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彥兵敗身死,燕敬權全軍覆沒,讓李從嘉的心中泛起一股無力感,雖然早已知道這個結局,卻還是希望曆史能像杞縣之戰這般有所改變,那種有心無能的感覺的確不好受。不到一月時間迅速平定叛亂,郭威的出手既快又狠,根本沒有給慕容彥半點機會,以他的強勢和幹淨利落更是震懾了蠢蠢欲動想要借此謀利的周邊各國。
李從嘉手中的這份戰報相對而言比較簡略,想來郭威指揮的這一戰在軍事角度上看來必定精彩無比,後周一幹名將似趙匡胤、石守信、高懷德等人亦是嶄露頭角。此戰想必也給了自己父皇李璟很大的威懾,讓他在戰前戰後的表現大相徑庭,前倨後恭!郭威將燕敬權遣返見責之後他竟然上表稱臣,最後還自己消去了皇帝的尊號!丟失淮北之地後更是遷都以避後周的鋒芒,直到李煜即位才還於舊都。
不過南唐後主比起他爹也好不到哪裏去,依舊是對北宋俯首稱臣,自稱為江南國主。今世李從嘉是不會讓這個局麵重演的,無論如何他都要在三年後的淮北和柴榮以及後周一幹名將一較短長!但除此之外他是否也要盡快的將軍政大權抓在手中呢?父皇是不能指望的,要是還按原本的軌跡發展就算他能擊敗柴榮卻還要和李弘冀李景遂內耗,真正等到大權在握的那一天說不定就已經是積重難返了。
可他如果想提前掌權,李弘冀李景遂包括父皇李璟都會成為障礙,難道自己還要效仿唐太宗李世民來一場玄武門兵變?之前李從嘉並不是沒有過這個想法,但都是一閃而過,可隨著燕敬權的兵敗被擒那種時間上的緊迫感更為強烈起來,他若是想改變曆史的軌跡盡快掌權怕也隻有發動兵變政變這一條路可走了,其中自然會多有兇險。
“六殿下,我等雖是偏居鄂州,亦聞殿下才思敏捷,精通詞曲之名,南鄉子、鵲橋仙、二郎神皆為佳作,令人激賞。如今行舟江上,到得這古赤壁之地,乃當年三國時周郎大破曹軍之所在,卻不知殿下可否感懷而發,也讓我等一見高明。”李從嘉這裏正想著心思,在座中一中年文士卻是朗聲言道,聽他言語之中似乎對六皇子頗為推崇,可神色之間卻隱隱有些傲氣,絕不像其言語所說的那般讚賞。
“哦,原來此地便是古之赤壁,果然雄壯,從嘉一點虛名不過眾人謬讚,實不值方家一哂,今日賢達畢至,名流雲集,怎會缺少佳詞好句,從嘉年少,就不在各位前輩麵前放肆了。”李從嘉略略一愣,環顧四周之後方才言道,滿是謙衝之意,他也不想再在此處出什麽風頭,畢竟不是真的千古詞帝,倘若今後人人如此該如何自處?
當然這是六殿下的當眾之言,心中卻是暗道:“你誰啊,沒看見本皇子正在構思陰謀詭計,哦不,在構思軍國重事?和你們談什麽詩詞文章又有什麽用,今生我之所重隻在漢家大好河山!
言罷李從嘉的思路又迴到了大勢之上,倘若自己不能或是形勢不允許提前掌握大權,那麽就隻有祝願周世宗柴榮健康長壽了,他若不死說不得就沒有趙匡胤的陳橋兵變,但”閻王叫你三更死,誰能留人到天明?”寄希望於虛無縹緲之間還不如研究陰謀詭計來的實在。要麽就訓練一支隊伍提前幹掉趙匡胤,或是用反間之計離間柴趙二人,這爭天下原本就是無所不用其極,隻要成功誰又會在乎手段?
