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涼如水,北風蕭蕭。巍峨而肅穆的大同北城之上,一串明亮的火把劃破了濃重的夜色。搖曳的火光中,漫天細雪肆意飛舞,在皚皚夜幕上,輕巧地點起無數漣漪。


    一臉疲憊的朱由校身披厚重寒裘,沉默地注視著東方。銳利的眼神之中充滿了無奈,瘦削的臉上寫滿了擔憂:今日已是十二月初五,還有二十五天,就是天啟五年了(1625)。如果曆史沒有發生變化,後金即將在一個月後對旅順發動再次進攻,試圖摧毀這個橋頭堡…


    “皇上,夜深了,是否迴營就寢?”陪同皇上巡夜的傅山小心地問道,。


    朱由校聞言無奈地笑了笑:“就寢?朕那有心思睡覺。傅山,距離代王發動叛亂的十月初八,已經過去了幾乎兩個月。大同乃京師屏障,如果不安頓好,怎能安然入寐?”


    傅山聞言,也陷入了沉默之中。代王叛亂被鎮壓後,皇上原本打算休整幾日,將整頓大同的任務交給當地官員,就立即迴京。誰知隨後整個大同一團亂麻,皇上根本無暇脫身。


    原任大同總兵雖能力平庸,但也算盡職盡責,卻不知何故暗中參與了此次叛亂。叛亂當夜,總兵終於承受不了良心上的折磨和弑君的巨大壓力,密令副總兵渠家禎協助皇上平叛。


    總兵鳩殺妻、子之後,帶著必死之心,在總兵府以各種理由拖住代王,為渠家禎領兵進城爭取時間,後為代王識破。代王惱羞成怒之下將其腰斬在總兵府,並屠其全族。


    原本對叛亂之事一無所知的渠家禎,雖然因為誤會差點殺了皇上,但好在最後幡然醒悟,率領大同邊軍與皇家衛隊一起,徹底鎮壓了代王的叛亂,並以此功順利接掌宣府總兵之職。


    因為前任總兵寧死也沒有留下隻言片語,根本無法得知幕後主謀及參與者。因此急於表現的渠家禎,在鎮壓叛亂當日,就再掀風雨搜索大同全城,最後逐漸擴大到整個宣府。


    當朱由校從盛怒之中清醒過來,卻為時已晚,宣府內外早已陷入人心惶惶之中。在嚴厲訓斥了渠家禎擅自做主的行為後,朱由校隻好留在大同開始各種形象秀,以安撫軍民。


    如果說渠家禎的行為,還能算好心辦壞事。那些大同原有的大小官吏,則讓朱由校怒不可遏。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這些人根本不把大同重建工作當迴事,公然以無數借口怠工和進行各種無意義的爭辯。皇上無奈之下,隻好親自帶人進行大同的重建工程。(注1)


    麵對皇上的質疑,這些人選擇了沉默;麵對皇上憤怒地咆哮,這些人選擇了沉默;麵對衛隊高舉的軍刀,這些人竟然帶著炙熱的目光隨即端正帽冠,恨不得立刻引頸就戮。這些腐儒巴不得死於皇上之手,就此揚名立萬。死了他一個,幸福全家人,這筆買賣劃算!


    朱由校痛苦地發現,殺了這些無關輕重的角色,不僅將坐實自己的暴君之名,也將會給大明利益集團落下口實。殺人?一刀下去,自然萬事皆休。可一個不小心,明朝崩潰的曆史,就會提前幾十年到來。代王說的很對,自己根本沒有考慮清楚,打破規則需要付出的代價。


    ……………………………………………………………………………………………..。


    朱由校自此也終於明白,從一開始,他的改革就麵對整個大明士族的反對,也可以說是整個大明利益集團的反對。而自己,卻遠遠低估了這些反對力量的龐大能量。礙於傳統,他們雖然不敢公然質疑皇權,但他們卻可以在暗中施展各種手段,阻撓改革的進行。


    英宗時期,皇帝還牢牢把控著朝廷利益分配大局,因此諸公雖有靖難大功在手,也還有所忌憚不敢肆意妄為。如今,朝堂諸公已經徹底掌握和把持了明朝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大權。皇上這個名義上存在的生物,不過是用來遮蓋利益分配的一塊兜襠布而已。


