淮王的幕僚。對黃慎的來到他是有著警惕的,當然此時出言也有他的道理。


    “徐先生考慮的周詳,朝廷下旨王爺自當為國出力,豈能將此轉嫁與他人?這稅收扣除隻是實際做法,那名目嗎自然不會如此,王爺一心愛民,不但要減民之負亦要為名謀福的,因此此事當是……”


    “修繕淮河河道。解民之憂,謀農家之事。”得了黃慎這麽一加提點李從嘉當即眼前一亮,見他語中稍作停頓便接了上去,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他後世可做過不少,隻要羊頭夠大狗肉夠新鮮一樣可行,再說淮河的修繕也是勢在必行,能與此處貼補一些豈不是大善?


    “王爺之言然也!”黃慎晃了下腦袋,對淮王眼光亦很是欣賞。


    “嗯,設若如此倒是可行,王爺修繕淮河之舉定可大得民心。到時以工代賑,想來那受災最嚴重的十幾縣百姓也必定傾力為之。”被黃慎這麽一說徐鉉也明白過來。雖然心中稍稍有些不舒服被他搶了風頭但眼下之策的確可行,自己何必為沒有氣量之舉,當下欣然道。


    “哈哈哈,黃先生妙計,徐先生亦是高見,以孤看來這修繕淮河之事不但民心可用,更可以軍助之,就當是一次別致的操練了。”李從嘉朗聲一笑讚賞道,徐黃二人的情景他自然看在眼中,此時說不得要找些平衡,屬下有競爭不是壞事,隻要他控製好度就可以了。


    “以軍助民?王爺此言才是高見,不過尚要做好協調之舉,否則……”軍隊參與救災建設這在後世乃是司空見慣,可與此時卻很少有之,徐鉉聞言立刻讚成,身為地方官多年他是見慣了那些軍隊的做派的,拿著國家的糧餉為何不能為民出力?當然協調亦是緊要之處。


    “徐先生所慮極是,可循序漸進,孤到時會親自坐鎮,嗬嗬,今日得黃先生此計孤煩惱盡去,先生之才確是不凡。”李從嘉此時是誇完這個誇那個,對於上位者而言是要隨時對屬下的優秀給予讚揚的,有時候這樣的讚揚絕不下於獎賞,單此一次亦不枉自己火場救人了。


    “王爺,此乃其一。”黃慎聞言謙遜的一躬身隨即卻又是言道。


    “其一?還有其二?”李從嘉說話間又是思考起來,此時他倒不會埋怨黃慎故弄玄虛,這樣還更有助於他思考的全麵,這一番沉吟詳盡分析眼下局勢不由得漸漸看出了端倪,還的確是一箭雙雕之舉。


    “黃先生之言莫非是借此事亦是對江淮世家態度的一種試探?孤做到心中有數之後也好便宜行事?”李從嘉笑著問道。


    “王爺想的通透,此事大有可用之處。”黃慎亦是笑道,兩人眼光接觸頗有盡在不言中之感,此時主從二人方顯得極為默契。


    徐鉉一旁微微而笑並不再言語,他也是一點就透之人豈能想不到其中關鍵?對淮王而言整頓稅製乃是必為之事,首先就要拿那些世家門閥開刀,此次就算是一種變向的試探,因為即使是整頓李從嘉也不可能一下子得罪太多的門閥,那麽此次予以配合的就可以從輕,不配合的便能從重,那黃慎得知此事不過片刻就能想的如此深遠的確厲害,但淮王稍加提點亦能舉一反三豈不是天資過人?為這樣一個上司效力絕對勝於那些碌碌無為之輩,自己今後亦要竭盡所能才是。


    李從嘉此時心中考慮正與徐鉉所猜無二,不過還要更為具體一些,比如說黃慎提起自己的表率作用,正可借此事一擲千金來體現淮王的寬仁愛民,隻要能收取民心為己用,千兩黃金又算得了什麽?至於世家之中的帶頭之人也不必費心,趙胖子首當其衝,如今那鄭家林家亦會在其列,就要看他們怎麽做人了,且以軍助民之舉不但可以試試軍隊的反應,更能名正言順的調一些建武軍前來泗州,可以說不僅僅是一箭雙雕而是一舉數得,表哥給自己推薦的這個黃慎確是管用。


    “稟告王爺,有聖旨到。”三人這一番商議時間過的極快,不覺便已近黃昏,此時張天寶的聲音從屋外傳來,當真是聖旨到了。


    “徐先生料事如神啊,待本王更衣先接旨意。”李從嘉起身還不忘將徐鉉誇獎一番,這聖旨果然來的極快,而由此看來尤四派張三前來亦是極為迅捷,如此的速度自己剛才賞的還是少了些。


    李從嘉大開王府中門,於院中設案,自己按品正裝恭候,不多時便有一內臣手捧黃絹而入,正是父皇身邊伺候多年的張公公。


    “聖旨到,淮王李從嘉接旨。”張公公到得院中高聲言道。


    “兒臣李從嘉接旨,吾皇萬歲。”在京中之時李從嘉麵見父皇多半隻要深躬為禮便可,亦不用山唿萬歲,不過此乃在外,朝廷禮數是絲毫不能廢的,當下一撩下擺跪倒案前,雙手過頭口中高唿。


    “聖諭:南漢興兵犯我邊境,軍中所用甚急,令淮王李從嘉半月之內調集四萬石軍糧送往金陵,勿負朕望,欽此!”張公公見狀便展開聖旨宣讀,此乃南唐可沒有什麽奉天承運皇帝召曰那一套,那是到了明太祖朱元璋之時才開始的,所謂奉天指的乃是奉天殿!


    “臣叩見淮王千歲!”等李從嘉接了旨意張公公也要給淮王下跪見禮,方才他傳聖旨代表當今天子,此時就是上下之道了。


    “哎~公公快起,這一趟原來舟車勞頓辛苦了,一別數月,父皇母後安好,從嘉實是心中掛念。”李從嘉急忙雙手相扶,這位老公公待自己是極好的,自幼便是如此,就算不是父皇身邊親信他也會以禮相待,此時口中出言很見真切,當然一大半是衝著母後去的。


    “皇上為此事夙夜憂歎,老奴一點辛苦算得了什麽?請王爺入內,皇上與娘娘尚有幾句口訊要帶給王爺。”張公公笑道,雖然已是歸為淮王執掌一方,但王爺對待自己的態度卻還未變。


    “哦,那請公公入內,來啊,備好酒菜晚間孤要為公公接風洗塵!”李從嘉聞言稍作吩咐便與張公公同進內堂!(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夫(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夫(書坊)並收藏五代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