“哈哈哈,若論吟詠赤壁又有誰能及得上杜兄之先祖?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確是千古絕句,這應景為詞本就極難的。”此時另外一個聲音又響了起來,這一迴言辭之中比之方才更要露骨。原本看李從嘉小小年紀就有不少人不太相信他能做出那般好句,說不得還是有人在後指點,如今見他這樣謙虛不由更加懷疑起來。
“哎~六殿下雖是年少卻極有自謙之道,在下佩服,隻是今日如此月光恰是難得,殿下還是不要藏拙了吧。”那被稱作杜兄之人正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後代杜明,他亦和旁人一般不信李從嘉的才名,此時言辭之中雖然聽上去客氣,卻是用上了激將之法。
“從嘉,杜先生說的有理,所謂當仁不讓,吾弟當一展才華與諸君相得才是。”杜明這激將法還沒激到李從嘉,吳王李弘冀卻是先坐不住了,你們這幹亡國之腐儒,本王給你們臉麵還真當自己是什麽風流名士呢?敢欺我大唐無人?他可是親眼見過李從嘉在宮中即興做出二郎神佳句的,在這方麵對這個弟弟吳王可是信心十足。
“笑個什麽勁啊?杜樊川的詩的確是好,可是你寫的嗎?一再打攪本皇子構思要事,這可是你們逼我的。”李從嘉兩度被打斷思路心中本就鬱悶,如今大皇兄又有此語,今夜他想要低調也不可能了。
“皇兄說的是,小弟失與計較了,來,先容小子敬各位先生一壇,李太白鬥酒詩百篇,今日既然諸位盛情難卻,小子便狂妄一會效仿先賢,先與諸君奏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拿琴來!”李從嘉手持酒壇戰起先對李弘冀施了一禮,隨即便朗聲對眾人道,言罷舉起酒壇竟是一飲而盡,此時恰好下人送上古琴,六皇子便當眾撫起琴來。
這琴之一道恰是在杞縣生死之戰中李從嘉與前世精神融合大有所悟,剛才他言道此處便是赤壁?乃因後世對於赤壁古戰場是有著很多爭論的。而此時眾人皆言想必是不會錯了,今夜雖不是滿月但確實月光如雪分外明亮,將兩岸景色照的極為通透,想到七百多年前此處的一場曠古大戰與衝天大火,李從嘉也不由為這古戰場的氣勢所感。
正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六皇子信手揮灑,一曲豪邁激昂的古曲便如長江奔流一般流淌出來,樂聲之中隱隱帶著金戈鐵馬之聲,令人聞之振奮,恰如一幹英雄豪傑正在訴說平身之誌,越到後來李從嘉越是揮灑自如,眾人的表情也由先前的稍帶不屑變成了專注,最後竟是深陷其中難以自拔,不少人都在閉目細細迴味此中真諦。
“六殿下善曲之名果然不凡,此曲立意高遠聲勢雄壯真乃難得一見之佳作,可在下魯鈍,卻不知如此佳作何名,還望殿下賜告之。”一曲終了在座多是沉吟迴味,令得吳王李弘冀大有揚眉吐氣之感,片刻之後方有一青衫文士出言問道,這一迴言語之中就極為真誠了,此人名為祁迴,亦是鄂州名士,向來以琴曲之道著稱。
李從嘉聞言先是遍視眾人,似有考量之意,此時先前那杜明和另外一出言之人卻是不敢與之對視了,連祁迴都不知道曲目,他們又怎生得知?六皇子見狀微微一笑,朗聲出言:“諸君方才都言此乃周郎建功之所,當日江東小兒皆是有言,曲有誤周郎顧!可見其不但為一代儒帥更是此道中人,此曲名為長河吟,正是吾重金所求周郎之作!”
六皇子此言絕非虛至,他自幼便好琴曲,那周郎又有顧曲之名,此長河吟還是機緣巧合之下從江東一富戶家中尋來,李從嘉觀之便深愛此曲。眾人一聽這才恍然大悟,卻不免都有些羞慚,一直提起周郎卻無人識得這長河吟,李從嘉果然淵博!至於真假一來六皇子無謂虛言,二來此曲確實稱得上雅量高致,恰與周公瑾之名相稱。此時皆是收起了對李從嘉的小覷之心,但聞此佳作之後又更是對殿下所言之詞期盼起來!
