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將率師遠征,自然是要擊滅龍寇,使天族轉危為安了。”
龍族氣焰特盛,奴使其民,如若讓龍族吞並天界,自非萬類之福,隻怕從此天界萬族都要生活在龍族暗無天日的統治之下。
花含煙笑道:“龍族可不像東原楊家這麽好對付,炎方四大兇神已經得了龍族的封賜,皆為藩王,隻怕將軍是要壯誌難酬了。”
明欽聽了這個消息並不十分詫異,四大兇神本來就是天族叛逆,他們雖然神通廣大,還不足以和龍族相抗,投誠效順是順理成章的事。
明欽支持繆壯飛整合兩界山的妖族,就是為了削弱兇神檮杌的影響,一旦檮杌倒向龍族,也不至於腹背受敵。
“夫人莫非有破敵之策?”
明欽知道花含煙是鬼道中人,對於炎方局勢更加熟悉,眼下形勢對天族大軍不利,明欽也希望花含煙能幫他出出主意。
花含煙搖頭道:“我能有什麽破敵之策。不過當年金翅鳥席卷天下,許多天族義軍堅持鬥爭,達數十年之久,戰場上遺落了許多法寶靈器,說不定會對你有些用處。”
明欽心頭一動,相傳赫連舜華的歸義軍曾發現了靈脈飛泉。後來八大輔翼齊集兩界山,便是為了找尋靈脈飛泉的下落。
靈脈飛泉蘊含著強大的能量,和精石、魔血相若,有伐毛洗髓,脫胎換骨的功效,無怪八大輔翼趨之若鶩。
八大輔翼是江山門、金烏教之外極有份量的幾個道派。金烏教為了和江山門對抗,積極籠絡這些道派,得國之後頗為優禮,號為輔翼,又叫白馬義從。
“夫人可知道靈脈飛泉?”
當初八大輔翼齊集炎方,都沒能找到靈脈飛泉,明欽也懷疑靈脈飛泉是子虛烏有,但傳聞歸義夫人曾憑借靈脈飛泉擊敗金翅鳥,萬方會的端木伊人更聲稱找到靈脈飛泉,隻是未經證實罷了。
“傳聞歸義夫人率軍和金翅鳥作戰,糧盡援絕,差點全軍覆沒。幸好地湧飛泉,才救了全軍將士的性命。將軍說的靈脈飛泉可是指此?”
這件事在炎方流傳甚廣,不必修行者方才知曉。花含煙是鬼道中人,自也有所耳聞。兩界山妖魔鬼怪極多,勢力複雜,後日妖、鬼兩族分庭抗禮,歸義莊始終保持中立,全賴歸義夫人的赫赫聲名。
“正是。”
靈脈飛泉和魔血效力相當,卻不像魔血有那麽大的弊害,盡管魔血蘊含劇毒,非常人所能抵受,修行者尚且趨之若鶩,遑論靈脈飛泉。
有道是,‘人存政舉,人亡政息’。天下之事貴乎得人,英雄好漢、邪魔妖怪事業不同,卻都是才力絕倫之輩。
所謂‘射人射馬,擒賊擒王’,對付四大兇神這樣的角色,千軍萬馬未必能勝,真有道術高手單槍匹馬,深入虎穴,也足以斬其梟帥。
明欽雖有大軍,是為了抗擊龍族,四大兇神樹大根深,藏身之處十分隱蔽,易守難攻,縱提大軍圍剿恐怕也是勞而無功。
花含煙道:“靈脈飛泉在西山陰王手裏,無人能夠接近。
“西山陰王?他是什麽來頭?”
明欽心頭大訝,想不到花含煙不但知道靈脈飛泉的確切位置,而且霸有飛泉的另有其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宇宙生滅,周而複始,後日東崖妖族和西山鬼族分庭相抗,前推數十年,卻是截然不同的局麵。
花含煙解釋道:“西山陰王是鬼族首領,兩界山的鬼族都由他轄治。據說他是西方教主的弟子,法力高強,你今天斬殺的那個牛頭就是陰王的徒弟。”
“什麽?那他怎麽又是兇神檮杌麾下妖將?”
