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盛夏大大給的推薦,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淩夫會努力寫好書,還請大家多提意見。)


    皇宮七夕之會有了李從嘉精彩的即興詞作,晚宴的氣氛就更為熱烈,六皇子也得到了最多的讚賞,最後當然盡歡而散。宋承憲猶自念念不舍,定要與李從嘉定下再見之期,好一起談論詩詞之道,幸好威國公言道六皇子今日生辰之喜,諸事繁雜,過後相邀不遲,宋承憲這才作罷,看著威國公對自己的笑容,李從嘉第一次有了感激之意!


    其間鍾皇後為了讓周娥皇看清李從嘉,還特地把他叫到廊前,這裏都是女眷,又是母後麵前,李從嘉就算明知周家小姐身在其間也隻能是低目垂首,彬彬有禮!眼光不敢有絲毫亂轉。這下不光周娥皇看得清楚,不少小姐們也是芳心暗動,雖然周家小姐的正妻之位讓他們嫉妒,不過如此人物,又是皇子,就算為妾也不會委屈。


    待到散席之時,鍾皇後更是相送周娥皇走在最後,小聲問著她對兒子的印象,周小姐雖是嬌羞不已,未曾明言,可鍾皇後乃是過來之人,閱人無數,看著她的神情便知其心思,不由心懷歡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個時代是沒有婚姻自主的,可在任何一個少女心中都會幻想自己的夫婿稱心如意,周娥皇自然也不例外。今日李從嘉在酒宴之上表現的沉穩灑脫,更有不凡的才情,最重要的還是她認定了這首詞是六皇子意有所指的,此時未來夫君的形象已經完全占據了她的芳心,迴府之後更是立刻將此詞抄寫,輕聲誦讀,越讀越覺其間必有深意,這花季少女一旦動情,就沒有什麽道理可言!


    李從嘉自然不會知道自己拿來充數的一首詞作會機緣巧合的讓周娥皇情動不已,送完賓客之後便想拜別父皇迴院,可此時李璟卻叫住了他,父子二人便來到養心閣的書房之中,李璟也揮退左右隻餘父子二人,李從嘉心中一動,父皇如此行事定是有要事要與自己相商。


    “身為皇子之尊不知好生學習聖人之道以為立身之本,卻往清風樓此等煙花之所聲色犬馬有損我皇家風度,還不與我跪下!”李璟端起案幾上的茶水輕輕吹拂,開始尚且言語緩慢最後卻是聲色俱厲!


    剛才到了書房李璟讓內侍退下之時李從嘉觀父皇臉色便有些心中踹踹,原本去趟清風樓倒也算不得什麽,可今日被宋承憲這麽當眾一宣傳之後還不知傳成什麽樣,當下已是有了心理準備!不過被李璟這麽一喝卻還是有些心中別扭,後世他一雙膝蓋上跪天下跪地中跪義父何曾對旁人屈膝?可此時卻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了。


    “兒臣知錯,請父皇責罰?”心中有氣李從嘉也不做任何解釋,你是皇帝又是老子,該怎麽辦還不是你說了算,我多說無益。


    “是否瑞年喚你前往?”李璟聞言卻是一愣,以前這個兒子你要說他點錯往往是借口眾多,可今日行事頗具男兒之風,便又再問道。


    “父皇相問兒臣不敢隱瞞,久聞這清風樓乃是文人墨客匯聚之所,多有妙詞佳曲成於其中,兒臣心向往之,就算沒有表哥生辰之事亦想前往一觀。”李從嘉很是老老實實的道,倘若父皇認為自己錯了承認便是,又何苦拉上表哥,其實今日此事宣揚出去未必是壞事,如此一來他李從嘉風流好色之名為人所知亦是一種保護。


    “哼!你倒還有幾分義氣,那宋承憲乃是威國公長孫,威國公與我社稷有大功勞在,你豈能與之擅動拳腳?便不是承憲換了旁人也不是你身為皇子的所作所為!”李璟聞言一聲冷哼,其實當日清風樓之事並瞞不過他,不過今日被眾人得知他也要好好敲打一下李從嘉。