李從嘉手中的這份戰報相對而言比較簡略,想來郭威指揮的這一戰在軍事角度上看來必定精彩無比,後周一幹名將似趙匡胤、石守信、高懷德等人亦是嶄露頭角。此戰想必也給了自己父皇李璟很大的威懾,讓他在戰前戰後的表現大相徑庭,前倨後恭!郭威將燕敬權遣返見責之後他竟然上表稱臣,最後還自己消去了皇帝的尊號!丟失淮北之地後更是遷都以避後周的鋒芒,直到李煜即位才還於舊都。
不過南唐後主比起他爹也好不到哪裏去,依舊是對北宋俯首稱臣,自稱為江南國主。今世李從嘉是不會讓這個局麵重演的,無論如何他都要在三年後的淮北和柴榮以及後周一幹名將一較短長!但除此之外他是否也要盡快的將軍政大權抓在手中呢?父皇是不能指望的,要是還按原本的軌跡發展就算他能擊敗柴榮卻還要和李弘冀李景遂內耗,真正等到大權在握的那一天說不定就已經是積重難返了。
可他如果想提前掌權,李弘冀李景遂包括父皇李璟都會成為障礙,難道自己還要效仿唐太宗李世民來一場玄武門兵變?之前李從嘉並不是沒有過這個想法,但都是一閃而過,可隨著燕敬權的兵敗被擒那種時間上的緊迫感更為強烈起來,他若是想改變曆史的軌跡盡快掌權怕也隻有發動兵變政變這一條路可走了,其中自然會多有兇險。
“六殿下,我等雖是偏居鄂州,亦聞殿下才思敏捷,精通詞曲之名,南鄉子、鵲橋仙、二郎神皆為佳作,令人激賞。如今行舟江上,到得這古赤壁之地,乃當年三國時周郎大破曹軍之所在,卻不知殿下可否感懷而發,也讓我等一見高明。”李從嘉這裏正想著心思,在座中一中年文士卻是朗聲言道,聽他言語之中似乎對六皇子頗為推崇,可神色之間卻隱隱有些傲氣,絕不像其言語所說的那般讚賞。
“哦,原來此地便是古之赤壁,果然雄壯,從嘉一點虛名不過眾人謬讚,實不值方家一哂,今日賢達畢至,名流雲集,怎會缺少佳詞好句,從嘉年少,就不在各位前輩麵前放肆了。”李從嘉略略一愣,環顧四周之後方才言道,滿是謙衝之意,他也不想再在此處出什麽風頭,畢竟不是真的千古詞帝,倘若今後人人如此該如何自處?
當然這是六殿下的當眾之言,心中卻是暗道:“你誰啊,沒看見本皇子正在構思陰謀詭計,哦不,在構思軍國重事?和你們談什麽詩詞文章又有什麽用,今生我之所重隻在漢家大好河山!
言罷李從嘉的思路又迴到了大勢之上,倘若自己不能或是形勢不允許提前掌握大權,那麽就隻有祝願周世宗柴榮健康長壽了,他若不死說不得就沒有趙匡胤的陳橋兵變,但”閻王叫你三更死,誰能留人到天明?”寄希望於虛無縹緲之間還不如研究陰謀詭計來的實在。要麽就訓練一支隊伍提前幹掉趙匡胤,或是用反間之計離間柴趙二人,這爭天下原本就是無所不用其極,隻要成功誰又會在乎手段?