明欽隱隱覺得有些麻煩,一個兇神檮杌已然不好對付,現在又多了個西山陰王,後日西山鬼族奉綠雲鬼母為主,座下七大鬼王,個個戰力不凡。這個西山陰王的修為隻怕不在綠雲鬼母之下。牛頭戰力在林綾之上,雖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人物,若非明欽修煉金剛法相,也不易對付。
“將軍有所不知。”
花含煙感歎道:“西山陰王和兇神檮杌乃是兒女親家,關係非常密切,所以這炎方實在是荊棘遍地,來得去不得。”
“好一個來得去不得。本將來此,便是要掃除這些妖魔鬼怪。”
西山陰王既被綠雲鬼母取代,可見他也不是不可戰勝。仙道興起對天界影響極大,但真正建立起仙道治法的地域並不多。所以欲界六天,始終有上下之分。
天地生物種種不齊,有些差異可能是與生俱來,無法消除的。但是仙道提倡損有餘補不足,這和神道維護階級等差迥然不同。
花含煙笑道:“將軍若真有膽量,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你……”
明欽知道花含煙跟在綠雲鬼母身邊學了一些道術,但要對付西山陰王隻怕還遠遠不夠。而且她的動機甚是可疑,莫非她想取而代之?
“怎麽?將軍看不起我。”
花含煙自不知明欽有異乎尋常的了解,“西山陰王手段慘毒,對我們予取予求,想除掉他的何隻我一個。隻是敢怒不敢言罷了。”
西山陰王和兇神檮杌是兒女親家,在炎方無人能製,自然為所欲為。
“我還有一個姐妹,將軍若要對付西山陰王,我們姐妹願效犬馬之勞。待我召她前來拜會將軍。”
花含煙的姐妹自然便是綠雲鬼母,她本名叫方娥綠,小字綠兒。
陰鬼之間互通消息有特殊方式,外人不知奧妙。花含煙和方娥綠感情極好,很快便召了她前來。
“姐姐,這麽急著喚我何事?”
方娥綠素衣飄零,有種我見猶憐的感覺。她身上沒有多少陰森鬼氣,隻是半張麵孔被石彈鋏用‘滴地泉’毀去,烏發遮麵,不敢以真麵目示人。
花含煙指著明欽介紹道:“這位是天族將軍,他可以幫我們對付西山陰王。”
“他……”
方娥綠娥眉微蹙,不悅道:“姐姐,我們的事情不需要別人插手。”
花含煙苦笑道:“我知妹妹信不過旁人。但是西山陰王和芙蓉城石家,又豈是你我二人所能對付。”
方娥綠身世淒慘,隻因容顏美麗被石家公子看中,她不肯順從,遂被石彈鋏毀容。求告無門,父母畏禍自盡,石家是陰司判官出身,勢力很大,縱然做鬼也無處申冤。幸好方娥綠遇到一位異人,煉成奇術,才逃出石家的追捕。
花含煙說起方娥綠的身世,和明欽所知大體不差。她又道:“那石彈鋏是西山陰王的女婿,如今就住在西山,綠兒要找他報仇,西山陰王自然不答應。於公於私,我們都要除掉西山陰王。”
西山陰王庇護石彈鋏,給方娥綠申冤報仇造成了很大阻力。方娥綠對他可是恨之入毒。
明欽可以支撐繆壯飛對付兇神檮杌,當然也可以利用方娥綠對付西山陰王。翦除這些妖鬼勢力,於他對付龍寇自然大有好處。
“方姑娘如此遭遇,讓人同情。但是西山鬼族勢力雄強,不知兩位有何進取之計?”
雖然知道方娥綠取代西山陰王成為鬼族首領,憑著花含煙和她兩個人,明欽也想不出她是如何做到的。
“過兩天西山召開清明大會,推選新鬼王,咱們可以推舉綠兒,不能讓陰神通繼任。”
陰神通便是西山鬼王的名諱。
明欽覺得奇怪,“這樣能行嗎?”
