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德勝門城樓之下,泛起滾滾煙塵,大軍兩側有騎兵唿嘯而過,帶起一片勁風,打著旋兒衝上天空。六萬大軍,如同一條騰雲駕霧的紅色巨龍,向著山西蜿蜒進發。巨龍身上的鱗甲,是閃著冰冷寒光的刀戟;鏗鏘有力的兵甲撞擊之聲,是巨龍低沉地咆哮。
荒地中競相開放的大片迎春花,被大軍前進的步伐,勾勒出一條深深的黃色痕跡。官道之上,無數行人對行進中的官軍指指點點,翹起了大拇指。官道兩側的農田之中,冬小麥正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肥壯。再過幾天,一望無垠的金黃麥穗,將成為帝國最美麗的一道風景。
青灰色的城牆之上,一個身著如火嫁衣的盛裝女子,帶著驕傲的目光注視著大軍前進。刺眼的紅色,在晴空萬裏之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城牆之下,母親流淚唿喚著兒子要小心,妻子哽咽著叮囑丈夫要注意,父親無比堅強地揮動手臂,孩子咬著手指頭,好奇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阮大铖背負著雙手站在路邊,很想為眼前的一幕賦詩一曲。皇後身著嫁衣為皇上祈祥,無數百姓為大軍祈福。作為大明數一數二的才子,怎能放過這般如詩如畫的場景。鐵骨與柔情在這一刻竟然如此貼合,無論用華麗還是淡雅的用詞,都難以描述這一切,…
頜下須髯,被身邊的滾滾鐵甲洪流帶動,微微飄搖;一身青衣,沾滿了大軍鐵蹄帶起的塵土,不忍拂去。雄壯的騎兵唿喝著從身邊掠過,一團煙塵將阮大铖緊緊包裹其中,令人觀之,有飄飄欲仙之感。
但阮大铖沒有當神仙的感覺,卻差點被嗆死。腦子裏無數構思精巧的辭藻,變成嘴裏一團混合著泥沙的口水,吐在了地上。
還是趕路吧,皇上不知發了什麽神經,竟然讓我等文臣走路跟上大軍。我一個太樂令為何也要出征?難道皇上要和蒙古人詩唱文和?想想這一幕,阮大铖不禁渾身惡寒…
……………………………………………………………………………..
科學院附近的植被保護的很好,至少鳥獸還能看見蹤跡,綠樹野花倒也有另一番情趣。池塘中的乳鴨,正閃動著嫩黃的尾翼,在水中忽上忽下,驚得魚兒不停穿梭。
幾個戴著鬥笠的漁翁,站在橫跨池塘的木橋之上,不停說笑著什麽,對眼前大軍視而不見,頗有薑太公之風采。旁邊幾個頑童丟了一塊石頭到水裏,炸起了一片水花,在漁翁的笑罵聲中逃之夭夭。波光淋漓的水麵,泛起圈圈漣漪…
多美的場景啊,但看見池塘的鴨子,這幫軍漢居然想著紅燒還是燒烤。那些木頭木腦的丘八,怎能體會其中妙不可言之處。可惜北方少見青梅和枇杷,不然此刻用戴敏的“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來形容最為貼切。
果然,科學院的一個少年鄙視了這些家夥。這人認識,號稱科學院才子之一的傅山,學問一道據說傲視天下少年,更難得還精通醫理。但接下來的話,讓阮大铖驚的胡子都立了起來:“一個個胡說什麽,這是科學院網箱養魚的地方,要是試驗成功了,一年能捕兩次魚。”
網箱養魚?箱子裏能養魚?阮大铖認為這是最大的笑話。誰人不知,天地萬物自有其規律,任何改變規律的事必遭天譴。網箱裏的魚能吃?還一年捕兩次魚?阮大铖搖搖頭,繼續邁著悠閑的步伐搖頭晃腦。春末夏初賞景而已,這事兒不新鮮,乃文人雅士的樂趣之一。
但很快,阮大铖發現自己的步伐,慢慢跟不上大軍前進的速度,這些軍漢居然緩緩跑動了起來。此刻想要保住君子風度那是不可能了,猛如虎提著馬鞭來迴穿梭,看見走路的就是一鞭子。一輛馬車晃晃悠悠經過,上麵竟然坐著高攀龍,韓爌、孫承宗和趙南星…
“猛侍衛,同為文臣,為何微臣沒有馬車坐?”阮大铖很不服氣。
“額,皇上說了,年紀在四十歲以上的文臣才可坐車。你看見沒有,右僉都禦史鄭周宗也是跑步前行。阮大人,一定要跟上隊伍,莫要卑職難做。”
阮大铖聞言,深恨之…
………………………………………………………………………………………………
六萬人的大軍一旦跑動起來,可以用驚天動地,山崩海裂來形容。轟隆隆的腳步聲,如同連綿不絕的悶雷,驚走了無數膽小的野獸。幾隻膽大的野狼悄悄在山坡上露出腦袋,三角眼中便滿是惶恐之色,嗚咽兩聲夾著尾巴悄悄溜走,人類的世界太瘋狂了…
前軍已經跑得汗流浹背氣喘籲籲之時,十裏開外的後軍才剛剛得到消息,在軍官高聲的嗬斥聲中,士兵低聲咒罵兩句,便捂住口鼻在漫天沙塵中慢慢挪動腳步。輜重營的士兵帶著幸災樂禍的表情,哼著小曲兒甩著響鞭,趕著心愛的牛車悠閑地前行。
就不願看見猛如虎,這個皇上忠實的護衛一出現,準沒好事。猛如虎將手裏的軍令展開:“著輜重營做好戰鬥準備,立刻進入戰備狀態,以防不測。不得有誤。”
輜重營小兵見猛如虎打馬而去,便哭著臉問內將官道:“大人,蒙古人都打到京城了?”
