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冷、黑暗,強烈的眩暈與嘔吐感緊隨之湧現出來,胸口一陣悶痛,劉明義迷迷糊糊的從地上坐了起來。
“兄弟,你終於醒來了!”
兩條鋼鐵般的胳膊有力的鉗在劉明義的身上,讓他近乎無法唿吸。
“快放開我!”
劉明義掙紮著想要推開對方,但剛剛蘇醒的身體卻不聽使喚,胳膊根本沒有一絲力氣,於是他隻好請求道。
胳膊的主人終於醒悟過來,他慌忙放開對方的身體,恢複自由的劉明義感覺身體一陣輕鬆,於是重新躺迴到地麵上,然而地麵即冰冷又潮濕,一股濃重的發黴味道讓他的腦袋清醒了不少。
“這是什麽地方?”
轉頭看向旁邊,一身肌肉的王大錘正半坐在那裏,記憶在被打暈後就完全中斷,之後發生了什麽他一概不知。
“許都的大牢裏。”
聲音有些低沉,提到這個地方讓王大錘一下子沒了精神。
一個猛子從地上翻了起來,麵前是一堵粗木製成的隔欄,隔欄正中央則有一扇需要彎腰才能進出的柵欄門,粗重的鐵鏈纏在隔欄與門之間,一把看起來極為結實的鐵鎖將鐵鏈緊緊的鎖在一起。繞著四周看了一圈,除了正麵的隔欄外,三麵皆是厚實的土牆,隻有一扇極為狹小的窗子開在人手難以碰觸的高處。透過窗戶,劉明義看見一輪明月正高高的掛在天空中,已經是深夜了,看來他足足昏睡了一整天。
“喂,你的身體傷成這樣還在那亂轉,不要命啦?”
陌生的聲音突然傳入透過窗戶望著外麵的劉明義耳中,嚇得他一陣哆嗦,低頭頓著聲音看去,隻見黑暗的角落中側臥著一道身影,由於光線的原因他剛才根本沒有發現。
“看什麽看,這麽快就不記得老子啦!”
那道身影不快的說道,劉明義則詫異的看向鐵匠王大錘。
“哦,他就是我說的那個說書的!”
王大錘解釋了一句,但劉明義更加疑惑了。
“他怎麽也進來了。”
“得,你這記性還真可以,不過也不能怪你,誰叫你當時暈過去啦!”
那道身影從牆角站了起來,他走到劉明義的麵前。
借著窗戶中透過的月光,劉明義總算認出對方是誰,不就是當時那個站在人群中口口聲聲說他懂匈人話的高瘦男子嘛!
“你怎麽也進來了?”
劉明義更加疑惑,他的印象中這人似乎並沒有和整件事情有什麽太大關聯。
“哎—別提了!”那人歎了口氣,神情忽的有些落寞起來,“這事都怪我,當時官兵來了,他們問還有誰參與了此事,我以為對方是要嘉獎見義勇為的行為就自告奮勇的站了出來,誰知……”
噗噗——
劉明義沒忍住笑出聲來,這不就是典型的不作死就不會死嗎,他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用同情的眼光看著那人。
與此同時,許都皇宮內的朝堂之上,漢獻帝劉協正打著哈欠看著眼前爭論不休的朝官們,按理來說晚上是不會辦公的,但誰讓白天突然出了一件大事。
匈奴王的使臣手下的幾個侍衛居然在天子腳下被幾個平頭百姓毆打,憤怒的使臣揚言如不嚴懲兇手,那麽匈人的鐵騎必定踏平中原。於是小小的鬥毆成了一件影響甚巨的政治事件,曹丞相連夜召集群臣在大殿之中商討此事。但劉協不樂意啊,這事大臣們商議不就行了,幹嘛還要讓他這個沒話語權的傀儡皇帝旁聽,平日這個時候可是他與後宮妃子們賞月作樂大好時光,在他來看不就是幾個平頭百姓們,殺了就是了,匈人使臣不就是想要這個結果,耽誤了他與愛妃行翻雲覆雨之事才是大事。
氣宇軒昂,一身大紅便袍的曹操站在龍案前方,他雙眼不斷的掃視著下麵,群臣莫不畢恭畢敬的跪在那裏。
“白日之事,眾人可都知否?”
拖著長音,曹操一臉嚴肅的問道。
“知也!”
眾人皆答。
“既然已知,眾人以為如何?”
曹操又問。
“丞相,臣以為匈奴使臣所提要求實為不妥。”
雙袖翻飛,一頭發斑白的中年人走出位列說道,朝堂之上,天子麵前,該做的禮節此人一步不少。
“哦,文若啊,哪裏不妥?”
曹操看向此人,嚴肅的神情稍有緩解。那人不是別人,正是曹操手下重要謀士之一的荀彧荀文若,此人官至侍中,深得曹操器重。
“匈人,乃邊荒之蠻夷是也,堂堂大漢,****上邦,豈可輕易示人於弱。今使臣之言,實有威逼之意,不可允之。”
荀彧說完,眾百官中不時發出讚同之音,曹操聞之,亦深感讚同。
“文若此言差矣,照汝之言,豈不壞了丞相大事。”
位列之中又走出一人,此人容貌有異,且百官皆為黑服,獨獨此人與眾不同。
“依我之言,怎就壞了丞相大事?”