花含煙點頭道:“將軍當知如今天界仙道之風越扇越盛。要說這仙道治法的鼻祖還是鬼族傳出來的。”
人界因有肉身蔽障,治法不良有目共睹,陰鬼在互通聲音方麵比羽族更勝一籌。雖然設官輕簡,卻予人政治清明的印象。
這也不全是人類望空懸揣,鬼族治法確實遠勝人界,像生死簿素稱公正,個人的是非功過皆有登載,在人間也是如雷貫耳。
陰界久有推舉之法,鬼王隻有經過推選才能得到陰曹的承認。雖然這種推舉之法隻是虛有其表,像陰神通久為西山陰王,黨羽甚眾,他要做鬼王,自然能夠瞞天過海。
但是治法如此,必須要經過這種程式,才能成為陰界的冥吏。
不光陰界如此,三界設官之法無非兩種方式,一種以上而下的科考選拔,一種由下而上的鄉舉裏選。這兩種方式對政權組織都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很多時候兩者並行不悖,但弊病也不可避免。‘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這都是前車之鑒,應當引以為戒的。
所以說天下之事貴乎得人,治法不能自行,得人而後行。人存則政舉,人亡則政息。
當今天界盟軍和霸國兩分天下,實際也是仙道和神道的對抗。盟軍諸國大多遵行仙道治法,霸國則厲行神道治法。
但是歸根到底,治法隻是一種形式,雖然神道治法倍遭非毀,自盤古開辟以來,神族便實行神道治法,所謂神道指的也就是神族道術。神道治法昌行千萬年,終被仙道治法取代,神道昌行有其不得不然的理由,神道消亡也有其不得不亡的原因。
仙道代興最大的緣由無異是道術的普及。神道時代,道術傳布的範圍十分狹小,起初隻能在神族內部傳播,隻有盤古神王嫡派子孫才有資格修煉。
隨著神族對四靈的奴役,血脈和道術都被四靈學去,靈智漸開。甚至成為神族的強大對手,神族要保持惟我獨尊的地位越來越不容易,最終被龍族推翻。
欲界六天都稱譽仙道治法,但很多地方都是荒蠻之地,沒有什麽道術可言。所謂的仙道治法自然徒有其表。
仙道尚眾似乎更接近民為貴的理念,但是聰明穎異的往往是少數人,所以仙道尚眾實際有一個前提,就是參與決策者都有一定的智識水平,這便兼顧了尚賢之義,較少流弊。
儒家提倡慎獨,曾子自言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可見做一個道德完人何其不易。仙道治法知道單憑道德約束的不可靠,所以特別注重對官吏的監察,這也是鬼神最得便利,人類雖有監察之法,總不免隔靴搔癢,真正做到清廉自守的反正要靠個人的道德操守。
陰神通本來是西山強鬼,在鬼族推舉之時,以賄選勝出,成為陰王。正趕上鬼族改造陰宅,陰神通網羅爪牙,大肆建造公墳,大發橫財。
原本陰宅都選在荒山野嶺,遠離陽宅。因為陰陽殊途,習性大不相同。但是陰鬼大多比凡人富裕,人類敬天法祖,慎終追遠,又說死者為大,逢年過節,都會向陰鬼輸送大量錢幣和冥器。
這樣一來,陰界不免物價升騰,陰王為了便於轄治,又將陰鬼遷入公墳,這種公墳自不如家墓舒適。
原本家墓都是一家人住在一起,長幼有序,生同衾,死同穴,和生時沒有大的變化。
陰界為了加強統治力,另辟陰地,將陰鬼全部遷入公墳,這種公墳價格昂貴,寸土寸金,逢年過節陽間燒送的紙錢,都會被陰王插取一部分,中飽私囊。而且公墳由陰王轄治,每月收取治安費,這樣一來,陰鬼的生活自是苦不堪言。
這次清明大會倒是一個機會,花含煙也知道胳膊拗不過大腿,清明大會早被陰神通手下爪牙控製,想通過大會選舉新的陰王無異是癡人說夢。但是清明大會整個西山鬼族都會參加,實是反對陰神通的最好機會。隻是大家懾於陰神通的淫威,無法和他對抗罷了。
“將軍若肯助力,咱們可以在清明大會上除掉陰神通。”
平時陰神通扈從如雲,深居簡出,很找到他的人影都很困難。清明大會陰神通必然會出現,不過大會之上都是陰神通的親信,想要除掉他難度很大。
“這個容易,到時我調遣精銳來個一窩端。”
陰神通和檮杌一個鼻孔出氣,又是牛頭的師傅。和明欽勢不可兩立。如果能趁著這個機會除掉陰神通,等於卸掉檮杌一隻臂膀,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你們可去過歸義莊?見沒見過歸義夫人?”