    崇禎殺得人還少?可能怎樣?麵對火燒眉毛的嚴峻形勢,崇禎哭求朝中的道貌岸然之徒,就差下跪。可諸公呢,摸了摸鼓鼓囊囊的錢袋,帶著冷笑和奚落,拱手肅然道:“臣無能,臣該死,請皇上盡發內努,以救天下盡安百姓。臣自當死命,以報皇上厚恩。”


    最後,這個從一開始,就沒有徹底掌握軍隊和經濟的皇帝,隻能依靠歇斯底裏地咆哮和漫無目的地殺人,來維持自己帝王的尊嚴。煤山上,雙目空洞地崇禎,把脖子套進一條白棱之中,滿腔悲憤道:“天下文臣皆可殺,諸臣誤我,諸臣誤我。”大明帝國,轟然坍塌…


    朱由校很無奈,自己能掌握的力量實在太過弱小,根本不足以撼動群臣的根基。而想要成就自己的野心,就隻能不斷妥協,任由那些跗骨之蛆吞噬大明的血肉。後世曾有一句話,不喂飽這些貪官,拿什麽去救災濟民?就是現在最苦澀也是最無奈的寫照。


    朱由校也終於醒悟,自己穿越來到明朝之後,就將勵精圖治的帽子帶在了頭上,其後自己的所作所為,都被這頂帽子牢牢束縛,讓自己挪不開手動不開腳。


    勵精圖治,就意味著打破舊有規則與利益劃分。期間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舉國混亂之中,甚至是整個帝國的大分裂。這是朱由校絕對不能接受的結果。


    將已經孱弱無比的明朝砸碎了再重建?這是一個龐大的帝國,不是小孩過家家!!而這,成了朱由校最大的軟肋,也是朱由校最大的痛處。


    朝堂諸公麵對突然性情大變的皇上,度過了初期的不解與疑惑後,也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皇上想要采取一種較為溫和的手段,引導和改造現有的一切,並非重典狠手。既然皇上改革的意誌堅決,已無法改變,諸公便開始了與皇上的新一輪較量。


    於是,諸公用盡各種辦法不斷挑釁和誘導朱由校犯錯。隻要皇上犯了錯,落得局麵無法收拾。那麽這時,他們就能粉墨登場,笑吟吟地接受天下膜拜。最後,他們可以名正言順地將新政好處收入囊中,然後攤攤手道:皇上,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君權衰弱之時,有識之士於憑欄處感歎,忠臣難得良將難求,何人能扶社稷於將傾,救黎民於水火?為我朝衰敗痛;


    君權強盛之際,有識之士於酒肆中暢飲,謀臣如雨猛將如雲,笑看我朝將士所向披靡,建立不世之功勳!為我朝萬世賀…


    自古以來,群臣既然拿捏到了皇上的痛處,必然會以各種方法為自己扒拉好處。趁你病,要你命,從來都是他們信奉的不二法則。君、臣之間的鬥爭,就是藍星遊戲規則的最好體現。


    ……………………………………………………………………………………………….


    皇上敲打權臣?這不算什麽,正好借助小皇上的不諳朝政,把一些礙眼的角色兩腳踹開;皇上打擊豪商?這也不是事,豪商嘛,養肥了自然就要拖上案板,就當殺豬過年;所謂的科學院和新經濟政策,就當是皇上童心未泯的胡鬧吧,想和我們鬥?皇上還嫩了點…


    但皇上準備領軍建功,卻不想把利益劃分出來,這就不對了。皇上怎能撇開英明神武的大臣,而獨享開疆拓土之功?皇上都文治武功了,我們豈不是成了燈下黑?勞資都準備接受小金人了,皇上卻告訴我隻能去競爭百花獎最佳配角?這簡直不可接受…


    懷來縣的幾十個貪官汙吏,皇上可還殺得順手?那是告訴您,懷來縣這樣的地方,大明還有成千上萬個,您能都殺個遍?以為撇開我們就能治理朝政?