內將官摸摸下巴上的胡渣,眼珠子轉了兩圈笑道:“皇上第一次帶兵出征,難免有些緊張。老子當年第一次出征的時候,兩腳也是晃得跟抽瘋一樣。皇上這是不懂作戰的道理和規矩,那有敵人都沒看見,就做好準備的?今天勞資高興就給你們兔崽子說道一下。
這打仗啊,先得有夜不收撒開幾十裏去探查,發現情況有異,他們會立刻迴來報告。然後將官自有軍令下達,到那時咱輜重營就從這二百五十六輛大車上,把整營的軍備卸下,自有士兵前來領取裝備,戲文裏唱的披掛上陣就是這意思。
咱們現在都還能看見城樓,那兒來的蒙古人?我猜皇上這是想要看看咱輜重營,做事是不是利索。我說,大夥兒都精神著點,待會兒要是有軍令下來,都給老子下死力。誰要是婆婆媽媽的,爺手裏的鞭子可不認人。”
…………………………………………………………………………………………
阮大铖到底是文青,飲酒賦詩能整夜不休,要是有佳人陪伴可以不休整夜。但這跟隨大軍跑步,他覺得乃人世間最痛苦之事。胸口如同一團烈火燃燒,腰腹之間的酸疼,讓他的眼淚直飆。哎,如玉佳人香魅嬌軀,美酒一杯唇齒如蘭,都他娘的變成了身邊的一群莽漢…
四周隻有沉重而散亂的腳步聲,唿吸著令人絕望的嗆人煙塵,飛沙直往眼睛裏鑽,嘴裏滿是塵土的味道,揪一把鼻涕下來,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黑色。阮大铖能想象得到,往日裏那個如玉似蘭的謙謙君子,此刻的形象會有多麽惡劣。
吟誦一句‘煙塵三川上,炎瘴九江邊’,就把手往腰間一摸,出發的時候,每個人都配備了一個竹筒水壺。此刻再不用,怕要活活被灰塵噎死。腰間居然是空的,這才想起來,出發的時候嫌棄竹水筒造型低俗,上不了台麵,自己找了沒人的地方,悄悄扔了…
看著莽漢把水筒往嘴裏灌,撒的滿身都是,完了還打個飽嗝,阮大铖也跟著一陣反胃。還好,旁邊這個小兵,看這文質彬彬樣子就是科學院的。於是肅手施禮道:“這位小公子,某家水壺掉了。能否借你的水壺一用?”