龍族氣焰特盛,奴使其民,如若讓龍族吞並天界,自非萬類之福,隻怕從此天界萬族都要生活在龍族暗無天日的統治之下。
花含煙笑道:“龍族可不像東原楊家這麽好對付,炎方四大兇神已經得了龍族的封賜,皆為藩王,隻怕將軍是要壯誌難酬了。”
明欽聽了這個消息並不十分詫異,四大兇神本來就是天族叛逆,他們雖然神通廣大,還不足以和龍族相抗,投誠效順是順理成章的事。
明欽支持繆壯飛整合兩界山的妖族,就是為了削弱兇神檮杌的影響,一旦檮杌倒向龍族,也不至於腹背受敵。
“夫人莫非有破敵之策?”
明欽知道花含煙是鬼道中人,對於炎方局勢更加熟悉,眼下形勢對天族大軍不利,明欽也希望花含煙能幫他出出主意。
花含煙搖頭道:“我能有什麽破敵之策。不過當年金翅鳥席卷天下,許多天族義軍堅持鬥爭,達數十年之久,戰場上遺落了許多法寶靈器,說不定會對你有些用處。”
明欽心頭一動,相傳赫連舜華的歸義軍曾發現了靈脈飛泉。後來八大輔翼齊集兩界山,便是為了找尋靈脈飛泉的下落。
靈脈飛泉蘊含著強大的能量,和精石、魔血相若,有伐毛洗髓,脫胎換骨的功效,無怪八大輔翼趨之若鶩。
八大輔翼是江山門、金烏教之外極有份量的幾個道派。金烏教為了和江山門對抗,積極籠絡這些道派,得國之後頗為優禮,號為輔翼,又叫白馬義從。
“夫人可知道靈脈飛泉?”
當初八大輔翼齊集炎方,都沒能找到靈脈飛泉,明欽也懷疑靈脈飛泉是子虛烏有,但傳聞歸義夫人曾憑借靈脈飛泉擊敗金翅鳥,萬方會的端木伊人更聲稱找到靈脈飛泉,隻是未經證實罷了。
“傳聞歸義夫人率軍和金翅鳥作戰,糧盡援絕,差點全軍覆沒。幸好地湧飛泉,才救了全軍將士的性命。將軍說的靈脈飛泉可是指此?”
這件事在炎方流傳甚廣,不必修行者方才知曉。花含煙是鬼道中人,自也有所耳聞。兩界山妖魔鬼怪極多,勢力複雜,後日妖、鬼兩族分庭抗禮,歸義莊始終保持中立,全賴歸義夫人的赫赫聲名。
“正是。”
靈脈飛泉和魔血效力相當,卻不像魔血有那麽大的弊害,盡管魔血蘊含劇毒,非常人所能抵受,修行者尚且趨之若鶩,遑論靈脈飛泉。
有道是,‘人存政舉,人亡政息’。天下之事貴乎得人,英雄好漢、邪魔妖怪事業不同,卻都是才力絕倫之輩。
所謂‘射人射馬,擒賊擒王’,對付四大兇神這樣的角色,千軍萬馬未必能勝,真有道術高手單槍匹馬,深入虎穴,也足以斬其梟帥。
明欽雖有大軍,是為了抗擊龍族,四大兇神樹大根深,藏身之處十分隱蔽,易守難攻,縱提大軍圍剿恐怕也是勞而無功。
花含煙道:“靈脈飛泉在西山陰王手裏,無人能夠接近。
“西山陰王?他是什麽來頭?”
明欽心頭大訝,想不到花含煙不但知道靈脈飛泉的確切位置,而且霸有飛泉的另有其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宇宙生滅,周而複始,後日東崖妖族和西山鬼族分庭相抗,前推數十年,卻是截然不同的局麵。
花含煙解釋道:“西山陰王是鬼族首領,兩界山的鬼族都由他轄治。據說他是西方教主的弟子,法力高強,你今天斬殺的那個牛頭就是陰王的徒弟。”
“什麽?那他怎麽又是兇神檮杌麾下妖將?”