    皇上的乳母客氏怎會出現在林丹汗的被窩裏?而林丹汗又怎會幾乎重演土木堡之變?那是告訴皇上,到底誰,才真正掌握了顛覆天下的力量;


    已經被黃土埋到脖子的代王,為何願意掀開棺材板跳出來造反?那是給皇上最後的忠告,皇權已經衰落,臣權誰也不能遏製。而至於誰能當皇上,還是得我們說了算…


    朱由校想通這些關節後,唯有無奈地苦笑。自己在格局上到底落了下風,遠遠低估了朝堂諸公的節操與腹黑。民族和國家對他們而言,不過是論斤賣的一塊豬肉而已。


    自己唯一能使用的政治鬥爭經驗,僅僅來自於辦公室的窩裏鬥。這些在後世被奉若經典的所謂處世哲學和為人之道,在明朝科舉選拔的聰明腦袋麵前,被毫不留情地砸得粉碎。


    當自己誌得意滿地施展所謂治國之才與馭人之術時,那些腦袋瓜子一定帶著愉悅的微笑暗暗擊掌:既然有人願意在大明的渾水裏,披荊斬棘迎風破浪,那就讓他去好了,渾水才好摸魚。利益我得黑鍋他背,哈哈,走,喝兩杯慶祝先,順便叫倆小妞。嗯,做男人,挺好…


    朱由校甚至都能看見朝堂諸公嘴角的不屑:勞資有錢,有人,有地盤。你怎麽和我玩兒?要不是看皇上兩字還能榨出二兩油,早他媽掄起胳膊一巴掌了。還告訴你,別把勞資惹毛了,分裂自立賣主求榮這種小事,勞資玩了幾千年。皇上,啊呸…


    ……………………………………………………………………………………………


    刺骨的寒風中,朱由校摸了摸滾燙的雙頰,一股從未有過的羞辱感湧上心頭:自己的一舉一動,根本就在朝堂諸公的預料和設計之中。他們一定在暗自竊喜吧,一個沒錢沒權沒兵的三無皇上,竟然想要撇開大臣去變革?這也許是他們從政以來見過的最大笑話。


    朱由校忽然想到了後世的蔣大公子。這個熱血青年豪情萬丈轟轟烈烈的上海打虎行動,最後成了一地雞毛。這件事更為後世一部電影貢獻了經典台詞:反腐敗,亡黨,不反,亡國!!放到明朝,就是改革,亡政,不改革,亡國!!


    平心而論,電影中表現的禿子也算一代人傑,至少在名義上實現了國家統一。雖然隻有一個團長的指揮水平,但也敢掄起板磚跟鬼子玩命。可禿子有個最大的性格缺陷,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氣,而且太過相信有錢能使磨推鬼和唯武器論。最後,隻好虎踞台灣雄視大陸…


    而另一個,經曆了被追剿兩萬五千裏,經曆了殘酷的黨內鬥爭,經曆了嚴酷生活歲月洗禮。卻自始至終,都有一顆頑強而堅定無比的內心。華夏之獨立自強,是他勇氣的源泉,也是支撐著他的唯一信念。就此,奠定了華夏再度崛起的精神基礎。


    朱由校長舒了一口氣,看著漫天飛雪和茫茫夜幕,嘴角揚起了一絲微笑:如果這次改革失敗,那就是天滅大明。盡我所能,無愧於心。人生,是一張空白畫布,不要輕易放下畫筆。


    …………………………………………………………………………………………….


    下定決心的朱由校,心情也鬆快了許多。摸出煙卷點燃長吸一口後道:“傅山,你前麵帶路,朕困了。對了,朕看你手中拿著的是前段時間的奏本吧,這段時間事情繁多,朕也無心理會。你撿緊要的念,朕也好在路上思考一下。”


    見皇上又恢複了往常的模樣,傅山暗喜不已:這段時間可把大家夥嚇壞了,皇上經常半夜不休的處理各種事物,脾氣也壞的不得了。嘴裏還經常念叨,諸臣誤我。可誰也不知道如何幫助皇上。大同這幫王八蛋,都把皇上急成什麽樣了…


    傅山略略想了想,清了清嗓子便道:


    四川楊漣報,信王在川一年餘,因蜀王及地方官吏多有推諉,各項決議進展緩慢。孫傳庭連敗三陣後今已連戰連捷,今攜普定大捷之威,率三千雄軍長驅織金。劉招孫,劉招弟二人奮勇爭先立功無數,秦良玉所部亦屢有斬獲。如今官軍聲威大震,平定奢安指日可待;


    泉州知府史繼偕報,與歐羅巴通商事宜進展順利,已獲數國之通關互認。然泉州本地豪商富戶心有嫉恨,暗中阻撓者甚多。而新建造船廠之經費,至今仍未獲戶部批準。另盧象升所訓運鹽兵三千人,已初具規模。老臣觀其確有大將之才,假以時日必為國朝之良將。


