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來援並非齊明遠之一路,城東亦有威東將軍林仁肇所率的一萬五千精銳,說來這位將軍還與六皇子在燕王府中有一麵之緣,二人交談亦頗為投機,在李從嘉心中,這個“林虎子”可是自己將來的大將之才!兩路唐軍聯合之處隻用了一個多時辰便肅清了杞縣附近的近三萬楚軍,原本唐軍的戰力就要在楚軍之上,後者一夜激戰未能拿下杞縣又在關鍵時刻為對方援軍合擊,有此戰果倒也不足為異。


    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六皇子李從嘉基本是在傷兵營中度過的,沒有故作姿態的去噓寒問暖而是靜靜的待在帳中陪著那些重傷的士卒,看著軍中醫者為他們治療傷勢。亂世之中人命猶如草芥,但老兵的性命卻絕不是草芥,多挽救一個老兵就能保留住一份軍隊的戰力,而即使他們殘廢卻還能訓練新兵,將自己的經驗傳授下去,老兵就是寶。


    穿越者擁有超越這個時代的經驗與知識,這無疑是一種優勢,但如何將此優勢加以運用,與時代互相融合亦是一門大學問,月餘的時間六皇子在軍營之內可不隻是顧著全唐詩和談戀愛的。按照眼下的形勢和他的地位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每一個細節,正像後世經常所說的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每一個細節做好自能匯涓滴而成江海。


    戰後最大程度保存老兵的關鍵是什麽?答案很簡單,軍中醫者的水平,而按李從嘉的觀察這個時代有名的醫者是不會從軍的,戰場之上極多兇險豈有穩坐醫館之中來的安穩?比方說眼前這幾個郎中還有不少都是半路出家的,假如自己能在軍中引入醫療營這個編製,將他們的側重點安排在刀傷箭瘡之上就能大大提升救治的效率,平時還能教導士卒一些簡單的戰場自救知識。那麽一次戰爭他可以多保留兩個老兵的話,聚少成多,積沙成塔也可以融匯成強大的力量。


    在李從嘉看來他的想法是有可行性的,如何能征集醫術高超者加入軍隊呢?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錢就成了必不可缺的要素,錢能通神絕不是說說而已,若是沒有表哥這個大金主在他的情報係統怎能快速的建立起來?當然一個大金主是不夠的,李從嘉自己還要削尖腦袋想辦法弄錢,想到這裏六皇子不由感慨來到今世他卻還要重操舊業。


    傷兵們不會知道殿下心中在轉著什麽念頭,但他們能看見六皇子就在這裏,和他們一處,就算他什麽都不做什麽都不說也能給他們一種被人看重,沒有被放棄的感覺。這是李從嘉第一次在戰後來到傷兵營,卻也成了他日後的慣例,無論戰後如何勞累,軍情又是如何緊張這一點從來沒有改變過,甚至還影響了很多將領的行為。


    眼見大局已定,林仁肇亦是前來拜見六殿下,當日燕王府中一會他對這個知識淵博待人和藹的少年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在傷兵營中見到李從嘉之後這個好感還在加深。殿下是個性情中人,林仁肇心中做出了這個判斷,他是不會相信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會有那等深沉的心機,故意通過這樣的方法來贏得軍中的好感,一切定是出於天性。


    而在之前還有一個小插曲,稱為軍中奇景也不過分,你見過數百人一起鼾聲大作數十丈之內都清晰可聞的場景嗎?在唐軍堆積輜重糧草的莊院中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六殿下下令將所有睡在戰場上的士卒都用擔架抬來此間讓他們能睡的更為安逸,其中還鬧了不少將活人當作死屍的笑話,一夜高強度廝殺下來士卒們實在是太累了。


    林仁肇見到六殿下自然要解釋一番自己來遲之意,須得先穩軍情方是上策,李從嘉對此很是認可,為將者在戰場上當要以勝利為第一要素,軍情便是軍令所在,當年五子良將之一的於禁於文則便是如此而為,魏武對此也大加讚譽,他又豈能因自己而見責與林仁肇?


    六皇子與林齊二位將軍在屋內的言談並沒能維持很長的時間,對於二將稱讚自己之言六皇子很謙虛的將之歸功在了趙龍司徒剛等人及士卒們的身上。其實說話之時李從嘉已是昏昏欲睡,最後竟是坐與椅上發出了鼾聲,林仁肇與齊明遠對視一笑默默退出,任六皇子安睡,他們早在士卒口中得知了李從嘉當夜的所作所為,其疲勞之處比之普通士卒有過之而無不及,戰後又是支撐到現在,酣睡才是正理。六皇子的舉動不但不會讓二將覺得受到輕視,反而頗為欣賞這份率直。


    這一覺睡下去約莫有兩個時辰時間,醒來之後李從嘉便覺精神奕奕,到底是少年之身精力充沛恢複極快,再如何勞累一覺睡過來便已然足夠。在他酣睡期間齊明遠林仁肇二將已然將城內收拾的井井有條,並派遣快馬往報吳王李弘冀與楚王李景達,言道六皇子無恙,楚軍數萬人馬已被合力擊潰雲雲。


    此時杞縣之戰的戰損也被統計出來,兩千唐軍亡以前三百八十人,重傷二百七十四人,輕傷幾乎人人都有,足見此戰的慘烈。不過他們的浴血死守也給楚軍帶來了過五千的傷亡,就杞縣小城而言這個對比已然非常了不起了,即使林齊二人對此也是大家稱讚。


    將陣亡將士的屍身置於城中廣場之上,李從嘉便命設祭祭奠士卒英靈,半個時辰之後數千士卒集中在廣場四周,一千多名將士的遺體皆擦洗幹淨,以白布裹之。此時隻見六皇子手持絹帛登上臨時搭建的高台,分項之後便是展開絹帛對天遙祭!


    “保大九年,軍行杞縣,賊軍紛起,四麵而襲;敵眾我寡,城郭不堅,形勢之危,猶如累卵!然軍中諸將,盡皆戮力,城中士卒,千眾一心,兩千之數,戰敵數萬,廝殺竟夜,猶自不歇,威寒敵膽,難做寸進!惜我壯士,千三百八,死戰不退,捐軀疆場,烈烈之風,英靈之氣,充斥天地,與日同芒!”


    “從嘉不才,率眾致祭,惟以此文,悼君之殤;以寡擊眾,以弱勝強,放眼古今,亦可標榜;君若有靈,享我烹嚐,忠義之身,世代榮光!”


    李從嘉書寫祭文之時有感戰場氣氛的慘烈竟是一氣嗬成,悲壯激昂的文章配合上抑揚頓挫的語音讓滿場將士皆是感同身受,多有同袍雙目垂淚,而當六皇子說道最後將那一甕美酒盡皆灑下之時卻是霎那間風聲大作,把白色招魂幡吹得高高揚起,四周士卒皆發聲大喊“魂兮歸來!”一身白袍的李從嘉站在風中衣袖獵獵作響形象突出至極點。


    片刻過後風收旗靜,周圍士卒不由紛紛議論此乃六皇子的文采真心感動上蒼,那陣風起便是戰死的英靈前來與之作別,若無殿下真情流露之祭文豈有此等天地異像?


    (昨日高燒不退,這兩天隻能一更,淩夫在這裏說一聲抱歉,周一恢複正常,下周爭取可以補上這三更,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夫(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夫(書坊)並收藏五代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