明欽隱隱覺得有些麻煩,一個兇神檮杌已然不好對付,現在又多了個西山陰王,後日西山鬼族奉綠雲鬼母為主,座下七大鬼王,個個戰力不凡。這個西山陰王的修為隻怕不在綠雲鬼母之下。牛頭戰力在林綾之上,雖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人物,若非明欽修煉金剛法相,也不易對付。
“將軍有所不知。”
花含煙感歎道:“西山陰王和兇神檮杌乃是兒女親家,關係非常密切,所以這炎方實在是荊棘遍地,來得去不得。”
“好一個來得去不得。本將來此,便是要掃除這些妖魔鬼怪。”
西山陰王既被綠雲鬼母取代,可見他也不是不可戰勝。仙道興起對天界影響極大,但真正建立起仙道治法的地域並不多。所以欲界六天,始終有上下之分。
天地生物種種不齊,有些差異可能是與生俱來,無法消除的。但是仙道提倡損有餘補不足,這和神道維護階級等差迥然不同。
花含煙笑道:“將軍若真有膽量,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你……”
明欽知道花含煙跟在綠雲鬼母身邊學了一些道術,但要對付西山陰王隻怕還遠遠不夠。而且她的動機甚是可疑,莫非她想取而代之?
“怎麽?將軍看不起我。”
花含煙自不知明欽有異乎尋常的了解,“西山陰王手段慘毒,對我們予取予求,想除掉他的何隻我一個。隻是敢怒不敢言罷了。”
西山陰王和兇神檮杌是兒女親家,在炎方無人能製,自然為所欲為。
“我還有一個姐妹,將軍若要對付西山陰王,我們姐妹願效犬馬之勞。待我召她前來拜會將軍。”
花含煙的姐妹自然便是綠雲鬼母,她本名叫方娥綠,小字綠兒。
陰鬼之間互通消息有特殊方式,外人不知奧妙。花含煙和方娥綠感情極好,很快便召了她前來。
“姐姐,這麽急著喚我何事?”
方娥綠素衣飄零,有種我見猶憐的感覺。她身上沒有多少陰森鬼氣,隻是半張麵孔被石彈鋏用‘滴地泉’毀去,烏發遮麵,不敢以真麵目示人。
花含煙指著明欽介紹道:“這位是天族將軍,他可以幫我們對付西山陰王。”
“他……”
方娥綠娥眉微蹙,不悅道:“姐姐,我們的事情不需要別人插手。”
花含煙苦笑道:“我知妹妹信不過旁人。但是西山陰王和芙蓉城石家,又豈是你我二人所能對付。”
方娥綠身世淒慘,隻因容顏美麗被石家公子看中,她不肯順從,遂被石彈鋏毀容。求告無門,父母畏禍自盡,石家是陰司判官出身,勢力很大,縱然做鬼也無處申冤。幸好方娥綠遇到一位異人,煉成奇術,才逃出石家的追捕。
花含煙說起方娥綠的身世,和明欽所知大體不差。她又道:“那石彈鋏是西山陰王的女婿,如今就住在西山,綠兒要找他報仇,西山陰王自然不答應。於公於私,我們都要除掉西山陰王。”
西山陰王庇護石彈鋏,給方娥綠申冤報仇造成了很大阻力。方娥綠對他可是恨之入毒。
明欽可以支撐繆壯飛對付兇神檮杌,當然也可以利用方娥綠對付西山陰王。翦除這些妖鬼勢力,於他對付龍寇自然大有好處。
“方姑娘如此遭遇,讓人同情。但是西山鬼族勢力雄強,不知兩位有何進取之計?”
雖然知道方娥綠取代西山陰王成為鬼族首領,憑著花含煙和她兩個人,明欽也想不出她是如何做到的。
“過兩天西山召開清明大會,推選新鬼王,咱們可以推舉綠兒,不能讓陰神通繼任。”
陰神通便是西山鬼王的名諱。
明欽覺得奇怪,“這樣能行嗎?”