“哈哈哈,若論吟詠赤壁又有誰能及得上杜兄之先祖?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確是千古絕句,這應景為詞本就極難的。”此時另外一個聲音又響了起來,這一迴言辭之中比之方才更要露骨。原本看李從嘉小小年紀就有不少人不太相信他能做出那般好句,說不得還是有人在後指點,如今見他這樣謙虛不由更加懷疑起來。
“哎~六殿下雖是年少卻極有自謙之道,在下佩服,隻是今日如此月光恰是難得,殿下還是不要藏拙了吧。”那被稱作杜兄之人正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後代杜明,他亦和旁人一般不信李從嘉的才名,此時言辭之中雖然聽上去客氣,卻是用上了激將之法。
“從嘉,杜先生說的有理,所謂當仁不讓,吾弟當一展才華與諸君相得才是。”杜明這激將法還沒激到李從嘉,吳王李弘冀卻是先坐不住了,你們這幹亡國之腐儒,本王給你們臉麵還真當自己是什麽風流名士呢?敢欺我大唐無人?他可是親眼見過李從嘉在宮中即興做出二郎神佳句的,在這方麵對這個弟弟吳王可是信心十足。
“笑個什麽勁啊?杜樊川的詩的確是好,可是你寫的嗎?一再打攪本皇子構思要事,這可是你們逼我的。”李從嘉兩度被打斷思路心中本就鬱悶,如今大皇兄又有此語,今夜他想要低調也不可能了。
“皇兄說的是,小弟失與計較了,來,先容小子敬各位先生一壇,李太白鬥酒詩百篇,今日既然諸位盛情難卻,小子便狂妄一會效仿先賢,先與諸君奏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拿琴來!”李從嘉手持酒壇戰起先對李弘冀施了一禮,隨即便朗聲對眾人道,言罷舉起酒壇竟是一飲而盡,此時恰好下人送上古琴,六皇子便當眾撫起琴來。
這琴之一道恰是在杞縣生死之戰中李從嘉與前世精神融合大有所悟,剛才他言道此處便是赤壁?乃因後世對於赤壁古戰場是有著很多爭論的。而此時眾人皆言想必是不會錯了,今夜雖不是滿月但確實月光如雪分外明亮,將兩岸景色照的極為通透,想到七百多年前此處的一場曠古大戰與衝天大火,李從嘉也不由為這古戰場的氣勢所感。
正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六皇子信手揮灑,一曲豪邁激昂的古曲便如長江奔流一般流淌出來,樂聲之中隱隱帶著金戈鐵馬之聲,令人聞之振奮,恰如一幹英雄豪傑正在訴說平身之誌,越到後來李從嘉越是揮灑自如,眾人的表情也由先前的稍帶不屑變成了專注,最後竟是深陷其中難以自拔,不少人都在閉目細細迴味此中真諦。
“六殿下善曲之名果然不凡,此曲立意高遠聲勢雄壯真乃難得一見之佳作,可在下魯鈍,卻不知如此佳作何名,還望殿下賜告之。”一曲終了在座多是沉吟迴味,令得吳王李弘冀大有揚眉吐氣之感,片刻之後方有一青衫文士出言問道,這一迴言語之中就極為真誠了,此人名為祁迴,亦是鄂州名士,向來以琴曲之道著稱。
李從嘉聞言先是遍視眾人,似有考量之意,此時先前那杜明和另外一出言之人卻是不敢與之對視了,連祁迴都不知道曲目,他們又怎生得知?六皇子見狀微微一笑,朗聲出言:“諸君方才都言此乃周郎建功之所,當日江東小兒皆是有言,曲有誤周郎顧!可見其不但為一代儒帥更是此道中人,此曲名為長河吟,正是吾重金所求周郎之作!”
六皇子此言絕非虛至,他自幼便好琴曲,那周郎又有顧曲之名,此長河吟還是機緣巧合之下從江東一富戶家中尋來,李從嘉觀之便深愛此曲。眾人一聽這才恍然大悟,卻不免都有些羞慚,一直提起周郎卻無人識得這長河吟,李從嘉果然淵博!至於真假一來六皇子無謂虛言,二來此曲確實稱得上雅量高致,恰與周公瑾之名相稱。此時皆是收起了對李從嘉的小覷之心,但聞此佳作之後又更是對殿下所言之詞期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