荀彧高聲質問道。
“奉孝,文若之言豈能壞我之事,請試言之。”
曹操將目光移向那人,眼光閃爍,嘴角含笑,隻因此人是他手下所倚重另一謀士,此人姓郭名嘉,深得曹操所愛。
“丞相,請問丞相,今丞相大敵為何?”
郭嘉不答反問。
“今吾之敵,無非河北袁紹,揚州袁術,荊州劉表。”
曹操略一思索立即迴答道,徐州呂布剛平,劉備、張秀也已歸降,曹操勢力一時大增近半,這讓他不免心生傲氣。
“丞相所言極是,然北方還有一敵不可不防!”
郭嘉一輯說道。
“還有一敵?嗬嗬,奉孝還請明言。”
曹操思索片刻,然後笑著問道。
“匈人乃我大漢天敵,自武帝始雙方便時有交戰,無不想除對方以後快,及至董賊禍國,遷都長安,洛陽凋敝,北方門戶大開,匈人之威脅便如頭懸利劍,丞相以為然否。”
郭嘉佩佩而談道。
“然也,匈人之威脅,吾一直銘刻在心,豈會忘卻。我剛所言乃燃眉之急耳。”
曹操心中猛地一跳,他把這茬事完全忘了,但此時眾人皆看向自己,他怎會輕易認錯。
“丞相英明,然今日之事如若不除,恐遠火及身也。”
郭嘉說完走迴列為坐下,他已經將自己的意見表述完畢,剩下的就看曹操如何決斷了。
曹操不停踱步,他的眼中不時有兇光迸發,如今之事最好的做法就是犧牲關在獄中的三人以求匈人使臣平息怒火,然而事情真的這麽簡單麽?曹操可沒有忘記,那些匈人當街行兇,並意欲強搶三名女子之事,如若殺死那三人,百姓又該作何感想。況且事有湊巧,那三名女子不是別人,正是他的三名愛女,於公於私他都不該枉殺那獄中那三人,這事情到底該怎麽辦,他真的有點左右為難了,突然他看向百官之中坐著的一人,此人麵色沉穩,端坐如山嶽,正是劉備劉玄德是也。
“玄德公,你意如何?”
曹操心中雖然一直在戒備劉備,但他心底也不得不承認,此人才是他這一生最認同的那個。
(未完待續)
“兄弟,你終於醒來了!”
兩條鋼鐵般的胳膊有力的鉗在劉明義的身上,讓他近乎無法唿吸。
“快放開我!”
劉明義掙紮著想要推開對方,但剛剛蘇醒的身體卻不聽使喚,胳膊根本沒有一絲力氣,於是他隻好請求道。
胳膊的主人終於醒悟過來,他慌忙放開對方的身體,恢複自由的劉明義感覺身體一陣輕鬆,於是重新躺迴到地麵上,然而地麵即冰冷又潮濕,一股濃重的發黴味道讓他的腦袋清醒了不少。
“這是什麽地方?”
轉頭看向旁邊,一身肌肉的王大錘正半坐在那裏,記憶在被打暈後就完全中斷,之後發生了什麽他一概不知。
“許都的大牢裏。”
聲音有些低沉,提到這個地方讓王大錘一下子沒了精神。
一個猛子從地上翻了起來,麵前是一堵粗木製成的隔欄,隔欄正中央則有一扇需要彎腰才能進出的柵欄門,粗重的鐵鏈纏在隔欄與門之間,一把看起來極為結實的鐵鎖將鐵鏈緊緊的鎖在一起。繞著四周看了一圈,除了正麵的隔欄外,三麵皆是厚實的土牆,隻有一扇極為狹小的窗子開在人手難以碰觸的高處。透過窗戶,劉明義看見一輪明月正高高的掛在天空中,已經是深夜了,看來他足足昏睡了一整天。
“喂,你的身體傷成這樣還在那亂轉,不要命啦?”
陌生的聲音突然傳入透過窗戶望著外麵的劉明義耳中,嚇得他一陣哆嗦,低頭頓著聲音看去,隻見黑暗的角落中側臥著一道身影,由於光線的原因他剛才根本沒有發現。
“看什麽看,這麽快就不記得老子啦!”
那道身影不快的說道,劉明義則詫異的看向鐵匠王大錘。
“哦,他就是我說的那個說書的!”
王大錘解釋了一句,但劉明義更加疑惑了。
“他怎麽也進來了。”
“得,你這記性還真可以,不過也不能怪你,誰叫你當時暈過去啦!”
那道身影從牆角站了起來,他走到劉明義的麵前。
借著窗戶中透過的月光,劉明義總算認出對方是誰,不就是當時那個站在人群中口口聲聲說他懂匈人話的高瘦男子嘛!