趙赫平一抬手就把水壺丟了過去:“快點喝,今天要跑十裏地,現在才跑了兩裏。皇上為此都大發雷霆。誰去晚了,就會被趕迴京城。”
阮大铖聞言,心裏一動:如此一來,豈不是可以順利的迴到京城了?想著可以脫離苦海迴到人間,喝起水來便如同牛飲,咕咚咕咚極有氣勢。嘴裏含著清水,幻想這是翠紅樓的陳年女兒紅,卻又似如煙姑娘柔若無骨的身軀,香豔之處,不可描述啊…
趙赫平一看急了,一把搶過氣急敗壞地說道:“你這人咋不講理呢?我好心給你喝水,你卻喝了一大半,我喝什麽。喝口水都能喝出想女人的表情,我也是服了。
看先生這樣子,像是這次隨軍出征的文官,皇上剛才還有令,文官不在遣返迴京的要求之列。但如果沒有按照規定時間到達目的地,就會被安排去燒火做飯。”
一股水劍從嘴裏噴射而出,阮大铖呆了…
……………………………………………………………………………………………………
軍鼓聲響起,“咚咚”的鼓聲在阮大铖聽來,如同牛頭馬麵正對著自己微笑,手裏的鐵索正盤算著從哪個角度,套上自己的脖子比較合適。跑吧,再不跑就要和那些火頭兵為伍了。無數美輪美奐的文章在自己的雙手中誕生,怎能去燒火做飯?那不得被人笑話死。
連滾帶爬地衝過小山坡後,阮大铖一個趔趄便栽倒在草叢裏。雄偉的京城變成了一個小盒子,在茫茫天地間顯得如此渺小。再看看那些依舊道路上苦苦掙紮的丘八,阮大铖心裏沒來由的一陣竊喜:你們剛才都笑話勞資跑步像鴨子,哈哈,看看你們現在,拖著舌頭像條狗。
最後一聲鼓點落下,猛如虎這個惹人厭的家夥,騎著一匹馬拎著把大刀,就站在了要道之上。那些想要衝過山坡的士兵,都被那把閃著寒光的大刀阻擋。苦苦哀求痛哭流涕者有之,默不作聲狠狠錘頭者有之,暗暗竊喜卻嚎啕大哭者有之,麵無表情無所謂者也不在少數…
對於那些表情絕望的士兵,阮大铖心裏突然生出了一絲沒來由地同情,好歹也是一起跑過十裏路的弟兄,如今就將被拒絕在大軍之外,著實令人惋惜不已,就差幾步而已;對於那些表情惡劣的家夥,阮大铖都不想搭理,什麽玩意兒…
猛如虎跳下馬來,拽住幾個哭得傷心的士兵就往邊上一扔:“還想跟著大軍的,先去輜重營報道。願意迴家種田的,拿著一兩銀子迴家。”
作為書記官,阮大铖最後數了數,有超過三千人選擇拿銀子迴家,其餘的不到三百人進了輜重營。看著遠去的三千人,阮大铖明白,這些人將永遠不會被再次征召,一個人的身體差點沒關係,要是連決心和恆心都沒有,那就隻能永遠與失敗為伍。
大軍早已出發,現在隻能看見一條細細的黑線在遊動。阮大铖起身伸了伸懶腰,正準備打起精神跟上大軍,卻聽見一聲尖利的哨響和一片驚唿:“敵情,敵情,輜重營列陣,迎敵!!”
荒地中競相開放的大片迎春花,被大軍前進的步伐,勾勒出一條深深的黃色痕跡。官道之上,無數行人對行進中的官軍指指點點,翹起了大拇指。官道兩側的農田之中,冬小麥正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肥壯。再過幾天,一望無垠的金黃麥穗,將成為帝國最美麗的一道風景。
青灰色的城牆之上,一個身著如火嫁衣的盛裝女子,帶著驕傲的目光注視著大軍前進。刺眼的紅色,在晴空萬裏之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城牆之下,母親流淚唿喚著兒子要小心,妻子哽咽著叮囑丈夫要注意,父親無比堅強地揮動手臂,孩子咬著手指頭,好奇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阮大铖背負著雙手站在路邊,很想為眼前的一幕賦詩一曲。皇後身著嫁衣為皇上祈祥,無數百姓為大軍祈福。作為大明數一數二的才子,怎能放過這般如詩如畫的場景。鐵骨與柔情在這一刻竟然如此貼合,無論用華麗還是淡雅的用詞,都難以描述這一切,…
頜下須髯,被身邊的滾滾鐵甲洪流帶動,微微飄搖;一身青衣,沾滿了大軍鐵蹄帶起的塵土,不忍拂去。雄壯的騎兵唿喝著從身邊掠過,一團煙塵將阮大铖緊緊包裹其中,令人觀之,有飄飄欲仙之感。
但阮大铖沒有當神仙的感覺,卻差點被嗆死。腦子裏無數構思精巧的辭藻,變成嘴裏一團混合著泥沙的口水,吐在了地上。
還是趕路吧,皇上不知發了什麽神經,竟然讓我等文臣走路跟上大軍。我一個太樂令為何也要出征?難道皇上要和蒙古人詩唱文和?想想這一幕,阮大铖不禁渾身惡寒…
……………………………………………………………………………..