    “父皇,聖人雲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表哥自幼對從嘉極厚,豈能坐視他生辰之日遭人侮辱?尋常匹夫尚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兒臣自幼便讀聖人文章?隻是日後定當謹言慎行!”李從嘉頗為慷慨激昂的道,當時他也的確是如自己所說純粹出於自然反應。


    “亂彈琴,學了點聖人之言不知微言大義在這裏信口胡言,身在帝皇之家當要以天下為念,豈能為匹夫之勇?妙詞佳曲?此等與治國平天下又有何用?”李璟聞言將茶杯重重往案上一頓怒道。


    “父皇息怒,兒臣已然知罪,但聽父皇教誨,不敢再言。”所謂匹夫一怒,伏屍一人,血濺五步,帝皇一怒則伏屍千萬血流成河!且不管李璟是真怒還是假意作色,那一股隱隱間的帝王威壓卻是顯露無遺,李從嘉急忙膝行兩步上前躬身言道,同時心中亦是一動,聽李璟話裏的意思似乎對於李從嘉還頗為期待,卻不知其真意如何了。


    “重光,你自幼天資聰穎異於常人,清風樓中和今日所做確是佳作,才情不凡!若是在尋常人家或可做一個風流才子,可你要記清你是朕之六皇子,不是什麽尋常子弟。如今朕年歲漸長,精力日衰,諸子之中唯有弘冀能夠相助,重光你明年便要成年外封,再不能似孩童一般輕率行事,當學你大哥一般以我大唐為重。”看見李從嘉一臉惶恐的樣子李璟語音稍稍轉柔,說道最後繞過案幾拍了拍兒子肩膀。


    “父皇之言兒臣不敢有忘,日後當靜心修身以大哥為樣,父皇,兒臣知錯了。”李璟言語之中頗含父子之情,李從嘉出言也是一副感念的形狀,但亦隻是故意做出而已,他和李璟又哪來的父子情深?心中倒是暗道父皇此舉莫非是暗示自己相助大哥?否則提到相助之人怎麽也不應該離開被你寫入詔書之內的法定繼承人皇太弟李景遂。


    “你大哥似你這般大時已在軍營之中曆練,方有今日所成,你終日在這後宮之中不知煩惱憂愁如何能有所進?再有一年時光便要成年,朕亦要讓你身進軍營練身修性,重光,你須怪不得父皇心狠。”見李從嘉言語激動李璟微微點頭,隨即便也下定了決心。


    “兒臣,兒臣謹遵父皇之命。”聽其言語李從嘉是一副不情願的模樣,其實內心之中卻是要高唿父皇萬歲,這亂世之中兵者為先,欲爭雄天下手上沒有精兵無異於癡人說夢,隻是身為皇子之尊平日裏哪能接觸兵家之事,本來是想謀求外封之後再為此事,卻不料犯錯還犯出了一個驚喜,但這番喜悅之情是絕不能溢於言表的,還要反其道而行之,否則就不是他李從嘉一貫的性格了。


    “心口不一,不過你今日可能會怨怪為父,他日則必將體念朕之心意。”李從嘉不情願的語氣豈能瞞過李璟,當下正色言道,言語之中一會兒以家居口吻,一會兒又是稱孤道寡倒是頗為耐人尋味。


    “兒臣不敢。”李從嘉心道我這可是無比的心口如一,能夠早一天接觸軍營也能更深的了解大唐的軍製與戰力,這些書上雖然也有詳細的言及卻哪有親身體會那般深刻,說不得還能建立自己的班底。


    “你知道就好,不過今日之事有損我皇家威嚴,朕若不聞不問法度何在,來啊,將李從嘉推出去打十下廷杖以儆效尤!”李從嘉這裏正在暗爽可李璟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差點沒跪穩,剛才還在這父子情深語重心長,現在說打就打,還當真是天威難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夫(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夫(書坊)並收藏五代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