“你怎麽也進來了?”
劉明義更加疑惑,他的印象中這人似乎並沒有和整件事情有什麽太大關聯。
“哎—別提了!”那人歎了口氣,神情忽的有些落寞起來,“這事都怪我,當時官兵來了,他們問還有誰參與了此事,我以為對方是要嘉獎見義勇為的行為就自告奮勇的站了出來,誰知……”
噗噗——
劉明義沒忍住笑出聲來,這不就是典型的不作死就不會死嗎,他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用同情的眼光看著那人。
與此同時,許都皇宮內的朝堂之上,漢獻帝劉協正打著哈欠看著眼前爭論不休的朝官們,按理來說晚上是不會辦公的,但誰讓白天突然出了一件大事。
匈奴王的使臣手下的幾個侍衛居然在天子腳下被幾個平頭百姓毆打,憤怒的使臣揚言如不嚴懲兇手,那麽匈人的鐵騎必定踏平中原。於是小小的鬥毆成了一件影響甚巨的政治事件,曹丞相連夜召集群臣在大殿之中商討此事。但劉協不樂意啊,這事大臣們商議不就行了,幹嘛還要讓他這個沒話語權的傀儡皇帝旁聽,平日這個時候可是他與後宮妃子們賞月作樂大好時光,在他來看不就是幾個平頭百姓們,殺了就是了,匈人使臣不就是想要這個結果,耽誤了他與愛妃行翻雲覆雨之事才是大事。
氣宇軒昂,一身大紅便袍的曹操站在龍案前方,他雙眼不斷的掃視著下麵,群臣莫不畢恭畢敬的跪在那裏。
“白日之事,眾人可都知否?”
拖著長音,曹操一臉嚴肅的問道。
“知也!”
眾人皆答。
“既然已知,眾人以為如何?”
曹操又問。
“丞相,臣以為匈奴使臣所提要求實為不妥。”
雙袖翻飛,一頭發斑白的中年人走出位列說道,朝堂之上,天子麵前,該做的禮節此人一步不少。
“哦,文若啊,哪裏不妥?”
曹操看向此人,嚴肅的神情稍有緩解。那人不是別人,正是曹操手下重要謀士之一的荀彧荀文若,此人官至侍中,深得曹操器重。
“匈人,乃邊荒之蠻夷是也,堂堂大漢,****上邦,豈可輕易示人於弱。今使臣之言,實有威逼之意,不可允之。”
荀彧說完,眾百官中不時發出讚同之音,曹操聞之,亦深感讚同。
“文若此言差矣,照汝之言,豈不壞了丞相大事。”
位列之中又走出一人,此人容貌有異,且百官皆為黑服,獨獨此人與眾不同。
“依我之言,怎就壞了丞相大事?”
荀彧高聲質問道。
“奉孝,文若之言豈能壞我之事,請試言之。”
曹操將目光移向那人,眼光閃爍,嘴角含笑,隻因此人是他手下所倚重另一謀士,此人姓郭名嘉,深得曹操所愛。
“丞相,請問丞相,今丞相大敵為何?”
郭嘉不答反問。
“今吾之敵,無非河北袁紹,揚州袁術,荊州劉表。”
曹操略一思索立即迴答道,徐州呂布剛平,劉備、張秀也已歸降,曹操勢力一時大增近半,這讓他不免心生傲氣。
“丞相所言極是,然北方還有一敵不可不防!”
郭嘉一輯說道。
“還有一敵?嗬嗬,奉孝還請明言。”
曹操思索片刻,然後笑著問道。
“匈人乃我大漢天敵,自武帝始雙方便時有交戰,無不想除對方以後快,及至董賊禍國,遷都長安,洛陽凋敝,北方門戶大開,匈人之威脅便如頭懸利劍,丞相以為然否。”
郭嘉佩佩而談道。
“然也,匈人之威脅,吾一直銘刻在心,豈會忘卻。我剛所言乃燃眉之急耳。”
曹操心中猛地一跳,他把這茬事完全忘了,但此時眾人皆看向自己,他怎會輕易認錯。
“丞相英明,然今日之事如若不除,恐遠火及身也。”
郭嘉說完走迴列為坐下,他已經將自己的意見表述完畢,剩下的就看曹操如何決斷了。
曹操不停踱步,他的眼中不時有兇光迸發,如今之事最好的做法就是犧牲關在獄中的三人以求匈人使臣平息怒火,然而事情真的這麽簡單麽?曹操可沒有忘記,那些匈人當街行兇,並意欲強搶三名女子之事,如若殺死那三人,百姓又該作何感想。況且事有湊巧,那三名女子不是別人,正是他的三名愛女,於公於私他都不該枉殺那獄中那三人,這事情到底該怎麽辦,他真的有點左右為難了,突然他看向百官之中坐著的一人,此人麵色沉穩,端坐如山嶽,正是劉備劉玄德是也。
“玄德公,你意如何?”
曹操心中雖然一直在戒備劉備,但他心底也不得不承認,此人才是他這一生最認同的那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