科學院附近的植被保護的很好,至少鳥獸還能看見蹤跡,綠樹野花倒也有另一番情趣。池塘中的乳鴨,正閃動著嫩黃的尾翼,在水中忽上忽下,驚得魚兒不停穿梭。
幾個戴著鬥笠的漁翁,站在橫跨池塘的木橋之上,不停說笑著什麽,對眼前大軍視而不見,頗有薑太公之風采。旁邊幾個頑童丟了一塊石頭到水裏,炸起了一片水花,在漁翁的笑罵聲中逃之夭夭。波光淋漓的水麵,泛起圈圈漣漪…
多美的場景啊,但看見池塘的鴨子,這幫軍漢居然想著紅燒還是燒烤。那些木頭木腦的丘八,怎能體會其中妙不可言之處。可惜北方少見青梅和枇杷,不然此刻用戴敏的“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來形容最為貼切。
果然,科學院的一個少年鄙視了這些家夥。這人認識,號稱科學院才子之一的傅山,學問一道據說傲視天下少年,更難得還精通醫理。但接下來的話,讓阮大铖驚的胡子都立了起來:“一個個胡說什麽,這是科學院網箱養魚的地方,要是試驗成功了,一年能捕兩次魚。”
網箱養魚?箱子裏能養魚?阮大铖認為這是最大的笑話。誰人不知,天地萬物自有其規律,任何改變規律的事必遭天譴。網箱裏的魚能吃?還一年捕兩次魚?阮大铖搖搖頭,繼續邁著悠閑的步伐搖頭晃腦。春末夏初賞景而已,這事兒不新鮮,乃文人雅士的樂趣之一。
但很快,阮大铖發現自己的步伐,慢慢跟不上大軍前進的速度,這些軍漢居然緩緩跑動了起來。此刻想要保住君子風度那是不可能了,猛如虎提著馬鞭來迴穿梭,看見走路的就是一鞭子。一輛馬車晃晃悠悠經過,上麵竟然坐著高攀龍,韓爌、孫承宗和趙南星…
“猛侍衛,同為文臣,為何微臣沒有馬車坐?”阮大铖很不服氣。
“額,皇上說了,年紀在四十歲以上的文臣才可坐車。你看見沒有,右僉都禦史鄭周宗也是跑步前行。阮大人,一定要跟上隊伍,莫要卑職難做。”
阮大铖聞言,深恨之…
………………………………………………………………………………………………
六萬人的大軍一旦跑動起來,可以用驚天動地,山崩海裂來形容。轟隆隆的腳步聲,如同連綿不絕的悶雷,驚走了無數膽小的野獸。幾隻膽大的野狼悄悄在山坡上露出腦袋,三角眼中便滿是惶恐之色,嗚咽兩聲夾著尾巴悄悄溜走,人類的世界太瘋狂了…
前軍已經跑得汗流浹背氣喘籲籲之時,十裏開外的後軍才剛剛得到消息,在軍官高聲的嗬斥聲中,士兵低聲咒罵兩句,便捂住口鼻在漫天沙塵中慢慢挪動腳步。輜重營的士兵帶著幸災樂禍的表情,哼著小曲兒甩著響鞭,趕著心愛的牛車悠閑地前行。
就不願看見猛如虎,這個皇上忠實的護衛一出現,準沒好事。猛如虎將手裏的軍令展開:“著輜重營做好戰鬥準備,立刻進入戰備狀態,以防不測。不得有誤。”
輜重營小兵見猛如虎打馬而去,便哭著臉問內將官道:“大人,蒙古人都打到京城了?”
內將官摸摸下巴上的胡渣,眼珠子轉了兩圈笑道:“皇上第一次帶兵出征,難免有些緊張。老子當年第一次出征的時候,兩腳也是晃得跟抽瘋一樣。皇上這是不懂作戰的道理和規矩,那有敵人都沒看見,就做好準備的?今天勞資高興就給你們兔崽子說道一下。
這打仗啊,先得有夜不收撒開幾十裏去探查,發現情況有異,他們會立刻迴來報告。然後將官自有軍令下達,到那時咱輜重營就從這二百五十六輛大車上,把整營的軍備卸下,自有士兵前來領取裝備,戲文裏唱的披掛上陣就是這意思。
咱們現在都還能看見城樓,那兒來的蒙古人?我猜皇上這是想要看看咱輜重營,做事是不是利索。我說,大夥兒都精神著點,待會兒要是有軍令下來,都給老子下死力。誰要是婆婆媽媽的,爺手裏的鞭子可不認人。”
…………………………………………………………………………………………
阮大铖到底是文青,飲酒賦詩能整夜不休,要是有佳人陪伴可以不休整夜。但這跟隨大軍跑步,他覺得乃人世間最痛苦之事。胸口如同一團烈火燃燒,腰腹之間的酸疼,讓他的眼淚直飆。哎,如玉佳人香魅嬌軀,美酒一杯唇齒如蘭,都他娘的變成了身邊的一群莽漢…
四周隻有沉重而散亂的腳步聲,唿吸著令人絕望的嗆人煙塵,飛沙直往眼睛裏鑽,嘴裏滿是塵土的味道,揪一把鼻涕下來,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黑色。阮大铖能想象得到,往日裏那個如玉似蘭的謙謙君子,此刻的形象會有多麽惡劣。
吟誦一句‘煙塵三川上,炎瘴九江邊’,就把手往腰間一摸,出發的時候,每個人都配備了一個竹筒水壺。此刻再不用,怕要活活被灰塵噎死。腰間居然是空的,這才想起來,出發的時候嫌棄竹水筒造型低俗,上不了台麵,自己找了沒人的地方,悄悄扔了…
看著莽漢把水筒往嘴裏灌,撒的滿身都是,完了還打個飽嗝,阮大铖也跟著一陣反胃。還好,旁邊這個小兵,看這文質彬彬樣子就是科學院的。於是肅手施禮道:“這位小公子,某家水壺掉了。能否借你的水壺一用?”