    科學院徐光啟報,坩堝製鐵法雖有進步,但仍無大獲;網箱養魚法,略有小成;番薯、玉米、土豆等,已由上林苑菜戶(注2)篩選壯苗,於明年開始第二次培育,其餘工作亦有條不紊;羅馬教皇(注3),已同意流放伽利略等人於國朝,船隊預計明年二月抵達泉州…


    朱由校細細聽完傅山的匯報,停住腳步思索片刻後說道:“命信王直接迴京向朕稟明四川之情況,楊漣亦同迴。


    令孫傳庭、劉招孫、劉招弟三人,精選兩千士兵迴京述職,並與地方交接平定奢安之責及剩餘士兵;


    令盧象升精選一千巡鹽兵進京,朕對其另有任用。剩餘士兵交由史繼偕,令其組建海岸警備司;令秦良玉,率精銳三千入京,朕要檢閱。其餘事宜,迴京再議。”


    傅山皺著眉頭記下皇上所言,一時猜不到皇上要做何事。海岸警備司這個新鮮詞匯又引起了他的濃厚興趣。正要詢問之時,卻見皇上將手裏緊攥的一封書信慢慢放入了懷中。


    朱由校放入懷中的,是一封準備交給旅順守備張盤的密旨。其中嚴令張盤妥善安置流亡士兵以防混入奸細,並做好戰爭準備。但,朱由校現在已不打算將密旨發出…


    一陣急促而沉悶的馬蹄聲在雪夜裏響起,隨即傳來巡城士卒的口令詢問。少時,巡夜軍官來報,科學院教喻孫元化、熊廷弼已奉旨到達。朱由校眉毛一揚,暗道:終於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明朝皇上的無助,已經在本書第一部中,借紅丸案描述清楚。中國曆代帝王中,明朝皇帝可謂悲催到極點。外有神一般的強敵壓境,內有如狐狸般狡猾卻又如豬一般愚蠢的隊友。明朝大臣,對於皇權的限製,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土木堡之變,這些隊友扣住軍糧,僅僅是因為皇上不聽他們的勸阻。隨後,因為靖難利益分配不均和害怕英宗追究責任,便串謀害死了大英雄於謙,讓皇上背了殺賢的黑鍋;


    寧王謀反,武宗平叛。聰慧如王守仁者,都不敢把寧王行賄朝堂大臣的賬本交給皇上,而是一把火燒掉。這直接導致他最後不被重用,連平亂的打車費都沒有報銷。古有曹操火燒竹簡,收攏人心;今有陽明毀滅罪證,避免大亂。


    明武宗生病後因為治療效果不佳想換醫生,這些隊友就是不準,最後正德皇帝英年而薨。和他老爹明孝宗的太醫一樣,所有參與醫治明武宗的太醫全被殺掉。雖然史官的刀筆功夫一流,但很多事,根本禁不起細細推敲。所謂高尚情懷,掩蓋不住陽光背後的陰暗。


    豬隊友們後來選擇了年幼的朱厚熜,也就是後來的嘉靖。而嘉靖,是整個明朝曆史上心機最深厚的帝王之一。於是隊友開始了他們的苦難生活。最後,還是聯手逼著嘉靖去煉丹求仙。期間,又用盤外招導致公主兩次遭遇騙婚。羞辱帝王之手段,聞所未聞。


    注2:上林苑,通俗點說就是皇家菜園。菜戶:不同於一般種植戶,他們還有育種選苗的責任,實際操作經驗豐富。寫這一段,並非是對土豆等作物的高產懷疑。而是中國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國家,明朝官方怎會對於土豆等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後來查詢多方資料發現,土豆等新型農作物,如果沒有經過改良和育種,以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其產量和質量根本達不到要求。這個過程短則數年,長則幾十年。但晚明的政治環境,已經不容明朝政府考慮這些事了。不少無知者,借此攻擊明朝官員不作為,讚美摘了果子的滿清,對此表示無語。


    注3:教皇一詞譯自“pontifex”(祭司),原指羅馬帝國皇帝兼任的多神教“pontifex maximus”(最高祭司),在15世紀,時任主教尼古拉五世在與葡萄牙王國國王阿方索五世進行外交使節時,開始使用“romanus pontifex”(羅馬祭司)一詞,並寫入教會法。後來葡萄牙商人和傳教士與中國的明朝和清朝政府進行雙邊活動,譯作羅馬教皇,約定俗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少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喝水的犀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喝水的犀牛並收藏大明少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