花含煙點頭道:“將軍當知如今天界仙道之風越扇越盛。要說這仙道治法的鼻祖還是鬼族傳出來的。”
人界因有肉身蔽障,治法不良有目共睹,陰鬼在互通聲音方麵比羽族更勝一籌。雖然設官輕簡,卻予人政治清明的印象。
這也不全是人類望空懸揣,鬼族治法確實遠勝人界,像生死簿素稱公正,個人的是非功過皆有登載,在人間也是如雷貫耳。
陰界久有推舉之法,鬼王隻有經過推選才能得到陰曹的承認。雖然這種推舉之法隻是虛有其表,像陰神通久為西山陰王,黨羽甚眾,他要做鬼王,自然能夠瞞天過海。
但是治法如此,必須要經過這種程式,才能成為陰界的冥吏。
不光陰界如此,三界設官之法無非兩種方式,一種以上而下的科考選拔,一種由下而上的鄉舉裏選。這兩種方式對政權組織都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很多時候兩者並行不悖,但弊病也不可避免。‘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這都是前車之鑒,應當引以為戒的。
所以說天下之事貴乎得人,治法不能自行,得人而後行。人存則政舉,人亡則政息。
當今天界盟軍和霸國兩分天下,實際也是仙道和神道的對抗。盟軍諸國大多遵行仙道治法,霸國則厲行神道治法。
但是歸根到底,治法隻是一種形式,雖然神道治法倍遭非毀,自盤古開辟以來,神族便實行神道治法,所謂神道指的也就是神族道術。神道治法昌行千萬年,終被仙道治法取代,神道昌行有其不得不然的理由,神道消亡也有其不得不亡的原因。
仙道代興最大的緣由無異是道術的普及。神道時代,道術傳布的範圍十分狹小,起初隻能在神族內部傳播,隻有盤古神王嫡派子孫才有資格修煉。
隨著神族對四靈的奴役,血脈和道術都被四靈學去,靈智漸開。甚至成為神族的強大對手,神族要保持惟我獨尊的地位越來越不容易,最終被龍族推翻。
欲界六天都稱譽仙道治法,但很多地方都是荒蠻之地,沒有什麽道術可言。所謂的仙道治法自然徒有其表。
仙道尚眾似乎更接近民為貴的理念,但是聰明穎異的往往是少數人,所以仙道尚眾實際有一個前提,就是參與決策者都有一定的智識水平,這便兼顧了尚賢之義,較少流弊。
儒家提倡慎獨,曾子自言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可見做一個道德完人何其不易。仙道治法知道單憑道德約束的不可靠,所以特別注重對官吏的監察,這也是鬼神最得便利,人類雖有監察之法,總不免隔靴搔癢,真正做到清廉自守的反正要靠個人的道德操守。
陰神通本來是西山強鬼,在鬼族推舉之時,以賄選勝出,成為陰王。正趕上鬼族改造陰宅,陰神通網羅爪牙,大肆建造公墳,大發橫財。
原本陰宅都選在荒山野嶺,遠離陽宅。因為陰陽殊途,習性大不相同。但是陰鬼大多比凡人富裕,人類敬天法祖,慎終追遠,又說死者為大,逢年過節,都會向陰鬼輸送大量錢幣和冥器。
這樣一來,陰界不免物價升騰,陰王為了便於轄治,又將陰鬼遷入公墳,這種公墳自不如家墓舒適。
原本家墓都是一家人住在一起,長幼有序,生同衾,死同穴,和生時沒有大的變化。
陰界為了加強統治力,另辟陰地,將陰鬼全部遷入公墳,這種公墳價格昂貴,寸土寸金,逢年過節陽間燒送的紙錢,都會被陰王插取一部分,中飽私囊。而且公墳由陰王轄治,每月收取治安費,這樣一來,陰鬼的生活自是苦不堪言。
這次清明大會倒是一個機會,花含煙也知道胳膊拗不過大腿,清明大會早被陰神通手下爪牙控製,想通過大會選舉新的陰王無異是癡人說夢。但是清明大會整個西山鬼族都會參加,實是反對陰神通的最好機會。隻是大家懾於陰神通的淫威,無法和他對抗罷了。
“將軍若肯助力,咱們可以在清明大會上除掉陰神通。”
平時陰神通扈從如雲,深居簡出,很找到他的人影都很困難。清明大會陰神通必然會出現,不過大會之上都是陰神通的親信,想要除掉他難度很大。
“這個容易,到時我調遣精銳來個一窩端。”
陰神通和檮杌一個鼻孔出氣,又是牛頭的師傅。和明欽勢不可兩立。如果能趁著這個機會除掉陰神通,等於卸掉檮杌一隻臂膀,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你們可去過歸義莊?見沒見過歸義夫人?”