趙赫平一抬手就把水壺丟了過去:“快點喝,今天要跑十裏地,現在才跑了兩裏。皇上為此都大發雷霆。誰去晚了,就會被趕迴京城。”
阮大铖聞言,心裏一動:如此一來,豈不是可以順利的迴到京城了?想著可以脫離苦海迴到人間,喝起水來便如同牛飲,咕咚咕咚極有氣勢。嘴裏含著清水,幻想這是翠紅樓的陳年女兒紅,卻又似如煙姑娘柔若無骨的身軀,香豔之處,不可描述啊…
趙赫平一看急了,一把搶過氣急敗壞地說道:“你這人咋不講理呢?我好心給你喝水,你卻喝了一大半,我喝什麽。喝口水都能喝出想女人的表情,我也是服了。
看先生這樣子,像是這次隨軍出征的文官,皇上剛才還有令,文官不在遣返迴京的要求之列。但如果沒有按照規定時間到達目的地,就會被安排去燒火做飯。”
一股水劍從嘴裏噴射而出,阮大铖呆了…
……………………………………………………………………………………………………
軍鼓聲響起,“咚咚”的鼓聲在阮大铖聽來,如同牛頭馬麵正對著自己微笑,手裏的鐵索正盤算著從哪個角度,套上自己的脖子比較合適。跑吧,再不跑就要和那些火頭兵為伍了。無數美輪美奐的文章在自己的雙手中誕生,怎能去燒火做飯?那不得被人笑話死。
連滾帶爬地衝過小山坡後,阮大铖一個趔趄便栽倒在草叢裏。雄偉的京城變成了一個小盒子,在茫茫天地間顯得如此渺小。再看看那些依舊道路上苦苦掙紮的丘八,阮大铖心裏沒來由的一陣竊喜:你們剛才都笑話勞資跑步像鴨子,哈哈,看看你們現在,拖著舌頭像條狗。
最後一聲鼓點落下,猛如虎這個惹人厭的家夥,騎著一匹馬拎著把大刀,就站在了要道之上。那些想要衝過山坡的士兵,都被那把閃著寒光的大刀阻擋。苦苦哀求痛哭流涕者有之,默不作聲狠狠錘頭者有之,暗暗竊喜卻嚎啕大哭者有之,麵無表情無所謂者也不在少數…
對於那些表情絕望的士兵,阮大铖心裏突然生出了一絲沒來由地同情,好歹也是一起跑過十裏路的弟兄,如今就將被拒絕在大軍之外,著實令人惋惜不已,就差幾步而已;對於那些表情惡劣的家夥,阮大铖都不想搭理,什麽玩意兒…
猛如虎跳下馬來,拽住幾個哭得傷心的士兵就往邊上一扔:“還想跟著大軍的,先去輜重營報道。願意迴家種田的,拿著一兩銀子迴家。”
作為書記官,阮大铖最後數了數,有超過三千人選擇拿銀子迴家,其餘的不到三百人進了輜重營。看著遠去的三千人,阮大铖明白,這些人將永遠不會被再次征召,一個人的身體差點沒關係,要是連決心和恆心都沒有,那就隻能永遠與失敗為伍。
大軍早已出發,現在隻能看見一條細細的黑線在遊動。阮大铖起身伸了伸懶腰,正準備打起精神跟上大軍,卻聽見一聲尖利的哨響和一片驚唿:“敵情,敵情,輜重營列陣,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